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攝攝

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個人資料
正文

意大利十日談(七)

(2011-08-16 11:02:43) 下一個

第七日 - 九月十六日

早餐的時候,瑋的聲音格外性感,神態也特別嬌柔。我們很快意識到她如此妖嬈的原因:她感冒了,好像還挺嚴重:一個接一個地打噴嚏,紙巾一卷一卷由厚變薄。


瑋很想留在旅館休息, 被大家慫恿鼓勵著,終於同意與我們一起去梵蒂岡朝聖。從旅館到梵蒂岡走路也就幾分鍾。

梵蒂岡是國中之國,城中之國, 其實隻是羅馬城中小小的一方土地,卻因為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而令世界矚目。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 它的麵積隻有天安門廣場一樣大。2011年梵蒂岡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該國現僅有人口572人,常住人口僅223人。梵蒂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暫無外交關係。

聖彼得廣場

白天的聖彼得廣場人來人往,不太好照相。這是Matthew拍到的廣場夜景,金碧輝煌。

1. 聖彼得大教堂夜景 - 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



彼得是耶穌12個弟子中的一個,曾以捕魚為生,受耶穌的教誨,隨耶穌傳教,並成為耶穌最喜愛的門徒。彼得的名字就是耶穌所起,含義是“磐石", 意思是他將成為教會的基石。耶穌去世後,彼得成了首領,受耶穌之托,他繼續傳教,並來到當時對傳教活動嚴加禁止的羅馬。公元64年,羅馬發生了一起連燒9天的大火,整個城市幾乎化為灰燼,當時的皇帝尼祿,為了轉嫁群眾的激憤,硬說大火是彼得放的,將彼得抓起來,應他本人要求,他是被倒掛在十字架上釘死的,因為他覺得他不配和耶穌以同樣的方式釘死。死刑就是在現在的教堂所在地執行的,他的遺體就地埋葬。彼得殉教後被後人尊為首任教皇,而之後的天主教皇都作為聖彼得的繼承人,被看成基督在世的代表。

2. 聖彼得廣場上朝聖的修女



聖彼得廣場可容納50萬人,廣場中央矗立著的那座方尖石碑是從埃及運來。廣場以及兩旁的柱廊由著名建築師和雕刻家貝尼尼在1656年設計,用了11年時間建成。

3. 聖彼得大教堂門前兩尊雕像之一



4. 瑞士衛隊,著裝仍是當年由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紅黃藍彩條製服,手持古代長矛、腰間佩劍



這裏有個典故:1527年5月6日,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的軍隊血洗羅馬城,教廷衛隊中其他國家的人全部逃散,隻有瑞士人頑強堅守,147名瑞士士兵為保衛教皇流盡最後一滴血。瑞士人以自己對主人的忠誠和勇敢贏得了教廷的信賴。從此,教廷衛隊便隻招收瑞士人。衛隊的名稱也由“教皇衛隊”改稱為“瑞士衛隊”。

聖彼得大教堂

到了教堂後,我們沒急著到教堂內部參觀,而是乘電梯再拾級而上,登頂俯瞰羅馬全城。

5. 教堂頂俯瞰廣場



6.照片左下角是花木組成的梵蒂岡國徽,國徽對著的是梵蒂岡神學院。
 

7.教堂的平頂上正中間站立著耶穌的雕像,兩邊是他的12個門徒的雕像一字排開。



8.教堂頂上另一件藝術品 – 蝴蝶夫人瑋



從教堂頂部我們再回到大殿。大殿下麵有5扇銅門,平常一般遊客都入中門。右邊的“聖門” 平時不開放,隻有在聖年的時候由教皇親自開啟。按規定,每25年的聖誕之夜,聖門打開後由教皇領頭走入聖堂,意為走入天堂。其他三門分別是"聖事門"、"善惡門"和"死門"。
 
