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18-08-2012: 鄰裏店家展望樂觀

(2012-08-17 19:24:30) 下一個

五年來最多 八成鄰裏店家展望樂觀

(2012-08-18)

早報導讀

 

 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昨早發表博文,透露調查的最新結果。在各類鄰裏商店中,客流最多的是飲食店,譬如咖啡店和煮炒檔,每天平均可接待超過300名顧客。眼鏡店的客流則最少,每天平均接待不到10名顧客。

沈越 報道

sheny@sph.com.sg

  八成鄰裏商店對生意感到樂觀,願意在接下來五年裏在原地繼續營業。據建屋發展局數據顯示,這是自2007年以來鄰裏商店業主對商業展望感到最樂觀的一年。

  建屋局管理的商店共有1萬4500家,建屋局每年會針對這些鄰裏商店展開業務展望調查。共有2702名全國各地的店主在去年9月接受了調查,其中44%是商店租戶、23%是商店業主,其餘的是轉租租戶。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昨早發表博文,透露這項調查的最新結果。

  在各類鄰裏商店中,客流最多的是飲食店,譬如咖啡店和煮炒檔,每天平均可接待超過300名顧客。其次是育兒和教育中心,每天接待近200名顧客。眼鏡店的客流則最少,每天平均接待不到10名顧客。

  不同種類的鄰裏商店對目前業務的滿意程度也有不同。其中,醫療和牙科診所業者的滿意程度最高,高達81%對生意感到滿意。經營硬件、裝修、室內設計、宗教、風水、古董、果菜、育兒和教育中心、書籍和文具、理發和美容、雜貨店和小超市以及中醫診所的業者之中,超過50%對生意感到滿意。

  飲食店、家居產品店、電子器材店、時尚、服飾及裁縫店以及眼鏡店業者的滿意程度則略低,少過一半的業者對生意感到滿意。眼鏡店業者的滿意程度最低,僅39%對生意感到滿意。

不同類型市鎮對業務滿意度也不同

  另外,成熟市鎮、新市鎮及半新市鎮的鄰裏商店對業務的滿意程度也有不同。成熟市鎮如女皇鎮、黃埔、金文泰的鄰裏店主,55%對業務感到滿意。半新市鎮如裕廊東、武吉班讓和白沙的鄰裏店主,54%對業務感到滿意。

  新市鎮如榜鵝、三巴旺的鄰裏店主,滿意程度則最低,隻有49%對業務感到滿意。雖然各類鄰裏商店的滿意程度不同,但四分之三以上的店主願意繼續營業。

  許文遠指出,鄰裏店主始終是生意人,明白如何做一盤好生意:“其中一個策略就是積極主動找顧客,他們的商業模式必須靈活、有創造力,並且提供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他也提到,鄰裏店主可善加利用建屋局的各種援助計劃,如“為商店重新注入活力”(Revitalisation of Shops,簡稱ROS)計劃。建屋局在今年初宣布撥款1100萬元,讓35個鎮中心及鄰裏中心進行翻新。獲選參與ROS計劃的鎮中心及鄰裏中心也可展開促銷活動來吸引人潮,一半的活動開銷由建屋局承擔。

  新加坡全國商聯總會會長兼大巴窯商聯會會長楊向明受訪時說:“鄰裏商店的種類有很多種,飲食店的展望好,零售店的展望則不那麽好,鄰裏商店的總體展望是參差不齊的。如今世界經濟放慢,加上成本提高,小商家更需要幫助,希望政府今後能更積極地支持各大商聯會。”

  馬林百列商聯會前任主席蔡思敬也持相同看法。他說:“世界經濟不明朗,導致消費者的購買欲下降,加上網絡消費增長,對鄰裏零售業帶來衝擊。”

  個別鄰裏店主的業務展望則比較樂觀。在金文泰12街經營洗衣店25年的鄭金水(63歲)說:“兩年前建屋局讚助我們斜陽大道翻新後,生意就變好了。遇到每年5月和8月淡季也沒問題,隻要服務好、口碑好,顧客還是會光顧。”

  下星期,建屋局和全國商聯總會將聯辦年度零售研討會,預計能吸引400至500名鄰裏店主參加。許文遠鼓勵店主參加研討會,與其他店主交換意見並學習如何保持競爭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