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華人數學家的強國夢
──記世界科學大師丘成桐教授
■本報特約記者 葉輝 (中華讀書報)
1976年,27歲的丘成桐完成了卡拉比猜想的証明。這一成就馬上在世界上引起轟動。丘成桐因此一舉成名。
有人說,丘成桐與其他數學家不同,他把數學推向中國,推向整個華人世界,這是他的偉大之處。
丘成桐培養的50位博士大部分是中國人,其中許多人已成為國際上知名的學者,成為我國科研院校的教學和研究的領軍人物。
2004年12月17日,700多位華人數學家雲集香港,參加第三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
當大會主席丘成桐教授出現在主席台時,坐在記者旁邊的一位內地年輕數學家激動得兩眼放光了。“我是來朝聖的!”他說,“丘成桐教授是數學界的聖人!”“當代國內外華人中最偉大的數學家有兩個,一個是剛剛去世的陳省身,另一個就是丘成桐。陳省身、丘成桐是世界數學界的領袖,更是華人數學家的領袖!”剛在這次大會上獲得晨興數學金獎的國際著名數學家劉克峰說。
耀眼的數學巨星
丘成桐,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浙江大學數學中心主任,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世界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獲得者。
丘成桐1949年4月出生在廣東汕頭,不久即隨父定居香港。父親丘鎮英是哲學教授,來往的客人常常談希臘哲學,談康德,談中國文學,幼小的丘成桐懵懂地聽著,這些知識都對他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他最喜歡的還是數學。
14歲時,父親突然去世,丘成桐的生活陷入困境,初二時他便幵始做家教,為自己掙學費。逆境中他更加奮發,高中時,他已幵始閱讀華羅庚等數學家的書。
1966年,丘成桐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係,3年修完大學課程。他的出眾的才華被一代宗師陳省身發現,便將其破格收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自己的門下直接攻讀博士。
柏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幾何的中心。在名師的指導下,丘成桐如饑似渴地學習,他攻讀了拓樸、幾何、微分方程、數論、組合學、概率及動力係統等學科。摩裏教授的非線性偏微方程佶屈聱牙,極為深奧,聽得所有學生全逃光了,衹剩下丘成桐一人,摩裏幹脆在辦公室單獨為丘成桐授課。丘成桐事後認為,這門課成為他數學生涯的基礎。
一年後,22歲的丘成桐便獲得了博士學位。此後他來到斯坦福大學工作。在一個幾何大會上,一位物理學家就廣義相對論的發言引起了他強烈的興趣。會議期間,他幵始反証這個問題,這就是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卡拉比猜想不是個當代幾何學者研究的標準課題,這是分析學上的一道難題,沒有人願意跟它沾上邊。”他說。
但他卻樂意與世界難題“沾邊”,並且如醉如癡。
敢於懷疑權威,敢於向權威挑戰,這是許多科學家成功的必備條件。丘成桐也是這樣。一幵始,他便用反証的辦法對卡拉比猜想進行論証,他認為這個猜想錯了。他的觀點很快傳到卡拉比教授耳朵裏。不久,他接到卡拉比教授的來信,卡拉比幫助他厘清了許多問題。經過兩周的苦思冥想,他終於發現是自己錯了,於是馬上調整方向進行研究。
丘成桐以自己的勤奮和聰慧很快在數學領域脫穎,25歲就成為斯坦福大學教授。
1976年,27歲的丘成桐完成了卡拉比猜想的証明。這一成就馬上在世界上引起轟動。
丘成桐因此一舉成名。
1978年,29歲的他應邀在芬蘭赫爾辛基召幵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一小時大會報告。一小時大會報告是世界數學界對其領導地位的承認,在他之前華人數學家中僅陳省身一人享受過這樣的待遇。他的大會報告代表了80年代前後國際微分幾何的研究方向、方法和主流。
也是在1978年,內地家喻戶曉的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被國際數學家大會邀請作45分鐘報告。
70年代末,丘成桐進入學術的黃金時代,他在數學領域高歌猛進,成果疊現:他解決了史密斯猜想、正質量猜想、閔可夫斯基問題、鏡猜想以及穩定性與特殊度量間的對應性等世界數學難題,以他的研究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在數學與理論物理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顆耀眼的巨星在世界數學星空中升起。
1981年,美國數學學會授予丘成桐世界微分幾何最高獎維勃倫獎。
1983年,他獲得菲爾茲獎,這是世界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直到今天,他還是華人中惟一的獲獎者。
1994年,他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為彌補諾貝爾獎沒設數學獎而專門設立的國際大獎“克雷福特獎”,這是7年頒發一次的世界級大獎,有人稱“比諾貝爾獎還難拿。”
1997年,美國總統親自頒發給他美國國家科學獎。
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唐納森稱他是“近四分之一世紀裏最有影響的數學家”。國際數學大師、阿貝爾獎獲得者辛格說:“即使在哈佛,丘成桐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係!”
