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以色列靈修觀光考察項目——腳蹤之旅(已數貼合並)

(2012-02-19 04:30:29) 下一個
allisaccl - 1/24/2008

親愛的弟兄姐妹:

感謝您對“腳蹤之旅”---- 以色列靈修觀光考察項目的關注。

在我們成功推介組團赴以色列後,弟兄姐妹反響比較熱烈。2008年1月22日的組團計劃人數不斷超編,也有很多弟兄姐妹因為春節前時間較緊,開始谘詢我們是否在三月份以後還有新的行程計劃。

在此情況下,我們與以航和以色列地接合作夥伴又一次推出“3月複活節11天”行程計劃,這個行程中弟兄姐妹可以在以色列體驗到與眾不同的兩大節日:普珥節和複活節慶典。

由於節日關係(2008年3月22日為複活節),以色列航空公司自三月初至3月23日進入旺季,機票價格上漲很高,當地地接價格也有大幅增長。針對這種情況,考慮到國內弟兄姐妹的支付成本,在不降低服務標準的絕對原則下,我們以三星級酒店替代了原行程中的四星級酒店標準(以色列三星級酒店也是很舒適的,隻是不如四星級豪華,少了一些附加服務設施而已),原定豪華大巴改為空調大巴,參團價格由原定的22800元降至18800元。同時考慮到大家長途飛行後的精力恢複,能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參加以色列的節日盛典,我們保留了3月22日淩晨抵達耶路撒冷後先入住酒店休息的慣例,特此向大家說明。

另外我們公司的網站也已經正式啟用了(http://www.thefootprints.cn),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組團計劃。2008年我們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出團計劃,當然,我們也願意為您及您的家人、您教會的弟兄姐妹量身製定行程,完全按照您的時間、線路要求整理地接計劃,組團成員超過十人即可成行。如有需要,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尋找價格更低的航線以及酒店,希望能為弟兄姐妹提供更經濟的選擇。

感謝神一直在此事工上為我們開路,垂聽我們的禱告,用奇妙的方法將各項資源不斷地提供給我們。更感謝神使用我們這些不配的器皿,使我們在這國度拓展的事工中有份,我們隻有全心仰望祂,求祂繼續帶領、保守我們!

願神祝福您!

聯係方式:0512-62600877---801


[ 編輯 - 4/4/08 23:50:04 作者: yuhong ]


yuhong - 4/5/2008 - 04:41

以色列腳蹤之旅領隊日記分享之二

1月23日 天氣:雨轉陰轉晴

當日行程: 酒店---耶路撒冷新城區----橄欖山---哭牆---基布滋午餐---以色列國會大廈----大屠殺紀念館

三個多小時後醒來,想到已經在異國,竟然恍若在夢中,清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窗前看天氣,糟糕,大雨!雲層好厚,今天的景點可都在室外啊。趕緊禱告,求神保守我們的旅程。

早餐十分的豐盛,香噴噴的各色麵包,各色蔬菜水果,還有現燒的咖啡喝,真是不錯,大家吃得飽飽,要上路啦!

出了酒店驚喜地發現,剛才的大雨已經停啦,哈利路亞!在車上導遊和我們分享聖經:因我們 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路 1:78),心裏真是喜樂。

車外是清晨的耶路撒冷的街道,到處是汽車和匆忙趕路上班的人,尤其是很多穿黑衣帶黑帽的猶太人非常引人注意,男子兩鬢的頭發從黑帽中長長地垂下來,有的還打著卷,十分有趣,女子無論成年與否也都是黑衣黑裙,聽導遊講解方才知道原來我們進入了哈西典人居住的社區。哈西典人自稱為“最敬虔、最正統”的猶太人,他們一年四季都是同樣打扮,根據以色列政府現有的法律,他們可以不工作,一直就讀於他們的聖經學校,接受國家補助到四十幾歲才畢業。

路過希伯萊大學,校園很美麗,還經過一座很大的猶太會堂,他們就在這裏敬拜上帝。

橄欖山

很快車就開上了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橄欖山。

放眼望去,耶路撒冷撒冷全城盡收眼底。我們在這裏查經,重溫我們的主傳道到達耶路撒冷時,曾在此教導他的門徒,也是在這裏,耶穌曾為耶路撒冷將來的命運而哭泣,他也是在附近被捕。複活後的耶穌也在這附近升天。

山腳下有一大片墓地,有600萬的已逝猶太人安葬在此,因為橄欖山是聖經預言彌賽亞再來的地方,而沉睡在這裏的人一定是最先複活的吧,所以此處是以色列最大也是最貴的一片墓地。半山坡還有考古發現的耶穌時代的墓洞遺址。


哭牆

從橄欖山下來,我們去了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聖殿山。據舊約聖經記載,公元前1千年猶太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在神的默示下,耗時7載,動用20萬人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即後來著名的神廟山(也稱聖殿山)上興建了一座華麗的聖殿,作為敬拜上帝的地方,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公元前586年,巴比倫軍隊攻占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後來猶太人兩度重修聖殿,但又在羅馬占領時期兩次被毀壞殆盡。保護至聖所著名的大殿是公元前37年由希律一世大帝在所羅門建造的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起希律聖殿被古羅馬提圖斯軍團毀於公元70年,聖殿中大量溶化了的黃金流進了石縫,羅馬軍隊為求盡得黃金,便拆毀聖殿,連根基也翻起,應驗了主哭耶京時的預言“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路19:44)

此後,猶太人在原來猶太聖殿廢墟上用原來聖殿的石頭壘起一堵52米長、19米高的大牆,稱為“西牆”。猶太人稱為“哭牆”,巨大的建築石材,石頭與石頭之間並沒有水泥,就這樣的簡單的堆砌起來,其深入地低下的地基,超過地麵上的哭強的高度。猶太人認為哭牆是當年聖殿留下的唯一遺跡,因而是猶太教最神聖的祈禱地方。許多世紀以來,猶太教徒都到這裏來麵壁祈禱,每當追憶曆史上聖殿被毀情景,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場,哭牆因此而得名。以色列人發誓決不廢棄“哭牆”。 在約旦控製東耶路撒冷的時期,即1948—1967年間,曾禁止猶太人接近哭牆。1967年,著名的[六日戰爭]以後,耶路撒冷被以色列統一,哭牆附近的區城才被清理出來,以供朝聖者來此禮拜。這裏也就成為現代猶太人禱告和舉行儀式的地點。

哭牆看起來和一堵巨大的石牆無異。我們看見猶太人自動分成男女兩撥,分別在哭牆的北南兩段祈禱,他們常常手捧《聖經》,一邊祈禱,一邊點頭(根據猶太教規,凡是念到聖人名字的時候必須點頭),有的人更搬把椅子麵對哭牆,一整天都沉浸在與上帝的對話中;至於聞名世界的、把寫著心願的紙條塞入哭牆牆縫的行為,倒不是猶太人的習俗,而是旅遊者們的發明。我們同行的心心姐妹,按照其朋友的囑托,為他們代寫祈禱紙條塞入牆縫,幾乎所有人手可以夠到的牆縫都被塞滿了紙條,想要找到一點空處還真有點難度。聽導遊說每天傍晚,清潔工都會將大量被風刮下來的禱告紙條掃走。嗬嗬,感謝主,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和我們的主溝通,主也隨時隨地垂聽我們的禱告。