9.教堂內部之一


10.教堂內部之二
 

11.教堂內部之三


12.天窗透來天國的光輝


教堂內最惹人注目的雕刻藝術傑作主要有三件: 一是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又稱《哀悼基督》。它在大殿的右側,被稱為教堂中最優雅的作品,為米開朗琪羅24歲時的傑作。

13.米開朗基羅的《哀悼基督》(Pieta)


據說當這件傑作在聖彼得大教堂首次展覽時,人們很難相信它出自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之手,有人說它不是米氏的作品。米開朗基羅一怒之下,半夜裏悄悄溜進教堂,在聖母像上衣的挎帶上,用拉丁文刻了一行字: “佛羅倫薩人米開朗基羅作”——這是他唯一自留題名的作品。

1972年,一個匈牙利精神病人用鐵錘擊傷了聖母像的麵容和左臂,世界為之震驚。專家們花了三年時間才將它修複。現已置於防彈玻璃罩之內。

二是貝尼尼的雕製的青銅華蓋。它被置於米開朗基羅最偉大的傑作---宏偉的穹頂之下,華蓋前麵的半圓形欄杆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而下方則是宗座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隻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舉行彌撒。

14.貝尼尼雕製的青銅華蓋


三是聖彼得寶座,也是貝尼尼設計,是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

15.貝尼尼設計的聖彼得寶座


除了這三件傑作,可流連的藝術傑作比比皆是。

16.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教堂穹頂



1547年,已過了古稀之年的米開朗基羅欣然受命對原來的設計進行局部調整。他仔細研究了萬神殿之後改建了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使教堂的視覺效果更加宏偉。由於工程的浩大,米開朗基羅最終沒有看到他設計出的聖彼得大教堂建成後的樣子,17年後,89歲的他被上帝叫走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後來接任他的建築師都忠實地執行他的設計方案,現在人們看到的聖彼得大教堂正是米開朗基羅所希望看到的樣子。

聖彼得大教堂主體工程完工後,貝尼尼又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進行內外裝飾。貝尼尼是巴洛克藝術風格的主要推動者,他所主持的裝飾工程自然給教堂增添濃厚的巴洛克藝術色彩,使其顯得更為奢華、壯麗。

17.貝尼尼八十歲即生前的最後一個雕刻作品——亞曆山大七世紀念碑,也稱“五聖圖”。
貝尼尼用大體量的桃紅色西西裏玉雕出的布幔,玉石極硬,但雕出的布幔幾可亂真, 堪稱“鬼斧神工”。



18.瑪麗亞•克萊門蒂娜•索畢耶斯基祭壇


在教堂參觀的時候,瑋終於因為玉體欠安,被夫君護送著回旅館休息。老唐對太太的細心體貼在我們這幫朋友圈中盡人皆知。這兩天閑聊,Matthew 問我如果以後有了女兒,將來想找個什麽樣的女婿。我說當然是視女兒如珠如寶的人!Matthew 隨即接口:“就是象老唐那樣的唄?”

剩下我們四個人按原計劃到梵蒂岡博物館參觀。

梵蒂岡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是 16世紀時由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創建。尤利烏斯二世被教廷認為是曆史上最有作為的25位教皇之一,有“四項最知名的創舉”:

第一,設計和建造一個全新的梵蒂岡大教堂,聖彼得教堂建築群。這項工程,延續了幾百年。

第二,組建完全由瑞士人組成的衛隊。

第三,1505年,聘用米開朗基羅,第一項工程是尤利烏斯的陵墓雕塑(摩西群雕);第二項工程是西斯廷教堂拱頂的繪畫,第三項工程是二十多年後的西斯廷教堂側麵的壁畫。

第四,1508年,聘用拉裴爾,當時,這位“文藝複興三傑”之一年僅25歲。

梵蒂岡的收藏範圍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到中世紀,文藝複興,一直到現代藝術,規模極其浩大。其中,比奧-克萊孟博物館(Museo Pio Clementino) 的八角庭院(Cortile Ottagono)是著名的雕像展示區,其中兩件著名的雕塑作品是《拉奧孔》(Laocoon)和《阿波羅》(Apollo Belvedere)。