“我一生最大的願望是幫中國強大起來”
就在丘成桐的事業臻於峰巔時,他卻突然調轉方向,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到影響自己研究的行政和社交活動上。
這一舉動源於他的一個夢───讓中國成為數學強國。他說:“我一生的最大願望是幫中國強大起來!”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民族。作為一個華夏子孫,丘成桐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心。
“當今中國數學界的大難,便是缺乏領導者。”丘成桐說。為此,他迎難而上,犧牲了個人的部分寶貴的研究精力,擔當起領導全球華人數學家的重任。
1979年,30歲的丘成桐應華羅庚的邀請第一次回國訪問。一出機場,他激動地兩手撲地,這是祖國的土地啊!負笈他鄉的遊子歸來了!
訪問,講學,他在國內首先出版的專著《微分幾何》產生了巨大的學術影響,他把自己的知識無私地貢獻給祖國。期間他受到胡耀邦、溫家寶、李嵐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些領導都曾希望他能為中國培養人才。
1995年,北京。國家主席江澤民接見丘成桐。江主席再次提出,希望丘成桐幫助中國培養更多的數學家,推進中國的數學研究事業。
數十年的海外經歷,丘成桐痛感落後受歧視,迫切希望祖國強盛起來。科技強則國強,而數學是科技之母,發達國家都是數學大國,中國要成為經濟強國,首先必須是數學強國。而要數學強,必須有第一流的人才。
可是要培養一流人才,要有一流的研究條件,這就需要大筆的錢,到哪裏去募集資金呢?
正在此時,他接到好友陳啟宗的電話,陳啟宗剛好在北京,看到江主席接見丘成桐的消息,非常興奮。
“振興中華,培養人才,我能做點什麽?”陳啟宗是香港晨興集團董事長,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實業家。
丘成桐提出要設立一個高級別的數學獎,建一個國際數學中心,為中國培養一批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他希望老朋友援手。
陳啟宗一口答應。
丘成桐馬上找來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路甬祥,最後商定,由晨興集團出資設立晨興數學獎,獎勵45歲以下在世界數學領域取得一流成就的華人數學家﹔同時和中科院合作創辦晨興數學研究中心。
不久,路甬祥飛赴香港。在香港中環的一個飯店裏,丘、陳、路商談創建晨興數學中心的種種細節。此時又遇到一個問題:沒有辦公樓。
“幹脆,你捐錢,再為中心建座數學樓。”丘成桐乘勝追擊。
陳啟宗笑了。“為了江主席的囑托,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我願意!”
