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比較受歡迎的新加坡特色菜肴

(2012-06-03 12:02:43) 下一個
比較受歡迎的新加坡特色菜肴:炒粿條、肉骨茶、粿汁,釀豆腐,黑胡椒螃蟹,海南雞飯,魚頭火鍋+咖喱魚頭。

俺正在收集新加坡和海南島的特色菜。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

《早報.新匯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engdi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炒粿條
作者:鄭娣

新加坡是個美食天堂! 到處都有各式風味的美食,而且價錢公道。新加坡的美食風味各異,別具特色,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 – 炒粿條。

炒粿條的作法,以大量的海鮮、豆芽菜、還有臘腸下鍋熱炒。炒粿條好吃的秘訣,就在於一次隻能炒一盤的量,因此越好吃的炒粿條,往往客人排隊的隊伍會越長。

近年來,炒粿條的製法越來越健康,各個攤檔主們添加了更多蔬菜,減少了過多的油。不僅使整道菜更加健康,蔬菜與豆芽也讓其更具鮮美與

鬆脆,為這道舊時光的好菜添加了更多魅力。鏘鏘作響的炒鍋與香噴噴的熱氣陣陣傳來,讓這道菜擁有了從視覺、嗅覺到聽覺的全方位美感,讓您在大快朵頤之前就已深深地陶醉其中!

啊 … 炒粿條!想到我就會口水流!

————————————————————————————————————
炒粿條,越炒越香
作者:楊中瑮

古人雲: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一個生活問題,一個康樂問題。人生離不開這兩件事。而這也正是一條文化的最根源。欲了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曆史文化,就不得不從飲食文化說起。

對於我們從異國他鄉下南洋的中國人來說,對新加坡的了解也就從飲食開始吧。隻有當我們吃明白了。也就對新加坡的文化和曆史更明白了。

當然沒有想到來新加坡的第一頓飯本是果腹。卻成了一次難忘的美食回憶。而如此吸引我味蕾的正是那越炒越香的炒粿條。從第一頓在牛車水吃的炒粿條開始,我就對這有著黝黑的皮膚,濃鬱的香味的美食所吸引了。起初不知道“粿”念guo字。晃眼一看還以為是“稞”莫不是和我們青藏高原的青稞有關係。但當我滿懷著好奇吞下第一口後。我明白了,這叫做粿條。是我不曾嚐過的味道。是讓我流連忘返的味道。也從這次我開始愛上了這口感滑滑吃上去像我們的刀削麵。再吃上一口臘腸的臘味充滿了我的整個嘴裏。對,就是這個味。繼續往下吃。是略有些腥味的蚶但配上新鮮的豆芽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對於一個來自中國四川的我來說,這是熟悉的味道。卻又是陌生的味道。熟悉的是那臘腸和辣椒的味道。而陌生的是在粿條中加入海鮮蚶。在細細品味這道由最普通也最常見的食材所烹煮出來的美食之時。我明白了。這不正是新加坡的文化特色嗎?保留了我們華人的傳統,卻又加入了自己創新的元素。

從牛車水到花拉公園,從花拉公園再到實龍崗。再到大巴窯,以及後來的義順和現在的勿落。在這些我所居住過的地方,附近的炒粿條被我嚐了個遍。漸漸的粿條成為了我最熟悉的食物。因為從它身上我品味到的不僅僅是可口誘人的炒粿條本身。而是新加坡文化中的融會貫通。希望有一天可以將它帶去中國。讓大家一同感受這獨特的美食。

————————————————————————————————————

qincaiyun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肉骨茶
作者:秦才雲

來到新加坡一晃已經10多年過去了,他鄉的生活有苦有樂,他鄉的生活多姿多彩!家鄉的一切仿佛如定格在數碼相機裏的幅幅圖片,深深地印刻在腦海裏:兒時的玩伴,山邊的小溪,午後的蟬鳴。。。。。。還有那道道擁有媽媽味道的美味佳肴。來到新加坡,經過了10幾年的他鄉生活,這裏的一切已是那麽的熟悉,漸漸地,令人記憶猶新的東西多了,令人難忘的東西多了,令人愛不釋手的東西也多了,其中那道我最喜愛的新加坡菜肴-肉骨茶(Bak Kut_Teh) 就是唯一,令人回味無窮。

