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因果可轉變2
(2008-10-02 04:56:19)
下一個
因果可轉變2
李炳南老居士講
林看治居士筆記
因果可轉變
諸位老師,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前次講的戒殺是息刀兵之本,我們大家已經明白要消除刀兵劫的災難,必須要放下屠刀學佛。這樣改往修來的辦法,是否確實可靠呢?學人接下來要講的就是‘因果可轉變’。
甲、因果定律
(1)不消滅:在座的各位,有的必定會想:你講因果可以轉變,似乎不合佛法道理,佛法是講有因有果,因果定律是不消滅的,你為什麽說因果可以轉變呢?對!因果定律是不能消滅的,經中也有一首偈說:‘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逢時,果報還自受。’意義是說:即使過了百千劫那樣久的時間,各人所造的罪業仍是不會消滅的。要知道因與果的中間有個‘緣’,因與緣會逢的時候,果報還是自己要受的。
(2)不抵銷:假若過去作惡很多,現在作出很多的善來抵銷也不可能嗎?對!不可能!因為因果定律是無法可以抵銷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定的道理,好比一塊土地上同時種下瓜種,亦種下豆種,將來瓜種一定生瓜,豆種一定生豆,瓜是不會消滅豆,豆亦不會消滅瓜的。可是現在又講因果可以轉變,要怎麽個轉法呢?
乙、知因斷緣轉果
(1)明事理:諸位要知道,因是因,緣是緣,果是果,此要分為三段來說明。因由緣而生果,學人今天所要講的是緣,什麽叫緣呢?我且問大家:‘目前刀兵劫會來嗎?’諸位必定回答:‘不會來。’這是刀兵劫的緣還未到,在此緣未成熟的時候,才可轉變因果。假若斷掉了刀兵劫未成熟的緣,就可能轉變刀兵劫的果報;一旦緣成熟了就沒有辦法補救,因為過去共同造的業緣成熟,即使你神通廣大亦沒辦法解決。
(2)運方法:那麽刀兵劫的緣未成熟以前,要用什麽方法補救呢?那就是要用消滅‘增上緣’的方法,好像大夫醫治病人要對症下藥,患者若是發燒,就要開涼藥,病人是寒症,就要開溫補劑,對症下藥就是良藥!假若患者熱病用補藥,寒病開涼藥,這種醫生就害死人。話說到這裏,有人也許會說:‘多多為善,修橋造路,就能息滅刀兵劫的災難。’這種話是不可靠的,因為受刀兵劫,不是你過去破壞道路、破壞橋梁的果!現在用修橋造路來抵銷,這是牛頭不對馬嘴,講不通的,這就好像庸醫不認識病症亂開藥方,患者發熱開補藥一樣。要知道受刀兵劫的報應,是過去造了殺因,所以要受殺的因果,現在要斷殺因就沒有緣,無殺緣就不結殺的果報,就不發生刀兵劫。這種斷緣的道理,諸位假若聽不明白,我就講一個故事來引證。
故事:法師善喻
過去某個地方有一座寺廟,有一位法師在那裏講經,同時有一個曾經造了大罪業的人,聽完了經就去請問法師說:‘我過去殺生害命,已經造了大罪業,該怎麽辦呢?’法師就教他:‘你要真心流露,發心懺悔,現在還未結果,斷緣就可以。’但是此人隻知因與果,不明白緣的道理。法師就善巧方便,拿一包蒺藜給他,教他種在寺後空地的東西兩條小路邊,東邊種的蒺藜要撒石灰,不要澆水;西邊種的要天天澆水。法師又交待他每隔五天要赤足走一次,東邊走走西邊走走。此人頭一次東走走西走走,沒有什麽感覺。法師就再叫他西邊依然天天澆水,東邊依然不可以澆水。再隔五天亦是赤著足兩邊走走。又隔了五天,忽然看到西邊蒺藜已經出芽。再五天看到芽已長了三寸,且開出黃花。又五星期後,在西邊赤足走時,就被蒺藜的刺,刺得不能再走了。法師就問:‘東邊呢?’那個人答:‘不感覺什麽。 ’法師再說:‘東西兩邊皆種蒺藜種子,為什麽東邊能走西邊不能走呢?’這時他才恍然覺悟,原來東邊撒的是石灰,又不澆水,斷了緣就不發生作用;西邊的天天澆水,這水的增上緣,就發生了力量。所以同時下種,東邊的不發芽而西邊的卻茂盛,這就是有緣則生,無緣則滅,因果可轉變的道理。
丙、斷緣等次
