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倫敦:活力之城

(2012-07-25 02:39:25) 下一個
 

兩百年前,倫敦成為首個在規模和人口上超越羅馬的城市,首個居民人數超過一百萬的現代城市以及全球首個國際化城市。到了1900年,倫敦已是占全球三分之一版圖的帝國的首都,同時是全球首個超級大都市。自此之後,超級大都市在世界各地不斷湧現,諸如巴西聖保羅、中國上海等。

然而,倫敦還保持了自己作為全球兩大資本中心之一(另一大資本中心是紐約,1925年紐約成為首個人口超過倫敦的城市)的地位,至今依然是引人向往的地方。倫敦是旅遊城市、商業城市,購物之都,以及房地產價格貴得令人淚流的城市——對於富有的海外投資者來說,倫敦仍是奢侈享受的不二選擇。

今年的奧運會將成為一扇窗口,使倫敦展現其出色的自我重塑能力,以及創造新的城市麵貌並將其與過去兩千年不斷積累起來的深厚傳統積澱相融合的能力。

倫敦的基礎是由羅馬人奠定的,公元43年羅馬人在泰晤士河畔建起了倫敦城。泰晤士河麵足夠寬廣,能夠容納船隻停泊;同時河水較淺,使得建橋橫跨其上較為容易。泰晤士河裏還生長著魚類,河水常常漫過堤岸還使河流兩岸的農田變得肥沃。

羅馬人當年的建城之地即是今日的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這片麵積僅1平方英裏的地區是倫敦的金融中心。羅馬人環城修建的城牆部分保留了下來(見右圖),今日倫敦金融城的布局——包括宗教場所所在地以及倫敦橋(London Bridge)的位置——基本上保持著原樣。

羅馬人修建的倫敦城存在了大約四個世紀。羅馬人離開後,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在今日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和奧德烏奇(Aldwych)附近建起了新的定居點,後來成為威斯敏斯特市的新城就此初具雛形。威斯敏斯特市的地位在征服者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1066年入侵後得到鞏固,威廉一世在這裏修建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以及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的前身。倫敦的雙中心格局就此確立。倫敦金融城是商業中心,威斯敏斯特市則是行政中心。在泰晤士河的南岸後來還形成了薩瑟克市(Southwark),是碼頭與貿易的匯集之地。16世紀時,隨著新教和清教主義傳入倫敦,薩瑟克市變成了劇場和妓院密集區,為城市生活的陰暗麵服務。

經曆中世紀和都鐸王朝時期之後,倫敦發展成了一個富庶的城市,住宅普遍采用木結構,沿河一帶則建起了一座座宮殿。倫敦興旺發達的市場成為快速發展的全球貿易網絡、最終也是大英帝國的核心所在。1666年的倫敦大火燒毀了這座木質城市的中心地帶。火災後的城市重建奠定了今日我們所見倫敦的實體輪廓。木材被倫敦地區粘土燒製的磚塊所取代,同時由於受到阿姆斯特丹的影響——17世紀時阿姆斯特丹成為倫敦的首要競爭對手——倫敦擴建了一列列正麵平坦、由防火磚砌成的排式住宅以及不少廣場。

當時的倫敦金融城仍是一個充滿集市、貧民窟、手工作坊以及工廠的擁擠所在,泰晤士河就如同流動的下水道。較為富裕的市民遷往日益擴張的城市西區居住,以遠離盛行風裹挾的煙塵和惡臭。梅費爾區(Mayfair)、聖詹姆斯區(St James's)、蘇活區(Soho)以及布魯姆斯伯裏區(Bloomsbury)最初都是作為富人區來興建的。這些地區的住宅聚集在私人花園廣場周邊。這些廣場並不對外開放,最初設有守衛或圍欄。雖然此後漢諾威廣場(Hanover Square)、格羅夫納廣場(Grosvenor Square)、黃金廣場(Golden Square)、菲茨羅伊廣場(Fitzroy Square)、貝德福德廣場(Bedford Square)以及伯克利廣場(Berkeley Square)等地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它們仍是倫敦對城市規劃領域所作貢獻的代表。

這些新興住宅區通常配有大片綠地以及先前為皇家獵場的林地,以賦予這些新修的街道和廣場類似鄉間的田園氣息。格林公園(Green Park)、海德公園(Hyde Park)以及肯辛頓花園(Kensington Gardens)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植物群落,使倫敦中心區具有世界其他城市難以匹敵的高綠化率和低人口密度。

