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威尼斯 一街繁華 滿目滄桑 (一貼到底)

(2008-12-09 17:51:17) 下一個
這是去年去意大利的一個攝影遊記係列,最初發在窮遊上,因為原來的圖床死了,故在這裏修複精簡後再分享一次。

《威尼斯 一街繁華 滿目滄桑 》

vnc-10


即使隔著這扇門,我也能嗅到外麵明媚陽光摻雜著古老街道潮濕的味道,這陳舊味道分明已經在這裏飄蕩了千年。從這扇門走出去,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威尼斯。

住的旅館在這樣一條古老安靜的窄巷裏,找起來不是很方便,但是很安靜,早上7點多,街上就逐漸匯入旅遊的、送貨的、上班的、送孩子上學的人們,但是一打開門你一定立刻會感受到這是一個如此不同的早晨,威尼斯是世界上少有的無車城市,沒有汽車鳴叫和汽油味道,家家門口的停車位被後院的船位取代,水上生活的人們自古就很愜意。

vnc-16

在威尼斯拍攝是很幸福的事情,幸福在於,這裏空氣清新,能見度高,史跡豐富,處處入畫,身心陶醉,整個城市建於水上,和我們江南水鄉那種沿河而走的江南景色不同的是,這裏滄桑而不破爛,水質清潔,交通方便,喜歡風景的有風景,喜歡人文的有人文,不同於那些名山大川,再牛的攝影師大概也就是去試圖完美再現大自然的傑作而已,而威尼斯的曆史本身賦予這個城市的滄桑感,以如此美麗和婉約的方式呈現出來時光交疊,每時每刻每個角度都有不同的取材價值。

vnc-35

而拍攝威尼斯又是如此不幸,這裏遊人如織,萬頭攢動,移步換景,很容易迷失在人群和美景之中,回來看看手裏的東西,要不就是明信片一樣的重複別人,就是旅遊留影,要試圖穿越時空,追憶往昔,遊人和現代社會的一切都成為一種累贅,避開遊人就能看到好的景色,而避開遊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避開遊客匯集的主路。特別是清晨當城市還沒有蘇醒的時候,那些無名小巷的盡頭,一切似乎都仿若通過時間機器回到從前。而另一方麵,在這個曆史和今天、夢幻和現實交錯的地方,到處都能找到這種交錯中形成的種種妙趣橫生的場麵,捕捉到這些場麵就能捕捉到人文攝影的價值所在。

vnc-22

如果不是為了商業攝影,並不需要過於複雜繁重的設備,隻要自己覺得合適就好,關鍵不是設備,而是大腦和眼睛,我使用一隻佳能的小傻瓜Powershot SD550,有手動功能,極端靈活,便於攜帶,省電,有視孔,可以直接取景,另外很多博物館和教堂內部是不讓專業相機拍攝的,用家用小相機,隻要不打開閃光燈,並不會引起管理人員的注意,而在大街上,直接正麵拍攝行人往往會引起注意,拍攝效果不好,因此低調比較安全。

vnc-20

行走威尼斯,地圖也許沒有什麽用,隻要跟著人群走,無論那裏都會給你驚喜,從住的地方出來的時候就開始迷路了,不過在這個城市迷路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會很好玩的事情,每個拐角和岔道上都為你準備了意外的驚奇,你會隨便遇見的一座優雅的橋、一所斑駁的老房子、一座沒有名字的雕像甚至是一根裝飾華麗的柱子,但是因為是在威尼斯,一切都有了故事。威尼斯是個不大的城市,聖馬克廣場就是這裏的羅馬,條條小路最後怎麽都能走到某一個著名的景點,鏈接到另一個景點,就算是走回頭路,你會獲得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同樣景物的機會。

vnc-40

盡管威尼斯有400多個橋和120個島,我的計劃僅僅是主島和玻璃島,在這裏我隻有一天時間,晚上11點要坐夜車去意大利西岸的五漁村,走馬看花之餘,還要找個地方靜靜懷古養心,因此放棄了按照目錄暴走的方式。

vnc-28

整個主島分成6個區,要是想看完威尼斯的所有藝術和建築珍品很難也沒有必要,我住的北區是康納瑞秋(cannaregio)從火車站出來沿著那條熱鬧的集市街道一路東行就是猶太社區ghetto,當年那些刻薄的威尼斯商人大概就住在這裏。北區算是威尼斯的窮區,好房子不多,人很多。西區卡斯代羅(castello)區有很多文藝複興式的教堂,這裏的中心就是San zanipolo廣場,一座巨大的青銅騎士像頗有氣勢。南區(dursoduro)輕鬆寧靜,就像是紐約的格林威治村,沿海有不少看風景的小巧的咖啡館、商店和畫廊,當然也是有錢人集中的地方。一河之隔的南岸guidecca就是工薪階層的居住區了,聖保羅區是威尼斯最古老和商業區,這裏人山人海,商店如林,商人們已經把這裏的每寸土地變成了賺錢的機器,喜歡逛店的人在這裏就像是到了天堂,這裏也是景點集中的地區,它的西邊就是聖馬克區,聖馬克廣場是每個遊人必去的地方。

