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2011年份的勃艮第(Burgundy, Bourgogne)葡萄酒在口感方麵很好地體現了葡萄園間的差異。
在兩周前的倫敦(London)葡萄酒品嚐會中,有幾百家勃艮第生產者帶來了自己2011年份的葡萄酒供品嚐。正如我所料,與我十一月在科多爾(Côte d’Or)品嚐的頂級佳釀相比,這些酒在活潑性上遜色不少。
在2011這個年份,勃艮第的頂級葡萄酒將會因其良好的表現而大受歡迎,但產區內的非頂級葡萄酒則有些缺點——紅葡萄酒過於瘦弱,白葡萄酒水感太重。我在倫敦所品嚐的葡萄酒中,能夠獲得高分的寥寥無幾,而且除了極少部分佳釀外,該年份絕大多數葡萄酒餘香都不夠持久。在從勃艮第漂洋過海來到倫敦的漫長旅途中,白葡萄酒在經受舟車勞頓方麵表現得更好,可能是因為它們中的大部分都經過完全處理後才進行裝瓶。紅葡萄酒則在聖誕節(Christmas)前從橡木桶中進行取樣,在通過噴硫進行穩定化處理後才裝瓶——它們此次能夠表現得如往常一樣好實屬奇跡。
如世界其他產區的霞多麗(Chardonnay)一樣,勃艮第白葡萄酒在近年來呈現出非常有趣且很明顯的發展趨勢,那就是釀造得越來越清瘦。如此發展所造成的結果就是現如今想要品嚐一款肥厚(fat)或是橡木味道比較重(oaky)的勃艮第白葡萄酒越來越不容易,2011年份已經算比較濃鬱,但仍然骨幹十足,香氣緊繃。來自莫索爾(Meursault)村的讓-馬克•汝洛(Jean-Marc Roulot)在釀造伯恩丘(Côte de Beaune)白葡萄酒方麵頗有天賦和心得,他表示,自己所釀造的2011年份葡萄酒的酒度介於12.5%到13.1%之間,而2010年份由於采收推遲得很久造成原料非常成熟,所釀造的葡萄酒酒度都超過了13.5%,有些甚至達到了13.9%,且從未添加任何人工糖分。
多虧有了美國勃艮第葡萄酒愛好者的支持,汝洛才能不斷擴張酒園,除此之外,他現在還有條件來擴大自己的酒窖。除了汝洛自己以外,他的朋友多米尼克•拉馮(Dominique Lafon)也在不斷擴展自己的事業。在莫索爾村的另一頭,近來風頭正勁的天才釀酒師阿赫諾•昂特(Arnaud Ente)也建造了一間品酒室,這間品酒室用“酷”或者“現代化”這樣的詞匯已經不足以進行形容,也許用“美輪美奐”更加貼切一些。我第一次來到他的酒莊時,所謂的“品嚐區”隻是廚房桌子的一角而已,而如今舊貌換新顏,一切寒酸已成過往——如此風雲般的變換足以證明他在近一段時間有多麽地飛黃騰達。汝洛和昂特兩人在釀酒方麵一直以來可謂是精雕細琢,而且我認為昂特的個性在其酒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不論是基礎等級的酒還是最高等級的酒,這種個性的表現性都很強。不過2011年份很特殊,田與田之間的區別大相徑庭——即便是昂特所釀造的葡萄酒也是如此。
位於莫索爾的世界著名莊園讓-弗朗索瓦•科奇-杜裏(Domaine Jean-François Coche-Dury)和被譽為莎仙-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明日之星”的酒商(negociant)皮埃爾-伊夫•科林-莫雷(Pierre-Yves Colin-Morey)都擅長釀造精巧且適合陳釀的勃艮第白葡萄酒,在這兩家生產者之處,葡萄酒風格將會沿著哪條路前進仍然是一個不可知的命題。讓-弗朗索瓦之子拉斐爾(Raphaël)目前也在釀酒,酒名叫做科切(Coche),不過在釀酒方式上仍然沿著老路進行,所釀造的葡萄酒並沒有越來越清瘦的趨勢。