不過,手摸哭牆心中還是蠻有感動的,想到這是以前上帝與猶太人同在的地方,現在上帝卻籍著其獨生子的寶血潔淨了我們,以我們的心為殿,時刻與我們同在,每日引導我們與主同行,將我們從罪的捆綁中解脫出來,再想到我們與悖逆的猶太人並無多大區別,蒙神如此的恩典卻常常抱怨不肯順服,仍然不斷給我們悔改的機會,真是虧欠愛我們的神。

金燈台

基布滋農場餐廳午餐後,我們去了以色列國會大廈,在以色列國會大廈的對麵,是英國國會於一九五六年送給以色列國會的禮物--金燈台。金燈台由青銅鑄造,高五米,闊四米,由英國著名雕塑家創作。金燈台原是猶太教會幕聖所裏麵的神聖器具,今天以色列以它為國徽的主要部分。二千年前,羅馬提多將軍把第二聖殿內的金燈台擄去歐洲,象徵以色列國家覆亡。二十世紀初葉,英國托管巴勒斯坦三十年,始終未能解決以巴之間的矛盾。英國於一九四八年五月撤離巴勒斯坦之際,遺留給以色列人極之負麵的印象。以色列複國八年之後,英國將巨型金燈台送贈以色列,藉以修好彼此的關係,並祝願以色列國國運興隆。

金燈台上的雕刻內容皆由舊約聖經而來,我們仔細地按圖形辨認其內容和聖經出處,此時就顯出我們對舊約的熟悉程度了,大部分圖像我們都能很快指認出來。

正在此時,我們發現不遠處的玫瑰公園內有大批拿著專業攝像機的記者原來有兩批正在向政府抗議的猶太人正在接受采訪,一批是二戰奧斯維新集中營的幸存者,在國會大廈對麵搭起幾座簡易帳篷,居住其中以抗議政府補貼太低。另一位是癌症患者,在記者麵前剃發以抗議政府的醫療補助不夠。我們也湊熱鬧上去抓拍幾張。

大屠殺紀念館

緊接著,我們去參觀大屠殺紀念館。

因為我們臨時調整了行程,導遊沒能領到紀念館的解說設備,因此隻能自己慢慢參觀。英文不夠,連猜帶蒙再加上自己以前所讀過的一些書籍,也能明白個大概。

這個紀念館是2005年3月15日,曆師10年、耗資5600萬美元新建而成。通向曆史博物館的小路被稱為“正義者之路”,道路兩側的每棵樹下都刻著一位“正義者”的名字。目前已經有約16000人被授予“正義者”稱號,其中包括中國人何鳳山和潘均順。順手拍了辛德勒的樹。

為了能使人們體會到大屠殺時期的黑暗和無助,工程師們將這座總麵積4000多平方米的三角形建築幾乎全部建於地下,地麵上隻露出一線狹窄的玻璃尖頂。這也形成了紀念館惟一的光源,營造出死亡集中營的陰暗和冰冷。在“姓名大廳”中,有一個縹緲的聲音不間斷地呼喚著300多萬名被納粹殺害的猶太人的姓名,浸泡在泉水中的一塊石碑同時紀念著另外300多萬名大屠殺受害者,他們的姓名都已無從查找。紀念大廳則是一座樸素的水泥牆建築,屋頂低矮而略顯簡陋。廳內地麵上刻有二十一個納粹集中營的名字。大廳中央是長明火,火焰前方的地穴內埋有大屠殺遇難者的骨灰。遇難兒童紀念廳是當年失去了愛子的猶太夫婦投資建立的,為紀念150萬大屠殺遇難兒童而興建的地下紀念廳。其上方斷裂的水泥柱代表生命的中途夭折。紀念廳中光線昏暗,5支燭光通過各個角度的鏡麵反射,形成璀璨的星空;星空中傳來對一個個死難兒童的呼喊。因為自己是孩子的母親,走在其中更覺傷感和壓抑。兒童館外一個牆麵雕塑引起我的注意,它是紀念一位德國籍的兒科醫生為了照顧要被送往集中營的猶太兒童,不顧德國士兵的勸阻堅持進了集中營與他的小病人們生活在一起,醫治了不少孩子,但他本人也在幾年後遇難。

因為猶太人的工作時間隻到下午五點,因此第一天的行程就這樣結束了,回到酒店因時差還沒適應倒頭就睡,晚飯時同行的姐妹敲門半天才把我們從床上拽起。

腳蹤之旅聯係方式:
電話:0512—62600877—801
傳真:0512—62600977
網站:http://www.thefootprints.cn/


yuhong - 4/5/2008 - 04:42

以色列腳蹤之旅領隊日記分享之三

1.24 陰 耶路撒冷老城區(畢士大/聖安尼堂/聖墓教堂/苦路/聖殿山)

昨天晚上在聊到今天要到畢士大池,大家還開開玩笑要同行的姐妹到裏麵洗洗,治療她的腿疾,結果到了地方才發現,裏麵早已經沒有水了。展現在我們麵前的隻是考古挖出來的遺跡而已。畢士大池位於耶路撒冷的羊門附近,約翰福音記載,我們的主曾在這裏治愈一了個患病38年的瘸子。在畢士大池的旁邊,是聖安妮堂,這裏曾經是耶穌的外婆家,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娘家。聖安妮堂是現今保存完好、最古老及最美麗的教堂。教會內音響回聲極大。在門外就聽到有詩班在裏麵獻唱,非常好聽,進去才知道隻是普通的遊客而已。我們進去後,在導遊的指揮下,大家獻唱一首“奇異恩典”,連自己都被我們的優美歌聲感動了,在悠長的回音中,仿佛有專業的管風琴在為我們伴奏。

從聖安妮堂出來,步行在耶路撒冷舊城彎彎曲曲的小巷中,曆史的滄桑感從身邊的牆壁、腳下的石板路真實地傳遞出來。回想自己的信仰之路,每次在經曆難處感覺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都清楚地聽到主說:不背起十架跟隨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於是一次次靠著主的恩典走了出來,因為每個重擔主都按照他的信實與我同背了。今天,恍若夢中,自己竟然親自踏上了這條真實的苦路:親愛的主耶穌曾經為我們的罪,被鞭打、被羞辱然後屈身背著沉重十架,一步一個血印沿著這條路走向各各它。

今天不是周五,不能見識到天主教會每周在這裏舉行的大型宗教儀式。聽說每周五下午2點,沿途教堂的神父都要走一遍苦路。上千人一站一站祈禱唱經,錄音機用拉丁、希臘、英語頌讀《聖經》有關章節,場麵宏大感人。但是今天,周邊穆斯林的小商店依然熱鬧地叫賣著,多多少少影響到我們走苦傷道的心情,眼前世界的繁華和當年主憂傷的眼神,在自己心中形成強烈的反差。

