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2011-11-28 02:37:14) 下一個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麵的大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

  大英博物館的四翼大樓是現今的主體建築,它設計於19世紀。其他重要的建築包括圓形閱覽室及其穹頂和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的大中庭。大中庭於2000年對外開放

  現今主體建築是由建築大師羅伯特·斯默克爵士(Sir Robert Smirke,1780-1867年)設計於1823年,它是一幢帶有四翼的四邊形建築:北翼、東翼、南翼和西翼。

  大英博物館

  該建築於1852年竣工。它包括古典雕刻品和亞述文物的展館以及員工宿舍。

  斯默克設計的大樓采用了希臘複興式的建築風格,仿效了古希臘的建築。具有希臘特色的建築有南入口的圓柱和山形牆。

  從18世紀50年代開始,這種風格開始越來越流行,當時希臘和它的古代遺址被西歐人“重新發現”。

  該大樓的建造采用了19世紀20年代最先進的技術。大樓建在混泥土地板上,用鑄鐵打造大樓的結構,用倫敦的普通磚堆砌大樓。大樓表麵則用波特蘭石覆蓋。

  博物館外部建築設計成能夠反映出建築用途的外觀。宏偉的南大門及其樓梯、柱廊和山形牆反映出建築內擁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文物。

  圓柱的設計是借鑒於古希臘的寺廟,大樓頂部的山形牆是古希臘建築的一大特色。博物館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羅馬式圓柱,每根圓柱上端是一個三角頂,上麵刻著一幅巨大的浮雕。整個建築氣魄雄偉,蔚為壯觀。除了欣賞展品外,遊客還可以領略英國人在博物館設計方麵的過人之處。

  大英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其中以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藏品最引人注目,所收藏的古羅馬遺跡、古希臘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聞名於世。

  大英博物館大中庭(Great Court)位於大英博物館中心,目前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1999年9月開始改造大中庭宏偉壯麗的鋼化玻璃屋頂。用電腦設計並製作出大中庭的頂部。它由3312塊玻璃片組成,每塊玻璃都各具特色。大中庭占地兩英畝,增加了40%的公共空間,是150年來第一次讓參觀者能夠在博物館主層行動更加自如。

  鎮館之寶

  亞尼的死者之書

  這幅畫作為陪葬品放在亞尼的墓中,全長二十四公尺,用長達六十章的篇幅,描繪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本書截取亞尼在死者之國接受生前善行和惡性審判的一段,為整卷畫作中最精彩的部分。

     收藏家佛裏斯班士於1887年在尼羅河中遊克索西岸的墓室中發現,是眾多以草紙記錄的《死者之書》當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稱為古埃及美術中至於極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觀的明白表現。所謂《死者之書》,及記載死者為獲永生所必經的各種磨練、審判、所需的咒文以及到最後獲得永生的畫卷,通常以草紙繪成。

亞尼的死者之書

    埃及死者在通向複活之路時,必須於棺木中置放「死者之書」。死者之書大部分以紙莎草寫成,記錄死者生平好惡,以及奧西裏斯的審判等情節。

  「死者之書」的基本曆程為:離開肉體的「卡」或「巴」,在阿努比斯帶領下,通過地獄及黑暗的試煉,來到諸神及審判官前,通過冥界之門,來到「冥神」奧西裏斯麵前,進行「秤心儀式」,隨後搭乘太陽船,航向複活之路,並在來世過著與今生一樣的美好生活。

  亞尼的死者之書圖

  羅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也譯作羅塞達碑),高1.14米,寬0.73米,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刻有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詔書。石碑上用希臘文字、古埃及文字和當時的通俗體文字刻了同樣的內容,這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曆史的重要裏程碑。羅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時由法軍上尉皮耶-佛罕索瓦·劄維耶·布夏賀在一個埃及港灣城市羅塞塔發現,但在英法兩國的戰爭之中輾轉到英國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於大英博物館中並公開展示。

  羅塞塔石碑是由一群生活於公元前、埃及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時代的祭司所製作,作為當時的國王、年僅13歲的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時的紀念,其上的內容主要是在敘述托勒密五世自父親托勒密四世處襲得的王位之正統性,與托勒密五世所貢獻的許多善行,例如減稅、在神廟中豎立雕像等對神廟與祭司們大力支持的舉動。在托勒密王朝之前、法老時代的埃及,像這般的詔書原本都是由法老頒授,等同於聖旨,但到了托勒密時代,唯一還知道埃及象形文撰寫方式的祭司們卻成為詔書的頒寫者,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特點。

