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糖包誕生成長記(0-2個月,非常糖)

(2013-01-13 20:04:09) 下一個
(2011年1月15日原載於MITBBS未名空間“我愛寶寶版”http://www.mitbbs.com/bbsann2/bbs.faq/Recommend/5/M.1295136184_2.B0/%E5%B0%8F%E7%B3%96%E5%8C%85%E8%AF%9E%E7%94%9F%E6%88%90%E9%95%BF%E8%AE%B0%EF%BC%880-2%E4%B8%AA%E6%9C%88%EF%BC%8C%E9%9D%9E%E5%B8%B8%E7%B3%96%EF%BC%89) 
 
LD經常在本版潛水瀏覽各種信息,特囑托糖爸發表產經一篇以謝各位大蝦;然糖爸懶得
動彈,總是一拖再拖,一轉眼我們家小糖包都2個月了,看看再不發是不行了,而且標
題也得改了,遂碼字一方,和大家分享。

既然說到小兒小糖包,就不得不提提糖的故事。LD身材苗條,家族曆史巨健康,爺爺奶
奶姥姥都活了90多歲,平時注意鍛煉,懷孕前每周長跑2-3次,懷孕期間堅持每天步行
至少2英裏,卻還是沒能過糖篩,無奈地獲得了“糖媽”光榮稱號。經糖爸繪製血糖隨
時間變化曲線(不過隻有4個點,醫院測的),看上去糖媽的血糖上升得比較慢,老美
的標準是一個小時到峰值,她是兩個小時才到峰值,此後衰減速率與老美標準相仿但稍
慢。於是乎,糖媽第一個小時的血糖遠遠低於標準,但第二小時和3小時都稍稍超了一
點。其實我覺得糖媽的緩釋糖代謝更健康,沒有突變;但老美評價糖媽的標準就是這樣
沒有任何辦法。一位美國醫生也跟我們說她看到的沒有過糖篩的亞洲女孩大都是苗條型
的,而老美不過糖篩的都是豐滿高大型的,她也不知道為什麽,讓我們不必太擔心。竊
以為正是因為這種緩釋糖代謝才使得亞洲mm苗條吧。不是學醫的,權且胡亂猜猜,歡迎
拍磚,嗬嗬。既然有了“糖”,糖爸糖媽一致認為沒有比小糖包更合適的小名了,還能
勾起點爸媽的童年記憶,那可是當年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東東之一呀! : )

小糖包第一次“大動作”是去年夏天在一次國內訪美藝術團的演出上。京劇“三岔口”
的鑼鼓聲一響,糖媽就感覺糖包在裏麵練拳,不愧是咱中國娃,中華傳統藝術才能激起
他的興趣。後來糖包不但打拳踢腿還在媽媽肚子裏打滾,時常看到媽媽肚子鼓起一塊,
不知是他的小拳頭還是小腳丫。練得媽媽心慌意亂的時候糖爸就把大手往LD肚子上一捂
,叫做“熱糖包”,熱過之後10次有7次半糖包會平靜下來。懷孕後期糖媽又開始偶爾
感到惡心,本版信息說是小娃在長頭發,所以沒有在意,過一段時間消失了。不料過了
幾周糖媽又開始偶爾有惡心的感覺,於是糖爸照此推理很擔心小糖包已經開始在娘胎裏
長胸毛,心裏還納悶:雖然是男娃,不過也太早了點吧。出生一看頭發是長了不少,不
過好在沒長胸毛,隻是背上有很多細小的胎毛,也不知道像誰 。

