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應非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鷹擊長空,筆走瑣事。 本博客(原名青山依舊在)係個人文集,所有文章均為筆者原創,如轉載,請標明出處。
個人資料
正文

毛澤東和海軍護航

(2009-01-14 20:45:13) 下一個

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陰霾之下, 我們看到的或聽到的新聞大多乏善可陳, 有的甚至相當負麵,讓人沮喪抑鬱。不過,我國海軍護航亞蘭灣稱得上鮮有的亮點之一。 據報道, 我軍已完成兩次護航任務,被護航的船隻除來自大陸和香港外, 更有一艘來自台灣的輪船, 此舉被媒體稱為六十年來頭一遭,並得到了台灣方麵的善意回應。

相信熱愛祖國的中國人多會認為, 海軍護航絕對是英明之舉。漢代的將軍陳湯曾經說過“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擲地有聲的豪言,而多少年來我們似乎忘記了這句話,我們似乎習慣了畏首畏尾,習慣了口頭反駁別人喊出的“中國威脅論”,但是換來的是什麽呢?隻是別人更大聲的叫嚷,別人更肆無忌憚的羞辱。我們終於明白了,要保護自己的船隻和財產不受侵犯是多麽的重要,哪怕他們遠在天涯海角。我相信,當擔驚受怕的船隻受到海軍的保護時,船員們會湧起更多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的。在某種程度上說,很多人想成為美國人,與美國重視保護自己的公民和財產這一點不無關係。

進一步講,護航更是給海軍提供了大好的鍛煉機會, 這可比在周圍近海演習強多了,因為演習畢竟是演習,遠遠比不上遠離本土的近乎實戰的鍛煉。我軍承平久矣,而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的軍隊可幾乎一直沒閑著,他們以實戰代替訓練,不斷地檢驗技戰術和武器裝備並加以更新改進。這就像龜兔賽跑,也許我們曾經強過,在曆史上堪稱不敗之師,但近來我們懈怠了,而人家卻一直在跑,因此現在再交手勝負很難意料。何況人家也不是烏龜,我們過去的輝煌也不意味著現在和將來的戰無不勝。

我個人認為海軍走出去還是晚了。據記載,我軍此次遠征是繼鄭和船隊下西洋後六百多年的第一次,如果當年明清的帝王們多點遠見卓識,在鄭和後繼續遣師遠征並擴張移民至當時的荒島,那麽今天中文就應該成為了世界的通用語言。我們這些後代子孫們也就不用考托福 GRE 什麽的,外國人會轉而為成為中國人絞盡腦汁,那麽中國人今天誰還用學英語?不過曆史永遠不承認如果,現在雖晚但總比不出去強,否則我們像前人一樣哀而不鑒之,我們的後人也會為我們的不作為而悲哀的。

最後提到一個細節,海軍將士們出征的日子是在 12 月 26 日,這一天也是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的生日。我不知道選擇這個日子是有意為之還是偶然的巧合,也許有意為之的成分大些,因為畢竟這對我國來說是一件大事,而舉凡做大事不選擇日子似乎也不合乎我們民族的傳統。如是,可能是海軍將士們希望毛澤東主席的在天之靈保佑他一手締造的軍隊和他的後代子民們一路平安吧。

海軍將士們的一小步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一大步,真心地希望他們都能平平安安地走好這一步,將來為我中華民族創造更大的輝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