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悟了嗎”?
早上太忙,沒時間回答這末深奧的問候。晚上睡前難免回會想起,但剛想深入思考,我那SELF就深 入到夢中了。第二天早上還是愧對冥冥之問。尤其是來小軒吃茶,又見米大悟得一步緊似一步,一腳深似一腳,你就不由地也回頭看看自己得腳印,反躬自問,“我悟了嗎?”
和米大一樣,我也是開車時愛走神,特別是走玄學的神。今天這神走的就一“悟”字,“你悟了嗎”-“你悟了嗎”-“你悟了嗎”,就象車軲轆一樣在腦子裏嗡嗡地轉,忽然前方紅燈,我一個急刹車,隨著磨察力產生的一聲尖叫,腦子裏的輪子竟停了。寂靜,然後脫口一句:悟你個頭,你不是天天都在悟嗎?!
一身冷汗!
回頭細想,可不是嘛, 其實我們一出生就開始在參禪悟道。渴了餓了,難受得非哭不可,一哭就有奶吃。拉了尿了,一哭就有人察屁股。於是,我悟了: 哭是可以撬動這個世界唯一杠杆,哭是硬道理。我那個驕傲啊, 於是把“哭道”應用得得心應手,每每陶醉於得道的幸福中。直至兩歲的一天,我哭得讓老爹覺得莫名其妙不可理喻時,一巴掌扇在屁屁上,我的“哭鬧定律”才被無情地否決,以前的世界坍塌了。可於此同時,我又悟了:原來以前的哭世界是個幻覺啊,世界上還有巴掌和痛,感謝老爹一巴掌把我扇進一個全新的世界,巴掌是那樣的威力無比,是權威,是世界的主,上帝啊巴掌! 以後凡事都唯巴掌之命是從。回頭再看兩歲以前的世界,多麽可笑的 EGO 人生,連巴掌這麽powerful的主都不知,真是白活了。米大說了,這是低層次的,當你悟到你就是世界你就是主時,才是大徹大悟。當然了,入門既不難,深造也是辦得到的。很快我就悟到自己也有巴掌,當一巴掌把小弟打服了時,我自然悟了,巴掌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巴掌,我有巴掌,我就是世界,物我不分了。。。
那位說了,你這小兒科啊!別小看小兒科,有位心理學家就是研究小兒科出了名。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創始人。皮亞傑的重要貢獻是,他發現兒童認知的發展不是一般人以為的那樣,知識的增長是一點一滴地積攢而來的量變,反之,兒童認知呈階段性質變, 認知是有結構的模式,或者,按皮亞傑的話,認知是以“圖式”的方式呈階段性地突變。兒童眼裏的世界總是一個整體“圖景”,不過這個圖景是會改變的。就是說兒童是有世界觀的,一切雞零狗碎的知識隻有在某個整體框架下才能被接受內化為可以理解的知識,不論對錯 。皮亞傑發現,兒童思維的發展可見四大年齡階段:第一階段,從出生到兩歲左右,為感覺運動階段。兒童的世界“圖式”隻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感覺維和運動維。自我與世界有點混沌不清(如同米大的入靜態?)。大約兩三歲時,突然有一天,他悟了,進入皮亞傑所謂的前運算階段,或稱前邏輯階段,此時兒童明確知道自己與世界的分野,如盤古的巨斧劈開了天地,時空的概念開始萌芽,世界變的如此豐富和應接不暇。兒童開始以語言符號作為中介來描述外部世界,但抽象程度很低,直覺思維,象征性強,木馬可當真馬,“我”的概念半清不楚,常用自己的名字作“我”,不說“我餓了”,說“小強餓了”。到六七歲左右,第三個悟的躍遷進入“具體運算階段”。之後,十一二歲左右,第四次大悟進入“形式運算階段”,邏輯思維成熟。如此這般,恕不細述,隻是想說明,“悟”不是什麽高深莫測的東西,而是你我他的普通認知發展過程。皮亞傑研究成果的意義在於揭示了人類認知方式的整體結構性,人類的認知不管多麽高深複雜;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的模式。 這一點被後來的科學哲學家,托馬思 · 庫恩, 進一步論證。 庫恩在其經典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裏探討了人類知識的進步方式,他也發現,人類知識(典型代表即科學)的發展,不是象往一個貨架上不停地堆積貨物那樣,而是有結構規範的一種觀念被全新的另一種觀念所取代,或者說,根本上就是一次認識的革命。最典型的例子如經典牛頓力學被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取代。這個科學革命前後,你就像活在不同的世界裏,整個世界圖景全變了。
這種情形,我想不少人有過清晰的體驗。談談我自己的兩次觀念突變:
在小山村長大的我,從小看到的世界是東山西山南山,北麵看不到山,遠處20裏是縣城。對於世界的觀念,就是村人有意無意提到的“天圓地方”這個古老說法。