記得第一次吃肉骨茶時,還是應同事之邀去吃的。起初我還挺納悶,肉骨茶怎麽是吃的呢?我還以為這肉骨茶和那道道具有本地特色的Kopi-O,Milo,奶茶般那樣都是用來喝的。當那一碗碗飄著帶有淡淡地胡椒味的肉骨茶端上桌時,才發現原來這跟我們常說的排骨湯差不多,不過同事介紹這肉骨茶還挺有講究的,其肉骨茶藥材湯料品種繁多,通常將排骨和肉骨茶藥材(可用紗布袋包起,也可用現成的肉骨茶包)放入鍋中,加水及米酒,為了使肉骨茶湯汁清澈,還可以將拍打過的大蒜及薑片另以紗布袋裝好一起放入鍋中,以大火燉煮,最後再改為小火煮熬。原來如此,怪不得這肉骨茶這麽的味美,那一根根的排骨入口嫩滑,那一勺勺的肉骨湯味道鮮美,再叫上一碟各個粒大的燜花生米和腐竹皮,這些配菜是肉骨茶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從此,我就愛上了這道新加坡特別菜肴之一肉骨茶。

上次家人來新加坡遊玩,帶他們品嚐了這道新加坡肉骨茶,大家對它讚不絕口!回國時,我還給他們稍上了一大包肉骨茶湯料包,讓他們除了帶回了對新加坡的美好印象,也帶回了新加坡的獨特“味道”。

往事總是令人回味,無論是他鄉的,還是故鄉的。。。。。。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新加坡肉骨茶”
作者:黃良玉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佳肴是“新加坡肉骨茶”, 它是全天候的食品,即可作為早午晚的正餐,也可作為小吃。嚐過新加坡多處輕重口味的道地肉骨茶,都使我愛不惜口。清甜而又有口感的肉骨,配上香辣的湯汁,使人口頰留香。把新鮮的油條沾上肉骨湯,又是一絕。輕咬一口,油條入口即化,溫溫的湯汁順喉而下,真是妙在不言中。另一主角就是功夫茶,享用肉骨和湯時,慢慢喝上一口口濃濃的中國茶,不但能襯托出肉骨和湯特別的風味,也能幫助消化,這就是為什麽這佳肴名為肉骨茶而不是肉骨湯。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嚐試,現在介紹一種簡易而又能滿足個人風味的肉骨茶烹飪法,如有雷同,乃是巧合。先把適量上好的排骨飛水(即把排骨在沸水中燙過)才放入砂鍋裏,此舉為除去排骨的腥味,及一部分的油脂,血水和雜物,使肉湯看起來更清晰。加入兩顆大蒜,不需剖開,再加入適量的上好胡椒,胡椒隻需略微打粹,不需用布包。作者本人喜歡采用海南胡椒,取其香味夠濃又夠辣。然後用猛火煮至沸騰,改用小火慢煮,直至肉骨達到個人喜好的軟硬度即大功告成。請注意,肉骨湯煮得越久就越辣。喜歡重口味者,可加入適量的中藥,如當歸,黨參,桂皮,丁香,八角等等,補補身體也蠻不錯。

————————————————————————————————————
品味肉骨茶——我的最愛
作者:田增梅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是肉骨茶.我與肉骨茶結緣,是從十年前開始的。

