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金融危機中的救贖 | 專訪溫州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

(2014-05-17 23:18:58) 下一個

2014-05-17 羅博學 OC


第一次見到胡福林弟兄,是在溫州的城市標竿教會。當時,他正在積極籌備一份教會的內部刊物。回到家,我用穀歌搜索,才知道他是溫州信泰集團的董事長。信泰集團旗下的“海豚”品牌是亞洲最知名的眼鏡商標,除了眼鏡業,他還經營太陽能光伏、房地產等。


溫州金融危機爆發後,2011年9月21日,傳言他欠款20億出走美國,消息傳得沸沸揚揚。20天後,10月10日,他回到溫州。


在最近的幾次基督徒聚會上,我多次見到福林弟兄的身影,他始終笑容可掬,並且邀請其他非基督徒企業家一同參加聚會,聆聽上帝之道。在聚會中途,他受邀做生命見證,向大家講述自己如何從迷失回歸故鄉。他曾接受央視的采訪,毫不諱言“有信仰總比沒信仰好”。他經常說:“現在的我,是為上帝打工。”


采訪者:羅博學(簡稱L);受訪者:胡福林(簡稱H)


L:關於您出走美國的那20天,當時被媒體傳得沸沸揚揚,可否談談您出走前後的故事?


H:2011年開始,太陽能行業全線崩潰,各大銀行全麵收緊信貸,審批好的貸款也暫緩放出,隻好求借民間借貸。6月,溫州民間借貸也逐步趨緊,資金鏈隨時有可能斷裂,那時,我恐慌了,感覺前途一片黯淡。在恐慌中,我連夜趕到上海浦東機場,買了一張9月20日11:15去紐約的往返機票(返程為10月5日),想去美國避一下再做打算。


一個人上了飛機,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孤獨失落感。幾十年辛苦打拚的企業,一輩子建立的信用,難道如此不堪一擊?


一下飛機,溫州那邊關於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欠款20億元出走美國的消息便以爆炸性的速度傳開了。當時我根本不敢看網絡新聞,隻是下意識地委托朋友帶給我一本司布真的傳記、聖經和《天路曆程》。


在最絕望的時候,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緊緊依靠少年時所信靠的上帝。我想起小時候讀到的“浪子回家”的故事,當晚我一個人跪下來向慈愛的天父祈求,求他饒恕我的罪,赦免我的過犯。


在人生最沒有依靠、沒有前途時,上帝的愛又回到我身上了。上帝借著“金融風波”,開始了在我身上的工作。一天早晨,溫州工商聯主席打來電話,說起我的出走關係到很多企業家的信譽問題,希望我能盡快回去,他們都支持我,一起共度難關。我一邊聽電話,一邊流淚。10月10日,我回到溫州,完全降服在上帝麵前,好像換了一個人,內心強大了,外表謙卑了,更多了屬天的“智慧”。


目前,信泰集團5家企業合並重整,其中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驚濤駭浪中前行。依靠上帝賜我的信心,一步步走向重整計劃的目標。


L:溫州金融危機,也是民間借貸危機,導致很多中小型企業倒閉,很多老板“跑路”,甚至有的自殺,您有過類似的想法嗎?


H: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所有的溫州人都有過極端的想法,有的自殺,有的跑路。對很多受困的企業家來說,自殺可能比較受人尊敬,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尊嚴還在。然而,像我這種性格的人沒有自殺成功,如今回顧,我深深感到是上帝要使用我,他在暗中保守我。身邊幾個大企業和我有很好合作的,身價十幾億的企業家都自殺了,而我是最早出事的,雖經曆幽暗的低穀,卻沒有自殺成功,這是上帝的恩典!


我現在感到,得到永恒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在教會也推動“我是一個快樂人”的活動,我希望每一位來到教會的人都是喜樂的。這種快樂並非逃避現實,而是因為相信上帝,心中有了盼望和確據。希望溫州企業界人士包括全中國的企業界人士,都能有信仰,成為快樂的人。內心有快樂,財富才真正屬於你,內心沒有快樂,財富再多也沒意義。


L:看來,人的盡頭,真是上帝的起頭。現在溫州還有一些企業家麵臨困境,麵對他們,您最想說的是什麽?