聽你這樣講,我們大家已經相信,現在刀兵劫還沒有來,趕快斷緣,就不會結果報。可是緣要用什麽辦法來斷呢?斷緣的次第分上中下三等功夫,下等功夫自今天起不再殺生,吃三淨肉(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的肉),如此做到就是善人;中等功夫不但不殺生並且持長素,這樣做到就是等於自度的阿羅漢;上等功夫不但不殺生,吃長素,更進一步要放生,救它的生命,這種人等於利人的菩薩。以上三等功德,隨緣量力而為。再分述於下:
一、下功斷緣戒殺——易行
‘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先講容易行的下等功德,要從斷緣戒殺做起,古大德有兩句偈:‘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意思是說:有肉可吃就吃,沒有肉就算,隨緣就會消掉舊的罪業,千萬不可為了要吃肉而再殺生害命,又造了新的罪業而去受災殃。大藏經中有一部婆沙論,其中一句說:‘若一日一夜持不殺戒,當於來世中,絕不遇刀兵劫!’你看隻有持一晝夜的功德就這樣大的不得了,何況長持不殺戒豈非更大?話說到這裏,或有人問:聽你講,不殺生是避免來世的劫報,假若希望現世就避免刀兵劫,是否可能呢?我的答覆是‘可能’!且講一條故事來作證明:
事證:假齋免溺
從前有一個人搭了一隻船出門,在船內看見船主的木桶中有二條活活潑潑的魚,在水桶裏遊來遊去,可能中午就要殺了佐膳的樣子,此人就對船主說:‘你這兩條魚賣給我好嗎?’船主說:‘好啊!但是此魚價錢很高,兩尾要三百錢,您什麽時候要吃,就給你烹煮。’這個人就拿出三百錢給船主買了魚,一時不忍吃它,就說:‘我今天不吃,不要烹煮。’隔了一天,船主又問他:‘你今天要煮魚嗎?’那個人就答:‘不要不要!我今天吃觀音齋。’其實這個人並不吃觀音齋,他是眼看兩條魚在木桶中遊來遊去,怪可愛,不忍吃它,殺了烹煮更覺得很可憐,所以撒謊說吃觀音齋。最後,他終於把魚放入江中,使他們獲得了自由。
又隔了一天,船正在大江中行駛,忽然之間,狂風大作,波濤滔天,滿船的人都驚恐萬分,在跪跪拜拜喊救命的時候,忽然在雲中現出‘假齋’兩個字來,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就有人問道:‘船中什麽人吃假齋的?’問了好幾聲,這個人想道:‘我假吃觀音齋,一定犯了天條,假若隱瞞不說,豈不害了大家。’即時高聲應道:‘是我是我!’眾人就說:‘你下去吧!’就把他推下水去。說也奇怪,不知何處漂來了一塊木板,那個跳下水去的人竟安然無事地抓住了木板,一陣大風把他刮到岸邊,被人救了起來。再看那隻船,卻已經不起那陣狂急的風浪一吹而翻了身,船中的人統統沉入江底喂魚了。我們大家想想看,一念慈心起,就救活一條命。
二、中功斷緣兼素——難行
再說中等功德,不但要戒殺,而且兼素食,實行起來比較前麵的稍為難些,因為人生下來就有肉食的習氣,要斷肉食是很難的。不容易斷怎麽辦呢?這必須作下麵幾種觀想:
(1)怖兵劫來臨:請問大家怕刀兵劫來臨嗎?若是害怕,這碗肉放在我麵前,應觀想當時此畜被人宰殺時候是如何恐怖、害怕,好像刀兵劫來一樣,為求免遇刀兵劫,我就不吃這碗肉,此是第一步觀想。
(2)怖賊來被執: 第二步觀想:一旦戰亂,敵兵來時,人民被捆縛起來是何等可怕!這時應觀想:想這碗肉的畜生,當時被人買去,把它捆縛起時候,是何等的可憐;為了避免被賊執縛,我就不吃這碗肉。
(3)怖家人離散:第三步觀想:每個家庭皆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一旦被賊捆縛去,六親眷屬妻離子散後的悲傷。就應觀想:當時畜生被人捆縛捉去以後,它的眷屬悲鳴時的可憐相狀,這碗肉我就不忍吃了。
(4)心怖自身被殺:第四步觀想:假若我們要被殺的時候,心情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這個時候就應觀想:當畜生被宰殺時的流血,以及刀砧烹炸煎煮之苦,為求自身免被人殺,這碗肉我就不敢再吃了!