進入獅子門,往前左側是一巴勒斯坦小學,其石灰岩塊操場便是苦路第一站,即判耶穌死刑的羅馬廣場。二至九站的街道牆上都有相關內容的雕刻及青銅羅馬數字標誌,附近也都建有相關教堂。第2站是荊冕教堂,我們的主耶穌在此被扣上荊棘枝冠、背上十字架,第三、七、九站是耶穌3次跌倒的地點。馬利亞在第四站遇見走向死亡的兒子,悲痛欲絕。第五站是古利耐人西門幫耶穌背十字架,第六站是維羅尼卡教堂,拉丁文意為“真相”,她用手帕給耶穌擦汗,發現都是鮮血。她後來悲傷而絕,葬在此,以其名建教堂。在第八站,耶穌對大群哭泣的婦女說:不要為我哭泣,要為耶路撒冷哭泣。

苦路的終點聖墓堂,通常相信,這裏就是耶穌被釘十字架,也是他被埋葬,複活之處。是西元325年,康士坦丁大帝下令在此修建一座教堂。根據傳說,康士坦丁的母後聖海倫在睡夢中被指示,因而在此挖掘到耶穌的墳墓。苦路第十至十四站在聖墓教堂內,十至十一站分別是耶穌被剝去衣服和釘上十字架的地點。十二站是耶穌死亡地,矗立著那著名的耶穌遇難十字架雕塑。旁邊十三站,是聖墓教堂正門大廳中央一大塊帶著血紅色斑的大理石,是傳說中耶穌遺體卸下的地點。往左,大廳中央便是那著名的小教堂狀聖墓,是埋葬耶穌的第十四站。聖墓石洞極狹小,不足2米寬。

西元614年,聖墓堂被波斯人所毀,重建後的教堂又被回教王卡裏夫哈金毀於1009年,這次毀堂是引起十字軍的東征行動的原因之一。十字軍於西元1149年征服耶路撒冷後,重建聖墓堂。目前聖墓堂由東正教會管理。

聖殿山:對三個主要的獨一神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來說,聖殿山是耶路撒冷的曆史與精神中心。
猶太人視聖殿山為最神聖的地方,位於聖殿山中央的大岩石(現被金頂岩石回教寺所覆蓋),是猶太人的共同祖先亞伯拉罕獻獨生子以撒的地方。所羅門王在此處建立猶太人的第一聖殿,後來所羅巴伯所建的第二聖殿的位置也在此。對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東正教)來說,聖殿山是耶穌基督講道的地方。對回教來說,聖殿山是莫罕默德升天的地方。

今日在所羅門聖殿的遺址,再見不到聖殿,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回教寺矗立在摩利亞山上。這間回教寺叫做奧瑪寺(又稱金頂岩石寺),建於主後698至705年間,由阿都馬力克在原本木造的奧瑪寺上所改建的。主後1100年,十字軍曾經將奧瑪寺轉為教堂使用,但當十字軍失勢之後,回教徒重新將教堂轉為清真寺。奧瑪寺的外牆鑲嵌了無數華麗的波斯瓷磚,並用許多大理石作裝飾。金頂是用意大利鋁銅合金鑄造,使整間寺院顯得氣象萬千。我們到達金頂寺時,寺門開著,心心姐妹好奇地探頭向裏看,一群在門口閑聊等候敬拜的穆斯林男子趕緊將門關上。看來我們是無法一睹裏麵的實景了,隻好在門外小販處買了一套有寺內全景的明信片聊以安慰。

在中世紀時代,寺中巨石被認為是全世界的中心點,甚至當時的地圖都如此注明。有部分極端的猶太人日夜夢想拆毀奧瑪寺,重建聖殿,故此這裏肯定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將來起衝突的地方。因此聖殿山上處處可見荷槍實彈的士兵,上山前我們又經曆了全麵的安檢,聖經等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物品全部不允許攜帶。同團的金弟兄和謝姊妹夫婦被提醒在參觀時不可手拉手,嗬嗬。

下了聖殿山,看到城門中另開一小門,隻容一人通過,聽導遊講,在希伯來文中此小門名為“針眼”,大家都記得主說過“財主進天國比駱駝進針眼還要難呢”,原來是此“針眼”而非彼針眼啊。再往外走就是司提反門,當年司提反就是在此處遇難的。
網址:http://www.thefootprints.cn/


yuhong - 4/5/2008 - 04:43

以色列腳蹤之旅領隊日記分享之四

1.25 瑪薩達---昆蘭---隱基底---死海---鑽石加工廠

今天天氣晴好,我們的車駛出市區,向曠野開進。

車窗外幾乎看不到綠色,卻能見到一群群的山羊散落在不遠處的山坡,還有牧人的帳篷,聽導遊講,這就是“貝都因人”的家。“貝都因”為阿拉伯語譯音,意為“荒原上的遊牧民”。在以色列,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人是富人,農民和居住在村莊的人屬中等階層,而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貝都因人則是以色列最貧窮的群體。多年來,作為阿拉伯民族一個分支的貝都因人一直處在以色列主流社會的邊緣。貝都因人在以色列不受待見,他們喜歡未經允許和國家規劃就搭建定居點,這些住房被視為“不受承認的定居點”,通常得不到國家提供的服務,沒有水電供應,沒有排水設施,沒有安裝電話,更沒有教育、衛生保健。目前,以色列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也請邀請貝都因人進入都市,並為他們提供教育機會,可是更多貝都因人還是更喜歡這種簡單、自由的生活方式。

導遊讓我們仔細看遠處幹旱的山坡上有一小叢綠地,仔細望去原有一小水泉流下,這麽小的水泉,可能隻有經驗豐富的牧人才可以找到到。主是我們的好牧人,跟隨他,相信隻有他才知道哪裏有水泉,哪裏有青草地,能“領我們到可安歇的水邊”。

車行一小時後,到了瑪薩達。在漫長的以色列曆史中,西元73年猶太人在瑪薩達反抗羅馬統治的事績,可能是最為人知曉的故事。這裏本來是大希律王建立的城堡之一,位於死海邊一座高台地上。

西元66年,猶太激進黨人占領了瑪薩達,並把它改建成反抗羅馬人統治的基地。西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攻陷,有許多逃到瑪薩達繼續抵抗羅馬人。西元73年,當羅馬國軍建立好通上瑪薩達的斜坡後,猶太守軍自知無法繼續守住陣地,遂全體自殺,以免淪為羅馬人的奴隸。

我們在馬薩達山頂上參觀當年陣地的遺跡,甚至還有當年羅馬人從城下打上來的巨型石彈。如今,馬薩達除了成為觀光重點外,他也是以色列裝甲兵宣誓典禮的場所。為要傳承瑪薩達的精神,他們銘記在心的一句話是:[瑪薩達不可再次淪陷]。

馬薩達山頂坐纜車下來,就到了“死海古卷”的發現地:昆蘭

主後一世紀中有一批愛色尼人為逃避羅馬人和世俗的生活,在耶利哥以南不遠的死海西北部建立了一個社區。愛色尼人是超級的法利賽人,非常重律法。他們將經文抄在牛皮上,並用布裹好,再保存在瓦器中。當羅馬軍隊攻到耶利哥時,當時的愛色尼人在逃避之前,把無法帶走的聖經抄本藏在附近山洞裏。
在1947年一些年輕的貝都因牧人在尋找亡羊,他們丟石頭到洞中想把羊嚇出來,但卻聽到打破

