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4)
|
明眼看名商
黃瑋玲出身巨富世家,監管股票市值超過11億元的酒店集團。她非常喜愛富有挑戰的工作。
她開創事業已有四分之一世紀之久,為何一直獨愛酒店業?
她又是如何把大華銀行集團的酒店、餐飲和Spa消閑業三合一,另辟新天地呢?
身為大華銀行集團主席黃祖耀長女的黃瑋玲,憑借對工作的熱忱與創意,在酒店業走過25年歲月。
但她的事業發展並非單軌進行,她把拚搏的焦點擴大到餐飲業和休閑保健業,打造出多軌並行的事業版圖,交出亮眼的成績單。
黃瑋玲上世紀70年代自南大畢業,後來從倫敦深造回國後曾為新組織的家庭和剛出世的女兒忙碌了一陣子。她出身巨富世家,大可在家相夫教子,當個富家太太。不過很顯然,她並不甘於過著平凡的生活。
黃瑋玲加入文雅酒店(賓樂雅酒店 PARKROYAL Hotels的前身)。為了兼顧家庭,同時為了自我調整和適應工作,她不領薪水和交通津貼,在酒店兼職一年。第二年,她決定全力以赴。
她認為,全職工作對公司和個人都較公平,對公司也能作出較大的貢獻。
|
記得1997年她在受訪時曾說:“走出廚房踏進職場,從爭取家人的諒解到最後他們支持我的工作,這個過程是我人生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雖然我的出身對我的事業會有所幫忙,可是這有時也是一種‘無形的阻力’。因為我的父親對子女的要求特別嚴格,要求我有所表現,這樣對外界才能有個清楚的交代。”
黃祖耀育有三子兩女。他認為一個家庭所有成員全集中在一家公司工作,並不是健康的事。他一向鼓勵兒女朝不同方向發展,可在大華銀行集團的不同領域施展拳腳。
除了大兒子黃一宗在銀行業發展外,次子黃一超主管證券業,三子黃一林掌管上市公司虎豹國際,另一個女兒也在家族公司任職。至於黃瑋玲,她為何選擇酒店業呢?
黃瑋玲說,她不喜歡像金融業那類朝九晚五的工作,她希望從事富有挑戰、競爭,以及步伐緊湊、能和許多人接觸的行業。她透露當初在酒店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廣告和市場促銷,這個部門是整個酒店的核心,需要花費較大的心思和努力。
她說:“我喜歡從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和競爭中爭取好成績,以從中獲得肯定和成就感。已婚女性有了責任更重的工作,才不會和時代脫節,不會與社會產生隔閡。”
新加坡酒店業的服務員工多數以女性為主,酒店業也出現了出色的女領導,諸如蔡瓊瑩(萊佛士酒店前總經理)和林美均(貴都酒店總經理),不過有機會當上總經理級的女強人畢竟不多。1991年,黃瑋玲升任為助理總經理,兩年後出任總經理,然後進入董事會。她是如何排除眾人的偏見,在男人世界中頂起半邊天呢?她的回答很簡單:靠著無比的信心和加倍的努力。
黃瑋玲認為女性天生有敏感嗅覺,尤其適合管理酒店。她總覺得自己有一種特別的“直覺”,能憑直覺了解問題所在,因此解決問題時往往事半功倍。
酒店業是個勞工密集的服務業,人事管理尤其重要,而黃瑋玲又是如何帶領集團的員工往前衝呢?
她說:“有人或許以為我是‘大小姐’,從事服務業可能並不太適合,其實這些擔憂是多餘的。小時候家人就不斷向我們灌輸生活勤儉、為人真誠的重要性,家教對我在做人處世方麵有很大幫助,所以我很了解下屬,容易同他們溝通,上下交流沒有障礙。”
帶領老板 關懷社會
事業有成、喜獲孫子後,黃瑋玲近年來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領導推廣關愛計劃(Project We Care)便是一例。
這項計劃由本地私人企業與人民協會聯手合作,由黃瑋玲率領總裁委員會,希望鼓勵更多私人企業的總裁和老板挺身帶領他們的員工,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出一分力。
在這方麵,人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為私人企業提供重要信息,幫助他們更容易了解能為不幸者提供哪些幫助。
黃瑋玲表示,過去隻是出錢做善事,現在不但出錢,也出力。她說,社會雖然進步了,但仍有不幸的一群,他們不缺乏基本的生活物質,卻最缺乏社會對他們的關懷,而這些是難以用金錢來補足的。推動關愛計劃,能讓我們通過行動表達對他們的關懷。
黃瑋玲已有兩個小外孫,她每周最期待的是星期天,因為星期天是黃家四代歡聚一堂的日子。
她說:“我們的家庭凝聚力很強,無需等到特別的日子,我們每周都會見麵,我偶爾也會為家人泡一壺自己愛喝又對身體有益的中國茶。”
事業、家庭及公益三頭忙的黃瑋玲平常早睡早起,每周也抽空舉重來鍛煉身體。
她表示,舉重能使肌肉更結實,可預防骨質脆化,這樣人到五六十歲時,身上的肌肉不致於變得鬆弛。周末她喜歡練舞唱歌,也開始在老師指導下彈電子琴。
她說:“近幾年才培養的嗜好是為晚年做好準備,若有一天當我的腳不靈活時,我可以用手慢慢彈鋼琴,萬一我的手腳全動不了,我還可以唱歌自娛,當然我還有一批同窗好友,大家一起牽手慢慢變老。”
酒店業龍頭老大
除了經營餐飲業和休閑保健業,黃瑋玲也是泛太平洋酒店集團(Pan Pacific Hotels Group)資產管理部門的行政董事。
