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9:23,“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這節經文的“若…就…”是一個條件句。“若”這個字,表明主從不強迫人,他要你自願做他的門徒。即使你自願,也未必能做主的門徒,他還有苛刻的條件。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10:37)
“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這樣,你們無論什麽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27;33)
平心而論,這樣的條 件實在苛刻,但主耶穌卻從不妥協而降低他的標準。有一次,一個文士要來跟從他,耶穌似乎是故意要打消他的積極性,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20)意思說,人子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你還要跟隨我嗎?另有一次,有極多的人要跟從他,耶穌講了做他門徒的條件之後,又補充一句,“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路14:28)耶穌要人好好計算一下將要付出的代價,好像也是要冷卻人的熱情,讓人三思而後行。
耶穌如此的要求,正應了他門徒的一句話,“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6:60)
所以,救恩是白白得來的,是神的恩典。但做門徒是要付代價的:你需要舍己,背十字架,還要天天跟從。
舍己的內涵
什麽是舍己?舍己是否定自己,放下自己的願望,理想,目標,誌向,計劃,權利。總之,放下一切的自我。我的生命,自己再沒有權利支配和掌控,乃是神在我生命中掌權做主。
讓我們先看看主耶穌的舍己:
他的道成肉身,該是 何等大的舍己:“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腓2:6-7)主在地上的時候,他甚至將遵行 神的旨意當做自己的食物。“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4:34)“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 我來者的意思行。”(約6:38)他從高天降到地上,不是要高高在上受人的服事,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舍命,作多人的 贖價。”(可10:45)
使徒保羅同樣深知舍 己的含義。他本來是養尊處優的大律法家,是少有的少年得誌前程無量的精英。然而,他在大馬色的路上遇見了主耶穌,從此他的人生目標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從那時起,他放下了自己的前程和誌向,轉而為耶穌作見證。他對神的忠心和熱誠,在遇見主耶穌之後,用他自己的話說,又加上了認識神的真知識(羅 10:2)。神所賜他的學問和知識使他解開那曠世隱藏的奧秘,寫出大部分的新約書信,造就了許多信徒;神給他的口才和雄辯使他奮不顧身地傳講福音,並為主的真道辯護。他放下了他一切所有的: 他放棄了他的榮譽和地位,他放下了他的家庭和財富,他甚至放下他一度大發熱心的宗教—猶太教。
“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7-8)
放下自己的雄心和大誌,凡事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完全降服於主,在世人看來近乎愚蠢,但這種完全的舍己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生活,帶給你平安、喜樂和內心完全的滿足。世俗的成功不能帶給你滿足,唯有主耶穌能夠。
《烈火戰車》是根據 來華宣教士Eric Liddell的生平事跡改編的電影。片中有兩條平行的主線,分別以Eric Liddell和Harold Abrahams為中心。Eric Liddell為榮耀神而跑,他拒絕在禮拜天參加比賽,而是去教會敬拜神。他放棄了自己百米短跑的強項,參加了隊友慷慨相讓的不是自己特長的四百米跑。比賽開始,他手裏攥著別人遞給他的一張紙條,上寫“Those who honor Me I will honor”(那尊重我的我必看重他)(撒上2:30)勇奪金牌。Eric Liddell的喜樂溢於言表,忠心為別人的成就喝彩,放棄比賽時,沒有絲毫的沮喪,反而仍是喜樂。Harold Abrahams 則一心要出人頭地,他要為自己的成功而跑,說高一點,是為自己民族的榮譽而跑,所以他要求自己必須成功。當他看到Eric Liddell比自己更有天分時,嫉妒和痛苦攫取了他的心。最後他雖然在Eric Liddell缺席的情形下得了100米短跑金牌,但他留給觀眾印象更深的是,他如果沒有取得金牌將是他一生無法承受的自卑和痛苦。兩個人,一個人的心思被爭競和嫉妒所占據;另一個人的心被平安和喜樂所充滿。
舍己更寬闊,放手更穩妥!
有人問喬治穆勒他事奉的秘訣何在?他回答說:“有一日我死了,完全死了。向喬治穆勒和他的意見、傾向、嗜好、並意誌死了,向世界和它的褒貶死了,甚至向我弟兄和朋友的稱讚責備死了,從此我隻尋求怎能蒙神悅納。”
約翰衛斯理說過一段 精彩的話:“Give me one hundred men who fear nothing but sin and desire nothing but God, and I care not whether they be clergymen or laymen, they alone will shake the gates of Hell and set up the kingdom of Heaven upon the earth.”
