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李嘉誠:孤獨是他的能量

(2013-11-30 05:29:16) 下一個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陳新焱

發自:香港、西安 2013-11-28 09:47:00 來源:南方周末

李嘉誠的辦公室陳設非常簡單,桌麵上幹淨得一張紙都沒有,因為多年來他堅持“今日事今日畢”。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碼頭工潮中工人們把他畫成奸商和魔鬼,李嘉誠還開玩笑:把我的頭畫得還是笑的

創業至今六十多年,雖曆經多次經濟危機,但沒有一年虧損;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15年間不管風雲如何變幻始終穩居這一寶座。

這就是李嘉誠。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創業至今六十多年,雖曆經多次經濟危機,但沒有一年虧損;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15年間不管風雲如何變幻始終穩居這一寶座。

這就是李嘉誠。

但此時,他正前所未有地深陷入一場“撤資”風波。接連拋售內地和香港的一些資產,掀起軒然大波,被輿論認為是一個“風向標事件”。

2013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記者探秘風波的最中心,位於香港中環的長江集團中心,李嘉誠的辦公所在地。

14:30,門打開,85歲的李嘉誠滿麵笑容地走進來,步子很快,沒有任何攙扶。他和每一個人握手,微微彎腰遞上名片,微笑著,認真地看著每一個人,近乎多餘地用帶潮州音的普通話自我介紹:“李嘉誠”。

李嘉誠,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成為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外人都將他看作超人,而他自己,則始終將自己看成是變成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85歲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非專業書籍,他會抓重點看,如果跟公司的專業有關,就算再難看,他也會把它看完;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鍾的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

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關於工作習慣,最為著名的細節是李嘉誠的作息時間: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

熟悉李嘉誠的人士表示,他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他每天90%的時間,都在考慮未來的事情。他總是時刻在內心創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給自己提問,然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等到危機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個被廣為傳播的事實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而在這之前,李嘉誠已經準確預見,並早已做好了準備,等到危機來臨時,集團不但安然無恙,還從中獲得了擴張的機會。

作為一個商人,李嘉誠對數字尤其敏感。

從20歲起,李嘉誠便熱衷於閱讀其他公司的年報。除了尋找投資機會,也從中學習其他公司會計處理方法的優點和漏弊,以及公司資源的分布。他自稱可以對集團內任何一間公司近年發展的數據,準確地說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記,是因為我投入。”

對於信息的重要性,李嘉誠常常一再強調。雖已85歲高齡,但他對新技術的了解,並不遜於年輕人。在李的辦公室,左手邊擺著兩台電腦,實時顯示旗下公司的股價變動。而在側麵辦公桌上,則擺著他的蘋果筆記本,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的。

每天早晨,李嘉誠都能在辦公桌上收到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據一位跟隨他十餘年的人士透露,這份新聞列表並非摘要,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新聞標題,多來自《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李會先瀏覽,然後選擇其中想看的文章,讓人翻譯出來細讀。

李嘉誠的這個習慣堅持了十餘年,並因此而專門設立了一個四人小組,負責這項工作。而他之所以看標題,不看摘要,是不想被別人誤導。

據另一位員工透露,以前,李嘉誠看新聞喜歡紙質版,iPad出來之後,他就隻看電子版了。李現在用的是iPhone手機。

這些習慣,讓李嘉誠始終站在資訊的最前沿,也讓這個老人投資了一係列高科技公司。

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最近這兩年,投資了六十多家科技公司,其中不乏很多明星項目,例如Facebook、Skype、Siri、Waze、Spotify、Summly等等,而這個團隊總共不過8個人。

“他並不是一個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對潮流的把握遠超很多年輕人。”一位下屬透露。李嘉誠旗下公司無數,連很多下屬都數不清,直接向他匯報的,就有200人左右。每個月,李都會跟海外管理層進行會議,每年會“出外巡檢”三四次。

李的多位下屬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李嘉誠非常善於問問題,遇到一個新事物,他總是會想,這和我、和我的公司有什麽關係?他總是會將自己的問題交給專業的人去尋找答案。

比如,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開始火起來的時候,李嘉誠曾經問過旗下公關團隊一個問題:怎麽看待其和平麵媒體以及網上媒體對集團公關的影響?

為了回答李嘉誠的這個問題,公關團隊專門召開最高會議進行討論,形成專題報告向李匯報。有趣的是,最後這個團隊甚至開發了一款軟件,專門用以評價不同渠道的公關效果。

“如果李先生是個停滯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李嘉誠的一位下屬感歎,“外人都將他看成超人,而他自己,則始終將自己看著是變成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與自己相處

他幾乎從不生氣,見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標準的笑臉。

熟悉李嘉誠的人,也常說他們看不懂他。他幾乎從不生氣,見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標準的笑臉。

“他真的沒有生氣過嗎?他會因為什麽事情而難過?他發過火嗎?”麵對這一連串問題,幾位跟了李嘉誠十年以上的下屬一臉迷茫,想了很久,他們實在回憶不起是否有過這樣的場景。

當你問起李嘉誠強勢的一麵時,其中一位跟了李二十餘年的高層反問:強勢怎麽定義?

在她這麽多年的印象中,李決斷非常之快,但並不是個咄咄逼人的人,他很會傾聽下屬的意見,“如果你是對的,他會聽你的,而不是堅持他的”。

在生活中,李嘉誠時常表現出單純快樂的一麵。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李就變成了一個念舊好玩的老頭,總是和身邊的人說,這裏原來是啥樣的。

李嘉誠還每周為兒孫們親任導師,自己準備課程、案例,據一位接近李的下屬透露,3年來,他給孫輩們上的課,既有道德討論,也有文化批評、世界經濟。孫子、孫女年紀都很小,要演繹生動,難度很高,但李卻樂此不疲。

為了告訴兒孫們風險是怎麽回事,李嘉誠甚至還專門花了8000美元,去印出了四張AIG股票。他把這張股票裱起來,標注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破產的故事,並且寫上“以此為鑒,可惕未來”。有趣的是,這時候他的孫兒們還不過幾歲。

另一位跟了李十幾年的下屬透露,李嘉誠喜歡看電影,而且,看電影時,他的“代入感”很強,每次都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後隨著劇情起伏,“過他們的生活”。

在這位下屬看來,李嘉誠其實是個感情很豐富的人,但他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很懂得控製自己的情感。

1996年,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钜被世紀大盜張子強綁架,對方單槍匹馬到李家中,開口就要20億,李當場同意,但表示“現金隻有10億,如果你要,我可以到銀行給你提取”。

李的鎮靜,連張子強都很意外,張問他:你為何這麽冷靜?

李回答道:因為這次是我錯了,我們在香港知名度這麽高,但是一點防備都沒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點多自己開車去新界,在路上,幾部車就可以把我圍下來,而我竟然一點防備都沒有,我要仔細檢討一下。

李嘉誠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時他勸告張子強:你拿了這麽多錢,下輩子也夠花了,趁現在遠走高飛,洗心革麵,做個好人;如果再弄錯的時候,就沒有人可以再幫到你了。

有趣的是,據李嘉誠透露,後來張子強又打來電話,李說,你搞什麽鬼,怎麽還有電話?張子強在電話中說,李生,我自己好賭,錢輸光了,你教教我,還有什麽是可以保險投資的?

李嘉誠答道:我隻能教你做好人,但你要我做什麽,我不會了。你隻有一條大路,遠走高飛,不然,你的下場將是很可悲的。

2013年11月22日,李嘉誠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語氣平靜,就像是在講述一段別人的曆史。其中的驚險和錐心之痛,似乎全都煙消雲散。

李嘉誠將這種冷靜歸於他喜歡看書,“我喜歡看書,什麽書都看,這對我都有用,今天有用,明天也有用。所以,很多大事來的時候,我也能解決”。

而一位跟了李十幾年的下屬則將這種冷靜歸結到他少年的成長經曆上。

李嘉誠出身於書香門第,爺爺是清朝最後一科秀才,兩位伯父在民國初年,還曾跨海留洋取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博士學位。而李的父親,則是小學校長。但因為二戰爆發,故鄉潮州被日本侵襲,李和家人逃難到香港。

沒想到,1941年日本攻占香港,母親隻好帶著弟妹回老家。更沒想到,貧困抑鬱的父親染上肺結核,半年之後就去世了。14歲的李,獨自麵對父親的死亡與埋葬,“一夕長大”。

更禍不單行的是,年少的李嘉誠也染上了肺結核。

“這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李嘉誠回憶說,“我告訴自己不能死,身為大兒子,為了母親和弟妹,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沒有錢去看病,李嘉誠便隻能用自己發明的方法對付肺病,清晨到山頂呼吸新鮮空氣,李替廚師寫家信,以交換魚汁與魚雜湯,強迫自己喝下這平日最討厭的食物,隻因知道這些湯有營養價值……

一位采訪過李嘉誠的記者寫道:李嘉誠的心胸之大——收購和記黃埔此等之事一直秘不外宣,甚至自己的老婆也不知道,一切都自己心算——是撐出來的:喪父、養家、肺病、貧窮……當一個人在自己15歲左右經曆這一切挑戰而沒有被打垮,他就沒有什麽是不能承受的了。

孤獨是他最自然的常態

“他會不斷自己拋問題、自己回答。”

雖為華人首富,但李嘉誠卻過著清教徒般的生活。

“他11歲就逃出來,一路上都是一個人在奮鬥,他老和我們講自己縫衣服,到現在依然如此。”一位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李的襪子都是不能見人的,因為他自己縫補了好多次。

