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現代大學的淵源

(2013-11-04 06:09:03) 下一個

2013-11-04 

         無論是東方的孔子,還是西方的柏拉圖,都創辦過個人講學的場所,共同特點是人亡校息,沒有圖書館、實驗室,更沒有學生會、畢業證書等。
 

現代大學雛形是修道院,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耶穌並未要求門徒脫離世界而活,隻要門徒依靠上帝脫離那惡者(約17:15),但中世紀人們開始倡導從肉體上與世俗隔離,然而上帝把壞事變成了好事。

        
本尼迪克(Benedict of Nursia,480-543)使修道院初具大學的雛形,他在修道院裏搜集各種書籍,複製各種手抄報,同時租書給人,要求修士每日讀書。這些書籍,不僅包括與聖經相關聯的,也包括非宗教書籍。


      
1158年的博洛尼亞大學被看為世界第一所真正的大學,專門從事《聖經》正典律法研究。第二所大學是巴黎大學,1200年建立的,開始教授神學,後增加了醫學研究。正如哈斯金斯(Charles Haskins)所言,20世紀的大學是“中世紀巴黎和博洛尼亞大學的直係後裔”。

        
直到十九世 紀,西方所有大學還都是作為基督教機構被創立的,不管學校教授的是法律、神學還是醫學。而修道院對大學的貢獻遠不止這些。古代希臘的科學或哲學成就,除了 阿基米德定律一個例外,都沒有經過實驗論證。因為實驗性的研究需要體力活動,柏拉圖們和中國孔孟一樣,是輕視體力勞動的。而修道士習慣兩手沾泥,不存在腦 力和體力的倫理糾結,他們為現代科學開辟了學術研究的道路。

        
圖克斯伯裏(Donald Tewksbury)在1932年出版的《內戰前的美國學院和大學之成立》說,美國182所大學和院校,92%是由基督教會創立。雖然這些大學已經數典忘祖,甚至許多大學教員和學生是反基督信仰的幹將,但是曆史是黑字白紙的,青史焉能成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