“給我100個除了罪別無所懼,除了神別無所慕的人,不管他們是傳道人還是平信徒,他們將要震動地獄之門,並在地上建立天上之國度。”
“除了罪別無所懼,除了神別無所慕的人,”這樣的人是一個完全舍己的人。
一、十架的苦難
什麽是背十字架?
十字架代表著羞辱,痛苦和死亡。耶穌對門徒的呼召,實際上是呼召跟從他的人和他一同進入死地。這在路加福音第九章的上下文看得很清楚。耶穌在路9:23呼召人跟從他之前,在路9:22耶穌對門徒講起他自己將要受苦難,被棄絕,被殺害。
“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複活。”(路9:22)
因此,沒有疑問十字架意味著死。耶穌對彼得的呼召再次證實了這一點。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約21:18-19)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當基督呼召一個人時,他是呼召他來死。”(When Christ calls a man, He bids him come and die.)
讓我們首先看看耶穌基督的十字架。
客西馬尼園的掙紮: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要他們和他一同儆醒禱告,因他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隻要照你的意思。”(太26:38-39)
被門徒否認和遺棄:在耶穌最需要的時候,他的門徒都離開他逃命去了。“當下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 (太26:56)連耶穌最親近的彼得也三次否認他,“彼得就發咒起誓地說,我不認得那個人。立時雞就叫了。”(太26:74)
因堅持真理的代價:耶穌在大祭司麵前被審訊時,始終不言語,但當問道他是否是基督時,他便開口承認。“‘你說的是。’…他們回答說,‘他是該死的。’ 他們就吐唾沫在他臉上,用拳頭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太26:64;66-67)
被外邦人審判定罪:“於是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把耶穌鞭打了,交給人釘十字架。”(太27:26)
被兵丁們戲弄嘲笑: “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拿一根葦子放在他右手裏。跪在他麵前戲弄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 又吐唾沫在他臉上,拿葦子打他的頭。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太27:28-31)
與親人別離的苦痛:耶穌在十字架上與心如刀絞的母親告別,臨終沒有給自己的母親留下分文,隻有將母親交與所愛的門徒。“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看,你的兒子。’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約19:26-27)
與父神隔離的撕心裂肺的苦痛:耶穌所遭受的所有摧殘和羞辱加在一起,也無法與自己被父神轉眼不看的痛苦相比擬。“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麽離棄我?”(太27:46)
十字架最終是死亡:“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太27:50)
十字架意味著死。實際上,耶穌的十二門徒,除了老約翰以外,大概都是殉道而死,曆世曆代的信徒,同樣有不計其數的人為主殉道。“殉道者的血是福音的種子。”(特土良語)
但路加福音第九章,耶穌呼召跟從他的人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並不僅僅指肉身的死亡,若是這樣,隻需一次完成,不再需要“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他。而背十字架的困難恰恰在“天天”這個字上。
那麽,這裏的背十字架到底是指什麽呢?