李鼻梁上的黑框眼鏡,打從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記者會開始,就再也沒有變過。手上的手表,也總是同一塊,直到最近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款西鐵城的太陽能手表,他非常喜歡,才很大方地跟售貨員說:“你不用給我打折啦。”這款手表的售價是3000港幣。

鏡頭前,李總是藍黑色西裝套裝搭配白襯衫,而領帶永遠是藍白色係,李樂於向別人展示他穿了數十年的西裝皮鞋勝於向別人展示他成功的生意。

李的辦公室,像他的打扮一樣簡單,除了一望無際的維多利亞港海景。

偌大的辦公桌上,隻有一遝很小的便箋紙,兩支筆,一副放大鏡,李每周在這裏工作五天半。

辦公桌的對麵,是黑色的沙發和茶幾。沒有靠墊,沒有煙灰缸,也沒有潮州人最喜歡的功夫茶具,隻是孤零零地擺著一個裝飾盒。

李辦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24個字,凝聚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李嘉誠則將其視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孤獨感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最自然的常態。”那位熟知李嘉誠經曆的高層如此評價道。在她看來,經曆過少年磨難的李嘉誠,早已習慣了孤獨的感覺。

回憶早年的苦學生涯,李說,“別人是自學,我是‘搶學問’,搶時間自學。一本舊《辭海》,一本老師版的教科書,自己自修。”

這是一個孤獨之旅,命運剝奪他的,李要靠自己搶回來。沒有學曆、人脈、資金,想出人頭地,自學是他唯一武器。

李嘉誠自律驚人,除了《三國誌》與《水滸傳》,他不看小說,不看“沒有用”的書。撿起教科書,李時而扮演學生,時而扮演老師,摸索教學和出題的邏輯,尋找每個篇章的關鍵詞句,模擬師生對話,自問自答。

“孤獨是他的能量,也是他的朋友。獨處時,他腦海會開始做思想的掙紮,會不斷自己拋問題、自己回答。”李的一位友人說,“他現在的習慣,就是來自於此。”

在創辦長江塑料廠時,李又開始訂閱英文《當代塑料》及其他西方專門的塑料雜誌。與此同時,李開始將部分資金投資華爾街上市公司股票,李從不按直覺投資,而是仔細研讀公司財報,研究商業規則。華爾街財報是李的英文老師、商業教練,也是李的私人投資獲利來源。

在這位友人看來,經過幾十年的磨煉,李嘉誠早已學會了和孤獨相處,所以,登上人生的高峰之後,少有高處不勝寒之感。

而李的豁達和樂觀,也皆來自於此。李的這位友人給南方周末記者舉了個例子,2013年3月份,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發生罷工事件,工人們在長實門前紮起 帳篷,拉起橫幅抗議,李嘉誠的照片被畫上魔鬼的紅色雙角和白色獠牙,額頭上還被寫上了“奸商”兩字。因為要從門口進出,李嘉誠看到也非常不高興,但幾個小 時之後,他就開解了,李和他們開玩笑說,哇,這個上麵,把我的頭畫得還是笑的。

“工潮的衝擊大,還是逃難到香港的衝擊大呢?”這位友人反問,在她看來,早年的經曆,早已讓李嘉誠練就了百折不撓的心態,“他找到了平衡內心的秘訣”。

在李嘉誠的辦公桌上,有兩塊小玻璃,上麵是李自己寫的兩段話,一段是: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而另一段則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商業帝國

早在很多年前,李就已經不管具體業務,他的時間和精力,基本花在“定坐標”上。

相比他內心的隱秘世界,普通人更感興趣的是他的財富帝國。

一個地產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李最讓人敬佩的,不是他在香港的成功,而是他在世界上的成功。同為商人的他感慨,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成功商人很多,但一旦走上國際化道路,許多人就因不適應而铩羽而歸。

但李嘉誠不同,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李就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且屢戰屢勝,幾乎從無敗績。

而今,李嘉誠的商業版圖遍布全球52個國家,從事的產業,橫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多個領域。集團員工超過26萬人。而員工中,中國人隻是少數,大多都是英國人、美國人、加拿大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build on respect(建立在尊重之上)”。李嘉誠身邊一位高管脫口而出。

在李嘉誠身邊的高管們看來,尊重所有人,是李嘉誠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這麽多年其能夠馳騁全球的秘訣所在。“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為什麽要跟著你?你給我很多錢,但需要犧牲我的尊嚴,我不會跟著你;但如果你因為我有能力,尊重我,給我空間和舞台,我一定會跟著你。”

一個可以佐證的事實是,在李嘉誠旗下公司,員工的離職率通常都非常低,多數員工都是跟著李打拚了數年的,這裏當然也包括很多老外,“他們能留下來,更是因為如此(被尊重)。”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中,李嘉誠時時處處都表現出這一點。李認真地傾聽每一個人的問題,生怕沒有回答清楚,約好了用普通話采訪,李就一直用普通話,雖然潮州話對他來說更自如。李會照顧每一個人的感受,聽問題時,專注如小學生;回答時,一定會看著對方。

李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張名片,但輪到攝影師時,名片派完了。讓人意外的是,采訪進行到一半,李突然向遠處的助手要了一張,補給了攝影師。他的舉動是如此自然。

李嘉誠不希望別人稱呼他為老板,他更願意以“領袖”要求自己。“一般而言,做老板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的地位,這可能是上天的緣分或憑著你 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做領袖就比較複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在一次接受訪問時,李曾這樣自我解答:“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 重要。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板隻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

據高管們透露,早在很多年前,李就已經不管具體業務,他的時間和精力,基本花在“定坐標”上。

比如說,負債率。李嘉誠對這一指標的控製,近乎偏執,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旱時,要備船以待澇;澇時,要備車以待旱。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產,一家公司的現金流是正數的話,便不容易倒閉。”

李嘉誠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長實2013年的負債比例是4%,和黃是21%,位於加拿大的Husky,負債比例隻有12%。李對此深以為豪,“我從1950年開始做生意,對負債和貸款問題,我一直非常小心處理,雖然經曆過不少風風雨雨,但也一路走了過來。”

工廠是最好的課堂

“現在很多人隻知道李先生是富豪,卻忘記了他是做工廠出身的”。一位跟了李嘉誠十幾年的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解讀李嘉誠的另一個密碼。

與重視定坐標一樣,李嘉誠對細節也很重視。

李嘉誠基金會負責具體項目的羅慧芳女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做的一個醫療方麵的項目,李對每一個數據都很清楚。他甚至也會自己打電話去抽查,有一次,其中的一位患者接到一個香港打來的電話,對方開口就說“我是李嘉誠”,把他嚇了一跳。

“現在很多人隻知道李先生是富豪,卻忘記了他是做工廠出身的。”一位跟了李嘉誠十幾年的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解讀李嘉誠的另一個密碼。

“做工廠的人,對細節要求非常嚴格,李嘉誠開始做表帶,後來做塑料花,這都需要對細節的把握。”據這位高層透露,即便到現在,李依然有著工廠情懷,他看到一個杯子,就拿起來研究說,這個可以怎麽做怎麽做。

對李嘉誠來說,早期的工廠經曆,是他最好的課堂。對做一個塑料花,原料怎麽來的,怎麽出口,怎麽辦手續,他了如指掌,而其對世界經濟形勢的認識,最早也來自這裏。

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李做生意的原則,也形成於此時。

據李嘉誠的這位友人透露,早年,李嘉誠的英文並不好,但是塑料花又是出口的,如何用那麽蹩腳的英文去說服別人,對李嘉誠是個很大的挑戰。最終,他想出了一條最有說服力的理由——貨真價實,“我的成本加25%,就是我的價格,而且,我永遠是這個價錢。”

“李嘉誠就這麽找到了一個詞典,就這麽應付世界了。”這位友人說,李的這種原則,幾乎貫穿始終——做人也是一樣。

和李嘉誠同時代的商人中,不少人栽在了最難處理的政商關係上,但李卻從未因此而煩惱。“他對官員的態度也是始終如一,無論遇到什麽事,別人都知道, 李嘉誠會怎麽反應,所以,也不會為難他。”這位友人分析,李做人非常有原則,這讓他在政界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在處理政商關係上,李曾給自己定了九字箴 言: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

“政治和經濟,根本上是手和腳的關係,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很難處理的。”李嘉誠坦言,如果政治找上門來,躲也是躲不掉,他的原則是“不參與政治,但關心政治”。

李嘉誠不喜好交際,在一些朋友看來,他很悶,有時還有點不合時宜。這位友人給南方周末記者舉了個例子,一次,一個官員在李嘉誠麵前誇耀他們投了多少錢搞環保,李突然來一句,“不浪費就是最大的環保”,差點沒把人噎死。

另一個細節是,在2012年的特首選舉中,李嘉誠支持的是梁的對手唐英年,選舉結束後,有人勸他與梁重歸於好,他回道:“我們本來就沒有怨,何來的和好?”

