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840)
2011 (629)
2012 (247)
2013 (653)
2014 (1463)
2015 (155)
2016 (265)
2017 (251)
亨德裏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年1月14日-1944年3月11日),荷蘭裔美國人。曆史通俗讀物作家、插圖畫家。房龍的作品多以散文的形式敘述、評論曆史事件及人物,他生動詼諧的文筆使讀者能在短時間內以一種輕鬆的方式了解曆史的大致脈絡,並配上親手繪製之許多生動插圖,提高閱讀的趣味,因此很受一般的讀者歡迎。他的書在美國十分暢銷,擁有驚人的銷售量。但在曆史學研究上,房龍則並未取得相應的學術地位與成就,基本上是被定位於一位「優秀的通俗歷史作家」。
房龍1882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一個富裕家庭。自幼對曆史、地理、船舶、繪畫和音樂等發生興趣。1902年隻身赴美國,入康奈爾大學,1905年獲學士學位,1911年在慕尼黑大學獲博士學位。
房龍早年的生活並不順利,他的第一部著作《荷蘭共和國的覆亡》雖然得到了一定認可,但銷路並不理想。1920年他應書商要約寫作《古人類》,才取得一定銷量,然而卻並不足以扭轉他的經濟狀況。房龍在成為暢銷作家之前,曾在康奈爾大學(1915-1917)和俄亥俄州安條克學院(1921-1922)取得過教職,校方認為他的課十分活潑,非常吸引學生;但相對的,由於他的史學較偏向通俗與自由的詮釋,並不符合史學界一板一眼嚴謹的研究方式,因此曾數度被若幹不認同或嫉妒的同僚,視為並不符學術界標準,指責他的教學對學生在嚴謹的歷史研究上並無裨益,使得房龍也多次因壓力而去職。後來,他在第二任妻子的鼓勵下,創作了《人類的故事》,在美國出版界一炮而紅,大受歡迎,自此邁入暢銷作家之林。此後,房龍又寫出多部暢銷全美市場的作品。他的作品中,以《人類的故事》、《寬容》、《聖經的故事》最為著名。至1920年代末期,他已積累到一定財富,在美國和歐洲購置了房產,不再受限於經濟問題,於是可以自由地從事創作和社會活動了。
房龍曾以美聯社記者身份報道1905年俄國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房龍常以自己手繪的漫畫作為自己作品的插圖,也成為他作品的註冊商標。
房龍結過三次婚:1906年,他與來自馬薩諸塞州上流家庭的Eliza Ingersoll Bowditch (數學家Nathaniel Bowditch的後代)結婚,育有兩子。1920年娶第二任妻子Eliza Helen Criswell(昵稱“吉米”)。在第三段婚姻結束後房龍一直與吉米同居直到去世。《房龍傳》的作者,房龍次子傑勒德·威廉·房龍認為房龍並不愛吉米,而隻是把她看作工作和生活秘書。
房龍身高達2.08米,亦相當肥胖,有“大象”的綽號。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甚理想,最後死於心髒病發。此外因長期從事寫作,房龍長期患有神經衰弱。
為了聯合論戰中的潛在盟友,房龍於1942年加入了(基督教)美國萬靈一位論教會(Unitarian Church of All Souls)。該教會牧師勞倫斯.I.尼爾是房龍在哈佛大學時的同班同學,並且曾經在房龍的婚禮上當過迎賓員(usher)。在他為該教會撰寫的手冊《我相信這個!》(This I Believe!)中,房龍開玩笑說道這個教會之所以對他有吸引力是“因為隻有當看門人從樓梯上摔下來的時候,耶穌基督(Jesus Christ)的名字才會被提及。”[1]
在美國,房龍被看作著名作家、曆史學家和記者,其影響主要來自於他的著作。但在學術界房龍的影響則不大。
盡管中國公眾可能對房龍缺乏了解,但在中國的知識界,房龍卻擁有相當的認知度。早在1927年,其著作《古人類》就已由中國著名女建築學家林徽因翻譯出版(書名《古代的人》[2])。《人類的故事》在1930年代出現中文版。中國當代作家鬱達夫曾評價說:“範龍(即房龍)的這一種方法,實在巧妙不過,幹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麽一寫,無論大人小孩,讀他的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了”。“……範龍的筆,有這一種魔力。但這也不是他的特創,這不過是將文學家的手法,拿來用以講述科學而已。”[3]
1950年代以後,房龍的著作在中國大陸長期遭禁。1980年代中後期起,中國大陸的大學生開始重新傳看房龍的著作。到2000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際上掀起了房龍著作的出版熱潮,市麵上同時存在著同一部著作的多種翻譯版本。部分中國知識分子把閱讀房龍著作作為了解西方曆史、接受人文主義啟蒙教育的捷徑。房龍作品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傾向於自由主義的思想也相當程度上滿足了中國讀書界的需求,有人認為他是“人文主義大師”[來源請求]。
房龍在歐洲幾乎不享有知名度,即使在他的故鄉荷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房龍或者不認為他是知名人士[來源請求]。
房龍以深厚的曆史知識底蘊,清晰睿智的文風,將與人類曆史一樣滄桑的建築、雕塑、繪畫、爵樂、戲劇、文學、舞蹈、服飾等幾乎所有人類的藝術客觀還原。在他筆下,藝術不再高不可攀,親切得如同相知多年的朋友。正如他所說,他要為讀者開啟一扇門,一扇通向人類藝術發展曆程的快樂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