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書中之書

(2013-05-01 14:07:04) 下一個

 

  「耶和華阿!你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 ——詩篇一一九篇 89 節

聖經這個名稱真正的意義是「書中之書」,因為它不是一本書,而是由六十六本書輯為一冊。這六十六本書其實也就是六十六封神寫給我們的信。這些書所涵蓋 的內容驚人:執筆的人士大約有四十位之多,他們活在不同的年代,居住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生在不同的國家,例如巴勒斯坦、巴比倫、希臘、羅馬、小亞細亞,可 能還包括阿拉伯。他們用不同的文字書寫--希伯來文、希臘文和亞蘭文(Aramaic)--而且成書的時間橫跨了十六個世紀之久!(這就好象從現在一直往 後推回到穆罕默德的時代。)然而,聖經所述說的故事始終如一,彷佛有一條黃金絲線縷縷貫穿在書中。



聖經中難以置信的一致性

聖經起始於創世記中的一座花園--一個天堂。花園裏有一棵分別善惡的樹。聖經終於啟示錄,裏麵仍然有一座神的天堂,仍然有一棵樹。開始的時候,人因為 罪,以及禁吃樹上的果子而被逐出花園。但在最後的結局裏,人獲得神的邀約而重返天堂,並且得以享受果樹,獲得永生。在最初的花園裏有一條河,而在結束的天 堂裏也有一條河,這河從神的寶座中流出。相同的教義貫穿了整本聖經;其中耶穌基督是聖經從頭到末了的主題,我們可以說,聖經的內容就是他的故事。聖經一開 始就預備他來到人間,並實際描寫他的到來,並且詮釋耶穌的意義。那條黃金絲線乃是罪人借著神的恩典得以救贖,而這救贖乃源於救贖者所流的血,以及罪人所抱 持的信心。

記住,沒有哪一家出版社委托過誰寫這本書;沒有哪一位編輯在為此書做企畫;沒有哪一群編輯委員預先看出聖經各式各樣的發展,也沒有誰為這些不同的作者 編列大綱,再者,聖經裏充滿了各種文體,舉凡韻文和詩歌、曆史和法律、傳記和遊記、家譜和神學,當然也包括哲學。另外,從某種角度來看.自創世記到啟示 錄,聖經中所有的元素緊密串聯,匯集了讓人難以置信的齊一性。

假設,有一群總計四十位的藝術家要集體創作一幅畫,他們對彼此的構想一無所知--或者對別人所要從事的事渾然不知。想象有個人一一檢拾他們的作品。排列在一扇大牆壁上。卻得到一幅完美的畫作。這完美的畫作所展示的不是別的,正是耶穌基督所有的特質。

再假設,有一群總計四十位的雕塑家齊聚一堂,沒有人知道別人的葫蘆裏賣什麽藥,每一個人決定製作一件雕塑品,當雕塑品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卻發現是一件精致的基督雕像。這樣的結果當然令人稱奇,而事實上,時至今日,聖經仍比世界上任何作品都更偉大。

沒有第二本書是這樣寫出來的。我寫過一些書,知道出版商、編輯和編輯群的職責,而聖經之成書並沒有經過這些規矩和階段。但是,擺在我們麵前的是一本高 度一致性的書,這無不在證明此書乃是出自一隻神聖的手。作家海勒(James C. Hefley)說:「這六十六本書是一個完備的整體、一樁預設的啟示,以及一項漸進的證明,證明聖經實乃超乎任何人類朽者之作。」



如果沒有聖經?

聖經影響了我們的文化、國家和世界曆史。有一位作者,也是耶魯大學前教授菲普斯(William Lyon Phelps)評論說:「我們的文明根植於聖經。我們從聖經而來的觀念、智能、哲學、文學、藝術以及理想,遠超過其它書籍之總和。」

但是,如果沒有聖經呢?這是一個令人驚悚的問題。然而,在這痛貶基督徒「盲從」的實用世代裏,許多人似乎寧可一開始就沒有聖經。本書目的乃在揭示,聖經對文明的影響是絕對具有正麵意義的。



聖經啟迪了每一個階層的人


不同背景和地位的人均沾益於神的話。偉大的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的政冶著作為美國民主憲政助了一臂之力。他說:「聖經是神賜給人類的最大祝福。聖經的作者是神,聖經的目的是救恩,而且聖經的真理聖潔無瑕。 聖經乃是全然純潔、全然真實,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

* 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軍人李將軍(Robert Lee)說過:「在我低靡和喪氣的時候,聖經從來沒有不給我亮光和力量。」

* 心理學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說:「比起任何時代裏,用任何語言所寫的書加總起來,聖經擁有更多真理的莊嚴性、更精致的美感、更多的道德、更重要的史實,以及更富有張力的詩篇、雄辯。」

