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4)
2009 (169)
2010 (680)
2011 (872)
2012 (1247)
2013 (1564)
幾年前席勒曾表示,不論從房價收入比、房價租金比,還是從國際的橫向比較和曆史縱向比較看,中國樓市價格都處於相當高的水平。在今年6月的一次訪談中,他指出:中國等國家樓市急劇上漲,看起來存在泡沫。用“看起來”這樣圓滑的話語,恰恰體現出他對中國樓市謹慎的一麵。
當資產價格脫離基本麵時,泡沫就會產生,而席勒認為,“是泡沫,就一定會破裂”。但審視今天中國樓市的“泡沫”,似乎沒人能準確預測它破裂的時間。事實上,如果說目前中國樓市奇高的價格背後有其“合理性”,那麽這就是一個“堅硬的泡沫”。
近些年,中國政府不斷加碼樓市調控,但是房價持續上漲。從市場需求推高房價,到行政幹預進一步刺激房價,看似高房價的誘因在發生變化,但實際上,幾點核心誘因沒有改變。
一是高地價。中國“地王”頻現,造房成本激增,房價怎能不高。中國政府更願意扮演土地市場直接參與者的角色,而忽略其公共服務本色。
二是,地方債務高企。近年的地方債務問題,促使地方政府將土地出讓金作為提款機。
三是,由於實體經濟不景氣,銀行體係中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潛在的金融風險巨大。
多年來,無數專家、學者看空中國樓市,但中國房價依然堅挺,除了上麵提到的原因外,似乎中國政府從來就沒想讓樓市真正回歸。從這個角度說,席勒的謹慎是對的。
也許不少人會認為席勒更像一位暢銷書作家,但席勒證明了一點,即正確有效的經濟觀點,有時候並不一定需要通過繁雜的數學公式演繹,而通過漂亮、嚴謹的數學公式詮釋的觀點,往往都有致命的弱點。這一點,對於預測中國房地產市場,尤其適用。
1)高通貨膨脹率。基本上,隻要你有現錢或儲蓄,你每天就在賠本。
2)對其他投資渠道的禁絕。這一點是造成中國製造業持續萎縮的關鍵。中國的有創造力的製造業基本都是民營企業,日子太艱難了!
將要擊垮中國樓市泡沫的利器:
1)人口的老齡化。這一趨勢已經顯露頭角,將以勢不可擋的力量把中國拽入一個漩渦。
2)超高度的過度建設。在三四線城市,這已經非常明顯。我這次回國就見識了一個四線城市的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