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6 月 1 日。這一天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值得歡慶的節日。但是對於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全體員工們而言,明媚的陽光掩蓋不住難言的苦澀和失落。在幾個月的掙紮之後,通用汽車公司於這一天在紐約遞交了破產申請。
通用汽車公司創建於 1908 年,在之後的一百年間,該公司生產的一係列的高中低檔車型暢銷全美,並享譽世界,樹立了在美國乃至世界上的汽車業龍頭老大地位。在 1925 年 8 月 31 日,通用汽車公司成為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的 30 個成分股之一,並保持了近 84 年,在破產前,它在 30 個成分股中的資曆僅次於通用電氣( 1907 年 11 月 7 日就入選了道指的成分股)。當然,隨著它此次遞交破產申請,道指已將其剔除出成分股。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是通用汽車公司的巔峰期。 1953 年,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查爾斯·威爾遜商而優則仕,被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提名為美國的國防部長。因為威爾遜總裁擁有超過價值 250 萬美元的通用股票,而他又不打算從政後賣掉,考慮到利益衝突,在聽證時有人問他成為國防部長後,他是否會做利於國家但不利於通用汽車公司的事情。他回答說,對國家有利的事情就會對通用汽車公司有利,反過來也是如此。( I thought what was good for the country was good for General Motors and vice versa. )後來,他的這句話被演繹為對通用汽車公司有利的事情就會對美國有利( What's good for General Motors is good for the country. )最後,美參議院以 77 比6的票數通過了對他的任命。也許是乘著總裁榮升國防部長的東風, 1954 年,通用汽車公司的市場份額達到 54 %,一時間,在美國乃至世界的汽車市場上,通用汽車公司可謂一夫當關,雄霸天下。
然而,通用汽車公司的今朝破產,昭示了盛極而衰似乎是任何人、任何公司乃至任何國家都逃脫不了的魔咒,通用汽車公司也無法置身其外。不過,如果有人在幾年前預言通用汽車會破產,恐怕天下人都會罵他是瘋子。通用汽車公司的一名經理人就說,他從來沒有想到過公司會在某一天破產。在 2008 年通用汽車公司的成立百年慶典上,總裁 Rick Wagoner 麵對數百名員工充滿豪情地說,我們期待著再引領美國汽車業 100 年。相信當時沒有人會想到,在豪言猶在耳畔的八個月後,通用汽車就不得不遞交了破產申請。
善良的人們在唏噓惋惜之際,不禁會問,是什麽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巨無霸公司走上了破產的不歸路?通用汽車公司百年的曆程,據筆者看來,與一個人的生命曆程很相似。一個人一般會在四五十歲達到事業的巔峰,通用汽車亦如是,在 1954 年達到市場份額最大時是成立後的第 46 年。四五十歲後,人慢慢地會生病衰老最後死亡,通用汽車也差不多,其衰退的跡象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後就開始逐漸顯露。八十年代後,日本汽車打入美國市場更加快了通用汽車的衰退過程。如果要說原因,相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以下幾點不可忽視:
第一,迫於工會的壓力,生產很難賣出去的車輛。 1990 年,通用汽車公司迫於工會的壓力,同意即使工廠不運營也要付工人薪水,結果生產了許多銷路很差的車輛,不給消費者大的好處和刺激根本就賣不出去。這和我國以前在計劃經濟體製下的國企有的一比。眾所周知,在新中國建國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實行計劃經濟為主,相信很多國人對計劃經濟的特點應該比較熟悉。其中特點之一就是不考慮市場需要,把東西先生產出來再考慮怎麽賣出去。結果可想而知。
第二,戰線拉得太長,品牌太多,包括 雪佛萊、凱迪拉克、別克、 GMC 、歐寶、薩博、悍馬、土星,龐蒂亞克等等。 而幾十億美元的廣告費用隻夠把這些品牌推向市場,不足以支持全麵持續宣傳這些品牌。公司很長時間以來隻關注利潤,不注意各個品牌宣傳,使得日本的汽車公司如本田和豐田等乘機藉 Accord 和 Camry 切入了美國市場。許多消費者開始還給通用汽車幾次機會,但後來變得心灰意冷,轉而投向本田和豐田的懷抱。
第三,也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管理層日益變得剛愎自用,聽不進批評意見,認為自己的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和自己無關。例如,他們指責聯合汽車工會組織( UAW )對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的要求太高致使通用汽車此類投入太多;指責美國政府的監管部門設立了許多規則阻礙了通用汽車的競爭力;指責日本政府為日本汽車公司打入美國市場提供優惠政策;指責媒體沒有對通用汽車公司所做的努力予以承認和報道,等等不一而足。就在破產前幾天,通用汽車公司剛退休的副總裁還說,“公司經曆了太多的傷害,其中很多不是由我們引起”。話中大有為別人背黑鍋的委屈和憤慨。
通用汽車公司管理層的這些話不禁讓筆者想起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當他在垓下被韓信的大軍包圍時,項羽沒有反思自己的一係列決策失誤,而是哀歎“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看來,項羽雖然故去了兩千多年,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還是有人堪做知音的。
當盛開的鮮花囿於大自然的新陳代謝而不得不凋零落下的時候,多愁善感的文人寫下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詞句。不過,如果通用汽車公司的高管們來個邯鄲學步,說通用破產也像無可奈何花落去,恐怕會有很多人不服。
在通用汽車公司申請破產的時候,它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也出來了,據報, 2009 年 5 月的銷量增長了 75% ,正可謂西方不亮東方亮。也許,通用汽車公司的未來在它曾經斜睨良久的東方?
(謝謝閱讀我的文章。如轉載,請不要忘了標明出處:)
評論之前先仔細閱讀。本文旨在討論通用在美國的失敗,沒有想討論如何在中國成功。一個公司在一國失敗在另一國成功的例子不少,用在一國失敗的原因來解釋在另一國的成功根本不合常理。一個人還有兩麵性,如何解釋?
這三點當然成立,建議評論前先去看看相關文獻。
我沒有說任何通用質量不好的話,不知你的看法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