2001年金秋時節,我有幸飛抵寶島獅城,才第一次聽說有肉骨茶。當時我覺得相當好奇.肉骨茶?我猜想一定是在肉骨湯裏加了茶葉。因為我吃過茶葉蛋。

當兩位熱情的新加坡朋友知道了我的猜想後,笑著拉著我去吃肉骨茶。記得那天中午,天氣格外晴朗.在裕廊坊我生平頭一次吃到肉骨茶。

當那散發著陣陣香味,盛滿濃濃的湯汁和兩條鮮鮮嫩嫩肉骨的一碗肉骨茶放到我麵前時,我終於明白了朋友笑我的原因。原來肉骨茶中根本沒有茶葉。

熱騰騰的肉骨茶,香氣撲鼻,令我垂涎三尺.那香中帶甜,油而不膩,甘甜可口的肉骨茶,色香味俱全,再配上醬料,吃在口裏,香在胃裏,甜到心裏,欲罷不能.我感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或許因為我是北方人的緣故,初來新加坡時,很多食物幾乎都不會吃.加上千裏迢迢,離鄉背井,對家鄉的那份眷戀,那股鄉愁,總是縈繞在心頭。小小的一碗肉骨茶,竟然讓我有一種找到家的感覺,使我起伏跌宕的心海,得到撫慰。

肉骨茶,要溫文爾雅,慢慢品味,恰如品味人生,達到從容、淡定的境界,靜下浮誇和煩躁的心緒,漸漸禪悟世事,那種文化的內涵非筆墨可以窮盡的。

肉骨茶,讓我一見如故!品味肉骨茶,我的最愛!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海南雞飯
作者:戴韋思

談起新加坡美食,一定少不了膾炙人口的海南雞飯。鮮嫩白淨的雞肉和晶瑩剔透的米飯,再配上讓人垂涎三尺的辣醬,海南雞飯真可謂是新加坡的“國飯”。初次品嚐其滋味,我便牢牢的記住了一課,千萬不要在吃完之前妄下定論。

第一次聽到“海南雞飯”這個菜名,我心中並無半分期待。它既不像“佛跳牆”那樣令人浮想聯翩,也沒有“宮保雞丁”的文藝感,直白而又俗氣。

但當我把飯送入口中時,它那無與倫比的獨特口味立馬征服了我。柔軟而富有彈性的雞肉在齒間跳躍、翻滾,一粒粒珍珠般的大米在蒜香濃鬱的醬汁裏泡過後,與雞肉一起慢慢被牙齒磨碎,釋放出美妙的香味,使我良久無法下定決心吞咽,生怕放過任何一絲香氣。從此,“海南雞飯”在我心中成為了佳肴的代名詞。

雞飯是如此簡單,為何卻能廣為流傳,受眾人青睞呢?我相信,答案就在配料—醬汁中。醬是海南雞飯的靈魂,不同風味的醬料給予人不同的感受。我的最愛是辣中帶甜的醬汁。灑上滿滿一勺到飯上,並將之與雞肉和黃瓜充分混合,使得每一口都能激活所有的味蕾。剛入口時,強烈的肉香和火辣的醬汁讓人全身一震,細嚼下去,清脆多汁的黃瓜澆滅了口中的“熊熊大火”,留下沁人心脾的甜味,使人意猶未盡。

好的菜肴並非要有華麗的外表,重要的是,即使是最後一口,也能讓客人享受、回味。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潮州菜
作者:汪萍

子曰:食色性也。《漢書·酈食其傳》曰:民以食為天。

吃不僅僅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它還代表著物質發展的指標,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命觀,食也是文化的內容之一。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民族融合的社會,不同的種族在展示她們各自的文化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美食。在眾多美食裏,我最喜歡潮州菜。

作為潮州華僑早年僑居謀生的幾個國家之一,新加坡的潮汕美食文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牛車水,這個曾經包括潮僑在內的華僑人口較為密集的華人社區,來自中國各個地方的不同風味食店菜館星羅棋布,舉目可見,潮州菜和小食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與粵、閩菜式三者齊名。

眾所周知,潮州菜用料廣博,海鮮類的例如,魚、蝦、蚌、蛤等一直是潮菜的主要用料,講究都以新鮮水產品為主要原料,味道清鮮,鬱而不膩。素菜料理是素菜葷做,讓青蔬軟爛不糜,飽含肉味,鮮美可口,素而不齋,使它達到“有味使三出,無味使三入”的境地。甜菜類的品種多且用料特殊:除了紅薯、芋頭、南瓜、銀杏、荸薺、蓮子、柑橙、菠蘿和豆類等植物外,肥豬肉、五花肉等葷料也可製成上等名肴。潮菜的筵席也有說道並獨具特色,喜筵席開12式菜色,包括兩湯菜及鹹、甜點心各一,菜量少而精,花色豐富多采,為了討喜兆頭,必有兩道甜菜:一道作頭菜:清甜;一道押席尾:濃甜,既“頭甜尾甜”,寓意生活幸福,日子自始至終越過越甜蜜。宴席之間,為助消化、退肥膩和解酒,還要先後跟上數道潮州工夫茶。

