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收購日本第二高建築 新龍一鳴驚人

(2013-02-02 23:42:08) 下一個

雖然公司搬遷三次,並換上嶄新裝潢和辦公家具,他卻仍保留著自己創業時的兩把木椅。(周柏榮攝)
● 周文龍 財經特稿 @周文龍   chewbl@sph.com.sg

數周前,新龍國際集團旗下的新加坡公司新龍資產公司, 以大手筆收購日本第二高建築 ——大阪的臨空迎賓塔大廈。 這項收購行動在房地產界引起轟動, 許多人都好奇,名聲較不響亮的新龍國際, 是如何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完成這項收購行動?

新龍國際走的是家族企業模式,由哥哥林家銘(後排左起)、林嘉豐、姐夫林惠海三人一起打理。父親林森桂(前)也曾擔任過公司主席。(受訪者提供)

更令人好奇的是,新龍國際原本是家電腦分銷公司, 它是怎樣成功‘轉型’為房地產投資公司? 對新龍國際集團主席兼總裁林嘉豐而言, 經商有時就像電腦科技, 必須勇於創新並大膽嚐試,否則就會被淘汰。

走進新龍國際集團主席兼總裁林嘉豐的辦公室,眼光不禁被辦公室中兩把古色古香的木椅所吸引,好奇地問林嘉豐:這是古董椅嗎?   林嘉豐有點感觸地說:“不,這是我30年前創業時,爸爸買來送給我的。”

接著,他敘述了設立新龍國際集團(SiS International)的窘境,例如當時位於駁船碼頭的辦公室非常局促,幾乎連坐的地方也沒有,常常得抬起腳跨過木椅扶手才能“擠進”座位…… 林嘉豐還說,幸好這兩把木椅的扶手比一般椅子低,他才不至於跨得那麽艱難。


新龍國際以30億日元(四千一百萬新元)收購大阪的臨空迎賓塔大廈。(互聯網)

也許是這些與木椅相關的點點滴滴讓林嘉豐難以忘懷,所以當新龍國際集團後來搬遷三次、地方越搬越大、並換上嶄新裝潢和辦公家具時,林嘉豐仍在自己的辦公室保留了這兩把木椅,偶爾好友來訪,他便會招呼朋友坐在木椅上,沏茶聊天。

林嘉豐笑說:“這可能是華校生的習慣吧,我們都比較念舊。”

念舊卻又求新

念舊,卻又求新——這大概也是林嘉豐人生的最佳注腳。

一方麵,他的公司走的是家族企業模式,由他、哥哥林家銘、姐夫林惠海三人一起打理,他們和公司許多員工一起打拚十多年,大家的關係也猶如家人般親密。

另一方麵,他不斷求新求變,帶領著公司從一家隻有15萬新元資金的小公司,發展至今天營業額超過15億美元(18.5億新元)的跨國集團。公司業務也從電腦分銷,擴展至創業公司投資、甚至還進軍房地產投資!

幾個星期前,新龍國際集團旗下的新加坡公司新龍資產公司(SiS Assets Pte Ltd),以近30億日元(4100萬新元)收購日本第二高建築物——大阪的臨空迎賓塔大廈(Rinku Gate Tower Building)。

這座56層樓、256公尺高的標誌性建築物,內有辦公樓麵、酒店、一個國際會展中心以及地下兩層。大廈距離關西國際機場僅一個地鐵站之遙,鄰近是一座高檔的購物坊,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能吸引許多商家和旅客。另外,臨空鎮也是個重要的商業區。

林嘉豐表示,這項收購符合集團的投資策略,預計每年為集團帶來6%至8%的租金回報率,同時有長期增值潛能。他甚至將這座大廈視為集團的旗艦投資項目,可加強集團在市場的口碑。

其實,新龍國際集團這項收購行動已在房地產界引起轟動,許多業界人士都好奇,新龍國際集團這家名聲較不響亮的公司,如何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完成這項收購行動?更好奇的是,一家電腦分銷公司是如何成功“轉型”為房地產投資公司?

退役後成立亞洲首家電腦分銷公司

可是對林嘉豐而言,經商有時就像電腦科技般,必須勇於創新,並大膽嚐試新事物,否則就會被淘汰。

他說:“我的經營理念就是:除非我們敢於挑戰,敢於去做不可能做的事,否則科技不會進步,我們的生活也不會改善。”

現年56歲的林嘉豐,出生於小康之家,父親林森桂是從事貿易與製造業的著名商人。在父親的影響下,林嘉豐很小就開始學習簡單的生意活動,十多歲就到父親的公司參與會議,假期也到父親的公司工作,賺取零用錢。

林嘉豐畢業自公教中學和華中初級學院,是華初第一屆畢業生。他在高中畢業後,到美國華盛頓大學修讀工商管理,並開始接觸微型電腦,為他日後從事電腦分銷行業奠定了基礎。

林嘉豐1981年回國在海軍服役,參與一些微型電腦策劃工作。他發現東南亞很難買到微型電腦設備,於是他看到了商機。他在退役後成立了新龍國際,將各類科技、資訊和係統產品引進新加坡和東南亞。

