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

Open minded is good . Judgemental is bad
正文

由一個老人走失想到的

(2009-05-24 11:19:48) 下一個
當我和小不點在院子裏玩兒時,老公過來說:“你沒聽見直升飛機和警車的聲音嗎?”我這人有點兒像男的, 一個時間段裏就能幹一件事兒。這才注意到的確在不遠處有架直升飛機在盤旋。老公告訴我, 他上網查了,附近有一個78歲的老人走失了。我問他,那麽大歲數,幹嘛非自己住,為什麽不去老年公寓呢? 老公告訴我說他和老伴住一起, 能自理,就是不認路。
這裏的子女成年後就離開家, 各奔東西。 老年人老了, 不能自理了, 就住進老年公寓。 離得近的子女也就常去看看。 如果說西人不孝, 我是不同意的。 老公的外公去世之前, 婆婆每周至少去3次。老人身體不好時, 幾乎天天去。 而我的老公也總是給父母打電話,或幹脆帶我們過去坐坐。 所謂愛, 天下人都是一樣的。 父母愛子女,子女也會愛父母。西人跟國人不同的是他們不講孝道。我欣賞這裏的一位音樂家,叫Robert Wills. 他父親是美國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拋下他們母子回美國了。 如今他成年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事業有成。他的父親要聯係他。 他說:“我可以見我的父親, 但是我不想和他有太多往來。我永遠也不會拋棄我的家庭。 ”還有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8枚金牌的菲爾普斯,他的父親也是因為他小時候有嚴重的多動症而離開他們。 他的母親沒有放棄他, 因勢利導, 讓他學遊泳。 如今成了冠軍, 那個父親要見兒子,可是飛魚不肯。國內有一個歌星叫戴嬈, 她的父親也是在她很小時就拋棄她們母女 。如今女兒成名了, 反過來告女兒付養老費。因為按孝道, 隻要生了你,養不養, 教沒教, 不管, 你就得孝順。 什麽是父親, 難道就是提供了一個精子的男人嗎?這種孝,不講也罷。
回到這個走失的老人身上。很多老人,不管中外, 老了以後都是很倔的。明明不能自理了,還就是不服。 我奶奶80多時, 還要自己做飯。好幾次都忘了關煤氣。 後來,她非要自己打掃衛生, 踩在凳子上摔下來造成骨折, 生命的最後3年就是在床上度過的。 老人和孩子, 在生命兩頭兒的人都是一樣的。 我每次從幼兒園接大女兒回來, 愛問她中午吃了什麽。4歲之前, 她的回答往往是忘了,或胡說一個什麽。 老公的外公也是, 在他生命的最後1,2年, 問他中午吃了什麽。 他一般會說:“我不記得了, 反正很好吃”。 有時候還要護士把女兒叫過來, 就為了問:“我結過婚, 有過老婆嗎?我怎麽不記得。”
現在,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給孩子的越來越多,包括物質,精神和時間。對孩子是如此重視, 那麽老人呢? 我們為了孩子選擇安定, 可有幾個能為老人選擇安定下來呢?還別說我們這些在海外的, 就算在國內生活工作的朋友, 又有幾個是在父母身邊的?
我們都意識到要盡早教會孩子能自理,獨立, 就等於給了孩子自由。 同樣, 我也希望我的父母長壽, 健康, 腦筋好, 因為那樣他們也擁有自由。我媽媽身體很好, 腦子也清楚, 她才不願意和子女一起生活呢。因為她覺得那不是她的家。 人的一生中隻有中間階段是自由的, 兩頭兒都因為自己不能而沒有自由,也是因為不能還沒有安全感。當我們接近我們來的那個地方時, 也隻有父母,子女, 配偶能給與安慰和安全感。
真希望做一份自由的職業, 或在家辦公的工作方式越來越普及,不受地點限製,就可以在父母老到學齡前兒童狀態的時候, 白天送他們去老人中心玩, 晚上接回家。 等老到如嬰兒般時, 就養在自己身邊。 太理想化了,不是嗎?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與自己的父母之間, 哪個優先級更高?越來越多的人,傾向 優先考慮前者,這符合西方的理性,因為孩子的生命是父母選的。而對為子女付出了時間,精力和金錢的父母們, 作為子女的我, 感到的是那麽的不公平。 我的父母可能很快就會像我的孩子一樣需要有親人在身邊, 需要安全感。我該怎麽辦? 真的是毫無辦法可想, 隻能祈禱他們能健康地生活著,越長越好, 等到我的孩子們長大些 , 再大些。。
想起中國的老話兒:不養兒, 不知父母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