身為基督徒還真要為當年留下這些古卷的愛色尼人感恩呢,因為兩百年來對聖經真實性的爭議,都被死海卷畫上了句號。當時反對聖經的考古學者們一直認定,聖經中包含大量奇妙預言的但以理書是曆史事件發生後才偽造的,可是死海卷發現了舊約聖經除了以斯帖記之外的每一卷,其中也包括了最受爭議的但以理書。經考古證明,死海卷的時代,是從耶穌之前一百七十年到耶穌之前五十八年。沒有一卷是寫在耶穌之後。那些反對聖經的批判學者,花了近百年的時間建立的堡壘,現在全被死海卷轟垮了。死海古卷證明聖經記載都是真實的。也證明聖經裏的"預言"確實合乎曆史。從此再也沒有考古學者敢向聖經挑戰了。

離開昆蘭車行向前,窗外漸漸出現了一片片綠色,原來,我們到了隱基底。“隱基底”希伯來文意思就是小山羊之泉,聖經裏記載,有名的隱基底就在死海旁。這裏也是古代以色列猶大支派的居住地區。當時大衛,逃避掃羅的追擊時,曾躲藏在隱基底,以此為他的基地。這裏的泉水和瀑布,以及茂盛的熱帶植物,使這綠洲成為野山羊理想的聚居處。隱基底集體農場,設立於1949年,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度假和研究中心了。他的經濟來源靠觀光事業與棕欖果的收成。我們中午就在這裏用餐。

午餐後,在溫暖的陽光下,我們來到了著名的死海。死海是以色列和約旦兩國共同擁有的鹹水湖,全世界最低的地方,海平麵下約400公尺。死海自古稱為鹽海(創24:3;書3:16),其海水鹽分比普通海水高出6倍,水生物無法生存,故得“死海”之名。也因海水浮力甚大,故此不懂得遊泳的人也會神跡般地浮起。

到岸邊就後悔沒有帶泳衣了,沒想到以色列的冬季還這麽溫暖,同行的弟兄姐妹都爭先恐後換好泳裝享受死海漂浮的樂趣了,我隻好和心心挽起褲腳進到水中,在胳膊上抹點黑泥照像留念上聊以安慰了。

來以色列之前,就聽說這裏的鑽石加工業與死海泥化妝品世界聞名,因此特地到當地最大的鑽石加工廠和死海泥化妝品廠參觀,鑽石咱買不起,死海泥化妝品倒是可以給朋友和家人帶一些回來,蔡伯有三個兒媳,一下子好幾套,大家嘻嘻哈哈,拎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啦。

網址:http://www.thefootprints.cn/


yuhong - 4/5/2008 - 04:44

以色列腳蹤之旅領隊日記分享之五

1月26日 晴
耶穌升天堂---聖餐樓---客西馬尼---傷痛堂---花園墓---主禱文堂---主哭耶京堂---天使向牧羊人顯現—伯利恒主誕堂

清早起來饑腸轆轆跑到餐廳打算大吃一頓,結果發現沒有熱乎乎的烤麵包,也沒有熱咖啡熱牛奶,什麽都是冷冰冰的。一問才知今天是猶太人的安息日,在安息日是不可以燒飯的,所有的餐都是前一晚提前準備,然後保溫起來。進了電梯,更有驚人發現,有一部電梯提前被設定好每層都自動會停(上麵注明是安息日電梯),原來在安息日對謹守的猶太人來說連摁電梯也是違背律法的呢。出了酒店,果然發現街上冷冷清清,與往日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大為不同。公交車站全部關閉,猶太區商店也都關門休息,導遊說他們通常在安息日前一天會把所有所需物品買好,萬一有緊急需要,隻好去穆斯林居住區購物了。

因為一路暢通,很快我們就來到了紀念耶穌升天的教堂,相傳耶穌就是在這附近升天的。教堂裏還有一塊石頭,上麵有清晰的腳印形狀,據說是耶穌升天時所留下的。導遊帶我們在這裏禱告,求神給我們一顆向著天家的心,脫離世界的誘惑,使我們多關心神國的事,讓神在我們自己的家中、教會中掌權,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主怎樣往天上去,也一定要怎樣再來!

接著去了馬可母親家的舊址,即最後晚餐樓,該樓房是耶穌與門徒守最後晚餐的地方(可14:12-16;路22:7-13;林前11:23-29);也是耶穌升天後,門徒聚集禱告,聖靈降臨的地方(徒2:1-4)。耶穌複活後,曾兩次在此向門徒顯現(約20:19-29)。聖靈降臨後,福音迅速傳開,這樓房成了全世界教會的發源地,應驗了以賽亞書2章3節的預言:“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這樓房為十字軍所建,但到了15世紀回教徒將它改為回教寺。這樓房又稱“馬可樓”,是基於樓房業權屬於馬可母親所有。在這裏我們查經,想到在最後的晚餐中,耶穌清楚知道猶大會賣他,但他愛門徒就愛到底,不但讓猶大坐在他的左邊,甚至為所有的門徒包括猶大洗腳,可是猶大卻放棄了悔改的機會。耶穌也一直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若無神的恩典與大愛,我們早已死在罪中。我們求主把更多愛的能力加添給我們,使我們不但能夠愛可愛的人,更能夠愛不可愛的、甚至是我們仇敵。這是多麽大的挑戰,對於不完全的我們來說又是多麽的難。可是我們若不放下自己的感受,不遵從主的命令,又如何配稱為主的門徒呢?

從山坡繞下來,我們就進入了心中最重要的目的地:客西馬尼園。這裏是耶穌懇切禱告,後來被猶大以親吻暗號出賣的地方。(太26:36-56;可14:32-52;路22:39-53;約18:1-12)園中古老的橄欖樹盤根錯節,據驗證正是2000多年前的樹,想來它們一定見證了主如何在這裏憂痛地禱告,又是如何被羅馬兵丁所捕。園的旁邊就是傷痛堂(又稱萬國教會),是由16個國家捐獻金錢所建,奉獻給神作“萬國禱告的殿”,故得此名。 堂前三個門拱代表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3次禱告,4根柱子上各有一個手捧聖書的人代表四福音書的作者: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山形牆上有一幅碎石砌圖,顯示主耶穌順服地把自己和世人的痛苦交在父神的麵前。三角楣頂有兩隻鹿代表“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詩42:1)。堂前有3幅巨型碎磚砌畫,畫意是猶大賣主、耶穌憂傷禱告及耶穌被捕。

進入光線昏暗的教堂,仿佛至身於那晚的黑暗當中,眼光適應黑暗後,一眼就看到正中一幅油畫,正是描繪了親愛的主孤獨禱告的情景,他的神態是那麽軟弱、那麽憂傷。遠離人群,我坐在主麵前安靜禱告,體會主當時心中的大爭戰,眼淚忍不住湧出來,想到自己常為自己的罪而爭戰,自以為已經學會了忍耐,已經為主付上很大代價,還會常常自憐自義,可是麵對聖潔的主所為我承受的巨大苦痛,心中深感渺小與不配。我算什麽?主你竟如此顧念我這個罪人。。。。。。