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詔書的三種語言版本,分別是埃及象形文(Hieroglyphic,又稱為聖書體,代表獻給神明的文字),埃及草書(Demotic,又稱為埃及通俗體,是當時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與古希臘文(代表統治者的語言,這是因為當時的埃及已臣服於希臘的亞曆山大帝國之下,來自希臘的統治者要求統治領地內所有的此類文書都需要添加希臘文的譯版)。在公元4世紀結束後不久,尼羅河文明式微、不再使用的埃及象形文之讀法與寫法徹底失傳,雖然之後有許多考古與曆史學家極盡所能,卻一直解讀不了這些神秘文字的結構與用法。直到1400年之後羅塞塔石碑出土,它獨特的三語對照寫法,意外成為解碼的關鍵,因為三種語言中的古希臘文是近代人類可以閱讀的,利用這關鍵來比對分析碑上其它兩種語言的內容,就可以了解這些失傳語言的文字與文法結構。

  在許多嚐試解讀羅塞塔石碑的學者中,19世紀初期的英國物理學家湯馬斯·楊(Thomas Young)是第一個證明碑文中曾多次提及“托勒密”這一人名的發音者。至於法國學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則是第一個理解到,一直被認為是用形表義的埃及象形文,原來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這重大發現之後成為解讀所有埃及象形文的關鍵線索。也正是因為這一緣故,羅塞塔石碑被稱為了解古埃及語言與文化的關鍵基礎。

  今日被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埃及廳中展示的羅塞塔石碑,是個高約114.4厘米、寬72.3厘米、厚27.9厘米,略呈長方形但實際上缺了許多邊角的平麵石碑,黑色玄武岩,重約762公斤。大理石的黑色表麵上刻有塗上白漆的文字,石碑的兩側刻有後人加上的文字,其中左側為“1801年時由英軍在埃及獲得”(Captured in Egypt by the British Army in 1801),右側則為“國王喬治三世捐贈”(Presented by King George III),雖然這塊石碑曾在1998年時由大英博物館的古物維護專家以現代化的手法清理幹還原其原貌,但上述的刻字由於也是近代人類文明事跡的見證之一,因此被保留了下來。除此之外,石碑底部左側也有一個小角落蓄意被保留而沒有清理,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對照,讓人們知道清理前與清理後的差異。

  大英博物館的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一言以蔽之,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標刻著中國曆史上各個文化登峰造極的國寶在這裏皆可見到,且可謂門類齊全,美不勝收。

  然而,這僅僅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2萬3千件中國曆代稀世珍寶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個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別許可,一般遊客是無緣謀麵的。

  某些藏品,如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隻有特別的專家才可獲得機會一飽眼福。《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是尚能見到的中國最早專業畫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裏程碑的意義,一直是曆代宮廷收藏的珍品。

女史箴圖

      現在世界上隻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筆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中的這件摹本。它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盜出並攜往國外。

  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稱之為“鎮館之寶”毫不為過。該摹本存放於館內的斯坦因密室,據報道,南京師範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藝術研究室主任謝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該密室看過這幅摹本,當時在登記冊上隻有上個世紀20年代兩個日本人來現場臨摹過的記錄。

  在中國廳中央牆上有幾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國寶級敦煌畫卷及經卷多以萬計,除了這幅壁畫,其他藏品在中國廳內卻難覓蹤跡。

  1856年到1932年間,多個所謂的“西方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為名深入中國西北地區達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獻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在敦煌藏經洞劫掠的文物最多。

  大英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可謂廣博,堪稱一座世界曆史博物館。人類文明發源地巴比倫、印度、中國和希臘的珍貴文物比比皆是。希臘的石雕,印度的寶石戒指,巴比倫的銀器,中國的瓷器琳琅滿目。比馬王堆女屍還早上千年的古屍也有幾具,但不是英國的,而是埃及的,十幾具展出的木乃伊還僅僅是館藏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館的埃及文物收藏,尤其是木乃伊收藏堪稱埃及本土以外之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