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大思想家老子曾經說過, “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為福禍相依, 可以相互轉化。這一古老的理念今天依然沒有過時,同樣可以適用於當前的經濟危機。具體來說,對於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行業來說,危機也不都是壞事,有些行業還因為別人的禍引來了自己的福,在整體的危中發現了自己的機,在衰退的蕭瑟風中瀟灑地逆風飛揚, 活得越來越滋潤。筆者在前一篇博文《經濟危機當道 美國什麽行業走俏》中專門討論了這些危機下的寵兒。在本篇文章中,筆者擬換一個話題,從服務業方麵曬一曬經濟危機帶給消費者的益處。
話說一年前,在美國股市牛氣衝天蒸蒸日上的某一天, 筆者因車要做一次例行大檢修去了一次車行。為避免上班遲到,在前一天電話預約時, 筆者特地選了早上七點半也就是車行的開門時間與服務人員見麵。當迎著晨曦準時到達車行時,筆者才發現約好的服務人員還沒有來,其他兩位服務人員雖然來了,但許是幾天未見,兩人興高采烈地聊起了昨夜脫口秀的搞笑片段,並不怎麽理會麵前需要服務的幾位顧客。在近半小時後,那位約好的服務人員終於現身了,他沒有因耽誤了筆者的時間而感到不好意思, 隻是說了句路上堵車便三下五除二地讓筆者先回去,等車檢修完後,他會電話通知的。筆者正待細問,他已經招呼下一個顧客了。的確,後麵還有好幾位呢!
一年後的前兩天,因車的一個小毛病,筆者又去了那家車行。本來想換一家的,但考慮到對別的車行也不熟,還不如找個相對熟悉的,便依然去了同一家。因為思忖毛病不大再加上上次的經驗,筆者事先並沒有電話預約,隻是想先去問個價,若對方要價太高便轉而找別的車行。早上的高速路出奇的順暢,筆者在七點一刻就到了車行。原想今天來得太早,不料車行的工作人員已經在上班了。真是湊巧,上次接待筆者的那位白人老兄率先向筆者打了招呼,而且臉上滿是笑容。等聽完來意後,那位老兄隨筆者看了看車,安慰筆者說,這毛病不大,不在車險的範圍內,實在不值得現在花錢修,反正車也快到下一次的大修時間了,那時他們會幫助弄好的。 其為消費者著想的態度著實令筆者感動。
在離開車行的路上,依然感到受寵若驚的筆者想這位老兄的態度變化可能與來勢洶洶且不見盡頭的經濟危機不無關係。經濟危機大浪淘沙,據報道說過去一年中美國關門停業的車行有幾千家之多,幸存下來的車行若不戰戰兢兢不提高服務質量,恐怕也要步那些倒閉車行的後塵。一句話,是經濟危機衍生的壓力使得車行人員的服務態度變了。
筆者進一步聯想到,這家車行本來七點半開門營業,但工作人員至少在七點一刻就已經全部到位, 不知他們是否能領取加班費? 筆者耳聞目睹了太多公司要求員工不要加班的例子。 像筆者的一位熟人所在的公司就三令五申,禁止員工加班。跟很多公司一樣, 這家公司在經濟危機來臨之際也不斷瘦身,裁了許多員工,筆者的熟人還算幸運,暫不在被裁之列, 然而被裁的一些員工的工作轉給了這位熟人,他整天忙得頭朝天腳朝地,依然不能在八小時內把工作幹完,老板不斷地督促他提高工作效率,認為他的工作可以在八小時內按時完成。為了保住工作, 為了給孩子掙點可憐的奶粉錢,該熟人隻好私下加班, 把工作帶回家裏幹,但對老板還不敢說自己在家裏加班的事實, 自然也就領不到任何的加班費。幾個月下來, 這位哥們人瘦了一圈兒,但他的老板絲毫並不領情,認為讓別人走路了而依然留下該君已然是對他的照顧。這位哥們不敢言隻是敢怒,憤怒之餘滿是無奈,自己一個持工作簽證的中國打工仔在人家的矮簷下還不是隻好低頭?
說起態度前後變化的話題, 筆者想起了古代一位著名文人的一則軼事。在軼事發生前, 該文人就已經名震天下,隻是當時沒有電視, youtube 或播客什麽的,即使走在大街上,很多不認識他的人也不知道身邊擦肩而過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某某某。一天該文人去一家寺廟拜訪自己的朋友,也是該寺院的主持。把門的小和尚有眼不識泰山, 再加上該文人落拓不羈慣了,也沒有衣著筆挺,細心打扮,被小和尚當成了主持的一個普通粉絲。小和尚還算禮貌,端來了一盞茶,對該文人說了兩個字,“茶。坐。”後來聽說該文人是主持的朋友而不是主持未曾謀麵過的普通粉絲, 小和尚稍稍變了態度,說:“喝茶。請坐。”等主持出來與該名人親熱地握手言歡時,小和尚才得知眼前的這位不修邊幅的老兄就是享譽天下的大學士。於是小和尚的態度來了個 180 度的大轉彎,謙卑地說,“請喝茶。請上坐。”臨了還央求該名人給簽個名,說要當作祖傳的寶貝, 爭取讓後代子孫在所思比或佳士得拍賣行的拍賣中賺它個缽滿盆滿。
在某種程度上,車行人員態度的變化和小和尚態度的變化有相同之處,即都是外力使然,並非出自自己的真心。隻是車行人員的態度變化來自經濟危機的生存壓力,小和尚的前倨後恭來自人類慣常的趨炎附勢。 眾所周知,因為缺乏內力作基礎,來自外力的改變一般多不會持久,恐怕經濟危機哪一天煙消雲散了,好的服務態度也隨之而去了;哪一天名士落魄了,小和尚等一幹人等可能會轉眼變得矜持起來,把名人的簽名也棄若敝履,爭著與名人劃清界限。
茶,喝茶,請喝茶;坐,請坐,請上坐。該文人藉自己的經曆留下了這個對聯,它如送人玫瑰之手,曆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