隨著倫敦進一步向山區和泰晤士河沿岸擴張,曾是村莊、並一度被倫敦市民作為鄉間休養地的漢普斯特德區(Hampstead)和切爾西區(Chelsea)也被歸入了倫敦版圖。但這些地區保持了一定獨立性,因此倫敦各區仍然具有各不相同的特點。

倫敦的麵貌很少發生劇烈變化。在羅馬、巴黎或柏林等其他國家的首都,專製的君主或教皇們修建了穿過城市中心的寬闊大道或者新建起用他們自己名字命名的廣場。而在倫敦,連接成片的私有地產使得此類大興土木幾乎不可能發生。建築師及房地產開發商約翰•納什(John Nash)在倫敦西區(West End)修建主幹道的計劃是個例外,這條可用於遊行觀禮的大道被設計為從攝政公園(Regent's Park)通往泰晤士河畔。納什的構想未能完全實現,建成的大道始於攝政公園中的攝政王別墅(Regency villas),經過英國廣播公司廣播大廈(BBC Broadcasting House),在攝政街(Regent Street)拐彎進入皮卡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再穿過聖詹姆斯區(St James's)直到莫爾步行街(the Mall),大道的終點是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雖然較為曲折,但這條大道仍是倫敦風景最為壯麗的步行路線。

站在特拉法加廣場(見右圖),視野可見議會大樓(Houses of Parliament,建於1840至1870年,見右上圖)。議會大樓是一座哥特風格的傑作,設計師試圖構建一種有別於傳統風格的英國建築新範式。議會大廈的建造過程適逢倫敦人口快速增長、發展為全球工業、商業和貿易中心的時期。鐵軌環繞市區縱橫交錯,促進了城市郊區的大擴張,但城區仍是由無數街巷交織而成的低矮、密集而又複雜的網絡。進入二十世紀以後,英帝國瓦解,1940年,一場持久、猛烈的轟炸幾乎毀掉了整個倫敦老城。

進入現代社會,倫敦再次成功地重塑了自身麵貌。自1986年放鬆金融監管的“金融大改革”(Big Bang of 1986)以來,倫敦金融城重新確立了自身作為國際資本市場兩大中心之一的地位,金融城內的高層建築則成為財富的“垂直”展現。倫敦金融城變成了一座建築博物館,其間的每一座紀念碑都被賦予了一個怪異的別名以使其個性化——這與紐約曼哈頓區的無名建築們形成了鮮明對比。由Foster & Partners設計的瑞士再保險大廈被稱為“小黃瓜”(The Gherkin,見右圖)。近期完工的由意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的倫敦橋大廈被稱為“碎片”(The Shard),其310米的高度使其成為西歐第一高樓,同時也是倫敦的新地標,展現出倫敦橫跨泰晤士河、延伸至重獲活力的薩瑟克市的走向。作為一座扁平的城市,散布著倫敦大火後由克裏斯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設計的50多座教堂——雷恩爵士還建造了圓頂的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的尖塔和塔樓,倫敦可以稱得上是充滿棱角。

在消滅了煙塵和工廠之後,倫敦金融城目前還在向東擴展。肖爾迪奇(Shoreditch)和霍克斯頓(Hoxton)等曾經的工業區現已成為了休閑娛樂中心,集中了各類夜總會、酒吧、餐廳和畫廊,取代了蘇活區曾經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向東則是奧林匹克公園。即將到來的奧運賽事帶動了一係列新建築拔地而起:由伊拉克出生的倫敦建築師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精彩絕倫的水上運動中心(Aquatics Centre)以及由霍普金斯建築事務所(Hopkins Architects)設計的造型流暢的自行車場館(Velodrome)是倫敦一百多年來新建的大型公園的代表。

一步步前進的漸進式發展、擺脫了城市圍牆限製的成長、令人驚歎的城市綠化、對國際貿易的開放以及曆史積聚(及不斷削減)的龐大財富和特權共同創造出了一座獨一無二的倫敦市。倫敦也許缺乏威尼斯的美麗、巴黎一以貫之的傳承以及紐約的戲劇性,但數百年來倫敦一直是全球適應能力最強的城市,因此也是最成功以及最受歡迎的城市。倫敦的成功不隻體現在其實體輪廓中,還體現在其融匯適應的能力中。倫敦很少允許美景牽絆其發展的腳步,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清晨時分的景色仍是最具震撼力和活力的城市景色之一。倫敦是一座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的城市,因此能在延續傳承的同時不斷創造出新元素。

埃德溫•希思科特為《金融時報》建築方麵的評論員

譯者/馬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