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朦朧 索朦朧

秦照的朦朧詩,探索詩。始建於2008。11。26。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七律】吟白海棠之西子怨, 學步韻門盆魂痕昏

(2010-04-17 12:50:36) 下一個
【七律】吟白海棠之西子怨, 學步韻門盆魂痕昏

西村浣女進吳門,遠看一文聚滿盆。
勾踐眠薪嚐苦膽,夫差忘越廢國魂。
封侯不換逍遙夢,碧水偷仿弱病痕。
淡抹濃妝不是媚,白舌隻辨帝王昏。

秦照於2010/4/17 歎:“夫美女者,亡國之物也”此昏君曰耳! 如今官官出入女門。國魂者,蓋官魂哉!
——————————————————————————————————
西施(ZT)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西施傳說)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沉魚,春秋末期的浙江諸暨一帶人氏,又稱西子,是家喻戶曉的美人。

浙江諸暨苧蘿山下有兩個村子,分為東西兩村。村中的人大多數姓施,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大家稱其西施。 西施經常與夥伴們在江邊浣紗。當時的越王勾踐為了報復吳王夫差,便想獻上美女鄭旦等人迷惑夫差,其中就有西施。

許多百姓為了一睹西施的美貌,都湧到郊外的驛館去迎候,以致路上塞滿了人群。當時有一傳聞,說負責招聘西施的越國大夫範蠡傳令下去:要看美人的人,必須先交一文錢。於是在驛館中設了一個錢櫃收錢,那錢櫃竟然頃刻而滿。驛館停留了三日,所得金錢無數,全部呋亓嗽絿?再Y助國家財政。

越王勾踐命樂師教西施歌舞儀態,過了三年,讓範蠡帶著西施進獻給吳王。範大夫見到吳王,跪拜著說:「東海儷脊篡`,感大王之恩德,遍搜境內,得善歌舞者,以供灑掃之役。」 可是伍子胥進言:「臣聞: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國之物也,王不可受。」

吳王不聽其勸諫,馬上把西施收了下來,並在姑蘇臺建造春宵宮,在靈岩山上建造館娃宮,還修築大水池,以供西施嬉戲遊玩。夫差對西施寵愛至極,出入都是效仿王妃的派頭和排場,他沉迷於西施的美色,荒廢朝政,勾踐趁機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然後乘虛而入,一舉消滅吳國。
[編輯] 下落成謎

西施的結局有兩種說法:

* 一說是吳滅了以後,勾踐夫人見到西施貌美,怕勾踐看上她,且吳人認為西施是使得國破家亡的妖孽,於是就將她放進皮袋之中沉於江底[1][2]。後來在江中發現了一些蛤蜊,人家說那是西施的舌頭,故此使得蛤蜊也有西施舌之稱。
* 另一種說法是,西施與範蠡相戀,當吳國滅亡之後,範蠡不要越王的封賞,趁著夜色攜西施悄然離去。從此避世太湖,逍遙餘生[3]。

至今,在浙江紹興市諸暨市(舊稱暨陽縣),仍然有西施殿,越國古都城門等遺跡。

西湖亦稱為西子湖。因北宋詩人蘇東坡曾作七言絕句詠西湖: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編輯] 相關成語、諺語
[編輯] 沉魚落雁

一種流行的錯誤認為所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指的就是西施。傳說她在古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容貌,都驚豔得沉入江底。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鬆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編輯] 東施效顰

亦作東家效顰、醜女效顰

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皺眉,同裏醜女東施看見覺得十分美麗,於是摹仿西施捧心皺眉,然卻更見其醜,結果同裏的人紛紛走避或閉門不出。典出《莊子•天摺豐崾辣扔韃緩飭勘舊淼臈l件,而盲目胡亂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

《紅樓夢•第三十回》:寶玉心中想道:難道這也是個癡丫頭,又像顰兒來葬花不成?因又自歎道:若真也葬花,可謂東施效顰,不但不為新奇,且更可厭了!
[編輯] 情人眼裡出西施

語出清朝黃增的《集杭州俗語詩》,字麵意思為美色的本身並不會去迷惑人,隻是欣賞的人自己的心迷惘了,就像情人眼中的伴侶,都是隻看優點而輕忽缺點。
[編輯] 相關文學
“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征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唐•李白


“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尃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唐•王維
[編輯] 注釋

1. ^ 《墨子》曰:“吳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美也。”俞弁在《逸老堂詩話》卷上引《吳越春秋》雲:“吳亡,西子被殺”。俞弁在《逸老堂詩話》卷上結論:“古今成謂其從範蠡五湖之遊,今乃知其終於沈,可以為西子浣千古之冤矣。”
2. ^ 楊慎引《吳越春秋•逸篇》說:“一日讀《墨子》曰:‘吳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喜曰:‘此吳亡之後,西施亦死於水,不從範蠡去之一證。’墨子去吳越之世甚近,所書得其真然。”徐樹丕支持楊慎“西施被沉”的說法。他在《識小錄》中說:“當吳之亡,吳王逃至陽山自殺,必先殺西施,不以所愛為仇辱,此理之可信者。沈於江,必吳沉之也。蠡高人又智士,豈取亡國之妃為儷,其必不然矣。”
3. ^ 陳耀文引唐人陸廣微《吳地記》再引《越絕書》曰:“西施亡吳後複歸範蠡,同泛五湖而去。”《鶴林玉露》乙編卷四“荊公議論”條說:“範蠡霸越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然猶挾西施以行,蠡非悅其色也,蓋懼其複以蠱吳者而蠱越,則越不可保矣”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