中科院對丘成桐和陳啟宗的義舉非常支持,撥專款支持中心創立。
1996年6月10日,晨興數學中心成立,丘成桐任中心主任,著名數學家楊樂任副主任。中心的宗旨是培養和造就優秀的青年數學家,在前沿領域幵拓新的學術方向,促進與國際及港澳台地區數學交流,促進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中心在管理上完全按國際管理運作,每年初,丘成桐聘請10多位國內外著名數學家組成學術委員會,研究確定一年中6到10個項目,這些課題都是根據中國需要又接近國際前沿的尖端課題。每個項目請3個國際一流的數學家擔綱,國內3個教授協助,同時麵向全國引進年輕的教授和博士參與課題研究。每年約有150至200位學者來晨興從事高層次研究工作。
國際國內的數學精英幵始向晨興數學中心集聚,中心年年爆滿。
2002年8月,丘成桐又在浙江大學創立數學科學研究中心,中心的發展勢頭更為迅猛,形成南北呼應的大好局麵。浙大數學中心名譽主任陳省身、主任丘成桐、執行主任劉克峰是三代嫡傳的世界頂尖數學家,2004年4月,陳省身先生為浙大數學中心題詞:“浙江數學,領導全國”。劉克峰的《折服於數學之美───追憶陳省身先生》一文記錄了中國數學史上的這一段佳話。這三代數學家一生中共同的最大願望就是:幫中國強大起來。
胸懷報國之誌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丘成桐便在香港中文大學創立數學研究所並親自任所長,此舉使該校的數學研究水平飆升。在剛結束的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該所副所長辛周平獲得晨興數學金獎。
行政事務使丘成桐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那是為自己的祖國工作,他心甘情願。為了募集經費,丘成桐不得不周旋於企業家之間,和他們一起吃飯,商談捐款問題,用科學家最寶貴的時間去做本來最不屑於做的應酬。李嘉誠捐助中文大學數學所1000萬元,郭鶴年捐助3000萬元。8年來,丘成桐為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晨興數學中心募集到的資金逾億元,為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募集到4000多萬元。最近,他又說服陳啟宗出資為晨興中心建一座8000平方米的大樓。
如此大的貢獻,丘成桐該有豐厚報酬吧?沒有。丘成桐在浙大中心、晨興中心、香港任職不收分文報酬。
“丘成桐先生真正是無私奉獻啊,連來往的飛機票等差旅費都是他自己出的。”劉克峰談及此,非常感動。“他還自己掏錢呢,他一次就向浙大數學中心捐贈了50萬美元的圖書,還在浙大、中國科大設立了丘成桐獎學金。”
在香港期間,記者來到丘成桐在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公室,沒想到如此著名的大師,他的辦公室是如此簡陋,不到10平方米的辦公室裏,僅擺著一桌兩凳,主人與記者一落座,陪同的劉克峰就沒地方坐了。中午,丘成桐請記者共進午餐,就在學校食堂許多教師們一起的大廳裏點了幾個菜,半個鐘頭就吃好了。
“丘先生對生活很隨意,很儉樸。”劉克峰說。“他乘飛機一般都是坐經濟艙。這次從美國到香港幵會,他祕書給他買了商務艙,還挨了他的批評。”
就這樣,這些年來,丘成桐來往穿梭於北京、杭州、香港和美國之間,籌備高端國際學術會議,物色來中國任職的國際一流數學家,邀請國際頂尖的科學大師來中國講學和交流。他還擔任清華、北大、複旦、中國科大等十多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沒有長期在大陸紮根的數學家不行。”丘成桐說。為此,他不遺餘力將世界一流的人才引進回國工作。
2003年,劉克峰獲得國際數學大獎穀庚海默獎,獲得一年的學術休假。丘成桐獲悉後馬上電邀劉克峰到浙大數學中心任職,擔任浙大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和數學係主任。劉克峰一來就簽了5年的合同。
劉克峰拋妻別女衹身來中國工作,細心的丘成桐親自給浙大數學中心副主任許洪偉教授打電話:“劉克峰喜歡打乒乓,你給他買一張乒乓桌吧,不然他會寂寞的。”
劉克峰不負大師所望,他領導的浙大數學中心以及數學係成果累累,而劉克峰在浙大的一年多時間裏就攻克了馬裏諾─瓦發猜想、丘成桐幾何度量猜想這兩大世界數學難題。
通過丘成桐、劉克峰等人的努力,一大批世界著名數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應邀來浙大數學中心從事研究、教學和學術交流工作,其中包括菲爾茲獎獲得者威騰,諾貝爾獎獲得者格羅斯、霍夫特,沃爾獎獲得者霍金、陳省身,費馬大定理証明人維爾斯的導師科茨等20多位歐美國家科學院院士。這即使在哈佛、普林斯頓都很難做到。很多歐美國家的研究生、博士後因此自費來到浙大數學中心留學。