19.Laocoön and His Sons


該雕塑製作於公元前一世紀的希臘,1506年於羅馬出土。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大多古希臘的人物雕像都是有眼無珠的。

這個雕塑講述了一段希臘神話悲劇。拉奧孔是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祭司。由雅典娜諸神庇護的希臘軍與特洛伊人進行了長達10年的特洛伊戰爭,但希臘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後想出了一個木馬計:用木頭做了一匹巨大的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體希臘將士都假裝撤退,乘船隱避到附近的海灣裏,奧德賽率領眾英雄事先藏入馬肚裏。特洛伊人以為希臘人撤回希臘本土了,就打開了城門。他們看見城門外留下一隻巨大的木馬,以為這是用來獻給女神雅典娜的,想把它拖進城來。阿波羅神廟的老祭司拉奧孔便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這匹木馬拉進城內,以免中計。這觸怒了雅典娜和眾神要毀滅特洛伊城的意誌。雅典娜便派遣兩條巨蛇,把拉奧孔父子三人纏死。這是一個神與人衝突的悲劇。作為祭司,預告災難的來臨是他的責任,但他違背了天意,因而遭到懲罰。

20 - 八角庭院的其他雕塑-《底格裏斯河的河神》(Tigris River God):底格裏斯和與幼發拉底河,兩河文明是人類最早的一批文明。


21 - 《帕修斯》(Perseus),又譯作帕爾修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宙斯的兒子。他殺死了女妖美杜莎。


22 - 《得墨忒耳》(Demeter)希臘神話:得墨忒耳是豐收女神,大地女神,掌管農業的女神,她給予大地生機,教授人類耕種。她也是正義女神。


23-《安提諾烏斯》(Antinous Pio-Clementino)。安提諾烏斯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情人,羅馬時代著名的美少年,在他生前和死後,哈德良為他製作了“超過1000件雕塑”,這件作品是其中的一件。


24-《維納斯》(Venus Felix)。



梵蒂岡博物館擁有12個陳列館和5條藝術長廊。每個展廳的四麵和房頂都是繪畫,房頂是金色裝飾,被稱為“金頂”(Golden ceiling )。

25. 金頂之一


26. 金頂之二


27.穹頂壁畫之一


28.穹頂壁畫之二


28.穹頂壁畫之三


29.穹頂壁畫之四


30.穹頂壁畫之五


31.穹頂壁畫之六




西斯廷小教堂和拉斐爾畫室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我們先參觀拉斐爾畫室。拉斐爾畫室是由拉斐爾及其徒弟們的壁畫裝飾的館室,拉斐爾在四麵牆上畫了四幅壁畫:神學的《聖禮之爭》、哲學的《雅典學院》、詩歌的《帕拿巴斯山》、法學的《三德》。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雅典學院》

剛滿25歲的拉斐爾在佛羅倫薩接到羅馬送來的聖旨:“教皇想盡快在梵蒂岡見到拉斐爾,以便他在羅馬與意大利最優秀的藝術家一起,為美化羅馬而工作。”不久,梵蒂岡的畫家們被告知:除了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之外,其餘的畫家們全被辭退了。教皇認為,羅馬隻要有這兩位大師就足夠了。

這段時間是拉斐爾的藝術創造力發揮到登峰造極的時代。天才的成就,引來繁重的訂畫任務,太大的名望終於把他壓垮了。1520年4月,他病倒了。醫生為他診斷病情以後搖著頭說:“您,親愛的大師,您從年輕時候起就過著過於緊張的生活,現在受到報應了。人們都知道藝術家是一些什麽都不在乎的人,他們不吝惜生命,而是讓生命去燃燒。”一個星期以後,這位年僅37歲的藝術家離開人世,死於生日的那一天: 4月6日。他的死震驚了羅馬城,上至教皇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無不為他英年早逝而悲痛萬分。羅馬人為他舉行了最隆重的葬禮,教皇還堅持把他葬在萬神殿,這是絕無僅有的殊榮!