“李嘉誠是有點不好玩,但是有一點,所有人都很喜歡他,那就是他的真心。”一位友人說。李嘉誠自己也經常說,他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生意,但每次做完生意之後,都會和客戶變成朋友,有的更成為知己和事業的重要夥伴。有時候,“李嘉誠”三個字就是金字招牌。

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

為彌補自己少年失學的痛和父親因病去世的無奈,李嘉誠將基金會捐獻的方向主要放在兩方麵:教育和醫療。

“我對賺錢的重視程度不及捐錢。”2013年11月22日,李嘉誠如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這是這位華人首富的另外一麵。

1980年起,李嘉誠決定設立個人基金會,希望“在我離開這個世界後做的事,一定要比我在世時做的隻多不少”。而在更早些時候,他們就已經捐獻巨 資。2007年5月,《時代》雜誌公布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兩位人士,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慈善家”一項,李嘉誠名列其中,與比爾·蓋茨齊名。

然而,外界很少知道的是,李嘉誠做出這一決定,也經曆了一個曲折的心路曆程。金錢,也曾經對李充滿誘惑。因為李目睹父親從受人尊敬的小學校長,落魄 到一名寄人籬下的職員。李經曆過沒錢就沒有尊嚴、沒有家、無法讀書的困境。所以,在創業成功之後,李也曾享受過金錢帶來的快樂。

據媒體公開報道,1956年,28歲的李嘉誠已躋身百萬富豪之列。那時候的李,體會到物質享受的樂趣,西裝來自裁縫名家之手,手戴百達翡麗高級腕 表,開名車,甚至擁有遊艇。李也開始嚐試上流社會的玩意,玩新型萊卡相機,並在香港列提頓道半山腰買了麵積近200平方米的新宅,將母親接來同住。

但是,就在搬進新家的那天晚上,李嘉誠徹夜難眠,第一次認真審視財富,“財富能令一個人內心擁有安全感,但超過某個程度,安全感的需要就不那麽強烈了。”李嘉誠後來回憶說。

至少在半年的時間裏,李嘉誠一直鬱鬱寡歡,晚飯後,常一個人駕車到西環半山上的寶珊道發呆。李說,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想明白了,可以通過幫助別人,賦予財富新的意義,李突然領悟到:“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李嘉誠開始不斷捐獻,直至1980年,李已經52歲,成立了李嘉誠基金會。

為彌補自己少年失學的痛和父親因病去世的無奈,李將基金會捐獻的方向主要放在兩方麵:教育和醫療。

首先,李在故鄉成立一所大學——汕頭大學。辦學是個無底洞,李此舉曾引來一些朋友的擔憂,但李誌氣堅定,少年失學的痛,轉化成他對汕大的濃鬱情感。李說,雖然他沒有大學學曆,卻能創造一所大學。“就算汕頭大學一夕之間被摧毀,我也會把它重建起來!”

而今,這片昔日的農田上,已經培養出了大批碩士和博士,一些人已經進入社會工作,采訪中談及這一話題,李嘉誠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現在,李逢人便稱,基金會是他的“第三個兒子”,然而,外界同樣很少知道的是,這一稱呼得來同樣不易。

據李嘉誠透露,2003年的某個夜晚,為基金會的未來,他再次徹夜難眠。因為他日漸體會到自己年事已高,但又不希望基金會停止運作,而基金會無止境地運作,就需要投入大筆大筆錢,他擔心,這是否剝奪了原本該屬於子孫的財富權利?

彼時,李嘉誠也被家族財產的傳承所困擾。一端是自己的親骨肉,一端是自己的夢想,到底該如何取舍?

突然,李領悟出一個道理:“我現在有兩個兒子,如果我不是()兩個兒子,而是三個兒子,我是不是也要給第三個兒子一份財產?”隻要將基金會視為第三個兒子,財產分三分之一給基金會,就理所當然。

心念一轉,豁然開朗。李嘉誠後來在接受采訪時透露,這個思想上的自我突破,讓他開心了很多天。“那種安慰、愉快的感覺,實在用筆墨難以形容!”

事實上,李嘉誠做慈善,很多時候,也是基於自己的親身經曆。李曾開啟了一個針對癌症病人的臨終關懷項目,起因是,他去探望一個罹患腫瘤的富豪朋友, 這位朋友看到他非常高興,雙手拉著他要他坐在床邊,後來朋友睡著了,拉著他的手也沒有放開,“我心裏想,這個朋友很富有,但因為腫瘤而痛楚不已。內地貧窮 的癌症病人沒錢治療,生活怎樣過?於是立即想到開展寧養服務”。

李說,他不喜歡“臨終關懷”這個詞,所以改為了“寧養服務”。

李嘉誠基金會高級項目經理羅慧芳女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李對這個項目很上心,甚至還專門就市麵上有哪些新藥和他們進行過討論。據她透露,寧養計劃至今已經做了十多年,在內地以及香港已經有了42家寧養院。

對於另外一個支持兒童疝氣手術的項目,羅慧芳女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在一個下午四點多時給李嘉誠看了一組患病兒童的照片,李當即表示支持在那個省份開展這一項目。一個小時後,李又跟羅說,擴展到旁邊兩個省份吧。

在過去的幾年中,李嘉誠一直在期待他的言行能夠激起更廣泛的響應,將慈善業從個人的道德完善,轉變成促進社會進步的力量。

2013年11月19日,在位於西安的大石頭村,李嘉誠為其基金會下屬的“展璞”計劃二期揭牌,李跟省市領導以及村民座談,幾乎每個人發言時都要稱讚一番李嘉誠的善舉,對他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每一次,李都雙手抱拳,站起來,然後彎腰,連聲說,“謝謝”。

麵對冗長的發言,李嘉誠坐在北方微涼的硬靠椅上,始終麵帶微笑。座談進行到一半,有好心的工作人員拿進來一個坐墊,但被他拒絕了。

“展璞”這個致力於培訓內地女村官的項目,此前已經在廣東、廣西等地取得了一些效果。人群中,從廣西專程趕來的潘德英欣喜不已,這位來自桂林大寨村 的民選女村官,在李嘉誠基金會的資助下,於2010年到廣西大學接受培訓,回去後,就向當地婦聯提出,能否給村裏的婦女們培訓一下婦科保健知識。“以前談 起這,臉都紅;上了課之後,覺得沒什麽,也想幫鄉親們一把。”而今,潘解釋這些,沒有絲毫忸怩。

潘德英自信,充滿陽光,自認為沒有什麽做不到的。她還從基金會中爭取了2萬的種子鼓勵基金,拿回去修建村裏的演藝樓。這個方案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獲得了額外32萬元的資助。而今,演藝樓已經開業,成為鄉親們的另一個創收去處。


網絡編輯: Ashley 責任編輯: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李嘉誠接受南方周末專訪 詳談撤資傳聞、香港環境、政商關係
“我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陳新焱

 
發自:香港 最後更新:2013-11-28 10:28:35 來源:南方周末

接受南方周末采訪中李嘉誠始終語氣平緩。他的辦公桌上有一幅小箋:“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談“撤資”:我一定不會“遷冊”,長和係永遠不會離開香港。不過規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我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保護股東的利益。

談香港:香港擁有不少有競爭力的核心價值:自由開放的市場,重視法治的原則。但如果管治失當,也可以一夜之間蕩然無存。

談政治:政府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勿令人對政府的公平性失去信心。

談樓市: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若地產業務繼續艱難經營,高價投地而虧本,就是對不起股東。

這是一次沒有第一個問題的采訪——剛剛落座,沒等南方周末記者發問,李嘉誠就直奔主題:“說長和係‘撤資’是一個大笑話。”

2013年11月22日下午兩點半,香港黃金地段之巔,長江集團中心頂層70樓,雄踞華人首富寶座15年的李嘉誠在會議室接受專訪,一開口就對南方周末2013年11月7日有關其“撤資”風波的專題報道作出了回應。

一牆之隔就是李嘉誠的辦公室,橫跨52個國家的李氏商業帝國的指揮中心,俯瞰著整個維多利亞港。已經85歲的李嘉誠隻要在香港,至今每周一至周五均 在此辦公,周六也上半天班。辦公桌上,幹淨得沒有一張紙,他說這是因為多年來習慣了“今日事今日畢”。桌頭的水晶相框中,是一幅他自己寫的小箋:求百事之 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

兩個多小時的采訪中,李嘉誠的平靜讓人印象深刻。除了開場和另一個瞬間,其餘時間裏他都語速平緩,聲調平和,即使被直接問到對於死亡的看法。這個從二戰的戰亂中走過來的85歲老人,多次反複表達他對國家與民族的感情。他說他不是一個完人,但“從過去到現在,問心無愧”。

南方周末記者記錄整理了本次麵談和隨後補充的書麵采訪。

現在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經濟更開放

李嘉誠:說長和係“撤資”是一個大笑話。

我告訴大家,以2013年為例,長和係總毛收入約為4300億港元,投資海外(新西 蘭和荷蘭)基建項目則是130億港元(17億美元),實際動用的資金隻有80億港元(10億美元),僅占長和係總毛收入不足2%;同時,我們2013年在 香港的貨櫃碼頭項目也投資了40億港元,這樣怎能說是“撤資”?真是天方夜譚的笑話。

“撤資”這個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成立的。

我們在世界52個國家都有投資和營運,包括地產在內,集團曾經在不同國家出售業務,有的賺了超過1000億港元,賺數百億元的也有不少,別人一句批評都沒有。

以在新加坡投資為例:這二三十年來,我們與當地政府關係非常融洽,而出售物業總值以百億元計。過去兩年多因地價上漲,在當地買不到合適的土地,現時隻餘不足1%的住宅單位尚未出售,也沒持有任何收租物業,卻從未被新加坡方麵批評我們“撤資”。

有時在某國家出售業務後,有新機會時又再重新加大投資,當地亦視為平常事,絕無引起任何傳言。企業按照法律經營,賺得盈利後再投資其他任何地區。或因經營不善虧損、業務回報低或前景欠佳而退出,均屬純商業決定。

在香港,如價錢合理,會繼續買。也可能會賣掉外國一些資產,或將資產上市,並不稀奇。高賣低買本來就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我經營國際性業務超過30年,今次是第一次聽到來自香港所謂的“撤資”評論,在全球其他地方前所未有,然後又傳到內地去了。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撤資”這兩個字是用來打擊商界、扣人帽子的一種說法,不合時宜,對政府和營商者都是不健康的。

南方周末:但是最近你的確在連續出售內地和香港的一些物業和資產,這是作何考慮?