小糖包的預產期是11月中旬,不料他小人家耐不住寂寞,提前10天新鮮出爐了,到這個
世界搗亂。他出生前兩天糖爸糖媽剛去看了產房,出生前一天糖媽還上了一整天班且沒
有任何異樣,不料第二天淩晨宮縮就開始了,隨後破了一小部分羊水,於是趕緊給醫院
打電話去,告訴他們糖媽即將在糖爸陪同下對產科病房進行正式友好訪問,請做好接洽
準備。糖媽路上疼痛難忍,跟糖爸說要打epidural;糖爸一邊安慰糖媽,一邊建議還是
盡量少給醫生犯錯誤的機會,產課上說紮這個東東還是有點tricky的,碰上新手說不定
要遭罪(後來得知我們這醫院還真就有紮了6針才紮進去的!)。到了醫院一檢查,已經
6指半了!糖媽驚喜萬分,epidural也不要了,堅持純自然生產。糖爸倒是很心疼,看
著測宮縮的繪圖儀周期性的畫出一個個大peak,每個峰值到來的時候糖媽痛得連話都說
不出來了,母親偉大呀!好在陪我們的護士和助產士都非常有經驗,而且糖媽3代以內
的家族史都是順產,所以糖媽糖爸都很有信產。糖媽嚐試了幾個姿勢後發現蹲在馬桶上
最舒服,於是糖爸和護士阿姨都在旁邊伺候著,護士坐在馬桶旁邊的澡盆邊上,糖爸搬
了把椅子坐在另一邊,儼然兩大護法,那景象現在想起來有點滑稽。糖爸想給糖媽按摩
按摩,不過糖媽覺得沒有必要瞎折騰,大部份時間蹲馬桶,偶爾起來走走就行了,於是
糖爸在產課上學的一點推拿功夫一點也沒派上用場。到醫院大約2個半小時後糖媽覺得
非常想push,回到床上檢查了一下,發現隻差一點點了,又過了大約一刻鍾助產士說可
以push了,於是糖包長滿頭發黑乎乎的小腦袋很快露了頭,又push了兩下小糖包就徹底
出爐了。從到達醫院到糖包出爐共3小時整,算是很順利了,看來懷孕期間堅持運動還
是很有效果地。糖媽說當年大學的女生體育老師宣傳鍛煉的好處之一就是以後生孩子容
易,信然。整個生產過程糖媽雖然表情痛苦,但是表現得非常堅強,糖爸醫生護士都特
別佩服,這裏要大大的讚一個!

小糖包一出來就用很嘹亮的哭聲宣讀自己的“獨立宣言”,姿勢卻很怪異:左眼睜右眼
閉,貌似大得“難得糊塗”真諦;一隻小胳膊不斷在空中劃圈,估計是娘胎裏練習“車
輪拳”的結果;另一隻小手放在嘴邊吮吸,糖爸看了竊喜:這小子居然在娘胎裏就學會
吃手了,估計以後跟他老爸一樣是個饞貓。護士阿姨把糖包放在媽媽身上親熱,幾分鍾
後糖爸在醫生指定地點為小糖包的獨立隆重“剪彩”。糖媽引導小糖包找到“糧倉”,
開始出生後第一頓大餐,小家夥吃得很香很賣力氣的樣子。糖爸仔細端詳糖包,發現這
小子大手大腳,指(趾)頭修長,像足了自己,連指甲的形狀都一模一樣。眼睛像媽媽
,整體相貌像誰看不大出來,不過耳朵挺大而且耳垂向外翻,很像廟裏的佛爺,這點和
糖爸糖媽都不同,不知是從哪位祖宗那裏繼承的光榮傳統。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右耳上沿
有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凹坑,而媽媽左耳同樣的位置也有一個類似的微小凹坑,這樣細節
的特征都遺傳下來了,不得不讚歎生物之奇妙。糖包不喜歡被包在“蠟燭包”裏,在裏
麵搗騰搗騰先把兩隻小胳膊伸了出來,然後再往上竄,最後的睡姿是“舉手投降”式,
非常搞笑。據他奶奶說糖爸小時候睡覺也是一個德性,看來這也有點“曆史淵源”。