32.《雅典學院》 (The School of Athens).


這是教宗命拉斐爾畫的畫。它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為基礎,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雅典學院》把不同時期的人物集中於一個空間,把古代希臘、羅馬和當代意大利的50多位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名流薈萃一堂。藝術家企圖以回憶曆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寄托他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它的主題思想,就是崇拜希臘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這正是人文主義藝術家自己的宿願。

這座建築物以布拉曼特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為範本,左、右兩邊牆壁上的是阿波羅及雅典娜二神的雕像。

位居畫麵中心的柏拉圖和亞裏土多德,一個以指頭指著上天,另一個則伸出右指指著他前麵的世界,以此表示他們不同的哲學觀點:柏拉圖的唯心主義和亞裏士多德的唯物主義。他們的右手邊的人群裏穿著綠袍子的哲人蘇格拉底正和亞曆山大大帝交談。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裏士多德的老師。亞裏士多德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就是針對柏拉圖說的。他們三個被稱為是“古希臘三賢”。亞裏士多德又是亞曆山大大帝的老師。

台階下麵的左側,坐在地上專注地書寫著的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背後稍遠,還有一個頭戴桂冠站立的人,他是語法大師伊壁鳩魯。

台階下右側中心躬著身子、手執圓規在一塊黑板上給學生演算的幾何學家歐幾裏德(一說是阿基米德)。旁邊那個身穿古代黃袍、頭戴榮譽冠冕、手持天文儀的,是埃及天文學家托勒密。在托勒密的對麵,即是聖彼得大教堂的建造者、建築家布拉曼特。

畫中央的台階上,躺著一個孤寂的犬儒學派哲學家第歐根尼。這位學者主張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任何東西,包括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無足輕重的,所以他平時隻穿一身破爛衣服,住在一隻木箱裏。

左下角那個倚靠在石桌前沉思的是學者赫拉克裏特。

此外,拉斐爾還用現代人的麵貌來刻畫古代人物,借以表達對現代人物的崇高敬意。如柏拉圖的麵貌畫成達芬奇,歐幾裏德的麵貌是給予拉斐爾很大幫助的建築家布拉曼特,赫拉克利特的麵貌被米開朗基羅所取代。此外在畫的右側邊緣,身穿白袍者上麵露出半個腦袋、頭戴深色圓形軟帽的青年,就是畫家拉斐本人。隻是拉斐爾留給自己的位置太少了點。這不僅表現出拉斐爾對前輩的敬意,也表現出拉斐爾超越前輩的理想和目標。

拉斐爾畫室的隔壁就是西斯廷小教堂了,這裏的穹頂畫《創世紀》、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都以宗教故事為主題,出自一代巨匠米開朗基羅一人之手筆。

33.這裏不讓拍照。(網絡照片)

覆蓋了全部天花板的就是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創世紀》。這是他花了4年時間,把自己吊在20多米高的天花板下,仰著身子完成的名作。

《創世紀》依據《舊約全書》中的創世紀篇,生動的繪出了九副巨畫,包括上帝劃分光明與黑暗、上帝造日月、上帝造樹木和動物、上帝創造亞當、上帝創造夏娃、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洪水懲戒、諾亞醉酒等。

而在《創世紀》下麵,占據了一整麵牆的,便是米開朗基羅在晚年的另一個傑作《末日的審判》 (Last Judgement),耗時6年完成,表現的是世界末日到來時,基督審判世上一切人的罪惡,從而做出“誰該上天堂”、“誰該下地獄”的判決。

1534年,米開朗基羅從佛羅倫薩來到羅馬,從此便把自己餘生的30年全身心獻給了這個“永恒之城”,並創作了一大批後人享用不完的藝術珍品,他自己的痛苦卻獨自忍受:

