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4)
2009 (169)
2010 (680)
2011 (872)
2012 (1247)
2013 (1564)
林方偉 (2011-01-08)
踏進建築師柯思義的家,立刻看得出“行家出手,方知有沒有”。他家從起居室到臥室都采用白和黑兩大主色,貫穿整個空間,(當然)由他親手設計,給看官一種超前現代的第一印象。但細看之下,你又看得出當中穿織了不少傳統土生華人的裝飾元素,像白色畫布中,綻放的色彩,為這861平方英尺的現代空間注入溫柔婉約的視覺感。 柯思義來自馬來西亞土生華人豪門,在本地居住多年。祖母過世後,他家繼承了不少貴重的土生華人家具和擺設品。這些他都巧妙地融入了現代的空間裏。 你看,要打造土生華人家居風格未必要萬紫千紅,濃妝豔抹的,像柯思義這樣的觸覺就很值得新一代土生華人借鑒。 新一代土生華人風 南洋大理石麵木餐桌,上麵裝點的粉紅玻璃花瓶似乎成了整間房子的視覺重點。據一名研究土生華人文化的專家透露,這樣的維多利亞風花瓶雖不算是真正的古董,但在80年代至一個世紀前卻是有錢土生華人家族的象征,因為當時隻有非富則貴的人家才有能力從國外進口維多利亞風家具、花瓶等。
陽台外的大木桌是他外婆留下的。柯思義發揮巧思把以前的家族相框變成鏡子,賦予新的生命。進門玄關外是兩張酸枝古董椅,配合廚房玻璃架上的南洋風器皿,還有柯思義親手漆白的古董電風扇,這一切都很完美,且不嘩眾取寵地和黑白現代空間和平共處。 很多人會覺得黑白兩色的空間很“藝廊”,但柯思義的生活空間一點都不冷冰冰,反而給人一種婉約祥和的感覺。這跟他大多選擇了許多圓形的飾品有關。廚房的大圓鏡;近陽台處,客廳的圓藤裝飾;圓形的躺椅;圓桌;粉紅圓靠枕等。因為,圓給人一種無殺傷力,一切圓滿和諧的感覺。》文轉第2頁 不規則的舒適 若他的左鄰好友柯思義愛“圓滿”的“飾覺”,JC(John Cunningham)的家飾觸覺卻是相反的。 來自美國,旅居獅城已有20年,JC的家飾充滿了大膽的不規則飾品,讓人眼前一亮。一進大門,穿過窄長的過道,迎麵而來的是一直排三對玻璃雕塑的乳房。拐彎進廚房和起居室,第一眼捉住人的視覺的是梯形的大鏡子,遙相而對的是餐桌上一個不工整的不鏽鋼花瓶。好客的JC常在家招待朋友,因此他選擇了可以變化出不同形狀的組合式家具。當然家具也是不規則的,連咖啡桌也是用多角的大理石組成。 問他為何偏好“畸形”,他笑說,這是時下家具的潮流。不過,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來自於他對藝術的愛好。他家收藏了四幅出生馬來西亞,現居獅城,專畫花而出名的Eric Chan的大型油畫。他說裝飾的靈感多來自博物館,潛意識會選擇不規則的家具或許是因為它們像雕塑品多過像家具,跟他收藏的畫作很匹配。
JC的房子有1033平方英尺,其中一個房間就變成了他的工作和會議室。他創辦了“Act of Life”創意教育公司,專門教導孩子說話和演戲,平日辦公和開會就在這麵向陽台的鬥室。辦公室麵對和烏節路交接的巴德申路,站起來能看到街上的車水馬龍和人來人往。愛熱鬧的JC說:“這地段簡直棒極了!我雖住在2樓,但卻不覺得像住在金魚缸給人觀賞的感覺。我其實很喜歡這種和城市的互動。而且我們都在陽台上裝置了厚簾子,一垂放下來,關上窗就跟外麵的塵囂隔絕。” 如此黃金的地帶,的確羨煞不少人。《聯合早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