H:現在仍然有一些受困的企業家麵臨極大的危機,經常會有一些人給我打電話說,非常想死。他們感到自己已經走到了盡頭。我就和他們分享,人生的真正價值是榮耀上帝。如果拚命積累財富的同時,沒有永恒的信仰作為約束力和依托,那最終仍是空虛。


我最想告訴他們的是,一定要讓生命先得到重整,而企業重整和生命重整是同步進行的。生命重整,就是在上帝麵前承認自己是個罪人,無法用有限的智慧來經營,唯有謙卑地依靠上帝,謙卑地尋求他的帶領和引導。


L:在“信泰風波”還沒爆發前,許多人並不知道您的基督徒身份,您是如何信主的?


H:我出生於基督徒家庭,我是我們家的第三代基督徒,我爺爺最早信主。小時候,所羅門王向上帝求智慧的故事一直影響著我,少年的我,第一次禱告也是求上帝賜給我智慧。


上帝應允了我的祈求。從讀書上學,到接班父親的眼鏡批發生意,一路都很順利。周圍人也稱讚我做生意頭腦靈活、點子多。我自己也很有信心。


然而,在之前的幾十年中,我的信仰和生活是分離的,我當時的信仰狀況,和佛教徒沒什麽區別,無非是求上帝保佑自己的事業,哪個教堂有需要,自己就捐點款,覺得比較心安,並沒意識到上帝和自己的生命有什麽關係。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信仰”,和以上帝為中心的信仰,是完全不同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信仰”,其實是以上帝為自己的仆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種“信仰”,就如耶穌所說,是房子建在沙土上,很容易崩潰。


L:在您的經商過程中,是否也如非基督徒那樣,存在財富原罪的問題?


H:這是肯定存在的,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也會麵臨一些問題,不過整體上還好,比如我們企業每周休息一天,這在溫州其他企業是很難做到的。很多客戶因此知道我信主耶穌,就更加信任我,追著要跟信泰做生意。


L:在您的經商過程中,當信仰與利益發生衝突時,您會如何麵對和選擇?


H:在我的父輩們看來,肯定要以信仰為主。在我過去的個人經曆中,當信仰停留在自我中心和功利化的層麵,就一定會以利益為主。可是現在,經曆了這麽多風波後,我會選擇恪守聖經的價值觀,用基督信仰約束自己的商業行為。耶穌說一個人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瑪門(財利)(參《馬太福音》6:24)。我認為,上帝給了人自由意誌,你可以選擇以利益為主,但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L:如果讓您回首這幾十年的商海沉浮,您最大的感觸是什麽?


H:最大的感觸是,原來經營企業純粹為了上市,以財富為唯一的導向,有很強的目的性。我以前經常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現在,我最大的感觸是,再多的財富如果沒有信仰支撐,也是沒有根基的。聖經中將財富形容為“無定的錢財”,並告訴我們需要依靠上帝,而不是財富(參《提摩太前書》6:17)。


L:“職場”和“校園”被視為21世紀基督徒傳福音的未得之地。對很多80後、90後職場新人,

您最想說的是什麽?


H:這正是我現在做的事!我希望將自己失敗和成功的經驗都告訴新一代,同時將福音帶給他們。我們目前成立了“青年創業者團契”,主要是針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以及有創業誌向的青年,他們聚集在一起學習上帝的話,在各自的商業領域做光做鹽,也分享各自在職場上的困惑和挑戰。我鼓勵他們做社會公益型企業,也將信仰帶給他們。這一代人,生活在一個物質高度膨脹的時代,他們所投入的新型行業會麵臨更多的危機,但如果沒有敬畏感,沒有心靈的安定,很容易犯我們之前的錯誤。我會含蓄地引導他們,不是唯獨以盈利為主,而要用合乎現代人需求的產品造福社會,影響人群。


L:您未來最大的心願是什麽?


H:希望有生之年,我自己的生命能不斷地被改變;也盼望有更多企業家的生命被改變,建立有根有基的信仰,不要等出問題了才去尋找上帝。


注:財富原罪之說,源於人們對改革開放以來,在政治經濟體製轉軌、社會道德文化轉型過程中,許多財富積累與獲取處於非合法化、非程序化的一種概括。


作者為OC記者,現居溫州,從事寫作。本文選自《海外校園》124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