2008 (4)
2009 (169)
2010 (680)
2011 (872)
2012 (1247)
2013 (1564)
張藝謀的新作《歸來》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000萬,業內分析說,影片預計最終票房在2億至3億元之間,有望創文藝片票房新高。
影片的叫座除了導演和主要演員的知名度外,劇情一定也是一大亮點。不是在控訴,沒有怨言。這是一個愈合的故事,愈合曆史給我們留下的斑斑傷痕。-- --陳道明 (該片男主角陸焉識的扮演者)
在《南方周末》對陳道明的采訪中,陳說:“現在我經常能看到的是‘仇恨’。對於一個作品,批評一點問題都沒有,一個好的批評家,他筆尖的酸刻和溫度任何人都能體會到。但是你現在上網,看到那些留言,但凡不合他心意的人與事,不管與他有沒有關係,真是如有殺父之仇一樣。我特別奇怪,這些人的戾氣從哪兒來?而且揮之不去,互相感染著,激發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黑色漩渦。”
他覺得,現在這個社會需要的是愈合,明明知道這個東西壞了,一點一點在粘接它,在愈合它。這種會產生感動,也是眼淚。
在生活中,我們人與人之間也常是磕磕碰碰的,無論是友情,愛情還是親情似乎都“在劫難逃”的會有裂痕。甚至有人說:“愛一個人,好難!”
對人對事期望越大,失望越多。
不正是今天我們生活中所經曆的嗎?
好在我們都還有從神而來的盼望。
因著父親的愛,他在母女之間做了和好的工,就像他寫的那兩封信,母親很多年來都說不原諒女兒,甚至不讓她回家。
因著父愛,也因著愛,大家能夠原諒和接納。
人若不是在基督裏,怎能找到天長地久的愛。
那劃在心上的傷口,現在想起來還隱隱作痛!
是那受傷的疤仍在.. 是傷痛的心緩緩醫治中..
但..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一個新造..
看哪~舊事已過,一切都是新的了。
馬太十八章二十一至二十二節說,‘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的弟兄得罪我,我當赦免他幾次?到七次麽?耶穌對他說,我不是對你說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主耶穌告訴我們,若有弟兄得罪我們,我們不隻要饒恕他們,還要饒恕他們到七十個七次。如果我們問神說,我得罪神,應當得著幾次饒恕?神的赦免是無限的!神就是愛,愛是不尋求自己的益處。我們需要看見自己虧欠神的數目是何等大,才能看見別人所虧欠我們的是何等有限。
每一個蒙憐恤的人,也應當是一個憐恤人的人。主怎樣待我們,祂盼望我們也怎樣待人。歌羅西三章十三節說,‘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上帝,從未有愛與恨。
上帝定了律法,誰犯了、觸犯上帝的律法。
都是死路一條。
無論你是什麽--徒、教堂、教徒。
上帝,就是公平,這是人類得以存活的鐵律。
謝謝
愛:這個詞,定義了恨這個詞。
這是人的思維。
《聖經》說
" 流人血的,他(她)的血必被人流”。
這是,千古不變的律法。
耶穌時代沒有文革,隻有絲綢之路。
上帝的事更不能任隨自己的腦子飛散。
謝謝
一時半會,解釋不清的曆史,就不要瞎摻和。
就像這篇影評,一定與耶穌扯到一起。---,這是不負責任的。
就因為有了文革,咱們不是到了海外,知道了偶像是什麽東西了嗎。
大陸中國:香火正旺。偶像正旺。
你說 去偶像。那不是瞎掰嗎。
因為,大眾不能思辨這個曆史的千年弊端。
但,作為國家的文藝坐標,電影是務必回避這個主題的。
今天,不仍舊是小偶,神馬“習大大”嗎。
國人沒偶像,是活不下去的。
等於是 一鍋燴了。都是罪犯、過犯、拉大旗的應得的下場。
那麽,誰是造毛偶的人呢?
就是,所以的被整、被“害”的人們。
但,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偶像時代。這是板板的鐵案。
文革,距離今天太近。---,還不知道是神馬意思。
在文革時候,社會上做子女的普遍已經認識到文革對自己的父母的迫害了,很少再有象五十年代初鎮壓反革命時候有子女檢舉父母的事情了。
當然也子女還檢舉父母,這是極少有的、個別的了,現在在宣傳上反而擴大,如媒體可以在全國宣傳一個叫什麽兵的人文革中檢舉父母現在懺悔了, 這方麵是有什麽目的呢。
要知道中國所有的民族的子子孫孫都是有良心的,不要再誤導了。
and The movie is not regarding 基督教
沒有那幾年的經曆和經驗。
---,哪會有今天。
我沒有愛過那些人。 我一直確定是我的先祖有過過發範,上帝讓我體會體會犯罪的
代價。
謝謝
至今也沒有抱怨什麽。這是命。命該如此。
是軍隊的集中營的幹活,是刺刀寒光之下的日子。
咱老哥也是那個時代過來人。
比電影上的人物,---慘多了。
笑薇. “電影還沒看到,不過,筆者什麽意思”
------------------------------------------------------
咱老哥 同感,不知作者是要說什麽。
能否,簡單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