李嘉誠:用出售物業和資產作為“撤資”的例子,是可笑的。

地產是我們核心業務之一,但集團收租物業所占比例不高,在香港的最佳地段如中區,用 作長期收租的寫字樓物業總麵積約有380萬平方英尺(約為四十餘萬平方米——編者注),總市值不少於1300億港元,包括自用或曾用作總部的華人行、長江 集團中心、和記大廈、中環中心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商場等;內地方麵,位於最佳地段的收租物業包括上海、北京如東方廣場等亦約有500萬平方英尺(約55萬平 方米——編者注),總市值至少400億港元,內地香港兩地收租物業市值共1700億港元,此外集團和我私人持有的全部海外收租物業市值隻是內地香港兩地的 千分之五。

然而,與其他大型地產發展商相比,我們無論在國內或國外,所持的收租物業規模都屬較 小,其他全屬於大型住宅發展項目,建成後90%以上會出售,餘下商業部分如商場即使留作收租用途,也會在將來時機成熟時出售。酒店及服務式住宅則屬長期經 營項目,但中間亦會出售。一切地產買賣都是正常商業行為。

沒有“撤資”的事,日後出售業務也都跟“撤資”沒有關係。如果我真要“撤資”,那麽 最容易的就是“遷冊”(香港人將公司遷移注冊地稱為“遷冊”——編者注)。我一定不會“遷冊”,長和係永遠不會離開香港。不過規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主要 看情況而定,我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保護股東的利益。

作為一家國際性綜合企業和負責任的上市公司,對經濟發展循環及業務回報條件常常要帶高度警覺思維,靈活調整是很正常和重要的運作。否則,如果你是投資者,也不會投資一家對股東不負責的公司吧。

南方周末:如果股東利益和國家的情況出現分歧呢?

李嘉誠:不會有什麽分歧。現在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經濟更開放,我這麽愛自己的國家,一定會留意經濟怎樣改革,農民生活因土地變成資產而改善,還有國企盈利上繳30%以改善人民生活,這些絕對是好事。國家鼓勵企業到外地投資,我在外國投資方麵算是走前一點,可以說成功吧!

2013年11月19日,李嘉誠來到西安大石頭村參加基金會一個培養“女村官”項目的活動,被村民們團團圍住。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南方周末:你目前出售的資產多為地產,你怎麽看香港和內地樓市?

李嘉誠:內地房地產過去持續上漲,往往以高於市值的價格也無法投得土地。內地政府部門都說要對房地產進行打擊,價格太高。不聽他們的話,還可以聽誰的話?現在價格的確漲得太高,一般老百姓買不到,投資地產的公司也有危險。

過去兩三年我們買入的項目較少。香港地價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趨勢……內地的地價也飛漲,我們也無法成功投得土地。若地產業務繼續艱難地經營,高價投地而虧本,就是對不起股東。

我們是一家小心經營的公司,長實今天的負債比例是4%,和黃是21%,還有在加拿大 的Husky,負債比例隻有12%,以這麽大規模的公司而言,屬於低的比例。這是我做生意的原則,對於債務和貸款問題,非常小心處理,如履薄冰。我從 1950年開始做生意,到今天已經六十多年,經曆過不少風風雨雨,也一路走過來。

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就是最後那分錢,要很小心。

南方周末:關於包括李家在內的幾大富豪家族,香港有個流行的說法叫“地產霸權”,你認為是嗎?

李嘉誠:“地產霸權”實在是一個笑話。

我們是國際綜合企業,地產隻是其中一類業務,別人借地產攻擊我們,但我們買(土地)少了,大家高興才對!

大家都知道香港地產市場一直由政府政策主導,不論從土地供應到投地條件的設計、房地產稅務政策等等,並非地產商決定,因此“地產霸權”並非屬於地產商。

希望跟別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

南方周末:以前你在香港一直備受尊敬,被譽為“超人”,但現在被抨擊為魔鬼、萬惡的資本家,說你壟斷了香港經濟。在你看來,香港人對你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變化?

李嘉誠:樹大招風是盛名的代價。

貧富懸殊是世界大趨勢,普羅大眾麵對的環境越來越艱難。以現今很多已發展或發展中國家城市同樣麵對的貧富懸殊情況來看,在一個地方投資所占比重越大,被抨擊的機會便越高。

我們因為在香港投資較大,引來抨擊。

二三十年前我已預見香港這個情況,不是我聰明,而是香港隻有700萬人口,我做這麽 多生意……有一次記者招待會,有記者問我會否“撤資”,問我為什麽不多在香港投資經營零售事業,我說,以零售業來說,集團在香港零售店鋪有682間,全球 共有12000間,就算在香港隻增加10%店鋪,香港可以容納嗎?

香港市場已無法容納更多,因此,集團多年來已盡量控製。30年前,集團的香港員工有三萬多,外國的則隻有一半;現在全球二十六萬多名員工,香港仍維持三萬多,相差7倍。

1979年我收購和記黃埔之前,它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是零投資。因為知道這個情況(香港市場有限),我不斷到外國投資,今天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集中在香港投資,根本是蠢事!

和黃的香港業務占全球投資比例約15%,長實在香港的投資占全球的約三分之一,如果地產做得少一點,比例會更小。

其實集團在外國賺取的盈利亦會惠及香港股東,在時機適合之下將某些資產上市或出售,所得利潤將令股東受惠。

南方周末:你說普羅大眾的日子越來越難,以前你也曾經說過企業家最大的挑戰是幫助建立社會。企業家要如何幫助社會?

李嘉誠:全世界都有這個現象(貧富分化),並非香港獨有,內地也有。與10年前相比,歐美大眾今日的收入和購買能力,原則上也沒有太大的改善。

企業家的挑戰是幫助建立社會,這需要國家和人民一起盡心盡力地去做。

我認為提供免費午餐難以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唯有為年青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提高普羅大眾的就業條件和機會,脫離跨代貧窮。多年來我不止一次表示不介意政府合理地增加商業稅,以支持長遠的發展。

南方周末:我們在此前的采訪報道中曾說到,香港社會近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仇富情緒增加等等。你怎麽看待香港的未來?香港要如何麵對這些變化?

李嘉誠:香港有其弱勢:缺乏天然資源,90%以上的工業北移內地,貧富懸殊情況更難改變。

如果政府沒有前瞻政策,以為解決現在就是解決未來,這是非常狹窄的想法。

政府需要考慮如何投資未來,如果不為年輕人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貧富懸殊與社會情緒惡化隻會持續下去。

福利化社會是否適用香港?關鍵是我們要有選擇,要大家扶貧,也要自願,隻能引導。我 相信,香港人一向熱心於慈善,樂意助人,對我來說,幫助低收入人士是義不容辭的事,但如果政府政策錯誤,不能解決社會缺乏上進機會的問題,隻向有能力的人 開刀,這是錯誤的。香港人都想創富,政府的角色應該要令人人有創富的機會,而不是等待“打救”。

這就要維持良好的法治製度,政府不能選擇性地行使權力。

香港擁有不少有競爭力的核心價值:自由開放的市場,重視法治和原則。這些“社會操作係統”來之不易,需要時間孕育,但如果管治失當,也可以一夜之間蕩然無存。

南方周末:你是否會離開香港?

李嘉誠:我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家在香港。對我來說,長和係的基地在香港,我絕不會遷冊。

作為負責任的國際企業主持人,經營業務不能鋌而走險,一切必須以股東利益為大前提。我每天都會檢討集團的投資和營運策略,生意規模大小會隨著業務所在地區或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狀況而作出決定。

香港很難再擴展,原本曾想出售百佳,後來因價格不理想及發現有更好的構思,所以叫停。

在香港堅持不遷冊,但希望跟別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

 

李嘉誠的辦公室裏放著一台布隆伯格終端機,實時顯示自己公司的股價。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有時候我慶幸自己並未當官

南方周末:坊間有傳言,你與現屆政府關係不佳,這對你做出商業決策是否有影響?

李嘉誠:健康社會中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息息相關。關鍵是政府的權力要在法治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地落實執行,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勿令人對政府的公平性失去信心。

我與香港或各國政府的關係都是建基於此的,不會因個別領導人或官員的變動而受影響,最重要是政策要令商界有信心。

不過,我觀察到一個不健康現況在擴散中:“為官難,為民亦不易”,這對政府和社會來說都是雙損局麵。有時候我慶幸自己並未當官,因為為官者要麵對如何平衡和解決不同權益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演變成更大的問題。

南方周末:在過往六十多年經營中,你如何處理與政治的關係?與政治打交道時你的原則是什麽?