假若這四種觀想做到了,不但不想再吃肉,更進一步會發露懺悔過去所作不對的行為,並且以後永遠斷除肉食。
三、上功斷緣放生——互難易
(1)勝造七級浮屠:再來說上等功德,除了斷緣外,必須兼放生,佛家有一句話說:救一眾生,勝造七級浮屠。七級浮屠就是寺廟的七層寶塔,這樣看起來,就知道救一個眾生的功德是多麽大,因為佛是心心念念要救度眾生的,所以救一條眾生的命就和報答佛恩一樣。
(2)過去眷未來佛:我們大家要知道,六道裏頭皆有過去父母兄弟姊妹六親眷屬。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在此六道中,一切眾生的本性,原來是清淨光明的,因為無始染了無明,就迷惑顛倒在這六道中,生了死,死了生,投一次胎就有一次的父母六親眷屬。自無量劫來,父母眷屬之多,無法算出數量,因為凡夫一投胎就有隔陰之迷,自己看不出來。既看不出來為什麽能知道呢?要知道這是佛說的,釋迦牟尼佛是開大智慧大徹大悟的大聖人,佛眼看得清清楚楚。他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一旦遇了佛緣,信佛學佛,就能成佛!所以說一切眾生不但是過去父母,亦是未來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薩(不做菩薩是不能成佛的)。這須舉一條公案來引證:
公案:永明大師放生得救
宋朝有一位永明大師,他在俗時姓王,在一個江口作營理稅務的關卡官,好像現在港口收關稅的人。他是一位乘願再來的菩薩,因為住在江邊,天天看見漁夫捕了活活潑潑的魚,就引發了慈悲心,將每月的薪金拿出來買魚放生。經過了一段時間,漁夫們都知道王先生是個好主顧,有活魚就通通挑來賣給他放生。他每個月的薪金不夠買魚,買這邊不買那邊又過意不去,薪金買完了怎麽辦呢?就將稅庫的錢,權宜拿出來買魚放生。有一次,當上級主管來調查庫銀時,一時無法歸墊,被上司呈報上朝廷,政府即下令處他死刑。諸位要知道,國庫內所有的金錢,必須政府批準才可動用,這番王先生私自取了國庫金銀,一年之中取了很多,未經政府批準,所以被處死刑(從前的法律比現在嚴得多。)
大家都很同情他,知道王先生不是為了吃喝嫖賭用了國庫的錢,但也是愛莫能助。當時的政府就派一位監斬官,名叫許自新,平時與王先生是知交朋友,在監斬前就對他說:‘我雖然知道你動用公款是用作善事,可是上司命令,我現在也沒有辦法救你,隻好請你原諒!’王先生就回答他:‘多謝兄台好意,我死無遺憾,因為我已經救出數百萬億生命,我現在一心一意隻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說罷他就合掌一心念起‘阿彌陀佛’來,一點也不怕死。午時三刻一到,監官就命令劊子手開刀斬首。但當刀至王先生頭上時,隻聽得鐺的一聲,真怪,大刀已斷為三節。監斬官許自新即時作了表章,將此情奏報錢穆王。這位錢穆王也是信佛慈悲的人,見奏即下令赦免了王先生的死刑,並且還恢複了他的官職。王先生被釋之後,不願再作官了,他已看破世情,即時出家學佛,勤修戒定慧,後來被人推崇為淨土宗的第六代祖師,就是永明大師,曾寫作‘四料簡偈’,聞名一時。
最後,我再將簡單的放生方法告訴各位:首先要加持一杯大悲咒水,酒在被放眾生的身上,口念懺悔文:‘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這樣念三遍後再為它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我們要知道:為什麽要對眾生說三皈依呢?因為一切眾生皆有兩條命,一條是生命,另一條是慧命,放生不但是救它生命,亦要救它的慧命。說三皈依給它聽,下一生就不入地獄、不做餓鬼、不變畜生,免墮三惡道受苦;如得人身,發菩提心,深信佛法,就有成佛可能,這就是救它的智慧。又如在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見人家正在殺害生命,沒辦法救它的時候,我們應發出憐憫的心,口中趕快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也略盡我們三寶弟子的一點悲心。放生簡單方法到此說完,再說一首偈來結束本題:
‘因固可畏,無緣不生,蒺藜絕水,難望結成!’
