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複活節---讓我們一起來重溫耶穌走過的苦路

(2014-04-20 06:20:23) 下一個

2014-04-20  愛修園

耶路撒冷的苦路,又稱“苦傷路”,源自拉丁文“Via Dolorosa".

由1世紀開始,苦路已有許多低調的自發性紀念活動。拜占庭時代,基督教成為國教,苦路巡行遂成為合法的街頭活動。當初,朝聖者不是由現今的荊冕堂開始,而是由‘客西馬尼園’一直走到聖墓教堂。

苦路有14站的概念定於15世紀。因為猶太教對14情有獨鍾,14代表了猶太人十四個朝代。14站是通過掛在牆上的14個標有羅馬數字的鐵餅標誌,告訴人們耶穌經過的每一站的位置。


今天在耶穌複活的紀念日裏,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當年耶穌走過的路吧。走進耶路撒冷舊城的獅門,就是“苦路十四站”的起點。從這裏我們就一站一站的走下去,這 條路是非常有特色的路,很有羅馬時代的風格。古老的門洞,耶路撒冷石頭建成的房子和過街廊,看著很像威尼斯。那些阿拉伯小販叫賣著他們的商品,讓你感覺到 耶穌和今天的距離好像沒有那麽遙遠。每一站都能遇到朝聖的人,他們或禱告或深思,或誦讀聖經。

苦路的起點,那是當年羅馬總督的駐地,現在是個修道院,就是審判耶穌的地方。抬頭可以看到漂亮的彩繪玻璃,上麵是表現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故事。


苦路第一站:耶穌被判死刑

“眾人將耶穌從該亞法那裏往衙門內解去。”(約翰福音18:28)古時地點是安東尼亞城堡,那處是巡撫彼拉多的衙門。現今建有荊冕堂,英文原意是“鞭打堂”,紀念耶穌受鞭傷。


第二站:耶穌背起十字架

“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約翰福音19:1)“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約翰福音19:16)“兵丁把耶穌帶到衙門院裏...給 他穿上紫袍,又用荊棘編做冠冕給他戴上。”(馬可福音15:17)判刑及鞭打禮拜堂,座落在昔日耶穌被判死刑的埔華石路上。


第三站:耶穌第一次跌倒

“那當安慰我,救我性命的,離我甚遠。”(耶利米哀歌1:16)在愛華路轉角有一波蘭禮拜堂,在大門的門楣上有藝術雕刻品描述耶穌在十字架下跌倒。

第四站:耶穌遇見母親

“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嗎、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耶利米哀歌1:12)在這裏,耶穌遇見站在路旁目睹兒子滿身傷痕肝腸寸斷的瑪利亞。這小小的亞美尼亞天主教禮拜堂,聖母瑪利亞的愁苦於憂傷都被紀念。

第五站:古利奈人西門被逼背十字架

“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就是亞曆山大和魯孚的父親,從鄉下來,經過那地方,他們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馬可福音15:21)西門被選中為耶 穌背十字架,他自歎倒黴之餘,聽到耶穌的“十架七言”,信了上帝,生命從此改變。 牆上有一手撐牆的痕跡,大家都會用手去觸摸,感受當時耶穌的感受。

第六站:韋羅妮嘉替耶穌抹去麵上的汗

“願主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民數記6:25) 這站是紀念一個叫韋羅妮嘉的女子用手帕為耶穌抹汗,竟發現手帕上留下耶穌血汗的真容。韋羅妮嘉即“真麵目”或“真像”的意思。

第七站:耶穌第二次跌倒

“他們在一切苦難中,他同受苦難,他以慈愛和憐憫救贖他們。”(以賽亞書63:9)位於聖方濟會禮拜堂內的一羅馬式圓柱標記著耶穌的第二次跌倒。根據記載耶穌的處決判文是貼在這裏,所以基督徒們稱之為“審判之門”。

第八站:耶穌安慰耶路撒冷的婦女

“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兒女哭...因為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那枯幹的樹將來怎樣呢?”(路加福音23:28)

第八站是由希臘修道院的牆壁上的拉丁十字架所標記著。

第九站:耶穌第三次跌倒

“我的神啊!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詩40:8)這裏是聖墓大殿的屋頂及半圓形的後殿。那是有關於耶穌在到達視野內的釘十字架的地方跌倒的提示。

第十站:耶穌被剝去外衣

“從腳掌到頭頂,沒有一完全的,盡是傷口,青腫與新打的傷痕...”(以賽亞書1:6)

從這站到最後一站,全部都是在大殿裏。沿著梯級上去可到耶穌被剝去外衣的禮拜堂。因在裝修,所以沒有進去。


第十一站:耶穌被釘十字架上

“他們紮我的手和我的腳,連我的骨頭他們都數了。”(詩篇22)“他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骷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他們就在那裏釘他十字架上。”(約翰福音19:17)

第十二站:耶穌死在十字架上

““耶穌大聲喊著說: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麽離棄我?”(馬太福音27:46)這希臘祭壇是以東方風格裝飾。十字架被樹了起來,立在加略山的岩石上,位 於昔日耶穌與兩個強盜同釘十字架的地方。在基岩內下麵,有一大裂縫是昔日耶穌死時地震所六下的。現在這裏的地麵上有一個洞,據說十字架就插在上麵,許多朝 聖的人都跪下去摸這個洞。這是耶穌將靈魂交給上帝之處。

在加略山主壇之間的小副壇有一木像裝飾著。那是十六世紀所做,是在1778年從裏斯本送來的,它勾起聖母瑪利亞的傷痛,象征著母親失去孩子永不磨滅的傷痛。

第十三站:耶穌從十字架上被取下來

“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義士,耶穌的門徒。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就取下來。”(路加福音3;51)

耶穌從十字架被取下來,將放在這石板上麵,塗上膏油,作安葬前的處理。

第十四站:耶穌被安放在墳墓裏

“約瑟取了身體,用清潔的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裏。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馬太福音27:59)

基督信仰最神聖的地方。這是耶穌被埋葬及複活之處,是整個教堂的焦點所在。

“天使對婦人說:他已經複活了,他不在這裏!”(馬可福音16:6)

三天後,耶穌在這裏複活。

“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的鞭傷,你們得了醫治。”(彼得前書2:24)


今天是複活節,讓我們來好好思想神通過耶穌把複活的真理啟示給我們什麽?耶穌說:“複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複活。”(約翰福音11:25)願我們定睛仰望複活的主,生命充滿盼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