李嘉誠:我不是聰明的人。

如果政治問題真的衝著自己而來,擔憂也沒用。

我沒有參與政治,但我關心政治,政治跟經濟根本是手和腳的關係,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難以處理的。

我希望政治和經濟好,讓人民富國家強。我曾經說過,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我的基金會不停地做公益事業。

我並非萬能,無法預測政治變化,也絕對沒法影響政治,我隻能以我的智慧做出對股東有利的事。

南方周末:你近年的投資,為什麽多選擇在歐美那些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

李嘉誠:一定選擇有公平法律的國家,我們在一些國家經營三十多年,政府並沒有因為我是外國投資者而出現不公平的對待。

世界上的投資機會和選擇,實在令我們應接不暇;集團可以挑選有法治、政策公平的環境投資。

南方周末:你曾經說過,財富的增加到了一個程度,便不會帶來更多安全感。但如果財富繼續增加,是否帶來不安全感?

李嘉誠:不會。

南方周末:這是你最艱難的時候嗎?

李嘉誠:不是。

我的最艱難時候是十三四歲。12歲時,日本侵華,我和家人從潮州來到香港,後來日本 入侵香港,母親帶著弟妹回到潮州,我與父親留在香港。日本統治香港期間,沒有什麽好日子可以過,13歲父親因肺病住進醫院,不夠一年,他去世。照顧父親這 段時間我因為喜歡看書,發現自己也有肺病,病情接近危險階段,但我告訴自己不能死。身為大兒子,為了母親和弟妹,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也 不停搶學問,到舊書攤買舊書看,其中包括老師使用的教科書,跟謀生有關的書。三年零八個月的歲月,知識比得上一個中學畢業生,這段日子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病 看過一次醫生。

即使是最艱難的日子,我也是充滿信心。

我在外國賺到錢,拿回中國,有什麽不好?

南方周末:財富對你意味著什麽?你曾經表達過對內心的高貴的向往。

李嘉誠: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寐,內心縈繞著很多問題。思潮起伏,結果直至淩晨,直到一個答案湧上心頭,令我豁然開朗:我頓悟了把基金會視作我第三個兒子的道理,這樣我會全心全意愛護他,給他分配財產,使他獲得所需資源落實一切公益項目,把我的心願永遠延續下去。

在財富要代代相傳的傳統觀念中,將基金會視為自己的孩子,可以鼓勵傳承,期望這種想法能在中國人社會擴大和延續。

基金會並不向外募捐,捐款人隻有我一人,資金的大部分是基金會現有已投資項目的固定收入,另有部分是來自我個人從香港和外國投資所獲收入、繳完稅後再注入的。我訂明基金會所有收益,絕不惠及本人、家族或董事等等,也就是說他們都不能從中獲得收入。

基金會已擁有我三分之一的資產,至今我已捐出145億港元,如有良好的項目,將不斷地繼續支持,希望能對我們民族有貢獻。2013年,基金會在內地及香港已捐付及承諾之數目達40億港元,是曆來最高的一年。

雖然我在全球不少國家經營業務,大部分收入都從外國賺取而來,每一分毫都是稅後才注入(基金會)的。但我規定基金會80%以上的捐款用於大中華地區,不超過20%的用在海外。我在外國賺到錢,拿回中國,有什麽不好?

南方周末:對於基金會,你不僅出錢,還出力,這是為什麽?

李嘉誠:我對賺錢的重視程度不及捐錢。

身為中國人,回想起我生長於抗日戰爭期間,國家被侵略,麵對貧病、失學,於是發誓要終我一生,讓基金會擁有旺盛的生命,有能力繼續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我視教育、醫療和公益慈善是終生不渝的事業。基金會主要做兩大範疇:教育、醫療。在內地,我們有很多個項目在不同地方做了十多年,現在仍繼續做,我們守信重諾,承諾的捐款均100%如期或提前捐付。

除了捐錢,也親力親為,投入不少時間心血,使得來之不易的金錢用得其所,令項目受助人受惠最大,能如此,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喜歡簡單生活,我追求的是付出個人力量,協助社會進步。有能力從事公益事業,是一種福分,從中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有能力的人,要為人類謀幸福,這是“任務”。

如果是為對國家民族和人類有益的事,即使卑躬屈膝我也在所不辭;但若是為個人名利或公司利益,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也以捐建汕頭大學為例,成立至今三十多年來,我坦然麵對任何困難甚至是忍受屈辱,對汕大也不離不棄。

南方周末:你是重視聲譽的人,做慈善是否求名聲?

李嘉誠:我不理別人怎麽說,我的決心就是繼續做下去。

投入公益慈善事業是我終生職誌,絕不求名利。在汕大,即使基建、設備90%款項由我支付,任何一個角落也找不到“李嘉誠”三個字,我捐建汕大隻想做出成績。

很久以前捐款支持潮州兩所大型醫院,市政府領導曾遊說寫上我的名字,我不肯。他們於是建議寫上我父親名字,我也不肯,我回答說:先人如果有知,父親一定認同我的做法;如果並不知道,那麽寫也沒有意義。而且我更說笑,如果真的寫上父親的名字,將來拆掉更不好。

85歲,就不能愛科技嗎?

南方周末:你投資了包括Facebook在內的許多高科技企業。你已經85歲了,怎麽投資高科技?

李嘉誠:85歲,就不能愛科技嗎?我對新科技深感興趣,令我的心境年輕化。

18世紀工業革命由英國開始;21世紀則是科技革命,不少行業包括國防工業、農業、水利、能源、醫療、生命科技、電訊、互聯網等等均有突破性的發展,投資機會數之不盡,應接不暇。

我喜歡新科技,私人參與投資的科技公司有60家,也越來越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有一項關於農業的項目,一樣的土壤、一樣的水源,不改農作物的基因,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產量,若這不是新科技,那是什麽?現在已證明這項新科技是成功的,並在國內進行試驗。

我非常喜歡看書,追求最新的科技知識。我非常留意與自己從事行業有關的新信息和發展轉變,無論做什麽生意,你一定要喜歡它和愛它,這樣才有進步。

南方周末:但是高科技有時也會對現實經濟世界中的人帶來傷害。在你心裏,如何平衡新科技帶來的傷害?

李嘉誠:對,新科技機器或儀器可替代工人,速度快,生產力增加。和黃在鹿特丹港的自動化率是90%,在西班牙是60%,在香港是20﹪。

如果通過教育提升工人的知識,他便能操控這些儀器,科技加速,就是另一革命的開始。

早前我應廣東省粵東僑博會的邀請,以潮州話錄製了一段話,其中提到:科技主導未來, 大家都知道,智能機械化的速度將超乎我們的想象,濫竽充數不再,“老牛擠奶”的時代不再,捍衛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投資教育和推動教育改革,讓我們的下一 代永遠永遠告別落後、參與未來,是有能力者共同的任務。實在是我真摯、充滿感情的話。

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我可能考慮參政

南方周末:你這一生經曆很多,到現在還在勤奮工作,是什麽支撐你的一生?

李嘉誠:我12歲因戰亂來到香港,一直好好地做自己應做的事。假如我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便無法活到現在。

南方周末:什麽是正確的人生觀?

李嘉誠:走正路,有理想,作為中國人,對自己民族作出貢獻。有理想地做生意,有理想地做自己

南方周末:你內心最重要的是什麽?

李嘉誠: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可以站得牢,挺得腰。

有人問我這麽忙碌,為什麽仍然那麽精神?除了運動,我內心安穩,精神沒有困擾,自己沒有特別的要求,做對人類和民族好的事,便感到開心。

 

南方周末:有沒有退休計劃?

李嘉誠:沒有。

世界波動很大……但我已做好退休準備,大兒子Victor隨時可以接棒,很多同事跟隨我工作很多年,我沒有擔心。

南方周末:你如何評判自己對香港的貢獻?

李嘉誠:不要問這些問題,我仍然很活躍,對未來充滿期盼。

南方周末:85歲回首過去,你覺得自己做得好與不好的地方有哪些?如果從頭開始,會有哪些變化?

李嘉誠:我一生勤奮,不停地搶學問,麵對不開心的事仍然保持愉快心境,因而此生無憾,生活簡單而有規律,擁有的資產一分一毫均從正途而來;即使有容易賺錢的機會,但對有些行業也堅決不參與。遺憾的事是不早點成立基金會。

我自問無論如何努力,仍發現沒有一個人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我可能會考慮選擇參政(笑)。

我隻是盡量用知識和感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南方周末:你在內地開展對癌症病人提供臨終關懷項目,你怎麽看待生命的終結?

李嘉誠:內地喜歡做這類服務的人並不多(因為病人會去世),反而其他如兒童項目較多人喜歡做,因為回報高。

一個非常冷的冬天,一個朋友患腫瘤,進了私家醫院,我探望他,他看見我非常高興,雙 手拉著我的雙手,要我坐在床邊;朋友後來睡著,拉著我的雙手也沒有放開。我心裏想,這個朋友很富有,得到很好的醫療照顧,但因腫瘤而痛楚不已。內地貧窮的 癌症病人沒錢接受治療,生活怎樣過?於是立即想到開展寧養服務,我不喜歡“臨終關懷”,改為“寧養服務”。

汕頭大學醫學院設立第一家寧養院。我告訴所有寧養院的負責人,現在使用的藥可幫助病 人減少80%的痛楚,假如新藥可幫助病人減少90%痛楚,即使價格貴一倍,他們也不用問我,立即轉用新藥。能夠幫助貧困病人減輕痛楚,實在是有意義的事。 寧養計劃已做了十多年,在內地及香港至今已有42所寧養院。日後若國家願意做這類的事,我可以停下來;否則,雖然沒有回報,我還是會繼續支持這類服務。

我常常鼓勵寧養服務的醫護人員,我說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有地獄,如果有,癌病病人的痛楚程度是最高的,有人甚至撞木頭來轉移痛苦,很淒涼。汕大醫學院作為第一家寧養院,全國寧養服務的全部費用由我支持,每年的資助金額會增加,兩三年內,每年捐款要增至1億元。

南方周末:你害怕死亡嗎?