食指大動,想找一間提供正宗家鄉菜式的潮州酒樓嗎?“潮州酒樓”、“大成酒家”、“韓江大酒樓”、“東海潮州酒家”等任何一家都享譽獅城。在食閣、餐館、餐室能嚐到的潮州大眾化小食中名氣最大的粿條,或炒、或湯,伴以各種配料,口味可以因人而異,是喜愛潮州菜的美食愛好者每天的佳肴。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釀豆腐
作者:孫一鳳

“釀–豆–腐,那是什麽?” 站在接近午夜的店屋樓下,已牢牢合起的鐵門將走廊壓成一支音叉,我的提問不經意擊響寧靜的街坊。身旁的丈夫忍住笑,告訴我那是一道將魚漿或碎肉鑲於豆腐、蔬菜的客家料理,並不是我想像中的豆腐乳,當然也不是很“嫩”的豆腐(Young Tau Foo ),讓初到新加坡的我,如此輕易地卡在語言的轉角。

後來在某間食閣的轉角遇到了釀豆腐,琳琅滿目的蔬菜、豆腐,不變的是都鑲有如白玉的魚漿,黃澄澄的高湯滾著江魚的海味一團團向我靠來,架前鐵盤疊疊,一旁堆滿米粉麵線、我永遠分不清楚的麵薄麵仔,釀豆腐敲響的不僅是我喜於清淡的味蕾,還有大學時代到夜市裏買魯味、關東煮的記憶。

那幾年好多時候是離不開這些湯湯水水的,台北濕冷如霜的冬夜裏,總是在餓到徹底的時候出門,踩著瑟縮的腳步好似一隻怕雨沾濕腳的貓,也總在夜市或街道的轉角會有攤燉著魚漿、豆腐、青菜的魯味或關東煮。不管是混了醬油的魯味,還是清澄的關東煮,擺滿食材的推車總是冬夜裏的救贖。

夾起一塊塊海的香氣放進鐵盤裏,掌攤的安娣問我要湯還是要幹,要白的還是炸的,愣了一下的我,再次如此輕易地卡在語言的轉角,就像故鄉的記憶鑲在釀豆腐,霜白瑩徹,台北冬雨的味道。

————————————————————————————————————
我最愛的新加坡菜肴——粿汁
作者:陳秀君

小小的一碗粿汁,豈止是小小的一碗粿汁。

兩年前,在新加坡初嚐中馬沒見聞過的粿汁。僅點一份,盛盤上桌的卻有四、五樣菜。攤主說:“隻有鹵味太單調了,這裏的粿汁還能蘸著辣椒醬或配著酸菜吃。”細嚼在嘴,雖說鹵味止於鹹,辣醬止於辣,酸菜止於酸,但其美常在鹹中帶辣,辣中帶酸之外,吞咽下肚後,口腔唾液仿佛還在回甘中。

粿汁者,米製品也,在新加坡各大小熟食中心處處可見。它原是潮汕農村作為點心解饑的早餐小吃,隨著早期閩、潮居多的華南移民漸趨傳入東南亞,為融合在地的飲食文化而發展出迥然獨特的煮法和吃法。在新加坡,粿汁的煮法主要是用八角、桂皮、小茴香、甘草等香料和蒜頭、醬油醬清等調料,隨同已洗淨的雞、鴨、豬的肉塊、內髒、水煮全蛋、豆幹和豆枝(豆腐皮),放在鍋中慢火鹵煮兩、三小時不等,使鹵料的鮮美與鹵汁的醇香相互滲透,完成一鍋煲得極其夠味教人舌底生津的棕黑鹵味,湯料均備。繼而是一碗軟糯滑口的菱形粿片,淋上熱騰騰的鹵汁作湯底,加些豬油渣和青蔥;再依據個人愛好,悉隨尊便地擇選幾樣鹵料切斬小塊,羅雜式地拚湊一盤。一口粿片,一塊鹵料,香醇彈牙滿塞齒唇。叫人早已難分哪個為主,哪個為輔了。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海南雞飯
作者:陳秀英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我來新加坡快八年了.都說新加坡是美食天堂,我也幾乎嚐過獅城的所有美食,雖然都很好吃,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海南雞飯.

