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教育網

北美教育網美國、加拿大地區唯一華人綜合性教育網站。其推出的在線中文教育板塊,深受北美華人子女的歡迎。
正文

美國名校偏愛哪幾種學生

(2008-09-28 19:03:36) 下一個

        美國名校偏愛哪幾種學生

       什麽樣的學校算是名校,名校喜歡哪幾種學生,這些名校中存在什麽教學問題?近來,美國陸續出版好幾本教育類書籍,如《美國大學檔案》、《美國高校的集體腐敗》和《哈佛與統治階級教育特權》等,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鑒定名校的標準是什麽?

  今日全美家長首選的名校12強中的前五位分別是:哈佛、普林斯頓、耶魯、哥倫比亞和斯坦福。“家長讓孩子進哈佛,就是為了要他們獲得成功。”那麽他們心中名校的標準是什麽呢?

  拒絕率。哈佛與普林斯頓隻接收10%的考生。2004年全美名校12強正式考慮171824位報名者,最終將其中145962人拒之門外。但是各校鼓勵學生報考,因為學校對考生的拒絕率越高,就越能提升該校的排名。鑒於名校奇高的拒絕率,考生會選擇多所學校報考。

  報到率。去年全美有1萬名考生同時被一所以上的名校錄取。這種現象引發評定頂尖學校的第二個標準:被錄取考生的報到率。哈佛在該項拔得頭籌,78%的被錄取考生跨入校門。好玩的是,像杜克這類頂級學府竟有半數被錄取者沒有如期報到,害得校方發錄取通知書時,一個班要建兩個班的編製。

  學術能力測試。美國沒有全國統考,經過多年的發展,學術能力測試已逐漸被美國大多數高校接納為招生考試。目前,學術能力測試是高校名次大比拚的重要指數,哈佛的考生能力測試平均成績最高,為1590分。

  名校偏愛哪幾種學生?

  富家子弟。全美名校12強的每年學費都超過3萬美元。盡管各校資產不同,但它們對征收昂貴學費卻達成默契,絕不進行學費上的價格戰。哈佛是名校中的首富,每年融資230億美元,憑此雄厚實力足可降低學費,但哈佛爭辯說學校寧可從富裕家長手中多收費,再用資金讚助窮學生,但“以才取試是學校的理想,社會和經濟的等級分化才是我們身邊的現實。”

  預備學校學生和體育健將。富家子弟上得起高級預備學校,這類學校專教孩子竅門,幫他們打敗入學考官。 “入學後同學們將竅門進行到底,在‘少學習多拿分’方麵各自身懷絕技。”富家子弟的特權與時俱進,名校愛招體育尖子的製度更助長了其囂張氣焰。貴族中學重視培養學生體育特長,像高爾夫、滑雪、帆船等高難項目,窮學校根本沒錢搞。

  亞裔軍團。亞裔學生隻占美國學生總數的4%,其本科生卻占麻省理工的35%,斯坦福的27%,哥倫比亞和潘恩的20%,並拿下哈佛18%的地盤。教育專家普遍認為,亞裔學生正在扮演昔日猶太人的角色。但是很多亞裔學生考學時常遭不公正待遇,成績卓越卻被刷掉。

  低度評價。詹妮弗·瓦什本女士在《美國高校的集體腐敗》一書中,深入批評了美國高校的教學製度。根據普林斯頓大學一項重要調查,全美排名前357所學校的本科生回答同一問題:“你的老師講課是否栩栩如生?”得分最高的是招生少而且不知名的幾所院校,最低分數竟出自名牌大學。裏德、卡爾頓、瓦貝希學院得分高達99分,哥倫比亞和伯克利大學掙了70分,潘恩與哈佛大學隻得69分。

  不重教學。據統計,當今美國高校課程設計普遍粗糙,幾乎沒有一所名校為本科生設置最基本的必修課程。普林斯頓大學公共關係專業的斯坦利·凱茨教授指出,如今學校教研的領軍人物根本不考慮對本科生教育采取嚴密規劃。全美一流大學中,隻有包括芝加哥大學在內的少數院校,支持教員對如何培養優秀學生進行討論。

  非教學人員多。美國高校日益成為龐大的研究機構,非教學人員越來越多。這類人占斯坦福大學雇員總數的71%,占哥倫比亞大學的73%,哈佛的83%。

  師資老齡化。高校龐大的學費收入,不是花在教學上,而是主要被用於擴充師資隊伍中的權威階層。以往20年中,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從533人增加到777人,哥倫比亞大學從462人增至589人。全美著名高校中,終身教授掙走79%的教學經費。更危險的是,高校教員趨於老齡化。據統計,北卡羅來納大學1983年有34%的固定師資年齡在40歲以下,去年這個年齡段教師隻占總數的18%。該校經濟係的情況最誇張,22位師資中隻有1人未到不惑之年。這種高校教學人員嚴重老化的可怕現象,不能不令全美的教育研究人員感到憂慮。
來源:北美教育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