* 拿破侖說:「聖經不隻是一本書,更是一種實際的能力,可以征服一切反對它的人。」

* 英國最偉大的首相格萊斯頓爵士(Sir William Gladstone)說:「在我的時代裏,我認識了九十五個偉大的人士,其中八十七位是相信聖經的。」

* 美國總統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說:「聖經是給所有的人,無論是任何年紀,或是遭逢任何人生際遇的人都會讀的書。它不隻是給你讀一遍、兩遍,或者三遍之後就可以棄之一旁,而是讓你可以每天讀一兩章裏的一小片段。」

* 康德(Immanuel Kant),這位非基督徒哲學家說:「聖經的存在是人類經驗中最有助益的。」

* 葛理翰的妻子路得(Ruth Bell Graham)說:「如果我們下一代的生長背景裏有個虔誠、快樂的家庭,和深信聖經就是神的話語的傳統,他們就有了一個地獄也不能動搖的基礎。」"

* 巴克萊(william F. Buckley)的兄弟睿得(Reid buckley),一個訓練職業演說家的人,曾說:「任何一個說英語的男孩,或者來自西方基督教傳統的女孩,若末蒙拯救,也不沉浸在聖經裏的話,他或她, 就是無可救藥地無知,或是權利被剝奪的文化盲。」


類似的話不勝枚舉。

事實上 ,我們可以一讀布魯倫教授(Allan Bloom)近來為的《美國封閉心靈》(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一書。書中提到,「以我們的標準而言」,他的祖父母算是那種「無知」的 ,但他們比起當今的一般人卻都還要嫻熟聖經:

我不認為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包括我那些受美國教育,獲得博士、頭銜是醫生的堂兄弟們,會比我的祖父母擁有更佳的學識。當這些人談及天堂地獄、男女關 係、親子關係、人類的景況時,我隻聽到一堆陳腔濫調、膚淺的觀點,和譏諷......遵守聖經的生活比較接近真理......聖經不隻能提供心靈一切所 需,甚且也沒有一本書有如此的企圖和份量,即便一個人恭謹她讀其它的書,心靈也是枉然。



基督是關鍵

讓我們記得聖經成書和保留的關鍵:
「要叫你們知道自已有永生」(約壹五 13)。基督是聖經啟示的關鍵。 這就是為什麽新、舊約聖經可以如此綿密一致地環環相扣。兩者把基督這個謎題作了一個漸進式的揭曉。

律法是基督的基礎。

曆史在為基督做先前的預備。

詩歌表達了對基督的渴望。

預言宣苦了對基督的期待。

福音記載著基督的顯現。

使徒行傳是有關於基督的傳揚。

使徒的書信詮釋基督。

啟示錄描寫在基督裏萬物的終結。


基督是聖經的關鍵,聖經是基督救恩的信息,也是我們要向世界傳講的信息。以傳揚福音而言,沒有任何方式會比發行聖經更有效。



冠軍排行榜

提到聖經,我們不得不講聖經之「最」。出版最多的書籍是聖經,最多人閱讀的書是聖經。數世紀以來,聖經永遠高居世界銷售排行榜第一名, 聖經也是全球被翻譯成最多文字的書。當你讀本書時,世界上有訐多宣教士正為了翻譯全本,或是部份聖經,而在學習不同的語言。這些宣教士甚且可能是把該語言 行諸文字的第一人。類似的工作已經行之數個世紀之久。世界上數以百計的語言之所以能書寫成文,實當歸功於聖經。自從哥登堡發明印刷術之後,過去五百年裏, 聖經總共被翻成 2123 種不同的語言和方言。

甚至在禁止聖經的地區裏,渴慕神的話正方興未艾。近來占巴,共產獨裁者也允準聖經的買賣。下麵一段話是來自聖經公會的報告:

1993 年之後,我們取得允許,可將聖經置於全國圖書館內,並且是放在在文化部裏。今年(1996 年),和 1992 年、l994 年,我們得以在世界書展中發行聖經。沒有例外,聖經仍是銷售最好的書。對我們而言,更有趣的是那些沒有上教會的人也在書展中選購聖經......古巴的花 朵正開,人人皆想要一本聖經。

對那些想要有聖經卻無法得到的人,聖經對他們有多重要?而今日的西方人士卻將人手一部聖經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可能擁有各式各樣、各種版本的聖經,但我 們並不知道,聖經對那些得不到的人是何等的寶貴。最近我讀到一篇有關印尼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個村莊叫阮弓(Seko Rongkong),村莊的教會裏基督徒必須共享一本聖經。聽說可免費索取本地語言的聖經之後,他們喜出望外。但問題是,他們得走去沙巴(Sapah), 沙巴是個遙遠的地方,一趟腳程至少也得花上七天。然而有七個人徒步走到沙巴,扛了十五箱聖經回到阮弓。據聖經公會報導,此舉給這個小村莊帶來無比的快樂: 「當這些人帶回三百本印尼文聖經時,這個小村莊簡直樂上天了!三百本聖經,人手一本,綽綽有餘!」哪一本書可以帶來這種不可思議的興奮和委身呢?聖經確是 那本獨一無二的「書中之書」。