糖爸原想糖包出鍋得這麽順利,下麵兩天在醫院裏應該比較輕鬆了,沒想到根本不是這
麽回事。一方麵是美國醫生護士過於殷勤到了擾民的程度:晝夜不停隔兩個小時查房一
次,每次換崗後新護士都要的問糖爸糖媽類似的問題,也不看看前麵的記錄,而且媽媽
和寶寶頭24小時要每3小時監測一次血糖(因為是糖媽的緣故),搞得俺們一家不得安
寧;另一方麵是我們決定母乳喂養,需要每2個小時喂一次,每次至少20分鍾,即使糖
包睡了也得把他搞醒了起來喂,糖爸還在護士建議下進行“督戰”,看到糖寶吃著吃著
睡著了就得刺激刺激他的小臉蛋小腳丫讓他接著吃。於是乎,糖爸糖媽第一天根本沒有
休息好。建議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媽們堅決拒絕產後媽媽和寶寶的血糖測試,太麻煩
而且碰上手法不過關的護士會把寶寶搞得很痛苦。第二天糖爸糖媽撐不住,請護士幫忙
晚上看看糖包,方才睡了點覺。糖爸歎曰幸好隻要在醫院住兩天,否則糖爸也要被折騰
住院了,這醫院是倒搭給我錢我也不住了,兩天後出院的時候糖媽糖爸頗有勝利大逃亡
的感覺。其中的趣事是糖爸第二次給糖包換尿布就被他一泡尿泚到了眼鏡上,回家後糖
包的爺爺說這是糖包敬爸爸一杯酒,嗬嗬。

糖媽由於是自然順產恢複得非常好,當天就可以自己下地去衛生間淋浴了,出院那天行
走已經沒有任何問題。回家後糖爸和糖包的奶奶經常做點牛排,鯽魚湯(老外店的
tilapia也成,抹點味曾miso煎一煎再加點海帶燉湯味道更好),蘑菇丸子湯,餃子餛等
東東,糖媽吃得不錯,一周後就開始到室外溜達了,而且“產量”順利增加,頭兩周糖
包還吃點配方奶,第3周開始母乳就足夠吃了。我們以實踐證明傳統的“坐月子”現在
是沒有必要的,現代人營養很好,無需靜養,產後多喝點湯多吃點有營養的東東並適當
運動即可。另外老外的奶酪,中國的甜酒釀,還有歐洲用了1000多年的mother’s milk
茶(聞起來像茴香, wholefood等有機食品商店有售)對提高產量都很有效果。

糖包出爐後的第一個挑戰是“堿大了點”(新生兒黃疸),咱中國的胖小子們60%以上
都會出現這個問題,通常2周內會自然消失。但美國的醫生挺把這個當回事的,要我們
每天去驗血測膽紅素指標,想到每次要從小腳跟抽血搞得他哇哇大哭,糖媽糖爸都很不
樂意,經請教糖包的姥爺和大姨奶奶(都是國內的老大夫)糖爸婉言拒絕了這個無理要
求,在糖媽的“物資支持”下堅持給糖包多吃以便多拉,排除體內毒素,隨著糖包粑粑
的顏色由綠變黃,此症果然不治自愈。另一個問題是糖包開始長睫毛了,早上經常會有
很多眼屎,糖媽糖爸在《十月懷胎》一書中看到用眼藥水對小寶寶毫無益處,而滴母乳
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於是嚐試一下,果然特別靈驗!現在糖包的睫毛長長的,足以讓那
些大明星嫉妒。挑戰之三是小寶寶胃腸發育不健全,便便有時不容易,起初糖包要便便
的時候會做出哲學家般的深沉表情,不打不鬧不哭不叫,集中精力準備拉粑粑,有時小
臉憋得通紅,很是吃力。很快糖包找到了一個更容易的解決方案:他發明了“以吃促拉
”大法,就是要便便前即使飽了還哭著要點奶吃,吃了不到20毫升就隻聽“撲”的一聲
大功告成,糖爸糖媽聞得此聲會再等一小會兒讓他徹底結束戰鬥,然後屁顛屁顛的抱著
糖包去換尿布。3周以後糖包的胃腸係統越來越好,大便次數明顯減少,營養吸收增加
,這個大法就越來越少應用了。另外他有時候鼻子不通氣,小寶寶又不會擤鼻子,奶奶
就用中國的傳統辦法在他鼻孔附近點一點點香油,促進他打噴嚏疏通鼻腔,也非常管用。