客西馬尼園不遠的地方就是主禱文堂和主哭耶京堂,主禱文堂是建在傳統上耶穌教導門徒主禱文的所在(太6:5-14),也是他預言耶路撒冷被毀,以及形容末世情形之處。在教堂的回廊中,牆上刻有60餘種文字的主禱文。我們紛紛在刻有中文主禱文的牆前拍照留念。 主哭耶京堂,位於橄欖山的山腳,是耶穌為耶路撒冷哀哭的地方(路19:41-44;太23:17-19)。教堂的外形像眼淚,象征主哭耶京。教堂外圍四角各有一個淚瓶為裝飾。教堂內的聖壇上有一幅麵向耶路撒冷聖殿山的拱門式玻璃窗。聖壇的正麵有母雞用翅膀保護小雞的圓形金色馬賽克圖案,母雞頭上有光環代表主耶穌,小雞代表選民(太23:37-38)。在主哭耶京堂外,導遊領我們看一棵荊棘樹,當時的羅馬兵丁就是用這種樹的枝為主製作了荊棘冠冕。樹枝上的刺長度如我的小手指,我想用手折一根刺下來卻怎麽都折不動。原本讀聖經時以為荊棘冠冕上的刺是類似於玫瑰花上的小刺的,誰知竟是這樣又長又硬,這種刺刺入頭皮該是多麽痛啊。

車行不遠,我們到了除聖墓堂外另一處墓地。這是在1883年,英國哥頓將軍在離聖墓堂不遠的大馬色門外發現的,並力指那個才是真正的耶穌墳墓。那個墳墓的旁邊有一山丘,形狀酷似骷髏頭骨,稱之為髑髏地非常恰當。墳墓被發現時是空置的,並且在一個花園裏麵,故此叫做“花園墓”。我們幾人也爭論許久,到底哪個更像耶穌的墓地。導遊提醒我們,地點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主已經複活了。是的,這裏墓地的門上清楚地寫著“He is not here, for he is rising.” 我們的主不在這裏啊,因為他已經戰勝死權複活啦!

我們還去了在該亞法府第遺址上建的雞鳴堂。雞鳴堂是彼得於耶穌被捕後三次不認主的地方,那地方古時屬該亞法的府第,耶穌在大祭司該亞法的府第中受審訊和被監禁。(太26:57-75;可14: 53-72;路22:55-71;約18:12-18)教堂分三層,最高層的大堂屬大祭司該亞法的宮室,耶穌大概在這層受審訊;中間那層的副堂原是古代該亞法的庭院,相信耶穌曾被押解經過此層;最下那層的地牢應為古代大祭司府內的囚室。囚室近天花板的石壁上有若幹個孔,相信是用鉤鏈吊起犯人毒打。囚室之下再有囚室,從上往下行仿佛進入了一個幽暗的深坑,相信耶穌在那裏度過一個痛苦無眠的晚上。教堂的北邊,曾掘出一條古代梯級,這些山邊石級可追溯至耶穌的時代。正因為這是從客西馬尼到上耶路撒冷城的捷徑,很有可能耶穌曾走過此路。

在院中有一處雕像,正表現了當時彼得和身邊的使女辯論說自己不認識眼前正在受刑的耶穌,他臉上的驚恐表情以及急切的手勢栩栩如生。我們總是記得自表忠心的彼得是如何三次否認主,卻忘記當耶穌被捕時,所有的門徒勞早已四散逃走,隻有彼得冒著風險跟隨主到了這裏,擔心著耶穌的狀況。我們哪一個人敢說在這種情況下不會否認主呢?哪一個人在跟隨的路上不是向主信誓旦旦卻一再跌倒呢?感謝主,他寶血的能力大過一切,隻要我們肯回到他的施恩寶坐前就必蒙赦免,主也還會不計前嫌地繼續愛我們、使用我們。

午餐後我們行車前往伯利恒,經過牧人野地,牧人野地是主耶穌降生時牧羊人得到天使報好信息之處。伯利恒周圍的野地,今天依然有許多羊群在此牧放,也有早期教會所建的教堂,教堂裏關於天使顯現的壁畫非常美麗。很快就到達主耶穌降生的地方,東正教會在這裏建有教堂。主誕堂正門原本非常高大寬闊,但現今隻剩約1公尺高入口給人入內參觀,若不屈身,必不能進去。是啊,我們苦不謙卑屈身在主麵前,又如何能敬拜他呢?


yuhong - 4/5/2008 - 04:45

以色列腳蹤之旅領隊日記分享之六

第六天 陰 曠野---耶利哥---約旦河---提比哩亞

曠野

今天又一次經過曠野。車剛到一處山頂,就有一群乞討的巴勒斯坦小孩子聞聲而來,在我們身邊伸出黑黑的小手,漂亮的大眼睛在濃密的睫毛下卻一點膽怯都沒有,看來這已經是他們習以為常的工作了。
站在曠野的高處四處眺望,一片荒漠景色,隻有一座座高低不平的砂石小山相連一直到很遠。舊約中的以色列人曾經在這片曠野中繞了四十年!我在想像如果我也在當年那些人當中,看到這樣的景象,是否真的能持守當初離開埃及時的信心?我會不會也同樣會抱怨沒有肉吃而懷念舊日的美味?再聯想自己的信仰之路,當初被神的愛而吸引歸入主的名下,當遇到一點點難處時就會懷疑、軟弱,全然忘記主說這是窄門、小路,要付上代價才能回到天家,我和當初的猶太人有什麽兩樣呢!

順著導遊的手指方向望去,得前麵不遠的地方就是當初耶穌受撒旦試探的小山,撒旦對主的三個試探非常精準,就是不需要經曆痛苦就可以直接做王、不用背負十架就可以得到冠冕,而我們的主拒絕的理由隻有一個,因為這不是天父的旨意。為了順服天父,為了成就救恩,我們的主堅定地選擇了世人無法承受的苦杯。也因著經曆這樣的試探,他要我們知道:雖然貴為神子,但他完全了解並憐憫人在麵臨試探時的軟弱,讓我們在軟弱甚至跌倒失敗時不至於失去盼望,並能靠著他的恩典戰勝世界的誘惑。哈利路亞!感謝讚美主!

在山坡上導遊讓我們看腳旁零零星星綻放的小花,我們驚愕這些小花在這樣惡劣的生存條件下仍然能綻放如此的美麗,想到主關於“不要憂慮”的教導,滿懷喜樂禁不住放聲高唱《野地的花》。

耶利哥

經過曠野,進入耶利哥城。耶利哥位於死海以北,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現在是巴勒斯坦控製區,過境時有巴勒斯坦士兵上車檢查。

耶利哥被譽為棕樹之城,和周圍地區的荒涼曠野,有天淵之別,真是沙漠中的綠洲。耶利哥的出產豐盛。聖經記載耶利哥的水質本來惡劣,土產不熟而落,但經過以利沙先知醫治之後,就成為活水泉源,湧流不息。(王下2:12)耶利哥古城分舊約耶利哥和新約耶利哥,新約耶利哥離現代的耶利哥城稍遠,位於南邊,靠近死海。主耶穌昔日醫治瞎子巴底買就在那裏。(太20:29-34)

