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長平:強者多感恩,弱者多維權

(2008-12-08 07:03:24) 下一個
強者多感恩,弱者多維權
長平 @ 2008-12-5 11:39 閱讀(6249) 評論(20) 推薦(97) 引用通告 分類: 未歸類
  感恩節剛過,聖誕節將臨。這兩個洋節,在中國的待遇不大一樣。據媒體報道,城市人對過感恩節沒有興趣,但都自發地對聖誕節躍躍欲試。但是在鄉下就不一樣,尤其是在四川地震災區,學生們被組織起來過感恩節。不少人從傳統文化的立場站出來抵製聖誕節,但是沒聽說誰抵製同樣來自西方的感恩節。
  在美國和加拿大,感恩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它的功能有點像中國的春節,用於家庭團聚,熱熱鬧鬧,吃吃喝喝。那麽它有沒有感恩教育的意思呢?還是有的,主要通過書籍、媒體和儀式對節日進行闡釋。
  據我所知,西方人對感恩節的釋義,大概有三個方麵的內容:一是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據說這是歐洲白人到來之前,印第安人本來的感恩節寓意。後來基督徒則演化為感謝上帝賜予世間一切。二是白人感念印第安人的援助之恩。1620年12月,著名的“五月花號”號到達美洲,船上載著不堪忍受英國宗教迫害的102名清教徒。他們在新大陸遇到殘酷的冬天,當地土著印第安人給他們送來了生活用品,並教他們狩獵,一年後他們大豐收,於是請印第安人前來分享玉米、南瓜、火雞等美味佳肴。所以直到現在這幾道菜仍然為感恩節所必備。三是,如今年感恩節期間《華爾街日報》刊登的一篇文章報道的那樣,美國人用感恩節來對新移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記住,要像先輩們那樣勇敢、堅韌和勤奮,才能實現美國夢。
  這三個方麵恐怕都不符合中國感恩活動組織者的意願。中國的感恩活動,主要取其第二個含義,即接受幫助的人對援助者表達感激之情。但是,和強勢的白人感謝弱勢的印地安人相反,在中國幾乎都是受惠的弱者被要求感謝施恩的強者,底層人民感恩上層權勢集團,普通公民感謝黨和政府。在該節日的原產國,這是很難想象的事情。黑人社區享受到一些政策扶持,他們會對白人感恩嗎?也許會吧,但是白人聽到的都是黑人對於尚未徹底消除的種族歧視的控訴。印第安人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他們會對白人感恩嗎?不,他們更想記住不幸的曆史。就連感恩節的釋義中隻強調雙方友好關係及歡樂慶賀,也遭來抗議,被認為這樣對印第安人並不公平,容易讓人忘記白人曾經對他們的剝削與屠殺。信教的底層民眾倒是常懷感恩之心,但是感恩的對象是彼岸世界的上帝,而不是此岸世界中某個更強勢的集團,更不會是掌握著資源配置權的政府。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一個人的確應該常懷感激之心。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隻要幫助過我們,我們都應該懂得感恩。對這些我完全讚同,而且我也認為,當今中國,“謝謝”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太低了。但是,當我發現隻有弱勢人群在感恩,強勢人群在受拜的時候,還是覺得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城裏人出了極低廉的價格,就把髒活累活都讓鄉下人幹了,但是他們不覺得“感恩”二字跟自己有關,而熱衷於加入全球化大聯歡的聖誕派對。他們捐了一點錢之後,就喜歡從電視上看鄉下人反複拜謝,唱完感恩歌,還要跳感恩舞。低眉順目還不行,最好痛哭流涕。
  很多人認為,讓弱者多感念社會的恩情,就會少一些怨憤,多一些和諧。假如讓出租車司機每天都回憶一下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他們就不會為多交的幾百塊份兒錢鬧事了。其實,這種“感恩”很容易造成對弱者的權利的剝奪,導致更大的不公,埋下更多的怨憤。比如,我不知道北川中學的同學們在唱完感恩歌之後,是否還能弱弱地問一聲:那天垮掉的教學樓質量到底如何?
  跟這些人的想法不同,我覺得,強勢人群多感恩,弱勢人群多維權,社會才能變得更和諧。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