糖爸根據糖包的小名又發明了很多“專業術語”:糖包吃了奶後叫做“灌湯包”,糖包
吃飽了在媽媽懷裏縮成一團的時候叫“糖球“,拉了粑粑叫“臭彈”,哭鬧的時候則叫
“糖衣炮彈”。糖包平時很少無理取鬧,哭起來主要是要吃要拉或者急著要睡覺。要吃
的時候特別急,哭得那叫一個傷心,整個臉漲得通紅,唯有眉心由於被擠得缺血呈現白
色,糖爸開玩笑說原來曹操的臉譜是根據糖包的哭相改編的。2周後他要吃的時候還會
發出短促有力的“哎,哎”聲,表示“我餓了”,吃飽了臉上會時不時露出微笑,特別
可愛。為了養成他按時吃飯的習慣有時候需要拖延他一會兒,一般來說給個奶嘴是最好
的辦法,但是糖包從第一次接觸奶嘴就知道它不是真東西,對此興趣非常有限。於是糖
爸根據“望梅止渴”的原理發展出了“望媽止餓”大法,抱著糖包顛一會再帶他看看媽
媽,如此反複,到也能起到作用。糖包每天思考的最重大人生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吃和
睡的關係,有時他想吃同時也想睡,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會鬧一鬧,糖爸就開導他吃大
餐的時候可不能閉著眼睛,否則自己吃的是什麽都不知道,又引用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名
言告訴他美食和美睡不可同時兼得的道理。如果他睡過頭了錯過了一頓飯,那吃完後就
一定要堅持不睡等著下一頓,絕對不再錯過,且虧待不了自己的肚子呢。糖包每天早上
起來會躺在床上一邊打拳一邊咿咿呀呀練練發聲,可持續半個鍾頭之久,有時候是大聲
疾呼非常陽剛,有時聲音卻溫柔得像小女孩。感恩節那天最好玩,他早上5點多鍾清楚
的發出了“噢-吧”的聲音,這是他頭一次發出這兩個音節,而且這天早上他隻說了這
一句,糖爸很奇怪他怎麽今天想起來發這個音,難道會叫爸爸了?早上看看新聞,發現
奧巴馬童鞋剛剛在慶祝感恩節的籃球賽上受傷,嘴上被縫了n針,恍然大悟:原來糖包
未卜先知,他早上是說奧巴馬出事了,牛!: )

這兩個月來小糖包順利成長,越來越可愛。他體重增加了4斤多,脖子也可以立起來了
,手腳都很有勁,放在床上能爬個10公分,立著抱他的時候他會積極把大人當大樹往上
爬,糖爸稱之為“登鼻子上臉”, 哭著要吃的時候還會叫”Mia Mia”,估計離自覺叫
媽媽不遠了。糖包很有興趣看電視,看到food channel的嘉賓在大塊朵頤自己的小嘴也
吧唧吧唧的。糖包的成長首先得益於糖媽的悉心照料,晚上不辭勞苦喂糖包安慰糖包抱
著糖包睡覺覺,還親手給糖包做了很多小圍嘴和一個吃奶用的小“沙發墊”;其次是奶
奶爺爺白天照顧有加,估計比當年照顧糖爸猶有過之;最後糖爸也有功勞,是糖媽的好
後勤,給她做好吃的,也是哄糖包睡覺和幫他換尿布的專家。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糖爸糖媽也因為養糖包的經曆更加感激自己的父母的養育之恩,由衷感歎我們長這麽
大父母真不容易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糖媽糖爸都希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體
康健,福壽綿長,看著小糖包茁壯成長;不求糖包出人頭地,但求他一生自立自強,幸
福安康。


糖爸於達摩院雪穀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