釀酒圈中不乏蘇聯問題研究者(Kremlinologist),他們對俄羅斯人的口味了如指掌,而且也確實據此釀造出了稍重的酒體,但是這些葡萄酒在本質上還是保留著勃艮第純淨和持久的特性——無論是頂級的勃艮第白葡萄酒還是最基礎級的阿裏高特(Aligoté)品種釀造的白葡萄酒都是如此。在我拜訪讓-弗朗索瓦•科奇-杜裏莊園當天,當地種植者組織了一場會議,會議中人們討論的正是我在兩周前撰文介紹的埃斯卡真菌。拉斐爾因參加該會議而並不在莊園,所以我在他們酒莊裏進行的品嚐由他的妻子莎萊娜(Charlene)接待,“陪同”的還有他們正處於呀呀學語時期的兩歲兒子馬特裏奧(Mathieu)。馬特裏奧一定是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接受葡萄酒的熏陶,因為據我的觀察發現,他簡直視酒窖如家,沒有絲毫的陌生感。
盡管科切的勃艮第白葡萄酒已經全部被提前認購(而且是超量認購),但想要買到一款科林-莫雷的葡萄酒倒也不至於為時已晚。馬克•科林(Marc Colin)之子皮埃爾-伊夫(Pierre-Yves)堅持自己的風格,隻從手工采摘的種植農那裏購買葡萄原料,在選擇新供料商時也異常謹慎,因為質量永遠是首要考慮的指標。皮埃爾釀造的葡萄酒和他本人一樣濃烈,此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為的是讓葡萄酒一年比一年好。與前麵提到的天才釀酒師阿赫諾•昂特相同,現在的皮埃爾也不再把廚房作為品酒室,而是通過建設改造而開辟出更大的展示區來擴大其影響力。
皮埃爾-伊夫也從桑特內(Santenay)和沃內(Volnay)這兩個產區采購原料來釀造紅葡萄酒,而且試驗性地采用沃恩-羅曼尼(Vosne-Romanée)產區著名莊園樂華(Domaine Leroy)的拉羅•碧姿-樂華(Lalou Bize-Leroy)所倡導的方式。這種方式需要極大量的人力投入,因為采收原料時需要通過手工來對葡萄進行逐粒采摘,保證果串上的梗不進入壓榨環節。皮埃爾聲稱,在桑特內產區的百年老樹上采原料時,僅僅三橡木桶的酒量就需要三十名工人耗費五個小時,辛苦和精細程度可見一斑,所以稱這樣的采摘方式為“癡人之舉”(Madmen’s work)一點也不為過。當然,一分投入就有一分收獲,他釀造的2011年份紅葡萄酒要比普通的伯恩丘紅葡萄酒濃鬱得多。
法國最有名的酒評家(wine critic)們都很喜歡鄉村大堂式的品嚐會,但是皮埃爾-伊夫一直以來對這種品嚐形式比較抵觸,因此他的葡萄酒在法國的知名度並不高。肯特葡萄酒商(聯係方式:+44 (0)1892 724977)是其推廣渠道之一。與桑特內的讓-馬克•文森特一樣,皮埃爾-伊夫在橡木桶的選擇上非常挑剔,他是汝利(Rully)村小型桶廠沙欣(Chassin)的忠實擁躉,並且稱沙欣為“真正的高級定製”(haute couture),甚至以擁有該桶廠定製服務為榮。
今年倫敦勃艮第葡萄酒品嚐活動中的另一個可喜變化是福淩特酒業(Flint Wines)所代理的一係列產品。這次品嚐會有超過二十家英國酒商參展,他們都希望通過品嚐活動來說服客戶對2011年份勃艮第葡萄酒進行投資。但是我發現這些酒商所代理的廠商重疊性太大,以至於如果沒有品嚐記錄表(tasting sheet)的引導,來賓很有可能在不同的展位對同一款酒品嚐三次。我在想,倘若真是這樣,這場品嚐會豈不是成了葡萄酒界的佩爾曼記憶訓練遊戲(Pelmanism)?不過福淩特酒業在參展的眾多酒商之中算是鶴立雞群,因為它為來賓們帶來了一些新鮮血液,這些酒辨識度比較高,因為其口感更活躍(有些酒體更輕)。我得說,實在有太多美酒等著我們,尤其是2011這個年份。
