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歲末紐約的寒風中,馬道夫一手炮製的500億美元龐氏騙局走到了盡頭,馬道夫本人一夜間爆紅全世界,在美國金融詐騙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在驚歎之餘,筆者想,在紐約萌芽後來殃及世界的馬道夫大騙局也有一定的必然性。試想,作為美國金融中心的紐約,金融從業人員的數量之多恐怕令其他城市隻能望其項背。正所謂樹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有這麽大的基數出現一個馬道夫是自然的。沒有馬道夫,恐怕也會有牛道夫出現。
原想著有馬道夫的驚世之舉在前,美國金融詐騙案會消停一段時間。但是,就在世事紛紜,人們漸漸淡忘馬道夫之際,來自美國南部德州的斯坦福接過了馬道夫的擔子,在2009年2月中旬以80億美元的金融詐騙案震驚了世界。不過,與年逾古稀的馬道夫相比,現年58歲的斯坦福不僅在年齡上是小字輩,而且在詐騙方式,金額和受損人員區域上都沒有馬道夫的方式新潮,金額巨大,受損人員的層次高。也許,從某種程度上說,斯坦福之所以隻是個小巫,而馬道夫成為大巫,和生活的地域不無關係:紐約的都市大氣似乎融入了馬道夫的血液,該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誓執詐騙界之牛耳;斯坦福可能受德州牛仔的影響較深,更像牛那樣默默地小打小鬧。
斯坦福先生本人稱得上牛高馬大,高6英尺4英寸約合1.93米,重240磅,走到哪裏幾乎都鶴立雞群,他擁有斯坦福金融集團,在德州是一個有錢的金融家。而且他牆裏開花牆外更香,在 加勒比海島 國安提瓜人們的眼中,他是一個來自美國的金融慈善家,在安提瓜開有銀行,是安提瓜首相欽封的爵士,人們以認識他與他見麵為榮。
1.斯坦福的詐騙方式
與馬道夫專注於對衝基金詐騙不同,斯坦福先生賴以詐騙的投資工具堪稱原始,它就是定期存款。眾所周知,定期存款比對衝基金要相對安全的多,很多社區銀行都有定期存款業務,有半年期,一年期的,也有兩年三年期的。按理說,這類投資到期取可得到本金和利息,提前支取可能會損失一定的利息,變現容易,相對安全,對那些想避免股市風險的保守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的選擇。而且斯坦福旗下的銀行許諾付給定期存款的利息是當地一些主流銀行的利息的兩倍以上,更讓很多儲戶趨之若鶩,爭相把錢存到斯塔福的銀行。隻是這些儲戶不知道的是,斯坦福集團表麵上宣稱投資去向是那些變現能力很強的債券,實際上把錢投到了房地產業和私募基金,而這些領域變現能力很差,再加上目前的經濟危機,房地產業更是進入了嚴冬,錢砸進去恐怕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拿回來。儲戶們還不知道的是,斯坦福集團宣稱有20多名專業人士管理,並經安提瓜政府每年審計的投資,實際上隻是由斯坦福和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兩人管理,安提瓜政府的審計部門並不審計斯坦福集團的投資或核實資產狀況。
2.斯坦福的受騙者分布
與馬道夫詐騙地域遍及世界不同,斯坦福的詐騙地域主要在德州,及比鄰的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包括墨西哥,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委內瑞拉以及安提瓜等國。其中委內瑞拉受的損失尤為慘重,在斯坦福詐騙的80億中占了37%,高達30億美元。和我國的很多富人熱衷在國外開銀行賬戶相似,很多富裕的拉丁美洲人也樂於把錢存在境外,以達到自己想像的安全和避稅的雙重目的。在委內瑞拉,通貨膨脹率一度達30%以上,貨幣貶值,社會動蕩,有錢人整天想著怎麽把錢轉到國外。斯坦福集團順勢應時,不失時機地推出回報率高達14%的定存業務,那些富裕的委內瑞拉人可謂久旱逢甘霖,與斯坦福集團一拍即合,覺得把錢交到了美國的保險箱。此次斯坦福東窗事發,這些人涕淚橫流,悔之莫及。
此外,在馬道夫的受騙者中,不乏各界名人抑或著名的國際組織,這些受騙者多屬於來自第一世界歐美等國的國民。而斯坦福的受騙者多來自屬於第三世界的拉美等國,沒有多少我們所熟知的名人們。
3.斯坦福的行事風格
與馬道夫含蓄內斂的風格不同,斯坦福為人張揚,經常捐資各種選舉活動,以交結政界人物。據統計,自從2000年以來,斯坦福及其集團員工共捐助了240萬美元用於競選活動。在受捐者中就有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先生,他接受了28150美元的資金。此外,斯坦福還慷慨出資,送那些大權在握的參議員眾議員們及其家人去安提瓜和百慕大旅遊。例如,來自得克薩斯州的共和黨參議員約翰寇尼恩及其妻子就曾接受斯坦福的安排,去安提瓜和百慕大旅遊了三天,美其名曰去那裏考察金融服務業的現狀。不過,該參議員似乎沒有被糖衣炮彈打昏了頭腦,他在一次聲明中說,“沒有人能超脫於法律之外。執法者應該遵循事實,而不應去考慮什麽人可以逍遙法外。”
由於斯坦福的銀行遍及加勒比海各國,他對 Inter-American Economic Council ,一個召集商界和政界人士討論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商務合作事宜的非營利組織傾注了很大的心血。他對該組織的捐資額還未公之於眾,但該組織為感謝他的強力支持,三年前向他頒發了領導風格獎。據披露,該組織在2003年到2007年間,花費了30多萬美元,為美國參眾兩院的立法者及其隨從們安排了85次商務旅行,目的地多為度假勝地如牙買加和維京群島等。其中民主黨人去了58次,共和黨人去了27次。但據這些人士透露,他們討論的議題一般為國土安全,衛生保健,貿易等,沒有討論過斯坦福關心的離岸銀行問題。
