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43)
2009 (241)
2010 (340)
2011 (216)
2012 (178)
2013 (76)
2016 (211)
2018 (46)
2019 (107)
2020 (204)
2021 (207)
2022 (115)
2023 (89)
2024 (267)
2025 (28)
誰之過
關於“過”的平仄,詩壇有爭論。平水韻裏,屬下平五歌,和去聲二十一個。其中說明或者注解裏分別說,經過的過是平聲,過失的過是仄。但同時又說,歌韻同,那麽就是說經過的過,是可平可仄的。而隻有獨用當過失講的時候,才是仄。
由此看來,糾結當動詞用的“過”是平是仄,純屬庸人自擾。閑的無聊了。不過,還是因為閑的無聊,把王力書中有關“過”的例子集中起來看看。我倒是覺著現代人特別是出生於大城市或者比較大城市裏從小就講比較標準的普通話的人們,或許多多少少對“過”的平仄認識,比起那些出生於大山裏的從小就講方言的孩子,可能要弱一些。
下平五歌
歌多羅河戈阿和[和平]波科柯陀娥蛾鵝蘿荷[荷花]何過[經過]磨[琢磨]螺禾珂蓑婆坡嗬哥軻沱鼉拖駝跎佗[他]頗[偏頗]峨俄摩麽娑莎迦屙苛蹉嵯馱籮邏鑼哪挪鍋訶窠蝌髁倭渦窩訛陂鄱皤魔梭唆騾挼靴瘸搓哦瘥酡頦
去聲二十一個
個賀佐大[泰韻同]餓過[歌韻同。又過失,獨用]座和[唱和]挫課唾播破臥貨簸軻[轗軻]馱髁[歌韻同]磋作做剁磨[磨磐]懦糯縛銼挼些[楚些]
下麵從王力的《詩詞格律》書中摘錄有關“過”字的例子來看看。每個還有過字的句子後麵,我特意根據格律標注了平仄。絕大多數都是當仄用的,少數是平。
書中道:
。。。也有比較 複雜的情況:如“過”字用作動詞時有平去兩讀,至於用作名詞,解作過失時,就隻有去聲一讀了。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長征/毛澤東
紅軍不怕還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仄)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仄)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仄)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20]。
這裏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
天末懷李白/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31]。 (平) (王力書注[31] “過”,平聲。 )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觀獵/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仄)
回看射鵰處,千裏暮雲平[42] (王力書注[42] “看”,平聲,讀如刊。“回看”句是拗句。)
贈柳亞子先生/毛澤東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55]。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仄)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仄)
憶江南[10](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夢江南/[唐]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仄)
腸斷白蘋洲。
采桑子(四十四字,又名醜奴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采桑子/[宋]歐陽修
羣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 (仄)
飛絮蒙蒙,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歇盡遊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減字木蘭花(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每兩句一換韻。)
減字木蘭花/[宋]秦觀
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
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是春風吹不展。
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仄)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毛澤東
漫天皆白,雪裏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仄)
此行何去? 贛江風雪迷漫處[16]。
命令昨頒[17],十萬工農下吉安。
清平樂(四十六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後闋換平聲韻。)
清平樂(晚春)/[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仄)
水調歌頭(九十五字)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闋後七句與後闋後七句字數平仄相同。)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
久有淩雲誌,重上井岡山,
千裏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仄)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平)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
沁園春(一百十四字)
仄仄平平[24],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25],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26]。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前闋後九句與後闋後九句字數平仄相同。此調一般都用較多的對仗。)
沁園春(夢方孚苕)/[宋]劉克莊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
喚廚人斵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
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
車千乘,載燕南代北,劍客奇材。
飲酣鼻息如雷。誰信被晨雞催喚回?
歎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 (仄)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淒涼回顧,慷慨生哀!
(“銅”字未拘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