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無所得

(2008-12-04 22:48:14) 下一個
以無所得

文/小平

對佛學,不能參其一二。這樣把“以無所得故” 打字出來後,心下是惶恐的。

早年少小的時候,偶爾翻弄一本破舊的刻石拓本集子,隻記得黑乎乎的版底,斑駁的字跡,再加上已經卷角的紙頁和發酶的腐朽味道,那本集子給我剩餘的印象就是“以無所得故” 這五個字了。

這五個字,應該是一方印章的拓本。憑微薄的記憶,和對書畫印刻的無知,實在無法查尋那本集子真正的由來和出處。但清楚的記得是篆書。這少許清晰的記憶,源於好奇,好奇篆書的變體,也好奇這五個字的本義。

拓本集子雖然淩亂,但篆書勻整滑潤的體態,把這五個字方方正正地圈點在一頁紙張的中央。雖然拓本底色裏照舊很多的劃痕,書頁照舊掉了頁角,但每每翻到這一頁,人就特別平靜。所以,特別偏好臨摹這幾個字。

臨摹的時候,除了注重筆劃協調,豪尖上的輕重緩急,手腕上的跳脫順逆,也無他了。

那個時候用的是土黃色的草宣紙,偶爾也用報紙,就這麽一頁一頁的描臨下去,這五個字就真的如一枚千年的印章,飽滿深刻地拓在記憶裏了。

可惜,那麽小,怎麽懂得這字裏墨外的含義?其實,現在不小了,也未必參透哪怕皮毛。

所以打出這五個字之前,先決定去查閱。這在以前,恐怕要泡到什麽古文書店或市圖書館熬個一天兩夜的也未可知。現在好了,有了網絡,所有半瓶子醋的,都可以暫時搞個熱饅頭鍋,現蒸現賣了。

我就是!

有一天,上網查閱,很容易地,知道一些由來和字麵的意義,比如:這是佛經某心經裏的一句,至於是具體的哪段心經,網上也說的很清楚,在我的半瓶子醋還沒有晃當出去之前,我就不一一縲述了。

至於這五個字的含義,我摘錄了一個我覺得比較白話的解釋。如下:

以一起無所得的緣故,所以無智慧所得,所以無受想行職可得,所以無色聲香味觸法可得,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可得,所以無眼界可得,所以無意識界可得,所以無無明可得,也無無明盡可得,所以無老死可得,也無老死盡可得,所以無苦集滅道可得。。。所以沒有生滅,所以沒有垢淨,所以沒有增減。。。此乃貫穿及連結心經所要詮釋的一切宇宙實相。

忽然對佛家的四大皆空似乎有了些許明了。想起了李叔同與佛家的緣起緣終。以他彼等超人的藝術才華和人格魅力,又家境殷實,不必有生存的辛苦,我曾經想過,如果不是最終皈依佛門,還有什麽更好的出路?!不知道怎樣感慨。

我想,外人如我,是無資格評論和思想的。這與紅摟開篇《石上偈》中的“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的歎息是否可以彼此相知相識並相惜了呢?

作為大俗特俗的我等,生命裏的蒼涼和寂寞並不顯然,當然偉岸和彰顯也不突出。有很多時候,其實我們追求的,盼望的,依依不舍的,也許就是這些貌似寡淡的日子裏的一份平靜和安樂。

這種心態,很有可能在當下被視為頹廢。我不知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by小平 回複 悄悄話 嗯?在哪一行?嗬嗬。。。我都是打字完了,就萬事大吉了。。。謝謝指出。
呆霸王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很有味!

隻是誤鍵一字:

是“受想行*識*”吧。


你得詩也很有韻味。 等待更多佳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