“我孤單地痛苦地生活著,好像樹皮裏的髓質-我的聲音就像被困在削瘦的肉體裏的胡蜂在嗡嗡叫-我的牙齒猶如琴鍵一樣變鬆-我的臉好像一個稻草人一樣-我的耳朵總是不停地響:一個耳朵中仿佛蜘蛛在織網,另外一個耳朵中有隻蟋蟀在不斷的鳴叫-我的卡他性炎症讓我氣喘籲籲,夜裏無法入睡-使我感到光榮的藝術居然將我弄到這種地步。不幸的老朽,倘若死神不趕緊來救我,我就徹底地垮了-疲倦肢解了我,撕裂了我,壓碎了我,企盼著我的歸宿,就是死亡。”

羅曼羅蘭說他的一生,是神聖痛苦的一生:“這是二月份的一個周五,大概下午五點。夜色來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也是祥和的天國的第一天!’-他總算安息了。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他由時間中解脫出來了。快樂的靈魂,時間在其中停止了!”… …

從博物館出來,一來惦記著瑋,二來我們也要小憩一下,於是大家回到賓館。仍舊在門前的中餐館用晚餐,酒足飯飽,大家決定逛逛羅馬城的夜景。

坐到萬神廟附近下車,還沒看到萬神廟的正臉,先發現了它!

34.萬神廟後麵的方尖碑 -方尖碑是埃及運來的,大象雕刻確是貝尼尼的作品。


35.萬神廟前麵的方尖碑 – 換個角度


方尖碑對古埃及來說,是權利的象征,上麵刻滿了象形文字,闡述法老的功績,也是古埃及崇拜太陽的紀念碑。現存的二十一支埃及方尖碑,在羅馬就有十三支之多。我們看到的第一支方尖碑是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廣場。

萬神廟附近有全羅馬最著名的冰淇淋店,居然被我們找到了。

36.Giolitti


從萬神殿向西步行約五分鍾,我們就來到了著名的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納沃納廣場擁有三座著名的噴泉:北端的海神噴泉、南端的摩爾人噴泉、中央的四河噴泉。整個廣場是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經典,而四河噴泉更是結合巴洛克建築與雕塑藝術的代表作。

37.海神噴泉-Fountain of Neptune 尼普頓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即希臘神話中的波塞冬。


月光映襯的銀白的是聖阿格尼絲教堂,教堂正立麵可稱為巴洛克風格裝飾藝術的典範。

38.四河噴泉-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位於廣場中央,是貝尼尼最著名的作品,以四個巨人的雕像分別代表非洲尼羅河、亞洲恒河、歐洲多瑙河、以及美洲的拉布拉多河,四河之上矗立著一座方尖石碑。


39.四河噴泉的局部細節


從噴泉廣場我們又溜達到了毗鄰的鮮花廣場(Campo dei Fiori)。

40.鮮花廣場(Campo dei Fiori)


廣場正中央的銅塑是布魯諾。由於批判《聖經》並堅決讚同哥白尼的日心說,他於1600年2月17日被燒死在了鮮花廣場。

41 此時的鮮花廣場祥和靜美。


夜色濃時,我們已經來到了台伯河上的聖天使堡。

42.這個場景在羅馬假日裏不陌生吧?


43.天使橋,天使堡


44.天使橋,天使堡


聖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屬於梵蒂岡的領地,原來是哈德良大帝為自己家族所規劃的墓園。據說公元六世紀羅馬傳染病大肆流行,當時的教皇主持完彌撒後經過此地,突然出現一個拿寶劍的天使,自此以後傳染病銷聲匿跡,所以改稱此堡為聖天使堡。天使堡上的雕塑就是天使長加百利。

聖天使橋(Saint Angelo Bridge) -聖天使堡前橫跨台伯河的聖天使橋是羅馬城中最美的橋梁,原為哈德良皇帝建造。橋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每個天使手上都拿著一樣耶穌受刑的刑具,這十二尊天使都出自貝尼尼之手。

45.天使


46.天使



47.天使



48.天使



49.天使



50.天使



51.天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