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鉈殺事件引出一串回顧和眾多反思,這是好現象。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解析事件的社會心理根緣,各有啟發。小軒兩篇打擂作很有特色。猴子的理科生殺人論直指國內理科教育的盲區,揮手的“毛派論”諷喻整個毛文化的死鬥哲學與人格。二人的觀點有個共同的處,就是對社會外環境的質問。我這裏從個性心理學的角度簡單談談內因的作用。
很多人知道傳統的 智商概念,即認知能力,所謂 IQ。自打1905年由法國人Alfred Binet 發明IQ量表後,智商成為一個有效的智力尺度。 但這個指標其實檢測的是邏輯思維和短期記憶的能力。其他能力一概忽略。這種一元智力論在教育學中產生了佷多負作用。直至一九八三年,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發展心理學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才結束了一元IQ的獨裁地位。
Gardner提出人的智力至少有七種:
語言文字智能“
數學邏輯智能
視覺空間智能
身體運動智能
音樂旋律智能
人際關係智能
自我認知智能
他的體係是開放的,可以增加其他特殊智能。他自己就考慮另增加三種:
自然觀察智能
精神宗教智能
道德倫理智能
Gardner 認為他的多元智能理論,給出每一個受教育兒童潛能的全部光譜, 可以解釋人類個體最後怎樣變為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成人角色. 按照這種理論,人的智力不僅有高低之分,還有種類結構的差別。不同種智能間沒有高低的可比性。每個人的智力結構不同。一個人可以擁有一種以上的強項,但全才是罕見的。生活中多見的倒是一兩種高智能以另一兩種底智能為代價。比如有人語言或邏輯智能挺高,而人際或內省能力佷差,即所謂的書呆子。
我比較欣賞這個理論。我家裡就有這樣兩個小活寶。女兒是個油瓶倒了不扶的書呆子,兒子是個打小就善解人意的機靈鬼。記得他不滿三歲時,大喊著推開我的臥室門,可一看見我睡著,立即禁聲退出,並把門關上。沒人教過他這樣做。而大兩歲女兒從來就是把我搖醒了說她的事。
這種現象促使後來的 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 在其《情感智能》一書,提出了“情商” EQ 的概念。“情商”概念其實是對Gardner七種智能的後兩項——人際和內省能力——的濫觴。
Goleman 將 情商概括為五要素:
1. 自知,察覺和審視自己的內心體驗,監視情緒變化。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
2. 自製,調控情緒,適時適度地表現;
3. 自勵,根據具體活動的目的,調節情緒;
4. 知人,識別他人情緒,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與欲望;
5. 處事,處理人際關係,調控情緒反應的技巧。
簡單地概括,就是知己知彼,輿社會接軌。
Goleman之所以把情感稱為智能 Emotional intelligence,就是認為它是人的基本智力,也就是說主要與先天稟賦有關。當然,後天有意發揮或彌補不是沒有作用,人腦畢竟有很大的可塑性,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