至從我第一次吃過海南雞飯以後,就被那香噴噴的米飯;又白又嫩的雞肉;還有那獨特的辣椒醬,所吸引住了.我多數在家用餐,隻要有一段時間沒吃,我就會很懷念那讓人垂涎三尺的海南雞飯.所以,我每次在外用餐時,都不用傷腦筋想要吃什麽,我肯定是叫一盤海南雞飯來滿足我那期待已久的味蕾.

現在我那七歲兒子,也受到了我的影響.他星期日才吃海南雞飯,昨天星期二在外用餐時,他跟我說他還要吃海南雞飯.看來他和我一樣喜歡海南雞飯.

————————————————————————————————————
《美食和移民》辣椒螃蟹和蓴鱸
作者:張亞力

或許是先入為主的觀念使然,相較“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的大閘蟹,剛到新加坡時,我對於早已名揚海外的“辣椒螃蟹”,反而沒有什麽嚐試的衝動。

真正“幸會”,是在兩年後一次和本地同事們的“收工宴”上。當看到那披著濃稠醬汁的紅豔大蟹被端上桌時,迎著撲麵而來的鮮香,心裏居然有種相見恨晚的感動。從那次起,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道本地美食——迥異於江南水鄉婉約淡雅的烹煮風格,“辣椒螃蟹”展現給食客的,是熱帶似火的、綿延不絕的濃烈:斯裏蘭卡大海蟹、中式紹興黃酒、西式番茄醬、馬來小辣椒和印度的香料,還有那最普通卻是本道菜靈魂的蛋花,調製出的辣、甜、酸、鹹、香、辛,依次在味蕾上綻放,各具特色,卻又和諧互補;其東西合璧,卻又似渾然天成。嫣然與本地社會環境嚴絲合縫,讚!難怪“辣椒螃蟹” 被推崇為新加坡“國菜”。

常常聽到在海外打拚的坡人時時會念及“海南雞飯”的鮮美;《晉書·張翰傳》中也有記載:“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遂命駕而歸。”說的是在外做官的張翰,回味家鄉的秋令時鮮,棄官返鄉。今天,我們常用“蓴鱸之思”指代思鄉之情。口腹之欲,似乎總是不經意間牽動著遊子們的情思。

漸漸得,不再有人問我來這裏多少年了。有時偶爾公幹離島數日,除了思“蓴鱸”,還會想念那角蘸滿蟹汁紅湯的麵包……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黑胡椒螃蟹
作者:郝粵

提到吃,那可是我的強項。什麽東南西北中,酸甜苦辣鹹,隻要是美食,來者不拒。來新加坡已經十八年了,這裏的許多美食都讓我如數家珍,由衷地喜愛。肉骨茶、海南雞飯、蝦麵、叻沙、咖哩、冬央……真是數也數不完。好像全世界的美食都可以在這裏找到!但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美味佳肴中,我最最喜歡的非黑胡椒螃蟹莫屬了。

而讓我覺得最好吃的黑胡椒螃蟹,不是在大餐館裏,而是在 Still road旁一個窄小而簡陋的咖啡店裏。每晚排在人行道旁長長的人龍,已讓你無須懷疑它的魅力!

當充滿著鑊氣和濃濃黑胡椒香味以及一種說不上來的絲絲咖啡甜味的黑胡椒螃蟹端上桌的時候,等待時的煩躁不安和簡陋的就餐環境,早已讓你視而不見,而眼前唯一能抓住你眼球的隻有這盤熱氣騰騰、香味撲鼻,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的–黑胡椒螃蟹!