林嘉豐坦言,公司成立之初他相當辛苦,每天工作18至20小時,睡房經常成了“儲藏室”,擺滿磁盤和打印機帶子等。

當時,人們對電腦產品所知不多,林嘉豐常常要充當顧客的“電腦導師”,教他們一些電腦知識。

林嘉豐說:“很多人總是看輕電腦分銷這一行,以為我們不過就是家貿易公司,其實我們對電腦產品的開發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促使電腦進入每個家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他自豪地表示,新龍國際是亞洲第一家電腦分銷商,也是最早引入3Com網絡卡、Dysan磁碟、以及Novell電郵、PageMaker、Word Perfect等軟件的本地公司。此外,新龍國際也代理了蘋果、惠普、IBM、聯想、微軟等眾多世界知名品牌的產品。
今天,新龍國際是亞洲最大的電腦係統、軟件、電腦周邊設備及網絡產品分銷商之一,有近萬家分銷網絡遍布世界各地。公司也於1992年在香港證交所上市,2004年在泰國上市。

臨空迎賓塔大廈共56層樓、256公尺高,內有辦公樓麵、酒店和一個國際會展中心。大廈距離關西國際機場僅一個地鐵站之遙,鄰近是一座高檔的購物坊,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能吸引許多商家和旅客。

想設立電腦博物館

作為一個敢於創新的人,林嘉豐卻喜歡收藏舊的電腦產品,甚至還想設立一家電腦博物館。

他認為,在日新月異的年代,電腦產品更新換代非常快,許多人對電腦產品所知有限,對電腦公司創辦過程缺乏深入了解。

他拿起收藏多年的一台IBM電腦PC junior,指出這是首款麵向家庭和學校市場的個人電腦產品,其產品技術在當時非常先進,甚至還有無線鍵盤。

他說:“為什麽這麽先進的電腦產品最終在商場上一敗塗地呢?在重大變遷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知道曆史,了解時代轉變的過程。”

華校背景是成功經商要素

林嘉豐希望在五年內通過個人或與政府機構合作的方式,成立這家電腦博物館。

他說:“這是一個需要花時間和精力的事,也是我回饋社會的方式。”
林嘉豐畢業自公教和華初,是一名華校生,對他而言,華校背景也是他成功經商的要素。

他說,華校生除了有刻苦耐勞和勤儉務實的美德外,還非常重感情。

“我和公教的同學從相識至今已有50年,大家的關係很好,每年至少有三次同學聚會。這樣密切的同學關係是我後來在商界發展時,扶持我的重要力量。”

他也指出,上世紀70至90年代很多華校生都自己出來創業,說明華校學習環境給予他們的深遠影響。
至於現代年輕人,林嘉豐認為他們見識廣博,具有不錯的商業點子,但真正付諸實踐的人卻很少。

“一來是因為新加坡市場太小,創業成本太高,但更重要的是,現在新加坡社會穩定,國人生活無憂無慮,反而沒有去衝去拚的創業精神了。”

林嘉豐感慨地說,新加坡的繁榮體現了國家的成功,卻也讓年輕人失去了創業的動力。

脫售分銷業務 轉向新領域

林嘉豐說,新龍國際很幸運地處於電腦迅速發展的年代,過去20年坐上了電腦普及的順風車。但如同電腦產品的日新月異一樣,他並沒有停下腳步滿足於現狀。

2010年11月底,林嘉豐做了一個大膽的決策:將新龍國際在新加坡、香港及馬來西亞的資訊科技分銷業務,以不少於1億3000萬美元(1億7000萬新元)脫售給怡和科技(Jardine One Solution,JOS),公司轉向其他新領域發展。
這些新領域包括:擴展流動電話產品及解決方案分銷管理、JobsDB和立通網絡(Mediaring)等科技起步公司投資、以及臨空迎賓塔大廈等房地產物業投資。

這些都是有別於電腦分銷的新業務。但林嘉豐認為集團的最新嚐試仍與電腦分銷有許多共同之處,都必須在各個項目中做出正確選擇,考驗自己的眼光和判斷能力。

他摸著沙發扶手說:“投資有時就像摸著這沙發皮,通過手的觸感去判斷這個沙發到底好不好……當然很多時候,投資的項目像仍未完成的電子產品,隻能根據潛在合作夥伴所提出的概念和計劃書,做出有遠見的判斷。”

觀察日本市場多年

林嘉豐說,公司一般在投資一個項目的三至五年前,就已做足功課,了解項目的發展潛能。例如他收購的臨空迎賓塔大廈,是他對日本市場觀察多年,並花了長達九個月時間談判才完成的收購項目。

他說:“房地產投資在亞洲向來有很大潛能,可取得可觀回報。特別是日本經濟已停頓了很長時間,上升空間很大。”

但林嘉豐也明白,房地產投資成本高,新龍集團作為該領域的新秀,難以跟亞洲許多大房地產集團競爭。因此他隻做房地產投資,注重為投資物業增值,而不做地產項目開發。

林嘉豐表示,他不怕失敗,隻怕自己不敢去嚐試。

他還帶著一絲自嘲的語氣說:“成功時,大家說你有眼光;失敗時,大家便說你是傻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