以業主的身份監管集團酒店業務,她雖然不再處理日常的行政工作,不過仍會以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提供意見和看法。
她說,集團是以酒店業為主軸,餐飲業和休閑保健業為副,三個業務相輔相成,各有挑戰,各有不同的問題,也各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今日,經過25年的穩健發展和不斷擴展的泛太平洋酒店集團,堪稱為新加坡酒店業的龍頭老大,股票總市值超過11億元。2010財年集團營收達3億2424萬元,淨利報5520萬元。
截至去年底,集團旗下的泛太平洋酒店及賓樂雅酒店在12個國家/地區擁有13家酒店及服務公寓,客房數目約4200間,管理的酒店另有15家,客房計4430間。單是在新加坡,太平洋酒店集團擁有的酒店和服務公寓共六間,客房最多(534間)的是吉真那路的賓樂雅酒店,目前的估值達2億1000萬元;至於位於大坡芳林公園附近的新酒店預計今年開業,到時集團的酒店客房將增添363間。
打響豆花飯莊品牌
在酒店的發展日趨穩健後,黃瑋玲15年前開始把部分焦點轉移到與時尚生活有關的業務。1996年她開設了四川豆花飯莊。
16年前,她的父親黃祖耀到北京公幹時,曾在四川豆花飯莊用餐,他靈敏的商業頭腦立刻察覺到川菜在新加坡發展的潛能,並把這個品牌引進來,交給黃瑋玲管理。
四川豆花飯莊的第一家老店開設在諾維娜廣場,過後搬遷到美芝路的賓樂雅酒店。在酒店外開設的第一家分店則是在大華銀行第一大廈,至今已有10年;而吉隆坡和東京分店也陸續開張。
四川豆花飯莊的經營方式有別於酒店裏的餐館。黃瑋玲指出,四川豆花飯莊是個獨立品牌,管理作風和理念較像私人企業,因為不能單單依賴酒店顧客的支持,而必須更努力更有創意地進行促銷,才能和其他餐館競爭。對她來說,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另辟天府茶藝館
黃瑋玲的餐飲業還有兩個品牌,一個是天府茶藝館,另一個是Club 5。
幾年前,美芝路的四川豆花飯莊大翻新後,飯莊的入口處另辟為天府茶藝館,除了地道的四川菜,客人也可到茶藝館品茗,用點小吃和甜品。
黃瑋玲表示,食物與茶是分不開的,有好菜就要有好茶,因此天府茶藝館就和四川豆花設在一處。她認為好東西是要推介的,有如新加坡人愛喝咖啡,隻要積極推介、推動喝茶的風氣,有朝一日人們也會像喝好咖啡那樣地愛上喝茶。她也興奮地透露:“我們在物色茶山,計劃自己種茶、采茶,確保客人喝的是好茶。”
Club 5是社交舞界搖籃
至於營業25年、曆經風雨後仍屹立的Club 5則是黃瑋玲入主酒店業的第一個品牌。她說:“1986年經濟低迷,大家都愁眉不展。我當時剛加入酒店業,覺得應該開一家酒廊讓人們在下班後能夠忘憂解愁,一邊聽懷舊歌曲,一邊跳舞。由於下班時間是5點以後,我們便把酒廊取名為Club 5。”
Club 5一開張便吸引了許多“舞林”高手,舞池雖小,但音樂齊全、環境溫馨。黃瑋玲笑稱,本地很多舞蹈學校的老師都曾是酒廊常客,因此,Club 5可以說是新加坡社交舞蹈界的搖籃。除了專業舞者,酒廊也吸引了一大群對舞蹈有濃厚興趣的顧客結伴前來,整晚泡在舞池中。
引進Spa第一人
由於當時水療中心的概念還相當新,監管當局把水療中心和一般的按摩院列為同類,黃瑋玲常笑稱她還是按摩院執照的持有人。開設四川豆花飯莊的第二年,St. Gregory Spa(聖葛儷理療)水療中心也開始營業。
上世紀80年代,新加坡高級酒店剛出現健身中心的設備。90年代把Spa引進新加坡,黃瑋玲是第一人。她指出,餐館和Spa是酒店較小的業務,雖然賺不了大錢,不過卻是高級酒店不可或缺的配套,可為酒店的服務增值。
由於當時水療中心的概念還相當新,監管當局把水療中心和一般的按摩院列為同一類,黃瑋玲經常笑稱她還是按摩院執照的持有人。
其實黃瑋玲大可讓酒店的其他主管代為申請按摩院執照,不過她認為如以她的身份和地位親自坐鎮,更可了解申請過程,也可確保水療中心的業務能更順利展開。
她說:“當時Spa是個嶄新的生意,起步相當艱難,要推廣必須費時費力,對於不甚熟悉的事務,我們在錯誤中學習。水療中心在籌備與初期營運時,難免遇上行政和人事問題,我經常得親自和人力局及警察部門溝通。”
Spa的概念當然和一般的按摩院不同。基本上,Spa是一種高級的休閑保健中心,讓客人在沒有壓力、心情愉悅的環境中,享受完整的護理。集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及印度的傳統療法,結合歐亞先進科技的St.Gregory Spa,已先後在新加坡(四間)、馬來西亞吉隆坡及檳城、越南胡誌明市、中國蘇州和廈門、日本東京開設分店。
黃瑋玲表示,現代女性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強,不管是家庭主婦或職業婦女,對美和保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買化妝品,她們也愛到環境幽雅的Spa享受美容按摩,消除疲勞,保持活力。而我們的專業按摩師都經過嚴格訓練,他們以能在St.Gregory Spa工作為榮,我們的品牌和信譽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