不怕被燙到,勇敢地拿起一大塊蟹肉,撕開。結實雪白的蟹肉裹挾著黑胡椒汁就這樣赤裸裸地停留在你的嘴邊。沒有經過油炸,慢慢地燜煮,肌肉依然濕潤並帶著海鮮特有的彈性,在指尖輕顫,再輕輕地沾一點濃稠的混合著磨碎的黑胡椒粒以及不知道還有什麽其它秘製調料的濃汁,哇,那種滿足的感動就這樣在齒頰間蔓延……不知不覺間一隻一公斤重的大螃蟹就這樣丟盔卸甲隻剩下了空殼。

寫到這兒,口水已經不自覺地充斥了整個口腔,是時候該再去光顧解解饞了。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品嚐取經 烹飪踐行
作者:吳長憲

縱觀新加坡各方的菜肴,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辣。我來自上海,在家幾乎不碰任何辣。初來乍到新加坡,碰到了生活中第一個攔路虎—辣。

無奈隻能適應辣味,漸漸的,我認可並逐步的喜歡上它,最喜歡的就是黑胡椒螃蟹。

螃蟹特有的海鮮氣息,加上微焦辛嗆的黑胡椒,香味撲鼻。獨特的口感裏,包含了隱隱的焦香和絲絲的鮮澀。當你舔吮包裹著的濃鬱黑胡椒醬的外殼時,那層香辣,刺激著你嘴裏的味蕾,未進入你的腸胃,且稱之為齒留香。然後,當你扒開外殼,品嚐雪白的蟹肉時,腦海中閃現的隻有四個字:鮮美嫩爽。這種內外交織的美味,難以言傳,或許這就是傳說的“山珍海味”吧。細細想來,確實如此。黑胡椒原產於崇山峻嶺,青蟹則產自深海淺灘。廚師巧妙地將‘山與海’結合,就形成了這道大眾化的“山珍海味”囉。

由於喜歡,所以海嚐。這些年在新,我嚐遍了各酒樓和煮抄攤的黑胡椒螃蟹。像“長堤坊”,“無招牌 ”,“牛頓中心”等等,不勝枚舉。通過品嚐,總結經驗,我太太也學會了煮這道菜,口感賣相還真不輸酒店製作。

如今,有親朋好友來訪,我太太一定會做這道菜。眾人大快朵頤,交口稱讚,紛紛求取烹飪的方法。這樣,這道新加坡膾炙人口的經典菜肴,成了我們招待遠親近鄰的招牌菜,亦是我們在此紮根後的家傳菜。

————————————————————————————————————
我最喜愛的新加坡菜肴——辣椒螃蟹
作者:關明

我吃大閘蟹,卻想起辣椒螃蟹來。那陣子我客居蘇州。在蟹兒正肥菊花吐芳的時候,身旁是陽澄湖,眼前是江浙美食:老鴨煲、東坡肉、雞頭米……當大閘蟹擺上桌來的時候,一桌談笑風生的人便漸漸地靜了下來,開始掰蟹螯,開蟹蓋,用嘴巴吸,用蟹針挑,用小湯匙舀;吃蟹肉,品蟹膏,嚐蟹黃,呷一小口黃酒……我抬起了手,辣椒螃蟹卻突然闖入心頭。

那不是東海岸酒家的辣椒螃蟹,那是煮炒攤位的辣椒螃蟹,近千克重的斯裏蘭卡大海蟹,攤位裏的“昂哥” 將它拆斬八 大塊,仍然是塊塊皆豪氣。

坐在攤位邊上的桌旁,先聽到的是那香料入熱鑊的下料聲,然後是那節奏悅耳的叮當兜炒聲,再後來呢,那是一股濃鬱的香味,甜酸香辣。未幾,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辣椒螃蟹已經擺在眼前。通紅的螃蟹,橙紅的醬汁,淡黃的蛋絲,翠綠的芫荽,撲鼻的香……拿一隻螯來,輕輕一掰,大塊的蟹肉,落入盤中,粉嫩夾著雪白,送一塊到口中,汁鮮肉美,灌一口虎啤,頰齒留香。我是後來才想到的:這辣椒螃蟹,吃的不是陽澄湖的那種風平浪靜,也不是江南的細膩;而是南洋的熱情、南洋的奔放、南洋的……聽那旁桌你一句我一句的閑聊,夾雜著福建話、廣東話、甚至是馬來話……