vnc-29

威尼斯,8世紀中葉,這個並不起眼的小漁村在一群精明商人領導下令人意外的快速成長為一個強大的軍事商業共和國,到了13世紀,羅馬帝國的龐大身軀已經腐朽,而世界舞台將聚光燈全部留給威尼斯,今天的西方政治,文化,藝術,法律都留有它的影子,曆史上對於威尼斯的讚美從來就不缺,但是命運就是這樣作弄人的,15世紀以後,當土耳其人占領君士坦丁堡,地中海東部的支撐消失,葡萄牙在好望角的新航線上搶光了威尼斯的生意,這個一度榮華無度的威尼斯逐漸被世界邊緣化。帝國的龍種最後孵化出來的僅僅是跳蚤,否則我們今天見的將不是這個小小的童話般的城市,而是另一個帝國的首都。

vnc-25

到達聖馬可廣場正是中午的飯點,拿破侖稱之為歐洲最優雅的會客室裏萬頭攢動人潮洶湧鴿子滿地。這裏就是很多人看到的那個童話世界,裝飾過於華麗的建築並沒有教堂和政府機關的莊重,到像是為財富的炫耀而建造的形象工程,鍾樓是俯視整個威尼斯最好的地方,而排隊的人群比買大白菜的人還多。

vnc-18

在廣場上那個四方型,表麵都是柱子和拱們的就是總督府Palazzo Ducale,它的原型是軍事要塞,但是帝國強大以後,這裏遠遠不再是敵人能接近得地方,因此建築本身功能也發生了變化,總督府內的大會議廳是全意大利最大的大廳,可容納1700人參加會議,如此巨大的跨度中間居然沒有柱子支撐令人驚歎,和炎熱混亂的廣場不同的是,裏麵的人並不多,而且2層大廳的窗戶都是朝向寬闊的水麵,不斷有涼風吹來,在古代千人大會而沒有空調,大概全靠這些通風的窗戶。

vnc-27

2樓也是朝外觀望拍照的好地方。很多寂靜的院落隻有從這裏才能看見,聖馬克教堂據說埋葬著馬克福音的作者也是聖徒聖馬克,他的屍體也是當年從埃及偷回來的,教堂多次修建,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也是威尼斯最重要的教堂,主要藝術品就是馬賽克的圖畫,這類藝術在意大利很多城市都能見到,但是在這個教堂裏麵保存的比較係統完整,特別是摻雜了金色的馬賽克和寶石的反光使得藝術品金碧輝煌,都是金氣十足的背景讓這些藝術品摻雜十足的財富炫耀的銅臭,和聖徒的故事本身形成頗為諷刺性對比。

vnc-23

穿過人群,沿著無名小路到了島的最東端,這裏遊人稀少,古老的建築下,靜靜聆聽從水巷中傳來的悠悠鋼琴聲音,在教堂前的樓梯上小坐片刻,鍾聲響起的時候,恍惚間已經是片刻小睡,從水巷傳來的意大利語似懂非懂之間宛如聽歌,才知道帕瓦羅蒂和那個瞎子波切利在唱歌的時候為什麽要閉上眼睛,我於是也閉上眼睛,風在耳邊低語,似懂非懂的聽到威尼斯的繁華喧囂後宛如歎息的悲歌。

vnc-33

坐船到玻璃島,不是為了去買玻璃,據說那裏很多產品都是中國製造了,而玻璃島後麵是一片清靜的地方,水鄉風貌十足,遊客稀少,出沒的都是本地居民,黃昏時分,溫暖的陽光照在那些水巷邊的牆麵上,水中的倒影色彩十分豔麗。我看見一個年輕的女孩在陽光下安靜的修補一幅玻璃畫,她不知道她本身就是一副畫。

vnc-30

晚上回到住處的時候已經天黑,夜色下的威尼斯完全沒有了白天的喧囂,街頭的酒吧和餐館依舊座滿了人,晚風習麵,我在附近的小餐館喝了一杯意大利啤酒加上一張匹薩,而後不得不背著行李消失在火車站。

不同的人的眼中,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威尼斯,有人看到浪漫童話,有人看到滿眼滄桑。然而威尼斯人自有他們的情調,從斑斑駁駁的舊房子和窗前的鮮花上就能看出來,他們身處滄桑但是沒有忘記童話。據說世界平均溫度再升高2度,聖馬克廣場就要在水麵以下了,2度離我們還有多遠?

vnc-6

如果上帝隻給我一天時間,我會先給威尼斯。不過,一天也就夠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simonsun08/sets/72157610510881565/ 威尼斯相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