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周末,我在一間昏暗、悶熱又簡陋的屋子裏度過了令人愉快的一個小時。在那裏,一名赤膊男子和他的夥伴誘導現場人群時而尖叫、時而鼓掌、時而銳舞 (rave)、時而沉思、時而又唱起卡拉ok。這種事在蘇格蘭時有發生,但在愛丁堡藝術節期間上演得更為頻繁。不過由禮拜日大會(Sunday Assembly)發起人創作的這部《驚奇與歡樂》(Wonder & Joy)可不是尋常的表演。它的創作者、喜劇演員桑德森•瓊斯(Sanderson Jones)和皮帕•埃文斯(Pippa Evans)發起的禮拜日大會自封為“無神的宗教集會”,自今年1月份在倫敦打響後便風靡全球。
禮拜日大會的格言是“更好地生活、助人為 樂、保持好奇心”。它是不以永恒的地獄之火作威脅的有組織的人性慶典。每月的集會內容包括科學家和哲學家的講話、小說朗讀,以及集體唱流行歌曲,如邦•喬 維(Bon Jovi)的《在祈禱中生活》(Living on a Prayer)。最初的幾場活動在北倫敦一座曾經的教堂裏舉辦,因為活動太火爆,人群後來轉戰一處可容納1200人的場所。如今,在布裏斯托爾、墨爾本和 紐約都有禮拜日大會。瓊斯在官方網站上表示:“我們一不小心變成了一場運動。”
像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一樣,禮拜日大會的兩位負責人保留了有組織宗教活動中受到會眾喜歡的部分,改變了會眾不那麽喜歡的內容。埃文斯在12歲前一直去教堂做禮 拜。她告訴我:“雖然我不再信仰上帝,但我懷念教堂。”與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等所謂的激進無神論者不同,她“不執著於不信仰神”。相反,她想知道的是有沒有可能“在沒有共同信仰體係的情況下建立起一個團體”。
瓊 斯和埃文斯的第一個理念是,參加集會應當是有樂趣的。當然,我在愛丁堡的所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扮相頗像時髦版基督的瓊斯一度熊抱著我的朋友,伴著 勁爆的舞曲,在一場迷你銳舞派對(mini-rave)上騎著彈簧高蹺跳來跳去。如果牧師在學校裏這麽幹,他會被逮捕的。
禮拜日大會上大多 數娛樂內容比銳舞嚴肅。但在任何扣人心弦的戲劇上演前,大會確實能帶來幾個小時的歡樂時光。禮拜日大會也不是那麽講究,不會把那些隻是想“在周日早上跳跳 舞的人”(用埃文斯的話說)拒之門外。英國教堂似乎已經丟失了這個傳統,但在堪薩斯超級教會上卻得到了保留,我去年參加的時候,教堂還邀請了一個曳步舞室 內搖滾樂隊。
瓊斯和埃文斯從超級教會運動中得到的另一個訊息是:許多人去教堂是為了完善自我。瓊斯建議新的大會組織者閱讀華理克(Rick Warren)的《標竿人生》(The Purpose-Driven Life)一書(他的這種做法看上去並無諷刺意味)。華理克是一位受到熱捧的美國傳道士,他將基督教教義與自助式哲學結合起來。埃文斯說,一些會眾參加大 會的目的是為道德“充電”。她打趣道,有些基督教徒會配戴印有“耶穌會怎麽做?”字樣的腕帶,而有些不信神的會眾們可能會問他們,“那些我知道我應該做、 但看上去現在做起來很困難的事,耶穌會怎麽做?”
我感覺,這涉及到的不隻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願望。至少在我的極度碰運氣式人口調查中,我遇到 了不少刻意完善自我的人。幾位朋友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監控自己的睡眠規律和健身計劃。還有哲學課、康樂度假和讀書會。禮拜日大會、以及阿蘭•德波頓 (Alain de Botton)的生活學院(School of Life)組織的禮拜日布道會(Sunday Sermon),滿足了人們的一種普遍願望:過一種忙碌、幸福感日益提升的生活。
不過,埃文斯的看法當然也沒錯:她的禮拜日大會也滿足了人 們對群體歸屬感的渴望。人是社會動物,大量研究也表明,人際關係的質量對我們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至關重要。在過去幾十年裏,一些發揮團體組織功能的機構 ——例如英國的教堂、以及政黨和工會——日漸式微。像禮拜日大會這樣的組織能夠填補起它們留下的功能空白,這合情合理。
但若是將此視為一個 直接替代的過程,那便太過簡單化了。在所有人群中,無宗教信仰者或許最不會去尋找另一套嚴格的規則,或一些宗教、政黨或工會有時鼓吹的教條。自由思考者渴 望自由。另外,我們也習慣於使用社交網絡,它讓我們能夠發現和選擇自己與外界的交互活動。因此,如今發展良好的團體對人們的要求比往日的團體更低。但這也 可能令如今的團體壽命更為短暫。
19世紀中葉,法國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提出以無私、秩序、進步為三大基礎的“人道教”(religion of humanity)。與我在愛丁堡的經曆不同,“人道教”不會組織人們唱卡拉ok版的《陽光下漫步》(Walking on Sunshine)。孔德的試驗最終宣告失敗,至少在實踐層麵上如此——他保留了宗教中太多人們厭惡的元素。連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都覺得人道教過於嚴厲。禮拜日大會這種瘋狂的當代試驗能否勝過它,讓人們在既當羊又當自己的牧羊人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