過去所造的許多惡因,固然是可怕的,但無增上的緣就不發生。好比前麵所講,法師教那個人種東邊西邊的蒺藜草,蒺藜好比惡果,足一踏就刺破皮血流;但若不澆水,就難望生長,結成蒺藜,足踏在地上就不被刺得皮破血流。意思就是說:過去雖然造了很多殺生害命的惡業,隻要現在戒殺護生,就會減少惡果。奉勸諸位,大家快快學佛,快快轉變因果吧!
殺是凶暴最傷天和
諸位老師,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學人在貴處與大家研究佛法已經是第三天了,我們要知道信佛學佛第一條件,必須先明白佛陀的教義,佛陀的教義有下列六種:一、慈。二、悲。三、平等。四、諸惡莫作。五、眾善奉行。六、自淨其意。做此六種必先要戒殺,所以學人今天所要講的題目就是:‘殺是凶暴最傷天和’。
甲、祥殃之由
(1)和氣致祥:諸位要知道,殺是萬惡之首,凶惡殘暴,是傷天害理最不好的事情。俗語說:天地人三才,一脈相通。意思是說:人心好比天地之心,心惡就是惡人,心善就是善人。人心凶暴,天地也會變凶暴;人心和氣,天地亦會變和氣。但是人心有善有惡怎樣能看得出來呢?要知道心善就做出善的事情,心惡就做出惡的事情來。更要知道:天地和平就是和氣,天地不和就是凶暴之氣,人好天地好就吉祥,人不好天地就壞,就變災殃。可是吉祥事情與災殃的事情,並非忽然間來的。那麽吉祥是何處來的呢?吉祥是由和氣來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說:‘和氣致祥’。意思是和慈之極,心中和和平平到了極點,不但不傷害人,連一切動物亦不殺害它,和氣就來。
‘文王澤及枯骨’:舉一個例子來講,古時候周文王是最慈悲的帝王,他視民如傷,看見每一個老百姓都如受傷受大痛苦一樣可憐。他的心不但對活人如此憐憫,對死去的骨骸都不忍他日曝雨浸。當時文王有一天到郊外視察,看見死屍枯骨四散露出地麵,文王即時命人收拾掩埋。周文王就是如此不但愛護活人,對死去的人也都愛護的仁王。
‘高柴方長不折’:再說孔聖人七十二大弟子中有一位姓高名柴者,是大賢人。高柴慈悲惻隱之心,不但對於動物,對於植物的草木也是慈悲愛護。因為高柴少年的時候,常常上山砍柴,他看見樹木冬天落葉,春天發芽就長出幼葉新枝,他就不忍折柴,所砍皆是枯木幹枝,所以說:‘高柴方長不折。’到現在還是流芳千古。諸位你看,這兩位的慈心是不是和氣呢?當然是和氣,和氣就招致吉祥,所以文王與高柴那時候,是天下太平、人民安樂、和氣吉祥的社會。
(2)戾氣致殃:諸位聽到這裏就知道和氣致祥是很好,可是相反的一種是‘戾氣致殃’。這句話怎麽講呢?好比有一個人一肚子暴戾之氣,此人一定會招災殃;假若一個家庭有戾氣,這一個家庭就招災殃;一個國家若有暴戾之氣,人民就招災殃。
暴戾是什麽意思呢?暴戾就是凶暴,凶暴到極處就殺害動物。最初是殺害小動物;小動物殺成習慣,就殺中等動物;中等動物敢殺,就殺大動物;殺成習慣,後來連人類都敢殺害。越擴張越大,就殺父殺母殺長輩,這就是天下大亂的前兆,所謂戾氣致殃。
乙、古德明訓
但是天下有智慧的人,也有愚癡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動機就感覺,看到後來的報果;愚癡的人有動機不但沒有感覺,就是千言萬語對他說,你造這種不合法的因,將來就結惡果,他都不聽。所以經上有一句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看因便知後果,就不敢再作惡;凡夫不知作惡因的可怕,就為非作歹,等到受果報時,雖然怕也來不及了。