在耶利哥城內有一棵曆時2000多年的大桑樹,因此被定義為撒該的樹,當年的撒該就是爬到這種樹上想看清耶穌的麵貌,沒想到當時被猶太人瞧不起的他,卻在那個時候蒙了主的恩典改改變了人生的方向。

舊約耶利哥在現代的耶利哥城旁邊。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三千多年前,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渡過約旦河後,隻須繞城七日便奪取了耶利哥,使迦南地各族驚恐萬分,妓女喇哈因保護探子和對神的信心而獲救。(約書亞記6章)

約旦河

午餐後我們來到了約旦河邊。約旦河大部分流域在水平線下。自海拔1700英尺高的一個黑門山山洞中發源,流、加利利海至死海。在舊約時代,乃縵在約旦河洗浴7次後得治身體疾病。(王下5章) 在新約時代,施洗約翰在約旦河中為人洗去罪惡,基督也在這河中受洗(可1:1-13),因此人皆以約旦河為聖河。

今日在加利利海和約旦河交界的地方,建了一個大浸池,在這裏受浸意義深長。1948年冬天,英國教會用專機將約旦河的水空運的英國,為查理斯王子施洗。1982年的夏天,英國教會又用專機空運約旦河的水為查理斯王子的兒子施洗。由此可見,約旦河水奔流至今日,在人心中具有崇高價值。

我們在這裏時也恰逢有西方國家的教會在這裏施行浸禮,以色列的天氣此時還是頗為寒冷,我們為這些新生命的勇氣而感恩,也為他們雖是不同種族,但卻和我們一樣歸入主的名下,成為一家人而感到喜樂,於是在岸邊合聲為他們唱中文的《快樂日》,受洗的弟兄姐妹聽到非常欣喜,相信天上的天使也在為他們歡呼雀躍呢!

提比哩亞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提比哩亞位於加利利湖畔的酒店,提比哩亞位於以色列北部,景色非常怡人,到處都是茂密綠色植物,和以色列南部形成極大反差。在加利利湖邊的廣場上,我們遇到一群巴勒斯坦童子軍男孩子,聽說我們是中國人後非常友好,不斷用英文說:I love china! 還從車上取出了他們的樂器為了解現場演奏一曲。我們一起又唱又跳,十分開心。

入住的酒店景色非常美,窗外就是美麗的加利利湖。零晨四點半醒來,悄悄來到陽台禱告,湖的對麵就是上提比哩亞,山坡上的燈在黑暗的夜色中仿佛星星一般密密地閃爍著,內心很快就安靜下來了。禱告中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感謝主所賜予的這一切美好。再次睜眼,天已經蒙蒙亮了,上提比哩亞的山形也顯現出來,突然發覺頭發上一片潮濕,原來不知何時下起密密的細雨了。


yuhong - 4/5/2008 - 04:46

以色列腳蹤之旅領隊日記分享之七

第七天 陰轉雨轉陰 八福堂---加利利---巴尼亞---迦百農---聖彼得受職堂---五餅二魚堂

八福堂

一大早,我們就來到八福山,八福山位於加利利海之西,是聖經中耶穌宣講登山寶訓的地方。(太5-7章)登上八福山巔,這裏一片沉寂,綠草如茵。在山頂上耶穌論八福之處,一九三八年建起了一座教堂,建築呈八角形,有八種顏色的玻璃窗,用來象征八福。

這是一座造型優雅的建築物,用當地的黑色玄武岩建成,隻有外圍的圓拱用拿撒勒的白色岩石所造,四周環繞著的一圈白色石柱,是用羅馬的石灰華(也叫鈣華,來自泉水中的石灰質)製成。站在石柱圍就的回廊上,近處是美麗的花園,從八福堂東南邊的走廊可以眺望加利利湖,景色十分怡人。對麵提比哩亞上城和下城清楚可見。 

導遊在這裏帶我們查經,再次分享登山寶訓,鼓勵我們用神的眼光重新定義福的真義。

加利利海

離開八福山,我們來到加利利,加利利海又名提比哩亞海(約6:1),雖然稱海,其實是一個淡水湖,所以又叫基尼烈湖(民34:11)或革尼撒勒湖(路5:1),湖形如豎琴,水產豐富。加利利海低過地中海水平麵600英尺,被東麵和西麵眾山包圍著,所以常起突然的暴風。

就在我們準備要乘船時,突然起了風,船身開始微微搖晃起來,我們笑著高唱兒童讚美詩《有主在船上我們就不怕風浪》。在船邊,有白色的水鳥圍繞飛翔,細心的導遊為我們帶來一些陳麵包,我們站在船邊向水鳥撒去,不一會,就有越來越多的鳥圍著我們飛過來。

想到當年,門徒是聽了耶穌的話才上船的,他們沒有想到同樣會遇到風浪。我們在跟隨主的道路上不一定就不遇到艱難困苦,但主早已應許我們他會與我們同在,並且他已經戰勝了一切的苦難!

中午吃到了久聞大名的“聖彼得魚”,說實話,和媽媽燒的紅燒魚可差遠了,嗬嗬,也許是因為僅僅簡單油炸的原故,少了國人最喜歡的濃油醬赤的味道。

迦百農-會堂默想

下午來到迦百農,迦百農是加利利海東北角的一個城市,離約旦河口約2哩半,是古時候的軍事重鎮,緊握通商路線的咽喉,羅馬人在此設立稅關、征收關稅。使徒馬太便曾經在此作稅吏,後來跟隨了耶穌。(太9:9-13)

耶穌原是拿撒勒人,被鄉人拒絕後,但為了利於傳道及呼召門徒的緣故,?選擇迦百農為?傳道的主要基地,為時18-20個月之久(太4:13-16),並以之為“自己的城”。(太9:1)

主耶穌曾在彼得家中醫好他嶽母的病(路4:38-39);在會堂中醫好被鬼附的人;使管會堂睚魯的女兒複活;醫好大臣的兒子;百夫長的仆人等。可惜迦百農人仍不悔改,招致主的咒詛(太11:23-24)。

考古挖掘時,發現了一座第四世紀猶太會堂的遺址。這會堂用石灰岩建造在黑色火山岩的地基上,這黑色火山岩地基可以追溯到耶穌時代,這應該是耶穌時代的會堂遺址。

我們坐在古老的石階上,想像著我們的主當年在這裏教訓他的門徒的情景。
會堂的旁邊有一間八角形的教堂,它是建立在耶穌的門徒彼得的家的原址上。

彼得受職堂

聖彼得受職堂位於提比哩亞海邊,因為主耶穌在這個地方,查問彼得愛主的心後,便將群羊首席牧首之位與權責都交付了他,彼得領受首席牧首聖職的情景被岸邊一個青銅雕塑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令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堂內有耶穌為門徒預備早飯的石頭,今稱為"基督的桌子"(約21:1-17)。

在堂外,牧師導遊模仿當年的主,麵向海大喊一聲:“小子們,打到魚沒有?”這喊聲將我們帶回到那一天,我仿佛化身為當年的彼得,麵對主心裏滿是羞愧,未曾聽到主的責備,卻聽見他向我的心不斷發問:你愛我嗎?你愛我比這些更多嗎???當年的彼得和我們一樣,衝動、魯莽,甚至最後還當眾三次否認了自己所愛的主。 但是,耶穌並不因著他的不忠而放棄他,仍然在離世升天之前,肯定地交付給彼得這個失敗者教會牧者的重任。而擔當重任的首要條件就是:盡心、盡性、盡意地愛主。耶穌之所以三次要他當眾問彼得是否愛他,乃是要他賠補昔日三次公開否認主的罪,幫助他真正地從跌倒中站立起來。