欲查閱更多2011年份勃艮第葡萄酒的品嚐記錄,請訪問JancisRobinson.com的紫色頁麵。
-------------------------------------------
2011年份值得推薦的生產廠商:
在我品嚐過的一千餘款葡萄酒中,這些生產者的葡萄酒令我不忍停杯。winesearcher.com上有這些葡萄酒的進口商信息,JancisRobinson.com的紫色頁麵上有品嚐記錄。
丹尼斯•巴切雷(Denis Bachelet)
巴羅•米約(Ballot Millot)
丹尼-朱利安•巴勞(Daniel & Julien Barraud)
亨利•博悅(Henri Boillot)(白葡萄酒)
希爾萬•卡迪亞(Sylvain Cathiard)
大衛•克拉克(David Clark)
塔赫園(Clos de Tart)
科切-杜裏(Coche-Dury)
布魯諾•科林(Bruno Colin)
科林-德雷格(Colin-Deleger)
皮埃爾-伊夫•科林-莫雷(Pierre-Yves Colin-Morey)
杜羅切(Duroché)
康特•拉馮(Comtes Lafon)
塞巴斯蒂安•丹普特(Sébastien Dampt)
唐•杜哈克(Dom Dujac)
阿赫諾•昂特(Arnaud Ente)
唐•多格尼(Dom d’Eugenie)
讓-菲利普•菲切(Jean-Philippe Fichet)
唐•付立艾(Dom Fourrier)
讓-瑪麗•付立艾(Jean-Marie Fourrier)
蒂埃利•格蘭特內(Thierry Glantenay)
亨利•古基(Henri Gouges)
讓•格裏沃(Jean Grivot)
歸同(Guiton)
伍德羅•諾埃拉(Hudelot-Noëllat)
雷米•喬巴赫(Rémi Jobard)
拉法日(Lafarge)
唐•拉馬切(Dom Lamarche)
宇博•拉米(Hubert Lamy)
利尼埃-米切羅(Lignier-Michelot)
希爾萬•魯瓦切(Sylvain Loichet)
唐•德•蒙蒂耶(Dom de Montille)
貝納•莫勞(Bernard Moreau)
克裏斯蒂安•莫勞(Christian Moreau)
莫勞-諾德(Moreau-Naudet)
馬克•莫雷(Marc Morey)
慕尼耶(J-F Mugnier)
米歇爾•尼龍(Michel Niellon)
喬治•諾埃拉特(Georges Noëllat)
希爾維安帕塔耶(Sylvain Pataille)
費爾南德-勞倫•皮約(Fernand & Laurent Pillot)
讓-馬克•皮約(Jean-Marc Pillot)
丹尼斯•波米埃(Denis Pommier)
唐•龐梭(Dom Ponsot)
唐•德•羅曼尼-康帝(Dom de la Romanée-Conti)
尼古拉斯•羅希尼奧(Nicolas Rossignol)
羅希尼奧-特拉佩(Rossignol-Trapet)
汝洛(Roulot)
唐•魯米埃(Dom Roumier)
阿曼•盧梭(Armand Rousseau)
陶培諾-梅爾姆(Taupenot-Merme)
讓•塔赫迪(Jean Tardy)
唐•德•第約(Dom des Tilleuls)
賽斯•特蘭布雷(Cecile Tremblay)
奧雷利安•魏赫德(Aurélien Verdet)
福古耶(de Vogüé)
譯者/馬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