記得小學老師曾花過半節課講解地球繞著太陽轉而不是相反,當時很吃驚,那時我對老師的話當然毫不懷疑,但他的講解顯然太粗糙,我覺得與我滿腦子的西遊記故事是一樣的可信度。現在我明白,他那麽簡單地說地球太陽都是球,地球繞著太陽轉,一點也沒有讓我搞懂晝夜四季月亮虧盈的原因,根本沒有建立起一個世界框架的新圖式,因而不會內化為我的知識。記得有天晚上,爺爺和叔叔在討論太陽西下後是從腳底下返回東邊還是從南或北側麵返回東邊。 我說老師告我們是地球繞著太陽轉,他倆愕然,知道我不是瞎說,老師說的肯定有他的根據,可又難以想象那怎麽個轉法,就洗洗睡了。以後再也沒提起過這個話題。
這個故事說明,一種觀點,如果沒有透徹地說明白,通常是不會被人理睬的。其實中國古代一直有三種宇宙觀,除了“天圓地方” 說,在知識階層更為流行的是“渾天如雞子”的地心說,製定曆法也是按渾天儀的路數。同時,至少早在漢代就有無名氏提出的更接近現代宇宙觀的“宣夜說”,但也被人忽略。偏偏民間流行的是最樸素直觀的“天圓地方” 說。可見,人總是以他自己最信得過的“證據”去建立自己的觀念。我的“天圓地方”觀一直維持到中學,才被一本名為《天體的來龍去脈》的科普著作破除。從宇宙大爆炸到太陽係的演化,從黃矮星(目前的太陽)到紅巨星,從白矮星到黑洞,從銀河係到河外星係,從總星係到無法想象的反粒子世界。。。。這是我有生以來最為激動的一次閱讀,一次正真的啟蒙,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終生難忘!此後,每當我仰望星空時,我感到自己已不再是站在家門口小院裏數星星,而是站在地球邊上看宇宙(在中學我成為天文愛好者,幾乎天天晚上看星星。幾天不看星星就覺得壓不住浮躁氣)。在這樣的參照係裏,你自然會覺得人是多麽渺小,生命是多麽短促!在這樣的尺度下關照自我,以往沾沾自喜的所謂聰明才智簡直不置一提,虛榮傲氣則更為可憐!此後我變沉默了,以往懂點什麽就賣弄的毛病竟由此而止。以過去的習慣,這本書會是課餘的好談資,這回竟然沒跟同學提一句,我沉靜在對此全新宇宙圖景的回味中不下月餘。顯然,吃下如此豐盛的一噸大餐,需要消化。宇宙觀必然影響人生觀和生活態度。既往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的方方麵麵都會有意識或潛移默化地被調整,直至能夠在新的框架中和諧存在。如果用“悟”來說事,正真的悟還不是讀書的那兩個夜晚,而是徹底消化後,對人生的方方麵麵的理解全麵刷新之際,那種“更上一層樓”的感覺。這時你忽然明白什麽叫“融會貫通”或“一竅通百竅通”這類詞,因為許多你平素覺得矛盾和困惑的東西忽然融洽和諧了。
那位要鄙視了,這就算大澈大悟了?如果你這樣想了,我致以崇高敬禮!所謂的“悟”,純屬個人感覺,我的悟對你有可能共鳴,但更可能什麽也不是,甚至是笑話。你的悟對我也一樣。一個人在某一人生階段,因知識的汲取,重大事件的經曆,甚至一件小事,朋友的一席談,一句話都可能觸發你的一個飛躍性的認識。當時你可能為這個大徹大悟而激動不已,但也許沒多久你會有更大的徹悟,甚至徹底推翻以前的觀念。比如我自己是在大學畢業後讀了《自私的基因》後才對人性和社會的奧秘有更深刻的理解。但無論是什麽階段,無論他人或你自己後來認為錯了的“悟”,隻要當時自己看來合“邏輯”,並“融會貫通”,能使自己心靈和諧,健康向善,那就是一個美好的境界。信仰是個人的是!對,我說的是“個人的*是*”不僅是“個人的事”。一百個人可以有一百種“悟”,如同愛情,人人各別毫不奇怪。
當米大開始談他的“大澈大悟”的一貫道時,我肅然起敬。但這種事可以交流,不能評判。隻要個人內心一貫和諧即可。要說服別人不是不可能,總會有人共鳴,然而要把自己的觀念作為標準推廣則是大不悟的表現。君不見各種宗教內部都是派別林立?特別是對生死歸屬此等大事的主張,連孔聖人都不教學生的,即便學生特意問起。這點上我很敬佩老夫子。“不知生,焉知死”?!是聖人沒悟嗎?我不信。是他知道“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錯”!真正悟道高僧會肯定別人的不同“感悟”而不設唯一標準。悟性高的傳教士會肯定不同人對上帝的理解,而不是他自己的唯一定義。
悟是沒有止境的,沒有“最悟”隻有“更悟”!沒有“真理”,隻有“斟理”!沒有“獨裁”隻有“別裁”!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你悟了嗎?!
無論如何,請茶!紅茶綠茶皆是茶~
很高興有個愛看星星的來!
謝謝!
自性
是看到SELF在?還是“自由自在”?
每個求道者都應當想想,精神升華的本質是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