聖經公會往 1995 年世界年鑒公報上描述他們全本,或部份聖經的發行量。該年(1994 年 11 月 1 日到 1995 年 10 月 31 日),他們售出一千七百七十萬本全本聖經,一千一百萬本新、舊約,兩千七百萬本部份聖經,一千七百萬本《初階讀本》(New Reader Portions),以及四億五千兩百萬聖經選錄本。他們的事工遍及世界兩百個國家。有什麽書能與聖經--較長短?以上這些數字「並不包括其它出版公司所 出版的」。聖經遠遠高居世界冠軍排行榜!

在美國,我們也發現聖經交易居高不下。聖經公會的聖經年銷售金額大致在兩億美元上下!聖經公會歎道:「我們公認十個美國人裏就有九個人擁有聖經,但聖 經的閱眾人數少於半數。」且慢!美國人口大約是兩億七十萬,這意味著,光在美國單一國家裏,聖經閱眾超出了一億兩千萬人口!哪一本書可以和聖經一較長短?

最近一家電視台譏諷聖經徒然擁有最大之發行量,閱眾卻少得可憐。這份報導錯了!普林斯頓宗教研究中心(Princeton Religious Research Center)和蓋洛普(Galiup)合作調查指出,11% 美國人每天讀聖經,22% 每星期讀,14% 每月讀,26% 一個月以上讀一次。我同意這個數字可能偏高,即便如此,我們看出大約半數的美國人(一億兩千六百九十萬)在一個月裏都會讀聖經。當然,沒有一本書會被翻閱 得那麽勤快。聖經乃世界之冠,這是當之無愧的!



校園問卷

為什麽這麽多人在讀聖經?當然,這是因為那是神的話;有些人讀聖經,是因為聖經回答了他們人生最艱深的問題。也許你聽說過所謂的「校園問卷」,問卷之所以得名,乃是因為此問卷常流通在大學校園裏。也許你也曾捫心自問過這些問題:

* 我是誰?我為何在此?

* 我來自何處?我將往何方?

* 我有什麽用?我的人生有何意義?

* 我的目的地是什麽?我該作什麽?我該如何活?


聖經回答了以上所有之問題,它有在別處尋不到的答案。聖經約有八千個你可以信賴的應許。約書亞記一章 8 節說,如果我們相信聖經是智能的來源,並且我們願意追尋和遵守它的話,它會讓我們所做的一切順利。腓立比書四章 19 節別說,神應許信徒在基督耶穌裏一無所缺。雅各書一章 5 節則應訐我們,若向神求智能,祂就會把智能賜給我們。應許和給出應許的是一樣美好的;神答應我們和神成就答應是一樣的美好。我們的職責是學習認知這些應 許,並在生活中應用它們。



「有了這塊瑰寶,人就沒有貧窮淒涼」

亨利範戴克(Henry Van Dyke),一位活在本世紀初的長老會神職人員兼作家,寫過一篇有關聖經和它對世界影響的絕佳論文,文中還包括聖經對人類生死的觀點。我援用他優美的詩篇作為本章的結尾:

聖經

生於東方並著上東方形式和神秘衣飾的,聖經以它嫻熟的腳步行在世界之上,循著自己的足跡一處一處走來。它走進皇室告訴君王,祂是至高者的仆人,來到農莊,它向農夫證明祂是神的兒子。孩童一邊驚奇並一邊開心地聆聽它內中的故事,智者一如生命寓言的思索著它們。

在危險的難關裏,它有平安的話語;苦難時有慰藉之語;黑暗中有盼望光明之言。它的諭旨不斷地在人群中重複,它的忠告在孤寂人的耳邊輕聲細語。惡者和驕傲的人畏懼它的警示,然而憂傷和悔改之人卻可以聆聽到它如慈母般的言語。

有了這塊瑰寶,人就沒有了貧窮淒涼。當四圍的天色幽暗,崎嶇的浪途抵達死蔭的幽穀時,人心生發出勇氣,便能勇敢地走下去。因為,他手裏拿著聖言的杖和 竿。他會對他的朋友和同伴乎安地說:「再見了!後會有期!」心中擁懷著一份扶持。走向孤獨的道路,準備穿過黑暗抵達光明的目的地。


總結譯自 《WHAT IF THE Bible  HAD NEVER BEEN WRITTEN?》 by Dr. James Kennedy and Jerry Newcomb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