4. 斯坦福東窗事發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 SEC ) 對斯坦福集團的處理
2007年,SEC發現了斯坦福集團缺乏足夠的資金滿足對中介商的資本要求,如果換了其他一般的中介商,可能早就該停業整頓了。因為淨資本不符要求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通常人們認為,出現淨資本不足的企業已經處在破產的邊緣,抑或是表明財務方麵出了大的麻煩,抑或是彰示領導層極端無能。總之不是什麽好事。但是,斯坦福集團交了兩萬美元後就擺平了此事。同一年的晚些時候,斯坦福集團又被指控在定期存款方麵提供的信息誤導儲戶和不公正而遭到SEC的審查,但後來斯坦福集團交了一萬美元後再次太平無事。
5.斯坦福詐騙案發後各界的反應
在2009年2月17日,SEC指控斯坦福集團涉嫌詐騙儲戶80億美元。消息傳出,斯坦福集團的各處銀行排滿了前來兌錢的儲戶們。然而那時斯坦福本人不知去向。2月19日,FBI的工作人員在弗吉尼亞州跟蹤到了斯坦福先生,當時他正坐在女朋友的車上。斯坦福接過了SEC對他的起訴書,向FBI特工表示他將配合SEC的調查。
斯坦福81歲的老父親對美國合眾通訊社的記者說,他希望SEC的指控不是真的。這位老人同時也是斯坦福金融集團的名譽主席,他繼續說,“我對此毫不知情,如果這一切是真的話,我將會非常驚訝,失望和心碎。”他還表示,他一直告訴兒子要做正確的事。
那些接受斯坦福捐資的政界人士們也坐不住了。他們紛紛表示,與斯坦福劃清界限,將退還捐款或將剩餘款項捐給慈善機構。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的發言人在2009年2月20日周五表示,麥凱恩將把來自斯坦福的捐款轉捐給慈善機構。
6.斯坦福詐騙案的警世意義
筆者認為,斯坦福詐騙案有兩種警世意義。第一,對那些一般儲戶來說,一定切記不要追求那些高得有些離譜的回報率。試想,斯坦福旗下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比其他銀行利息高一倍以上,這明顯高得離譜了。如果儲戶們理智地想一想,不那麽貪婪,也許就不會上斯坦福的當。畢竟,縱使斯坦福巧舌如簧,如果儲戶們握錢的手很緊,淡定不貪,斯坦福也不會派手下人員去儲戶家裏搶錢。
第二,對於一些熱衷於在國外開銀行戶頭的富豪們來說,斯坦福詐騙案意味著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同樣不會保證資金的絕對安全。對於侵吞民脂民膏的貪官們來說,斯坦福詐騙案更是一場惡夢。那些貪官們本來就已經在擔驚受怕的情況下度日如年了,如果再聽到自己貪汙來的錢被斯坦福揮霍一空,非得絕望得想跳樓不可。
不管是一般老百姓的辛苦錢還是貪官們的不義之財,恐怕此刻已經化成了美國德州及其他地區那些建成但賣不出去的房子,或者建了半截鋼筋水泥裸露在外的房架子。
記得有幾句古詩這樣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源自房屋次貸問題的經濟危機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把那些超級大騙子的騙局提前揭穿了。否則,還不知道會有多少無辜百姓的血汗錢像打向洋狗的肉包子,一去不回頭。
最後,恐怕最可怕的事情是,無論是紐約的馬道夫也好,還是德州的斯坦福也罷,他們隻不過是冰山上的一角,更大的家夥還在水下潛伏著。下一個騙子會來自何方?美國的金融詐騙何時休?
試玉要燒三日滿,辯才需待七年期。時間,也隻有時間,能給出滿意的答案。
後記:筆者在2008年歲末曾就馬道夫詐騙案寫過一篇文章《全球化的阿喀琉斯之踵 龐齊騙局走向世界》,若感興趣,可到筆者的博客閱讀,以下為該文鏈接: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12&postID=38793
謝謝各位的閱讀和評論。
博主和你的回複都很棒。
感覺美國就是世界的華爾街或者說是世界的馬道夫和斯坦福。不知最後會如何收場。就像博主所說,時間,可能也隻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吧。
人心很古說得很清楚. 謝謝!
州斯坦福的要低。
馬道夫就是原始的旁齊遊戲,大體也就是傳銷。馬道夫騙了500億,其實他從來沒有證券買賣。完全是現金進來,現金出去。遲早要完
蛋。隻是時間問題。
斯坦福是進行風險轉換。他進行所有正常金融係統應該的正常遊
戲和運作,隻是賭博了:把低風險的“入現金”用於高風險的“出
現今”投資,以期賺取差額。在風險適中的情況下,他可以長期賺
錢。就像銀行回報率低於股票回報率,差額就是斯坦福的利潤。
斯坦福不僅玩股票,而且玩更加高風險高回報的期貨和房地產。風
險來時,“高回報”就是“高損失”了。
從技術手段上來說,馬多夫沒有任何技術;隻是騙術。斯坦福是有技術含量的。
馬多夫低調:因為它在紐約,管理嚴格。 在華爾街,越是低調,
越是“表現的”深藏不露,越好。越能吸錢。
斯坦福不在美國玩,就是鑽海外管理鬆散的洞子,所以他可以高調,花裏胡哨。越高調還越好呢,也越能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