借一句食評人的話:哎呀,美食如是,夫複何求!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黑胡椒螃蟹
作者:高連娟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一轉眼來新加坡工作已經五年了。仔細想來新加坡美食的確數不勝數,但我還是對黑胡椒螃蟹情有獨鍾。

記得那是五年前的一個中秋節的夜晚,我受朋友邀請去他家慶祝,朋友的熱情使我感到了遠在異國他鄉朋友的重要性和家人團聚的溫馨。他的妻子熱情地介紹著端上桌的每一道菜肴。當她端著一大盤螃蟹放在我的麵前時,我緊張地看著盤中棕黑色的黑胡椒醬汁、包裹著橘紅色的螃蟹、還零星地點綴著幾片綠色的蔬菜,看起來非常誘人。但我還是瞪著大大的眼睛驚愕地望著擺在我麵前的這道菜。這時朋友開口了:“來,嚐嚐。這就是新加坡最著名的黑胡椒螃蟹”。我連忙擺手:“我吃螃蟹有點過敏。”朋友哈哈大笑:“太遺憾了!你就嚐嚐裏麵的菜吧!”聽到朋友這樣說,我已經禁不住這盤美食的誘惑,把鼻子湊到盤子前,輕輕的一聞,一股濃鬱的黑胡椒鮮辣味帶著一絲絲海鮮的甜美直衝我的心肺,我終於忍不住動筷兒了。但可憐我隻能夾一片沾了醬汁的蔬菜,黑胡椒的微辣夾雜著蔬菜和螃蟹的鮮味,讓人吃了齒頰留香。

朋友盯著我的臉問:“喜歡嗎?好吃嗎?再吃一塊蟹肉吧!沒關係少吃點!”說著把一支蟹腿放在我的碗裏。我看著碗裏的螃蟹腿實在是忍不住那濃香的誘惑開始吃了起來。大家看到了也都爭先恐後的分吃起螃蟹來,在談笑風生中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夜。

從那以後我便愛上了黑胡椒螃蟹,每年的中秋團圓之夜我都會吃一次黑胡椒螃蟹解解饞。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美味,還是增進友誼的橋梁。

————————————————————————————————————
我最喜歡的新加坡菜肴——鹹蛋螃蟹
作者:孫暐皓

我從台灣來,台灣美食何其多?尤其是五湖四海的中華料理,在台北都能吃到相當地道的口感,其中有道客家料理叫做「鹹蛋苦瓜」,那是我相當喜歡的一道客家菜,但沒想到在新加坡,有次在錦茂吃到「鹹蛋炒螃蟹」,真的驚為天人,當天我馬上放棄我最愛的黑胡椒螃蟹與辣椒螃蟹,專攻鹹蛋螃蟹,因為它的味道讓另外兩位新加坡國寶級的螃蟹料理都相繼失色。

我不清楚它是否源自客家菜,但創意鐵定有濃濃華人最愛的口感,尤其是當鹹蛋汁配上白飯熱騰騰的送入口中時,唾液與白飯在咀嚼中所帶有的甜味,加上帶有海鮮湯頭的鹹蛋汁融合在一起,那種非鹹反是甘甜的獨特滋味,不是辣椒螃蟹配上饅頭就可以相比的事情。

原以為黑楜椒與辣椒螃蟹已經是新加坡料理中的精髓,凡觀光客來必介紹的菜肴,但在吃過鹹蛋螃蟹之後,發現鹹蛋的口感不但提升了螃蟹的鮮美,而螃蟹更中和了鹹蛋原有的幹澀與少許的苦味,兩者配合天衣無縫,這時若在配上一杯酸柑水更好,因為可解除鹹蛋原有的死鹹味,同時也能解除掉其他食物的味道,讓鹹蛋的獨特滋味拿到頂峰,這道「鹹蛋炒螃蟹」是我在新加坡居住五年以來最愛吃的菜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