(1)知機其神:不但佛家說‘知機其神’,古聖人亦說‘知機其神’。機是動機,神是明白,就是好比剛才說的有智慧的人,一動機就知道後來的事情是怎樣。好像聰明人假若看到屋簷下石階起了潮濕,就知道不出三天會下雨;看到月亮周圍有黑圈,就知道要起台風。還未下雨即知雨到,還未台風就知要起台風,就是知機其神。先知道還未到的事情有什麽好處呢?有先見之明是很好的,好比未起台風以前,就把粟麥等糧食先收藏起來,未下雨以前就預備雨具,這樣先預備好,如果遇到饑饉,或是久雨時期,就可免臨時起了恐慌。
(2)防微杜漸:這句意思就是說:無論一件大小事情,在剛開始發生的時候,就要預防,不可使它擴大起來,叫做防微。杜漸就是把它塞住,不可使它發生,古人有一句話說:‘涓涓一滴成江河,星星之火可燎原。’意思是說:一滴一滴的水,積少成多也會變成江河,小小一點如星的火,也能夠燒掉一片大山野,所以不可看輕一滴一滴的水,不要疏忽了一點點如星的火。
請諸位要注意的:現在世界各國正醞釀戰亂。不相信的話,甲國有原子彈,乙國也有原子彈,他們發明了新式的武器要做什麽用呢?就是用來殺死無量無數的生命,這就是災殃之兆。也許有人說:‘那有什麽關係?現在戰亂還沒來到麵前。’朋友!你不要這樣講,必須要注意,好像微微一滴一滴的水,就要把它塞住,漸漸燃燒的星星之火,就把它撲滅,便不會發生大的災害。話說到這裏,或許有人說:‘你們佛教徒,有什麽辦法可以把世界大戰製止住呢?’這個我們不敢誇下大言。事實上也無能製止住世界大戰,因為世界大戰是共業所感,必須共同受報。不過我們可以預防個人不受報應,也就是上次所講的共中不共。因為不造殺因,就不會受到殺果的報應,這就是杜塞的起源。可是今日以前有造過殺生的因要怎麽辦呢?你從今日起,要杜絕殺因,就是斷絕造罪的緣,這樣就是很好的辦法。
丙、盛代德政
(1)哲人放生:社會上的一般人都是說:‘佛教徒當然一定說戒殺放生的話。’實在並不如此,不單是佛教提倡戒殺放生,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亦多說戒殺放生的道理。諸位若不相信,我可以舉出幾條曆史故事來作證明:
‘簡子元旦放鳩’:我國最興盛的朝代是周朝,出了很多賢人,當時五霸強、七雄出。那個時候的諸候,每年的正月元旦那天都要捉很多班鳩來飲酒食啖。當時列國中的趙簡子,於元旦的時候,卻把班鳩全部買下來放生。有人就諫正他說:你這樣定期隻於元旦作一天的放生,不夠徹底。趙簡子聽人諫正很有道理,即時下命令禁止捉班鳩鳥,徹底嚴禁任何人殺害,並且獎勵放生。
‘子產校池放魚’:再舉一位孔夫子的學生,名曰子產,亦是很有名的慈心人,凡是有人送他的魚,他都不忍烹煮來吃,因為看到活活潑潑的被殺死很可憐,所以就通通放入放生池內,使它自由自在遊來遊去,免受流血慘死。諸位!古大德戒殺放生的不僅此一例,查查看二十四史,曆代戒殺放生的慈心大德,不在少數。
(2)災祥禁宰:古時候旱災就得祈雨,要祈雨就不許殺生,禁止屠宰,知道殺生不吉祥,假若殺生就不靈感,所以必須要禁屠,至得到普降甘霖為止。唐朝時代的法律,定有專案,正月、五月、九月是佛教的長齋月,不許殺生,以及每個月的十齋日也不許殺生,在此期間殺生就是犯罪。但是禁止殺生隻是消極的行動,更進一步便要積極的放生。我國唐朝,乾元皇帝是一位慈悲的仁君,他亦提倡戒殺放生。可是放生的魚要放到何處?就想了好辦法,傳出聖旨,命令地方建造放生池,各地方合起來共造了八十一處的放生池,每一個放生池都刻有碑文,所立的碑文都是有名的學者,書法大家所書,如顏真卿等,現在他們的字帖還流傳在世間。
再舉一位宋朝時代的真宗皇帝,亦是一位仁君,因王安石戰亂後,他就出聖旨詔令天下,一縣造一個放生池,現在浙江的西湖就是當時國家所造最大的放生池,但是可惜現在變成養魚釣魚的殺生池了。從曆史上看起來,唐、宋兩朝是放生最興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