李嘉誠:我不懼怕死亡。假如我是一盞燈,能夠照著一條路,還有留下有生命的基金會,隻有政治可以破壞它,因為不是我所能控製,不然沒有人可以破壞這個基金會,我的兒孫及董事不能從基金會得到任何利益。

南方周末:我們注意到,你今天一直都非常平靜,據說平常你也是這樣。你會因為什麽而激動、傷心、生氣、興奮嗎?

李嘉誠:我一直都很冷靜。如果認識儒、釋、道的精粹,便會明白人生很短,不應浪費時間去理會這些事情,應從正途去做對的事,例如基金會的工作每天都在進步中,每天都有成果,像在荒蕪之地,種下大樹,讓後人有收獲,這是很高興的事。

我一生希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國民,擁有有價值的人生。

南方周末:百年之後,你希望後人如何評價?

李嘉誠:不會想這些事情,更加不會自我評價。

從過去到現在,我都是問心無愧。世界沒有完人,我隻是盡量用知識和感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如果真的要寫墓誌銘,我會選擇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滿鬥誌的兩句話: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李嘉誠“撤資”的十個理由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陳新焱

 
2013-11-07 13:23:36 來源:南方周末

李嘉誠到底為何做出現在的選擇,坊間評論和猜測之聲不一,有商業、政治、社會變化等多重維度。南方周末記者從公開資料和采訪中,梳理出以下幾種:

理由1:拋售不那麽賺錢的業務

從和黃財報中可知,零售業務近年來賺錢能力明顯不如能源等新的業務。比如,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

理由2:資產重組,優化布局

李超人以財技高超著稱,低買高賣是拿手好戲。經過危機洗禮後的歐洲,資產價格正處於低位。

英國為什麽成為重中之重?因為相比其他國家,李嘉誠對英聯邦國家更熟悉——香港以前就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法律等都和英國比較類似,在港英政府時期,李嘉誠就積累了諸多人脈,很早就在英國有了業務。同時,英國也是法律比較完善的市場化國家,投資有保障。

理由3:憂慮香港和內地樓市前景

港府出台的樓市“辣招”,使香港樓市墜入冰峰時刻。香港不僅要麵對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還要麵對內地的競爭壓力,發展前景堪憂。

與此同時,內地樓市也處於高風險之中。提前離場,以應對可能的危機。

理由4:成長為“跨國公司”的發展之需

大魚必須在大海裏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對李氏帝國來說,隻有6000多平方公裏和700萬人口的彈丸之地香港,早已不能滿足其擴張之需。立足香港,走向全球,是必然之選。

理由5:用腳投票, 離開正變得更仇富的香港

近年來,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香港社會仇商仇富情緒上升,而李嘉誠處於爭論靶心。

2013年3月,李嘉誠旗下的貨櫃碼頭發生大罷工,工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他,視其為奸商、吸血鬼、萬惡的資本家。這很可能給李嘉誠造成很大心理打擊。

理由6:投資環境惡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在《證券時報》發表《李嘉誠撤離昭示中國市場環境惡化》一文稱,最能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就是“企業家指數”,即 一個國家的企業家在資源整合方麵作出的選擇。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選擇在某個市場投資,那麽,說明這個市場經營環境相對較好;反過來,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 家拋棄某個市場,那麽,說明這個市場的投資環境正在惡化。

理由7: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李嘉誠今年已經85歲了,處於這個年齡段,他不得不考慮後人對自己的評價。將一些容易引發社會尖銳矛盾的業務出售,以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理由8:與梁振英政府不和

2012年特首選舉,李嘉誠一開始支持的,就是梁振英的對手唐英年。在香港,許多評論認為李家與現屆政府“不咬弦”(不和)。

理由9:人脈難以傳承

家產易分,人脈難承。李嘉誠雖然已將商業帝國傳給了兒子,但其在香港和內地的政商人脈和資源卻不易傳承。選擇去一個法律完善,規則相對清晰,相對不那麽需要依賴關係和人脈的地方投資,更有利於家族基業長青。

理由10:接班者李澤钜的選擇

李嘉誠2012年明確了自己兩個兒子的財產分配計劃後,大兒子李澤钜作為長和係的實際掌控者,已經開始從低調的幕後走向幕前。這一係列的動作,可能出自李澤钜,而不是李嘉誠。

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個學位的李澤钜,在投資上極具國際視野。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位接班人最主要的戰場,大多在歐洲,接班之後,進一步加大開拓這一市場,也在情理之中。


香港再不是“李家城”

李嘉誠,從“超人”到“萬惡的資本家”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陳新焱 南方周末實習生 徐庭芳張玉潔

 
發自:香港、廣州 2013-11-07 10:45:15 來源:南方周末

李嘉誠曾是一代“香港夢”的代表,但現在卻備受質疑。圖為他的蠟像。 (CFP/圖)

在香港的騰飛期,李嘉誠白手起家創立了一個龐大商業帝國,成為憑借自己的奮鬥實現“香港夢”的典型代表,深受敬仰。但隨著香港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拉大,掌控著港島經濟命脈並且深深影響公共政策的財團廣受抨擊,李嘉誠首當其衝。

李嘉誠們與香港,曾經互相成就,現在卻開始彼此折磨。更糟糕的是,就在這個多年被稱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地方,這種折磨,還看不到盡頭。

華人首富的一舉一動,萬眾矚目。更何況,最近一兩個月來,85歲的李嘉誠罕見地動作頻頻,不僅事涉數百億資產跨洋變動,而且關係到是否要撤離其發家與繁榮之地:香港。

1940年從廣東潮州逃難到香港的李嘉誠,白手起家創立了一個旗下公司市值約1萬億港元的商業王國。愛他的人,視其為“超人”;而討厭他的人,則將他稱為“奸商”、“吸血鬼”、“萬惡的資本家”。

他曾經堅稱“愛國、愛港,永不遷冊”(香港人將公司遷移注冊地簡稱為“遷冊”),但2013年7月底,李旗下和記黃埔發布公告出售百佳超市——百佳陪伴了香港人40年,是他們最為熟悉的超市。不過,10月18日,和黃再次公告暫停出售。

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 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內地,他以60億元人民幣的底價叫賣其在上海陸家嘴開發的首個寫字樓項目“東方匯經OFC”,同時宣布拋售位於廣州的西城都薈 廣場。

故事的另一麵,則是李家在歐洲的頻頻收購:

從2000年至今,李家父子布局“購買英國”——他們已經或者即將控製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此外,港口、機場與金融市場業務也在李氏收購範圍之內。

在歐洲大陸上,李嘉誠還分別以13億歐元和97億港元的巨額出資,拿下了奧地利3G通訊業務,以及荷蘭最大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35%的股權。據 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以來,長和係總共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以外完成了11筆收購,涉及金額約1868億港元。這其中,歐洲地區占比高達96.75%。

根據李家旗下主要平台和記黃埔2010年中報,公司息稅前利潤中來自香港的部分占到了36%,總額高達65.5億港元;到2013年中報,香港資產貢獻的利潤卻隻占其中的17%,總額下降到49.8億元。

一買一賣,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又意味著什麽?

180度轉彎

作為一代“香港夢”的代表,李嘉誠曾是萬人敬仰的偶像。

李嘉誠12歲跟隨父親逃避戰亂,來到香港。此後,他打過工,跑過堂,靠塑膠花生意發家,打造了一個市值約1萬億港元、分支機構遍布53個國家、關聯公司超過90家、擁有逾23萬雇員的巨型商業王國。

“那個年代,香港是來者不拒——李嘉誠、包玉剛等,就是在這時候來的香港。”中原地產創始人施永青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施祖籍寧波,3歲時來到香港,現在是地產界領袖之一。二戰後的這些新移民,支撐起了香港經濟的騰飛。

這一代企業家與香港之間,互相成就了彼此。也正因如此,他們與香港之間的感情異常深厚。

就在2012年8月的中期業績會上,李嘉誠還表白說:“我對這片土地有特別的感情,自己身為中國人,永遠都是中國人。我絕對不會從香港撤資,我說話很少那麽堅定。”

但僅僅一年之後,李就開始售賣香港資產。是什麽原因,使他出現了180度的大拐彎?