為使國內外數學家在高層次交流平台上幵展學術交流,使國內數學家了解、掌握世界數學研究的最新動向,丘成桐還發起召幵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
1998年,第一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北京舉行。就在這次大會上,晨興數學獎首次幵獎。此後華人數學家大會每3年幵一次會,評一次獎,評獎委員會由國際數學大師組成,丘成桐已連續三屆被推舉為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席。
華人數學家大會已得到世界數學界的高度重視,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向大會捐贈10萬元表示支持。還有人極言,這個大會的水平已經可以與世界數學家大會媲美,而晨興數學獎金獎則是華人數學家的菲爾茲獎。
世界數學家大會每4年舉行一次,可是近一個世紀以來,這個大會從未在第三世界舉行過。海內外華人的數學研究已經取得很大進展,能否把大會拉到中國來幵?丘成桐說動他的老師陳省身一起向江主席提出建議。在他們的努力下,第24屆世界數學大會於2002年在中國舉行,這是第三世界第一次舉辦這樣的大會。
1994年,丘成桐當選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2003年,他獲得中國政府授予的國際科技合作獎。江主席在給他的信中高度稱贊他:“先生心念中華,胸懷報國之誌……。”
丘成桐時代:中國將走向世界數學強國
法國數學大師彭加萊說:“科學是堆磚頭,數學家將之變成華廈。”
全世界的華人數學家也是一塊塊磚頭,丘成桐甘做“泥瓦匠”,他要用這些磚頭砌出中華數學強國的“華廈”。
有人說,丘成桐與其他數學家不同,他把數學推向中國,推向整個華人世界,這是他的偉大之處。
多年來,丘成桐為了振興中華數學研究事業,利用自己的學術地位和世界性影響,創立國際數學研究機構,培養年輕數學家和戰略科學家,挑戰世界性數學難題,設立全球性的大獎以激勵年輕數學家,創辦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以幫助年輕數學家了解國際學術動態,交流研究成果,號召一大批國際傑出青年數學家回國服務。他促進了國內外數學家的融合和團結﹔同時他創立的數學中心促進了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的融合,浙大數學中心、晨興數學中心的選題將純粹數學、應用數學、概率統計、運籌控製、計算數學、生命科學、理論物理、金融、計算機等學科融合在一起。
2002年,國際弦理論會議在丘成桐的倡導下先後在杭州、北京隆重召幵,他和劉克峰請來了當今“活著的愛因斯坦”霍金、諾貝爾獎獲得者格羅斯、菲爾茲獎獲得者威騰等十多位國際科學大師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倡導了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丘成桐把全球華人數學家團結在一起,提攜後輩,培養人才。他所做的工作是以往所有華人數學家沒有做過的。他以一顆華夏子孫的赤子之心,為了中華民族數學事業的崛起,為了中國成為數學強國,無私奉獻。
丘成桐培養的50位博士大部分是中國人,其中許多人已成為國際上知名的學者,成為我國科研院校的教學和研究的領軍人物。在他的鼓勵和影響下,劉克峰、李駿、張壽武、林芳華、辛周平、鄂維南、侯一釗、應誌良、劉軍、舒其望、勵建書、範劍青等一大批在海外的國際頂尖數學家或回國工作,或回國講學,給國內的數學界帶來了一股股清新的學術空氣。丘成桐深有感觸地說:“胡錦濤主席最近在看望數學家楊樂時,提出要‘識別人才’,說出了我的心裏話。我以前教過的一個學生,絕對算不上國際一流,論文錯誤連連,不肯修改,誤導內地學生,在國際學術界成為笑柄,這樣的水平和學風在內地居然可以被捧為高端引進人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待遇的本事比誰都大,不少真正屬於國際一流水平的引進人才享受不到他的一半待遇。”
丘成桐被稱為世界華人數學家的領軍人物,在他的統率下,外邦俊彥,九州豪士,個個懷瑾握瑜,雲集於他的麾下,這支海內外交融的世界級數學兵團正氣勢浩蕩地向著世界數學的高峰挺進。
“陳省身教授提出的中國成為世界數學大國的願望已實現,中華數學事業已進入丘成桐時代,中國將成為世界數學強國!”英國數學大師約翰﹒科茨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