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pe_Hope的博客

身無萬貫盈家彩,心有一書翰墨香。
個人資料
正文

學詩手記: 又得奇言偏恨隔,偶來佳句不成詩。

(2016-04-06 09:01:32) 下一個

學詩手記: 又得奇言偏恨隔,偶來佳句不成詩。

 

偶來佳句不成詩

(一)

偶來佳句不成詩,

複向花叢覓語絲。

絲語方生偏又去,

橫眉豎眼惱吹髭。

 

(二)

花好燕飛春旖旎,

偶來佳句不成詩。

空箋始恨才情淺,

又悔拋書少小時。

 

(三)

心有靈犀無一點,

橫斜筆畫西窗剪。

偶來佳句不成詩,

長夜難眠風又卷。

 

(四)

斜風細雨笑吾癡,

繞賞春花賦又遲。

搜遍枯腸無妙語,

偶來佳句不成詩。

 

 

(一)

霧裡看花雖妙景,

何如清氣掃長空。

遙迢天際無邊處,

不見浮雲見彩虹。

 

(二)

臨淵問水求詩道,

淵自無言水自流。

若曉清潭深百尺,

便知底處有春秋。

 

《人間詞話》王國維

[四十]問“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穀則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處唯在不隔。詞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詞論,如歐陽公《少年遊·詠春草》上半闕雲:“闌幹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二月三月,千裏萬裏,行色苦愁人。”語語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雲“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隔矣。白石《翠樓吟》:“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玉梯凝望久,歎芳草萋萋千裏。”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氣”,則隔矣。然南宋詞雖不隔處,比之前人,自有淺深厚薄之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