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目的
(2009-04-26 23:08:15)
下一個
散步的目的
-- 小平 --
假設我二十歲,我萬萬不會想到,我會有一天把散步作為一種目的。尤其戶外散步。
每天早上六點半左右起床,送了大的忙小的,這就是一天的開始。不知道從哪天起,就把散步當成了每天早上必須的功課。
我家距離小學大約隻有三五百米的距離,走路過去隻需三五分鍾。每天送了女兒上學,我就向相反的方向走,這樣一路就開始環繞小區,而不是橫穿馬路簡單地回家。
這樣本來三五分鍾的回家路程,就被拉長為二十分鍾左右,偶爾興致起了,再把小區的另一半走一邊,大約四十分鍾的散步就會被完成。
其實,我有一個跑步的機器,起初買那台機器的時候,還特意挑選了一個比較專業的可以紀錄卡洛裏消耗量以及調節速度等功能的機器,理由就想讓自己即不耽誤時間,又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一個人隻有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會開始懂得注意身體的健康,如果是二十歲,是萬萬不會想著沒事就散步的。假設到了老年,孩子也大了,退休後的大把時光等待消磨,在陽光下空氣中春風裏散散步,並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可中年人不然,身體健康必須開始引起重視,但還有好多事等著去做,這就是我當初買那台機器的理由之一。我想用每天看晚間新聞的時間順便散步。有的時候,我甚至把電腦也放在機器前的架子上,一邊在機器上走路,一邊查電子郵件。
這樣的散步,心情並不輕鬆。腿雖然跟著被調節好的速度前後行進,但心情總是被許多瑣事遷移。還要隨時準備孩子大人這樣那樣的需求。比如孩子隨時要喝水啦,吃水果啦,等等。後來,幹脆就把散步的機器搬到車庫裏,打算再用那台機器的時候,就安安靜靜地一個人在機器上散步,盡量不被瑣事打擾,最多順便看看電腦就好了。
後來發現,這麽一挪動,在機器上散步的次數幾乎成了零。一個人在車庫裏,即使耳朵上掛著ipod,有美妙的音樂灌耳,眼睛的盡頭也不過是車庫那麽個小空間。
忽然就有這麽一天,開始了清晨小區內的散步,之前一直以為這麽有閑情逸致散步的大多都是老頭老太太的,沒想到自己也成了其中了,而且更有趣的是,我發現這麽清晨散步也是另有旨趣。
比如,有的時候我會在這個時間打打電話,給那些時差早加州三個或兩個小時的朋友,我這裏雖然隻是八點鍾左右,但他們是上午十點或十一點了。要麽在上班,要麽在家裏做家事,要麽也和我一樣在散步。
我有個朋友,在芝加哥,她每天都是上午十點鍾左右散步,那麽電話打過去的時候,她和我一樣,在路上走著呢。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談論一下天氣啦、新聞啦、孩子啦,股票什麽的。她那裏興致勃勃,我這裏也高高興興,偶爾也談談寫作,她在國內搞了多年的寫作、影視劇,功成名就了,為了孩子跑到了美國。她說她現在偶爾地也寫寫小東西,但大部頭的好久沒寫了。不是不想寫,是想厚積薄發,說完了,就簡單地笑笑,似乎那些名利對她不過是清晨的一縷霧靄。
我們的話題總是非常隨意閑散,差不多半個小時吧,簡單地散步聊天,就結束了。回到家裏,要麽去上班要麽做別的事情,一天就愉快地開始了。
也會打打電話給些別的朋友,大多時候都是愉快的開始愉快的結束。偶爾有些小糾結,彼此勸慰一下,也就煙消雲散了。
朋友大抵如此,輕輕地拿起,淡淡地放下吧。
除了打打電話,散步的時候也會聽音樂。大多時候我會選擇一些自然音樂,山間的鳥鳴、流水、微風,就在清晨的陽光裏,隨著腳下閑適的步伐,輕輕地拂麵而來。我一度非常提倡聽這種自然音樂,沒有什麽特別的旋律,甚至不需要樂譜,就是那些大自然的聲音構成的樂章,尤其在清晨的時候,會讓人覺得真的自己置身於大自然了,與陽光與空氣與自然渾然一體了。
很美,很享受。
其實,散步的時候,最有趣的是和鄰居的張阿姨聊天。張阿姨(化名)曾是國內很著名的演員。而張阿姨的先生則是著名的編劇,那個某某家喻戶曉的電影就是張先生寫的劇本。
所以我們有的時候會談起影視,張阿姨會講很多有趣的拍攝電影時候的小插曲,偶爾,她會跟我談起劇本創作和寫作,我則聽的雲裏霧裏的,不過作為她忠實的聽眾,我也樂此不疲。
和張阿姨的話題,最多的是烹飪,她很會北方麵食,她常常做了饅頭包子餃子的給我送來,後來又學著做各式各樣的點心,甚至後來居然自己灌香腸。每次有了新的成果,都要親自送到我家裏,要我品嚐。開始的時候,我也略推辭幾次,後來,我發現盛情難卻,於是就不再推辭,每次都高興地接受下來。她看我不再客客氣氣的,反而一臉的輕鬆。
其實我最喜歡看張阿姨的背影,她年輕的時候,跳過芭蕾,已經六七十歲的人了,腰背挺直,走路的姿勢非常好看。她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總是把自己打扮的非常雅致且光鮮亮麗,沒有任何衰敗的樣子,也沒有大紅大綠的招搖。
有的時候望著她的背影,我就會想自己的老年,是不是也會像她這樣腰背筆直,風韻尚在呢?
我希望自己能把散步當成習慣當成目的,堅持下去。不要總是以為自己29歲,隨時提醒自己散步的好處。做到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