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滄浪水

(2008-09-27 07:48:04) 下一個


漢江,又名“漢水”,春秋戰國時期又稱為“沔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她穿越秦巴山脈,流經南棧古道,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嶺中九曲回腸,一路歡歌,奔流到古均州城外。

在均州城外有一大片沙洲,沙洲上麵鋪滿了白色的細紗,這就是有名的滄浪洲。

從滄浪洲北上岸,順著一條青 石台階的小路,曲折向上,就會看見一座陡峭的摩崖間有一座六角亭,這就是滄浪亭。 相傳孔子遊曆諸侯國時,由河南鄧縣入楚,路過滄浪洲,坐在洲邊石崖上休息,聽到孩子們歌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聽後,對他的隨行弟子們說:“你們聽啊,水清可以洗衣服,水渾可以洗腳。我們要選擇它的用途啊!”後來,人們便在孔子坐過的石崖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取名為“滄浪亭”,並在亭下崖壁上鑿了鬥大的四個字:“孺子歌處”。 亭子左邊的“拱橋”二字高一米多,向南遙對武當山。這就是古均州八大景之一的“滄浪綠水”。

李白: “遙看江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發醅”
蘇軾: “襄陽逢漢江,宛似蜀江清”
沈冠:“清絕滄浪水,傳名自禹經。澄潭浮鴨綠,映壁妒雅清。”

滄浪亭隔江南望,是龍山寶塔。每當細雨蒙蒙、煙波飄渺之時,煙雲聯樹色,高峰聳龍頭,山如煙霧中彩龍,龍山上便升騰起嫋嫋煙霧,龍山寶塔好似海市蜃樓,宛如仙境一般。這就是著名的八大景之一——“龍山煙雨”。“山雨欲來風滿樓,均州有雨觀龍山。”

雄偉的丹江大壩像一座水中長城,截斷了奔流不息的江水,在庫區形成了巨大的“人造海”。滄浪亭已經沉睡在煙波浩瀚的丹江口水庫下,隻有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麵的“孺子歌處”、“滄浪適情” 等摩崖石刻和岩洞佛像等古跡,見證著曆史的滄桑巨變。 彌漫著武當仙山的靈氣。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