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條犧牲的道路,忍耐的道路,孤獨的道路,順服的道路,服事的道路,負重的道路,患難的道路,委身的道路,舍己的道路,死亡的道路。
今天,當你背負十字架跟隨耶穌,也同樣會有各樣的掙紮,麵臨痛苦的抉擇,麵對各樣的試探,麵對聖經教訓與世界價值觀的衝突。今天在許多場合,誠實還是要付出代價,信耶穌可能還是被人譏諷嗤笑;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傳福音仍然可能遭遇定罪,監禁甚至被處死的命運。
1. 十字架的道路是舍己的道路
十字架的道路是向自己死,向罪惡死,向世界死。
保羅的確時刻麵臨著肉身死亡的危險,他說,他“冒死是屢次有的”(林後11:23);甚至是“天天冒死”(林前15:31),但他書中提到更多的是治死自己的老我,讓過去的掃羅完全死去。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加2:20)
“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6:14)
所以,背十字架就是要治死那個老的我,即昔日的自己—那個罪惡、敗壞、汙穢、自私、貪心、冷漠、嫉妒、自大、自卑、暴躁的老我。因為治死老我不易,所以需要天天與基督同釘十架。
2. 十字架的道路是犧牲的道路
十字架的道路要求你放下一切為自己的安排,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誌向,不再追求個人的成功。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隻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12:1-2)
這個祭物是活的祭(living sacrifice)。既是祭物,就是完全奉獻不能收回,這就意味著要付出犧牲。你的夢想,你的目標,你的財物,你的時間,你的生命等等都不再屬於自己,乃是屬於神的,要由主來掌管和調配。
犧牲到一定程度,你可能會被剝奪得一無所有。
提摩太後書中,保羅在完成對提摩太的一係列托付之後,交代他為自己辦一件私事:
“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提後4:13)
每讀到這一句話,都感動不已。保羅到人生的最後,隻剩下一件外衣和幾本舊約聖經的皮卷。
前麵所提的Eric Liddell 和Harold Abrahams,二人的結局也截然不同:Harold Abrahams 靠著奧運金牌,一生享用不盡;而Eric Liddell 卻放棄奧運金牌同樣可以使他享用不盡的一切,到中國西部貧困地區做宣教士,傳揚主耶穌基督的福音。最後,在濰坊病逝於日本的集中營,終年42歲。
3. 十字架的道路是順服的道路
主耶穌“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5:8)
當神呼召亞伯拉罕 時,他就離開自己富裕、熟悉、安逸的家鄉,到應許之地做一個居住帳篷的寄居者。“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來11:8)更難得的是,當神要他獻上自己獨生的兒子以撒時,他也是放下自己的最愛,完全順服。
人天然的本性不喜歡被人管轄,但十字架的道路要求你“順服在上有權柄的”(羅13:1);
人天然的本性都愛對人發號施令,但十字架的道路是:“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路9:48);
人天然的本性不愛服事別人,但十字架的道路要求:你們要“彼此洗腳”(約13:14);
人天然的本性是為自己考慮,但十字架的道路要求你 “要盡心愛神,要愛人如己”(太22:37-39);
人天然的本性太容易向人嫉恨懷怨,但十字架的道路要求你“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太18:35);
人天然的本性是喜歡貪愛錢財,但十字架的道路要你“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太19:21);
人天然的本性是放縱自己的情欲,但十字架的道路要你“成為聖潔遠避淫行”(帖前4:3)。
上述種種,都需要意誌上的順服:沒有自己,靠主得勝!
4. 十字架的道路是孤獨的道路
十字架的道路是要負重的,很多時候會很孤單。
保羅到人生的最後一站,寫信催促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趕緊到他那裏去,因為他身邊的人都離開他了。
“你要趕緊的到我這裏來。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撻馬太去。獨有路加在我這裏。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提後4:9-11)
一位從農村走出來的 弟兄,父母弟兄們指望他當個一官半職,幫助家裏的人。看他沒興趣,指望當個大學教授也好。後來,弟兄出國,家裏人以為美國遍地是黃金,也可以幫助家裏。但這位弟兄卻讀神學做傳道人,家裏人惱羞成怒,幾乎斷絕親情。有一次弟兄回家探親,端起飯碗,連謝飯禱告也不能,眼淚撲嗒撲嗒掉在飯碗裏,十分傷心孤獨。
幾年前,和不信的朋友相聚,臨別時朋友提醒說,“路上來回坐車要小心點,政府打擊的就是那你們這號人。”朋友說話的口氣,內心的輕視要大於愛心的提醒,霎時間,心裏湧上一陣深深的孤獨感!
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條窄路,它永遠都不會大受歡迎(Popular)。 因為“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汙穢,萬物中的渣滓。”(林前4:13)
5. 十字架的道路是痛苦的道路
看看保羅所遭受的,簡直讓人不寒而栗,但你若要行走十字架的道路,也要隨時做好這樣的準備。
“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饑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並且勞苦,親手作工,被人咒罵……被人逼迫……被人毀謗……。”(林前4:11-13)
“我比他們多受勞 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裏。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 睡,又饑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林後11:23-27)
二、榮耀的冠冕
十字架若僅僅如此而已,那它就真的是令人討厭(加5:11)的東西。
然而,十字架的道路並不是到此為止!
十字架不僅僅是痛苦,軟弱,羞辱和死亡,十字架更是榮耀,能力,得勝和盼望!
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具有聖經中最鮮明的反和性(Paradox)特征:看似羞辱,實乃榮耀;看似軟弱,實乃大能;看似失敗,實乃得勝;看似愚拙,實乃智慧;看似無助,實乃盼望;看是死,實乃生!
