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牛年春節就要到了。盡管近來充斥耳邊的幾乎都是壞消息,但筆者還是認為,應該懷著樂觀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年。隻是沒想到的是,網上又傳來了中國留學生被害的消息,著實讓筆者心裏不舒服。
凶殺案的地點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曾經為世人所熟知。 2007 年 4 月 16 日,該校韓裔學生趙承熙瘋狂開槍打死了師生 32 人,當時該事件震驚了世界。沒想到不到兩年,一位 25 歲的中國男留學生於 1 月 21 日將另一位中國女留學生殺害,且手段很殘忍。這兩位留學生來美時間都不長,男的是 2008 年 8 月來的,女的 1 月 8 日才到,在美學習還不到半個月。
據說兩人以前並不認識,出現這種事情人們普遍認為情殺的可能性很大。在這裏筆者不想去揣測事情發生的原因,人既然已經去了還是少打擾為好。但縱有千錯萬錯,這位男學生也不該要了人家的命。其實如果胸懷寬廣些,又有什麽大不了的事呢?三步之內就有芳草,這個不行完全可以再找下一個,何必害人又害己,把大好前程毀於一旦呢?且春節將至,兩家的父母該如何麵對這一慘劇?人何以堪?情又何以堪?
從網上的消息來看,這位男生在國內時學習非常優秀,這點筆者想是毋庸質疑的,如果學習不好也考不上研究生並出國留學。學習優秀並不說明一個人就能一定成為一個人才,偉大領袖老人家不是曾經說過“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話嗎?我們的民族的傳統之一就是重視教育,古代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詩句,後雖有文革期間老人家振臂一呼,知識青年到農村去不重視教育的一段短暫期,但近些年來重視教育似乎到了極致,發展到隻要一個人學習好,其他就什麽多好,教育掛帥一白遮百醜的論調大行於市。筆者想這位男生肯定是老師們的寵兒,父母的驕傲,隻是老師父母們忽略了對他的心理教育。而心理素質不佳是阻礙一個人發展的致命弱點,以前在父母身邊可能不怎麽顯現,但到了遠離父母溫柔鄉的異國,心理不佳的弱點就凸顯出來了。
筆者在出國前曾經工作了幾年,來美後看到有些同學比自己小,還一度羨慕他們能大學畢業就出國留學的運氣。後來想其實出國還是不要太早的好,二十出頭的青年的心智可能還未完全成熟, 如在國內工作幾年後,少了一些衝動,多了一些理智,心智成熟些了,抗打擊的能力強了再出去會更好。相信這兩位學生的父母悲痛之餘,也會滋生淡淡的悔意:如果當初多注意一下孩子的心理成長,是不是這起事件能夠避免呢?
筆者常常想造物主還是公平的,如果一個人學習太聰明了,那麽可能他在為人處世方麵就不那麽靈光;反過來亦然,一個人太八麵玲瓏玩世不恭了,那麽可能在學業方麵就乏善可陳。要均衡發展確實是比較困難。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在異鄉為異客,何必拔刀相殘?筆者想,如果廣大留學生們能從這起事件中看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不是一味地去責備或人肉搜索某一方的德行,那麽這起事件的警世意義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