我們靜靜地立在海邊象征愛心的三塊大石頭前,默默地沉思著耶穌與彼得“愛的對話錄”,向主敞開心扉禱告,想到以往的過犯甚至悖逆,真是覺得不配站立在主的麵前。可是我們的主臉上永遠散發著慈祥與溫柔,沒有怒氣,也毫無責斥之意,主清楚我的心啊,裏麵有很深的自責和懊惱;但卻仍有一份堅信主愛的信念。因著對主永不離棄的信心,也因著他全然的大愛,除了悔改、以加倍的愛來愛這位曾為我的罪付上生命代價的主以外,還能有什麽可以回報呢?我似乎想到耶穌當日對那位婦人所說的那句話:“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以後,不要再犯了!” 是啊,在我們信仰的路上,因為肉體的軟弱也許會出差錯,甚至跌得頭破血流,但是隻要能再爬起來,重新調整心弦與方向,勇往直前,我們的主仍然會不嫌棄我們,接納我們的。彼得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在服侍的路上我們永不孤單,因為主永遠與我們同在!

五餅二魚堂

離開彼得堂,我們來到塔加,這裏相傳是耶穌用五餅二魚喂飽五千人的地方(約6:1-14)。為了紀念這件神跡,在第四世紀時建築了一座拜占庭的禮拜堂,到第五世紀加以擴建。這禮拜堂的遺址於1932年出土,裏麵有一塊完整的鑲嵌細工地板同時被發現。地板的圖案以五餅二魚為題材。1934年,一座新的禮拜堂在拜占庭的遺址上建築起來,那就是現在的變多堂。

一個年幼的小孩子都願意拿出自己的口糧奉獻給主,其實在服事的路上主並不在意我們個人的景況,他看的是我們有什麽,並且願意奉獻的心。哪怕我們隻有一點餅,奉獻給主使用就有可能喂飽成千上萬靈魂饑渴的人。


yuhong - 4/5/2008 - 04:47

以色列腳蹤之旅領隊日記分享之八

第八天 雨 他泊山變像堂---迦拿---拿因---拿撒勒報喜堂---米吉頓---海法---迦密山---內坦尼亞

他泊山變像堂

今天是冒著雨出發的。照片上可以見到我們被淋得十分狼狽。



車行一小時左右,到了他泊山。位在耶斯列平原,他泊山好像一個大碗蓋在地麵上似的。根據教會傳統,認定這地方就是耶穌曾經改變容貌的地方,山上的[登山變貌堂]建於1924其外型仿第四—七世紀的羅馬—舒利亞的建築風格。建此教堂時時才發現以前教堂的遺址。

教堂的聖坦是十二世紀十字軍留下來的,在其上有一幅以貼金的馬賽克鑲城的圖案。在圖案裏,耶穌的周圍是摩西,以利亞,以及耶穌的三個門徒,比的,雅各,和約翰。耶穌的麵貌發光像太陽一樣,他的衣服則白得發亮。

我們都知道主耶穌有12個門徒,但是他上山時隻帶了三個最親近他的門徒。求主幫助我,能夠從信徒成長為門徒,讓我能更愛他、更親近他,做體貼他心意的好門徒。

迦拿

迦拿是一個小村,靠近拿撒勒。根據聖經記載,耶穌正式出來傳福音後,在迦拿行了第一個神跡:迦拿城現在的[神跡堂],乃建在第六世紀的教堂遺址上,這裏有一塊第四世紀時留下來的馬賽克地板。許多年輕夫婦都喜歡到這裏舉行他們的婚禮。教堂的地窖擺了一個羅馬式的水缸,想正當時耶穌用來行神跡的大水缸。

迦拿堂的周圍有很多賣葡萄酒的小店,我也為我的教會買了一瓶未發酵的葡萄汁,可以在舉行聖餐儀式時使用。教堂中還有賣一種婚姻立約書,上麵有是婚約的誓言以及供夫妻立約雙方簽字的欄目。隨團好幾位弟兄姐妹都買了帶回家。我知道,在我們的婚姻、家庭中,主耶穌也與我們同在,“主耶穌是我家的首領,是每一餐中看不見的貴賓,是每一次對話中沉默的傾聽者。”

報喜堂

下午我們到了拿撒勒,這裏最矚目的建築物就是報喜堂了,建於1966年,是在同一地點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是當今基督教 世界最神聖的禮拜堂之一,建築於傳統天使向馬利亞問安報信的地方。 1955年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了古時的第一座教堂。第二座教堂建於拜占庭時期,第三座建於第二世紀初,第四座完成於1877年。教堂正麵山形牆上有天使、馬利亞及四福音書作者的雕像。

在福音書中,天使向馬利亞顯現的時候,稱她為“蒙大恩的女子”,仔細想來,她所蒙的恩使他付上了何等代價,未婚而孕,不但會受到所有人的輕視和指責,在當時還有可能會被亂石打死,未來的伴侶能夠相信、接受她嗎?將來孩子會在什麽樣的壓力下成長?可是,這一切來不及多想,隻被輕輕一句話全然帶過:“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同為女性和母親,深深地被她的順服感動,這需要何等樣的勇氣和信心啊。

米吉多-末日戰場

到達米吉多時雨已經下得比較大了,於是隻能匆匆忙忙參觀。
火吉多是巴勒斯坦北部一個重要軍事據點達6000年之久。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誰也不敢漠視它的軍事價值。

主前15世紀埃及文獻《法老他模斯三世年表》內記載:“爭取到米吉多,猶如爭取到千個城邑!”因此以色列人攻取迦南後,絕不放過爭取米吉多。

米吉多平原是古戰場,也是聖經所預言未來“哈米吉多頓大戰”發生的地方。

米吉多受戰火洗禮過無數次,也重建過無數次,城址愈堆愈高,今日成了一個考古學上的典型丘陵。挖掘工作開始於1905年,以後陸續有發掘。整個挖掘工作顯示出來米吉多丘陵有超過20個居住層麵,由6000年前的銅石時代到2000多年前的鐵器時代。

海法

傍晚時我們才到海法,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瀕臨地中海,自古以來是一個優良的港口。這裏有美麗的巴格達空中花園,我們上到山頂向下望,遠處的地中海腳下的空中花園,景色十分優美。隻是天氣越來越不好,風太大了,幾乎沒辦法照像。

在花園門口有位羞澀的年輕守衛用中文和我們打招呼,原來他曾在中國留過學呢!他鄉遇故知啊,嗬嗬,大家紛紛與他合影,他也依然羞澀地微笑配合。有弟兄趕緊和他套近乎,請他放我們進去參觀拍照,卻見他立刻嚴肅起來連連擺手,嗬嗬,國人關係學全然失效啦!