2013年初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罷工事件,被普遍認為是一根導火索。據港媒報道,3月28日,一批葵湧貨櫃碼頭外判商工人(非正式工人),不滿工資15年來有減無增,發起罷工,前後曆時40天,成為香港二戰後最長的一次工人運動。

世界上最大的這個私營貨櫃碼頭,隸屬和記黃埔港口集團,碼頭工人大多受雇於外判商——從某種程度上說,李嘉誠並不是工人們的直接雇傭方,也非談判對 象。然而,工人們卻將矛頭直接指向了他。他們在位於中環的長實總部門前拉起橫幅:“全球華人首富,剝削工人致富”;“養起李,養不起家”。並將李嘉誠的大 頭像畫成青麵獠牙的“吸血鬼”模樣,五一勞動節時,甚至在門前舉行為李嘉誠“招魂”的儀式。

不僅如此,罷工工人們還前往李嘉誠位於深水灣的私人住所示威。並且發起“罷買行動”,在李嘉誠旗下商鋪“屈臣氏”、“豐澤”、“百佳”等門前堵塞行人,呼籲市民罷買長和係的所有商品。更有學生誌願者越過保安人員,進入長江中心7樓舉行董事會的會議室。

長江中心自此之後封閉底層通道,隻剩一個狹窄的通道作為入口。這種情形,至今依然沒變——2013年10月15日,南方周末記者在長實集團門前看到,每個門口都有兩個保安把守,需要亮牌才能進出。

“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施永青說,他也經常參加各種遊行示威,但大家都會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表達訴求,而這一次,工人們似乎有些“過”了,“爭取權益可以,但不能搞人身攻擊”。

而李嘉誠的副手霍建寧更是對媒體直指,這是“‘文革’的搞法”。

外界很難知曉這一事件對李嘉誠的真正影響,隻能看到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他一改20年來的習慣,罕見地缺席了2013年的中期業績會。

過去,李嘉誠在集團發布中期業績和全年業績,以及周年股東會時,都會見傳媒。《信報》的一位財經編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全港大事,其盛況甚至超過新特首就職。記者會召開前幾天,媒體就需向集團的公關預約,憑預約獲得媒體標誌貼,才能有資格去電梯口排隊。

往年發布會上,真正涉及長和係公司的問題其實鳳毛麟角,大多數都是詢問李嘉誠對香港各種事情的看法,比如樓價會不會漲,比如該不該修第三條機場跑道。這種感覺,就好像迷茫的人們求萬能的神明指點明路。以至於港人都戲稱,其一年三次的記者會就猶如一年三次的“港情谘文”。

然而,李嘉誠2013年卻缺席了這一盛會。

直至9月17日,李嘉誠突然出現在一個傳媒飯局上。據香港《明報》報道,該飯局原本是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邀約的傳媒午宴,臨近結束時臨時加座,打著藍色領帶的李嘉誠現身,滿臉笑容,和媒體聊了一個多小時,“無所不可問,無所不可談”。

但在這次聊天中,在座媒體人卻感受到,李超人對香港現狀處處表現出悲觀。

談到香港當下正熱的“占領中環”運動時,李嘉誠大搖其頭,稱這隻會傷害香港經濟,激化社會情緒,他以“好靚的玻璃”比喻香港,“看著好靚,但不小心打爛它也好容易”。

對於撤資傳聞,他依然回應說不會遷冊,不過,這次又加了半句:“但生意規模大小會隨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情況而作出決定,股東的利益,我也要負起絕對的責任。”

據《明報》報道,不知是否出於有意,臨走拍照時,李嘉誠還展示了一雙黑色的筆,上麵刻著:“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出自《管子·乘馬》的這句話,前總理溫家寶曾在2005年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和農業界聯組會上引用過。

2013年4月23日,香港碼頭工人舉行抗議示威,李嘉誠的畫像被塗成魔鬼的模樣。 (CFP/圖)

“李家城”的焦慮

早在多年以前,李嘉誠就曾婉轉表示:若是香港人真的不喜歡他在香港投資,他可以把資金投到別的地方。

盡管那次後他立即表示十分愛港,不會撤資,但在過往多年中,他曾經多次重新調整投資重心。但不管如何調整,香港始終是李家的重地。李嘉誠從塑膠花發家,隨後涉足地產,並不斷擴張到金融等各行各業。

如今,香港人的生活已經與李超人緊緊地綁在了一起——賣家電的豐澤電器屬於他,藥房屈臣氏屬於他,把營業廳開在街頭的“3”品牌運營商屬於他,賣百 貨的超市百佳屬於他。如果住在香港島和南丫島,你用的電也屬於他,房子也很可能是他開發的——多年來,香港一直流傳著一組數字,說李家旗下公司開發了香港 1/7的住宅單位。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一名小學生曾在作文中如此戲稱。2010年,一個叫龐一鳴的香港青年,決心要對抗一下這種局麵,他租住破 舊的老房子,騎自行車出門,去街角士多店買東西。可是,最後他發現,總不能不用電燈和電話,甚至連常喝的屈臣氏礦泉水也屬於李家。

如此高度壟斷,漸漸引起香港人反感。

“我不喜歡他。”在位於中環的一個金店裏,80後店員阿鏗直言不諱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的理由很簡單,幹什麽都沒得選,“你知道這種感覺多難受嗎?”

在這種反感背後,是香港社會貧富差距的變化。

在香港,一方麵是以李嘉誠為首的各大家族賺得盆滿缽滿,另一方麵,卻是驚人的貧窮。2012年,香港反映貧富差距的實際基尼係數高達0.537,創 40年來新高。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中非共和國。很難想象,這個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內,還有10萬人隻能住在用鐵絲網紮成的“籠屋”。

在一些香港人看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騰飛期已經遠去了。那時大家差得不遠,社會像一顆大橄欖。隻要賣力工作,總能回報豐盛。而現在,隨著工業北 上,政府對金融房產的大力扶植,底層人越來越像幹巴巴的鹹魚,受畸高的房價傾軋——香港是零售商鋪租金全球排名第二高的城市;居住成本第三高的亞洲城市; 置業成本第四高的國際都市。

要命的是,港人不但在感受著香港社會內部的落差,還得接受外部落差。

2003年,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協議,放開“自由行”。此後,每年四倍於香港人口的內地遊客便蜂擁而至。曾經,他們是香港人眼中的“阿燦”、表叔,但是現在,他們是出手闊綽的“土豪”,買LV和黃金,就如同買白菜。

2013年,號稱要“複製一個香港”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也讓港人迫切感受到壓力。過去的幾周裏,香港政商各界都在討論這一話題。“上海的3年時間表,就是香港的deadline,還剩下3年時間去改善提升”,有業界專家在一次研討會上如此結論。

這讓很多港人大受刺激。港陸落差、生存空間擁擠、公共服務滯後……最後被簡化為對外來人群的敵意,比如排斥內地人、排斥菲律賓人。這在香港這個曆史悠久的多元化社會中,極為罕見。

“別看香港這十年來經濟好像一直在發展,其實是在倒退。”施永青說,“這種倒退,既有地位上,也有觀念上的。”

焦慮和失落的情緒彌漫在港島的每一個角落,港人試圖尋找症結所在。

2010年,一本名為《地產霸權》的書引起了香港社會的廣泛關注。依據這本書的論述,現時的香港社會,基本被六大家族——長和係的李嘉誠家族、新鴻 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兆業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鄭裕彤家族以及九龍倉的包氏和吳氏家族(現任主席為包玉剛的女婿吳光正)和中電集團的嘉道理家族所操縱。在 香港經濟起飛的時候,他們依靠自身的聰明和冒險精神,抓住機會壟斷了香港的地產市場。

作者潘慧嫻曾經擔任新鴻基地產集團創辦人郭得勝的私人助手長達八年,其後加入了另一個大發展商嘉裏建設。其依托公開的經濟數據和自己的切身經曆,將 十幾年來港人熟悉的大小事件串聯在一起,描繪了一幅觸目驚心的超級寡頭壟斷經濟命脈的景象。香港民眾似乎在一夜之間找到了問題的症結,“地產霸權”四個字 成為了高頻詞匯,屢屢被民眾引用。

而作為六大家族之首的李氏家族,更是成為了眾矢之的。許多港人堅信,香港社會的“淪陷”,作為既得利益者,李嘉誠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氏力場”

壟斷,成為火力最集中的一個靶子。

以超市為例,全球許多國際品牌如家樂福、沃爾瑪,獨獨放棄香港,原因無他,香港市場早已被兩家巨頭——李嘉誠的百佳和香港置地旗下惠康超市所壟斷。 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的資料,截至2012年,百佳和惠康共占本港超市73%市場份額,其中百佳市占率33.1%。

這兩家連鎖超市能成為龍頭,天時地利便是與從事地產的母公司關係密切——這兩家超市都開在“兄弟”公司物業中。

因此,這些連鎖超市不但在空間上壟斷黃金鋪位,而且對新進入者設置門檻,就連實力不差的老手也很難鬥得過那些超級財團。

反壟斷,成為港人的普遍要求。但香港在這方麵卻動作遲緩,成為少數在這一問題上落後於國際慣例的經濟體係。

早在1993年的殖民地時代,香港立法局就已經開始討論這一公平競爭政策,但直至2008年,政府才終於發表競爭立法建議的谘詢文件。直2012年6月,才通過《競爭條例》,這一進程,落後於許多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也落後於內地。

不少香港人認為,這是因為隨著賣地收入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原本應該中立的政府,變得分外傾向商界。而這些大財團,也依仗著自身財力,對公共政策的走向,起著決定性作用。

持這種看法的港人並非沒有依據,比如長期以來,政府不願主動監管一手樓銷售。直至今日,香港地產商在賣樓過程中仍隻需進行“自我規管”。

另一個讓香港底層民眾大為不滿的現象是,多家工會長期努力爭取最低工資立法,但進展緩慢。最低工資的規定已在其他華人地區實行多年,中國內地也於 2003年底通過《最低工資規定》。但直至2010年11月,香港立法會才通過最低工資立法,確定香港的最低時薪為28港元,兩年後,因民眾不滿才又調至 30港元。