1. 十字架的榮耀
首先,耶穌基督自己把他的十字架看做是榮耀。當他將要走向十字架的時候,耶穌沒有一絲一毫的自怨自艾,反而是鎮靜而豪邁地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約12:23)
設想一下神的榮耀。 摩西貴為能與神麵對麵說話的朋友(民12:8),但當他求見神的榮耀時,神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麵,因為人見我的麵不能存活。”(出33:20)先知以賽 亞曾在異象中看見神(道成肉身前的基督,參約12:41)的榮耀,說“他的榮光充滿全地。”(賽6:3)詩篇中大衛說,“諸天述說神的榮耀。”(詩 19:1)這榮耀是在未有世界以先,主耶穌與父神共有的榮耀。(約17:5)那該是何等的榮耀啊!然而,主耶穌論到他的十字架時,他說那是他的榮耀!
如果主耶穌把他的十字架看做是自己的榮耀,作為他的門徒,就沒有任何理由把十字架單單看做是痛苦和羞辱。
因此,使徒保羅說,“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17-18)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6-17)
2. 十字架的大能
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是神的大能,它解除死亡的奴役,斷開罪惡的捆綁,創造生命的奇跡!
所以保羅說,“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1:18)
福音的本質,就是耶穌基督釘十字架以及他榮耀的複活(參林前15:3-4)。保羅說,“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
因此,使徒保羅可以指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誇勝,“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隻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加6:14)
因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麵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4:7-9)
3. 十字架的得勝
十字架的確代表死亡,但在死亡的盡頭,是基督榮耀的複活!
“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說的,已經複活了。”(太28:5-6)
正因為經曆了十字架,主耶穌戰勝了最後的仇敵—死亡,因此他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讓整個宇宙無力抗拒,“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28:18)
耶穌基督“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8-11)
因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一勞永逸地廢除了死亡的權勢,所以,使徒保羅的豪邁宣告得以響徹雲霄:“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裏?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裏?”(林前15:55)
4. 十字架的盼望
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也成為使徒保羅一生奔跑勇往直前的榮耀盼望。
“我隻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麵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麵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
因此,保羅也勉勵和他一樣同奔天路的信徒,“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麵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使徒彼得也有和保羅類似的勸勉,“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5:10)
在保羅生命的盡頭,他以勝利者的口吻自豪地宣告,“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4:7-8)
正如一首詩歌所唱的:故我愛高舉十字寶架,直到在主台前見主麵;我一生要背負十字架,十字架可換公義冠冕!
這公義的冠冕,保羅 說不僅是賜給他一個人,也賜給所有愛慕耶穌基督顯現的人。因此,跟從耶穌基督奔走十架道路的人,若時刻活在這種隨時可能見主交賬的亮光中(林前 3:13-15),必能增加他勇往直前,向著標竿直跑的動力,“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林後4:10)
舍己背十字架的道路 是跟隨主之人的必由之路,因為“仆人不能大於主人”(約15:20);舍己背十字架的道路是認識基督的必然之路,因為隻有“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腓3:10)才能更深切地認識他;舍己背十字架的道路是軟弱變剛強的必然之路,“因我們什麽時候軟弱,什麽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10); 舍己 背十字架的道路是苦中有樂,享受主愛甘甜的道路,因為他是我們最知心的朋友,他應許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來13:5)舍己背十字架的道路 是領受主的安慰並安慰患難之人的道路,因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林後1:6)舍己背十字架的道路是榮耀盼望得賞賜的道路,因為 到那一天主要稱讚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太25:21)
“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8-10)
Henry C. Morisson夫妻二人在非洲宣教四十餘載,年老時回國。那一天和他們同船到達紐約港的還有去非洲打獵歸來的美國總統。當船停靠港口,岸上人山人海歡迎總統的歸來。紐約是Henry Morrison 的故鄉,他有很多熟人和朋友住在那裏。心中期盼總會有些人來迎接他們。然而直到最後,連一個也沒有。夫婦二人來到旅館,Henry 伏在椅子上傷心哭泣。過一會兒,妻子走過來,輕拍丈夫後背,“Henry,you are not home yet(亨利,你還沒有到家)!”
感謝主,十字架是我們的盼望和榮耀!
任運生來自中國大陸,現在美國牧會。
(原文發表於《生命季刊》第60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