晚上入住內坦尼亞酒店,又是海景房哦,可惜大風大雨,無法欣賞美景,遺憾哦。


yuhong - 4/5/2008 - 04:48以色列腳蹤之旅領隊日記分享之九

第九天 雨 凱撒利亞-----約帕-------特拉維夫

一早起床,想到今天是在以色列的最後一天了,心裏真是不舍,叫了心心在酒店大堂舉著以色列國旗照相,發現真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國家,開始有負擔真心為猶太人禱告,為耶路撒冷求平安了。

外麵一直大雨,大家商量當天的行程安排,重要的點已經基本走完了,時間又充裕,何不請我們的牧師導遊為我們講道呢?導遊畢業於台灣華神,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居住區生活近二十年,也在當地牧養華人勞工教會,其出色的解說,淵博的知識背景、豐富的聖經地理、曆史知識,以及成熟的生命彰顯,無不使我們折服。

於是酒店會議室中,我們安排了一場特殊的信息分享,依然是圍繞“迦南美地”的主題而展開的。從小小的以色列國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地形講起,講到以色列的各種植物、猶太人的生活典故、聖經中的曆史背景等,總算有整塊的時間讓我們可以聽他的完整的講道了,其間神的話不斷發出亮光,這一餐靈糧,吃得十分飽足。

快中午雨勢漸小時我們才出門,先去了凱撒利亞。19世紀末,人們開始在凱撒利亞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希律王的古城和十字軍堡壘得以重見天日,我們先到了希律王時期建造的古碼頭。凱撒利亞曾是以色列王國在地中海的第一大港,古碼頭已不見當時繁忙景象,隻剩下殘垣斷壁見證著曆史的痕跡。因為天氣的原因,我們車行路過十字軍城堡,導遊告訴我們,當年希律為凱撒利亞城的建設還是頗費了一番工夫的。尤其為了保證城市的用水和城市的清潔,他還特意修造了供水和排水係統,使清澄的飲用水源源不斷地流到城裏,也使城裏的廢水得以通過地下渠排入海中。如今,還能看到一排長長的高架引水渠的遺跡,水渠雖部分為流沙掩埋,但整體輪廓仍然明顯,正是這條引水渠從城北6公裏的泉中將水引至凱撒利亞城內的。十字軍城堡南麵,希律王城堡的南牆附近,是古羅馬劇場。劇場附近豎立著許多在凱撒利亞發掘出來的雕塑,大多已殘缺不全, 劇場麵海而立,規模龐大,采用的是希臘風格,聽了導遊建議,我們推舉出兩位弟兄姐妹站在劇場中央為我們獻唱讚美詩一首,他們的歌聲越過了海風的呼嘯,清晰地傳入站在最後一排觀眾席上我們耳中,可見劇場的建築造型十分科學,要知道這裏可沒有任何現代化的擴音工具哦。

冒著雨快速地遊覽了約帕港,當年的約拿就是在這裏因不願向尼尼微人傳遞上帝的信息而從這裏出發逃避的。因此城裏有一最著名的大魚雕塑,不過此魚看上去憨態可掬,一點都不像可以吞吃人的樣子。讀約拿記,最讓我有感動的經文就是最後一段: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幹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拿4:10-11)誰說舊約裏的上帝隻有審判沒有憐憫?上帝的愛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倒是我們,不能體貼天父的心腸,常常忘記自己的不義,像那個大兒子一樣抱怨、論斷、審判陷在罪中浪子,我們忘記了自己與所有人一樣都是由神所造,被主耶穌以生命重價贖買回來。我們既是蒙了神的恩典,上帝是何等希望我們因為愛他而能夠真心相愛,用神的愛感化溫暖每一顆剛硬、冰冷的心。求主饒恕我,在我驕傲自以為是的時候管教我,光照我,使我時刻知道自己的罪因而真正的謙卑下來,賜我愛的能力,真心愛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雨漸漸小了,我們又回到特拉維夫,參觀拉賓紀念廣場時把我們的章先生搞丟了,我這個領隊真是失職,離開景點時常是其他弟兄姐妹提醒才知道數人,在知道是少了章先生,大家異口同聲地感謝主,因為他是全團英文水平最高的,而且經常出國,遇到困難時的處理經驗比我這個領隊還要強呢。果然沒一會,他就開開心心地與大家匯合啦!

離去機場的時間還早,導遊帶我們去參觀居民區的菜市場,與我們國內小城市的菜市場差不多,隻是有些許蔬菜不認識,水果成色倒是比國內好得多,鮮豔欲滴的草莓、色彩奪目的大橙子。。。。。隻是可惜不是葡萄成熟的季節,不能見到聖經中要兩個探子一起才能抬起一串的大葡萄。經心心姐妹一指點,赫然發現前麵的小店招牌上竟然寫著中文,原來是賣豬肉的店哦,在以色列不是猶太人就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本來不可能有豬肉的,應該是因為華人越來越多的原因吧,市場上有專門的豬肉店,可店主居然是猶太人。隻可惜他們的招牌上的中文是照貓畫虎,歪歪扭扭,缺撇少捺的,鬧出了不少笑話。

晚餐是在一家猶太特色餐廳吃的,店主長著非常美麗的長胡子,真想上去摸一摸。因為是在以的“最後的晚餐”,店裏居然為我們上了上等的葡萄酒。因以色列釀酒技術聞名世界,出產的葡萄又大又甜,早就聽說以色列的葡萄酒非常美味,淺酌一口,果然甘洌非常。

終於到了要分別的時候了,在機場回想這近十天的經曆,依然覺得意猶未盡。可是已經不容我們多想,和親愛的牧師導遊揮手告別後,又開始嚴格的安檢了。幫助弟兄姐妹向工作人員解釋行李箱中所帶的約旦河水呀、死海泥呀,忙得滿頭大汗。章先生又鬧了一個小笑話,在安檢人員問他在以色列是否收到過禮物時,隻聽他漂亮的英語講到:“除了這頂旅遊帽。。。。”結果引來一大群安檢人員,神情緊張地要求我們交出所有的帽子,細細地又摸又看。我和心的帽子早壓到箱底,這會也隻好翻出來嘍。哈哈。

就這樣,再一夢就要回到北京啦。耶路撒冷啊,什麽時候還能再回來一睹你依然神秘美麗的麵容呢?

第十天 晴 北京國際機場

弟兄姐妹擁抱告別,相約再見。十天相處,已如親人,回到祖國,又將天隔一方了,可是這十天不僅吃住行在一起,每天數次同心合意的禱告,相信神合一的靈會永遠與我們同在。

蔡伯,您身體還好嗎?對年輕弟兄姐妹的心還是那樣迫切嗎?葉姊妹,你的愛心到現在還鼓勵著我呢。梅弟兄,謝謝你在我腰痛難忍時的按摩推拿,還有在多少個深夜我們都熟睡後你還在幫助我們整理照片。金弟兄,我會永遠記得那天早上我們在酒店大堂的交通。謝姊妹,你的腰好些了嗎?周姐妹,你單純的信心以及火熱的服事是我學習的榜樣。章兄弟,你什麽時候才能成為我真正的弟兄呢?小金弟兄,回到蘇州收到你的短信好開心呀。還有心,我的發小,又是我主裏親愛的姐妹,以色列之行我們同哭同笑,老年時又會多一筆回憶的談資吧。

願這些親愛的朋友永遠平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