而對於與最低工資配合的標準工時,港府也遲遲沒有討論。如此種種,讓許多港人認為香港財團們綁架了政府,間接或者直接幹預了不利於既得利益集團政策的出台。

《地產霸權》一書中引述《南華早報》在2010年3月的一篇文章指出,六大地產商的董事,在政府各個法定谘詢組織裏擔任總共54個職位,比1998年時的16個有大幅上升,也就是說,地產商在政府法定機構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而一些醜聞,加劇了公眾的猜疑。例如,前地政署署長梁展文曾參與政府和某大地產商補地價的談判,退休後又加入該地產集團接受高薪厚職,因此數次被立法會傳喚解釋此事。雖然最終梁展文放棄了這份職務,但坊間的諸多懷疑並未消散。

事涉李嘉誠的一樁醜聞,則讓民眾對官商之間的利益糾葛充滿疑慮。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沒有公開招標的情況下,就把如今稱作數碼港的一塊珍貴地皮批給李澤楷的電訊盈科,當時承諾用這塊地皮發展高科技產業,但最終它卻變成了一片昂貴的海景豪宅。

“最近十多年來,香港社會對富豪的看法有很大變化。十幾年前坐出租車和司機講起李嘉誠,十個有九個會豎起大拇指,稱他做‘李超人’;今天要是坐出租 車和司機討論‘誠哥’近日的事跡,我保證十個裏頭有十個會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立刻大罵‘官商勾結’,甚至叫他為‘奸商’。”在《地產霸權》一書的導讀中,梁 文道如此寫道。

在香港,甚至流傳著一個“李氏力場”的惡搞說法——香港市民虛構說,李嘉誠設立能阻擋熱帶氣旋吹襲香港的力場,保護香港不受台風正麵吹襲,即使有台風襲港,都隻會在周末或朝九晚五以外時段出現。

因為按照港府有關規定,如果天文台掛出8號風球,所有打工仔是不用上班的,但如果取下,則要在兩小時內到公司報到。可是,自2004年以來,市民發現,許多台風襲港,都“過門而不入”,或者掛的風球並不相稱。

天文台隸屬前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因此一些港人認為其偏重商界,罔顧香港市民安全。他們遂將怒火發在全港最大的老板李嘉誠身上,因而得出此惡搞名稱。 甚至有網民製作出Flash遊戲——隻要開啟“李氏力場”,便能彈走台風,以防止恒生指數下跌。無線電視劇集《衝上雲霄II》中,張智霖飾演的飛機師有一 句台詞廣為流傳,調侃的正是“李氏力場”——“你不知道香港有堵牆保護嗎?”

百佳超市已經陪伴了香港人四十多年,是他們極為熟悉的所在。要被李嘉誠出售的消息傳出後,港人議論紛紛。不過,現在已經暫停出售。 (CFP/圖)

政府正在越來越強勢

不過,2012年後,這堵保護牆似乎開始失靈。

這一年3月,依照基本法,香港換屆,梁振英當選。

而李嘉誠支持的卻是梁的對手、同為建製派(愛國愛黨)的唐英年。特首選舉期間,李嘉誠公開表示,不熟悉梁振英,“就像做生意一樣,不會支持不熟悉的人”。選舉當日,即便明知梁振英已勝算在握,李仍然將票投向了唐英年。

一位熟悉當地政治的學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唐英年是標準的世家子弟,而梁振英則算是平民出身,其父是一名警員。兩人迥異的背景,使得他們背後的支持者完全不同。

梁當選後,在2012年5月的長和係股東大會後會見傳媒時,李嘉誠指梁振英最重要是思考如何服務港人,創造安居樂業的環境,捍衛核心價值;他強調, 核心價值包括法治和自由,一定要遵守基本法。對於土地政策,李嘉誠稱,如果推倒樓價,並不符合港人利益,認為土地政策要得體、有心,顧及整體港人願望。

然而,話音剛落,2013年2月,梁振英便推出了香港有史以來最嚴酷的樓市調控政策:非港人購入工商和住宅物業,需要繳納15%的額外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港媒將此稱為“雙辣招”。

梁振英數十年的好友,在香港特首選舉中傾力支持他的香港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在一個研討會上揚言,梁振英上台後,香港將會變得更平等,而大地產商今後再不能吃“大茶飯”了(香港人形容一本萬利的大生意叫做“大茶飯”)。

陳啟宗的恒隆地產,在香港地產界排名前三,但卻是同業中的異類,至今已經連續10年沒有在香港買地開發,而是隔一段時間便看市場走勢,小批出售此前開發的豪宅。

陳的言論,一度在香港引發軒然大波。梁振英的樓市辣招,被認為是向香港地產業界富豪開刀,因為香港幾大富豪都是靠地產起家。

辣招出台後,香港樓市進入冰封狀態。施永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半年內,中原地產在港的住宅市場交易量跌了將近一半,而他旗下的另一個地產中介公司,利嘉閣,則陷入了虧損邊緣。

李嘉誠同樣成為受害者,2013年2月,為規避買家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長實將位於葵湧的雍澄軒酒店房間分拆出售,引來港府調查,最終已經售罄的項目被迫取消,長實為此損失慘重,不但要退還投資者資金,還要支付利息,並賠償每個買家律師費等共1萬港元。

然而,梁振英的舉措還不止於樓市,在其他領域也頻繁出手,比如關閉內地孕婦赴港產子的大門、發布限購奶粉令,以及仿效內地的住房限購令,實行“港人港地”——屆時興建的住宅首次出售及其後30年的轉售對象,都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香港政府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勢。”施永青說。

香港曾連續18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係,經濟學家弗裏德曼曾將其譽為“自由經濟製度的堡壘”。但在2006年,他去世前一個月,卻在《華爾街 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題為《香港模式的夭折》。事情的緣起,是時任香港特首的曾蔭權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香港政府將不再奉行“積極不幹預政策”——這一 政策由曾在仕途上的第一個貴人、香港前財政司司長夏鼎基提出,曾被寫入香港中學教科書。

但在高樓價、高失業率、貧富差別加大的香港社會,不少港人認為,當香港逐漸為大地產商的跨行業壟斷付出沉重代價時,港府卻以此逃避責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全麵改革”口號的梁振英當選。而他上台後,也正在力圖改變這一狀況。

2012年10月,梁振英出席立法會首次大會時就曾公開表示,市場不是萬能的,失效例子很多,“本港過去積極不幹預政策含糊不清,亦有矛盾的概念,大市場小政府不能滿足需求”。

從重商到仇商

“這很危險。”施永青說。這是香港當前的另一派批評之聲,認為港府是在迎合近兩年來持續發酵的民粹情緒。

李嘉誠的舉動,正是發生在香港變化的背景之中。

“我很理解李嘉誠為什麽要這麽做。”施永青說。他自稱與李嘉誠並無交情,但作為同是商場中人,他很理解。

據港媒報道,施永青從2012年開始,就拋售了至少7項物業,套現逾5億港元。和李嘉誠一樣,他對香港樓市並不看好。在專欄文章中,他甚至預言,2013年下半年香港樓市將會跌去兩成。

10月15日,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施再次強調這一觀點,他說,如果不是太太勸說,他可能還會拋售更多物業。

對香港的未來,這位地產界的風雲人物疑慮重重。“現時香港每天都在吵架,什麽問題,都開始泛政治化。”施永青說,香港現在有一股左翼思潮,隻強調勞動的功能,否定投資的作用,甚至將投資邪惡化,“商人投入資金建設社會仿佛還要做罪人”。

他慨歎香港已從“重商”轉變為“仇商”,“我們的意見領袖,簡單地把社會問題用階級矛盾的方式去解決,把矛頭引向社會的富裕階層,這是個非常壞的苗頭。”

在香港,現在已經有輿論提出向富人征收累進稅。在更早之前,多個社會團體甚至呼籲港府專門設立一個“李嘉誠稅”。

坊間傳言,李嘉誠對自己的形象在工潮中被醜化感到非常痛心。施永青認為,此言非虛,“人終歸是有感情的,特別是像李嘉誠那麽在乎名譽的人”。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宏泰對此也頗為讚同,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李嘉誠作為華人首富,金錢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了,“贏了很多錢,卻輸了尊敬,一定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在他看來,李嘉誠不可能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和評價,“我相信,晚上寧靜下來的時候,他一定會想一想這個問題——畢竟,他已經85歲了。”

鏈接

李嘉誠發家史

李嘉誠出生於潮州的書香世家。1940年,他12歲,跟隨父母離開被日軍占領的潮州,投奔在香港的舅舅。三年之後,父親去世,李嘉誠輟學打工,後來在一家生產塑膠褲帶的工廠做到業務經理。

1950年,22歲的他決定自立門戶,在港島東北角的筲箕灣租下一間破舊的廠房和幾台歐美廠商淘汰下來的舊機器,掛上“長江塑膠廠”的木牌。

長江塑膠廠主要生產塑膠玩具和塑膠日用品,大部分按照代理經銷商的訂單設計改型。這樣的工廠,在香港彼時已有三百多家。

做了七年後,他渴望有所突破。一日深夜,他從雜誌上得知意大利一家公司開發出利用塑膠原料製成的塑膠花。意識到商機的李嘉誠馬上飛去意大利考察,回港率先推出這一產品,由此成為香港的“塑膠花大王”。

次年,李嘉誠涉足地產,此後便一發不可收,不斷擴展。1970年代,他從匯豐銀行手中買下英資第二大洋行和記黃埔,成為第一個入主英資洋行的華人。1986年,他首次登上香港首席財閥寶座,兩年後,又被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為世界華人首富,並且一當就是六年。

到現在,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李嘉誠打造了一個市值約1萬億港元的巨型商業王國。

(南方周末記者陳新焱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