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人間

憑我走遍萬水千山,和你同興同歡,暢遊人間...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都西安:最慢長的埋伏

(2009-09-06 23:16:05) 下一個
最慢長的埋伏

世界上哪隻軍隊那次戰爭埋伏的最為成功? 不用爭辯, 最成功的埋伏當屬秦朝的兵馬俑!他們成功地埋伏了2200餘年, 而不被人發現。

兵馬俑的存在,從未見史書記載。 (保密工作絕佳!)
一支8000 人馬的軍團,在地下埋伏了2200多年。他們麵向東方, 箭在弦上, 千鈞一發。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埋伏 (埋伏的時間最長)

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臨潼縣秦始皇陵東1.5公裏處,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

2000多年前的秦朝,從全國各地雲集了數以千計的工匠、藝術家、軍事家,在這裏分工合作. 8000 人馬的軍陣,步兵、騎兵、軍車列成各種陣勢,看似統一製作,然而他們的容貌、姿態、神情、年齡,甚至發型、靴子,竟是各式各樣。這無疑是一次浩大的史無前例、後無來者的藝術工程。

唯一遺憾的是這樣一個施展了人類全部藝術智慧和才華的作品,卻隻能貢獻給了一個君主,並且永遠地埋入地下。 如果不是當年幾個農民不經意的發現,那麽這支浩大的軍隊將會繼續地埋伏下去。


拜完皇帝去看兵!從秦始皇陵出來, 一行人直奔兵馬俑。兵馬俑門票每人90元, 小孩免費,導遊很誠實地退了我們小孩的票錢。從大門口到1號坑,電瓶車每人5元,沒想到為了乘這電瓶車我們居然排了近30分鍾,陽光之下,絕對高於40C, 朋友一個勁地說,這個下午把她過去一年出的汗全出了。。。

1.從大門到1 號坑展廳,距離有點遠。

兵馬俑一號坑

2。

不過當我們親眼看到這聲勢浩大的兵馬俑時, 就是再熱再累也覺得值了。這天遊人挺多的,雖不能說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但要想擠到坑道的欄杆前麵也非易事。

兵馬俑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司馬遷的《史記》中對於秦始皇陵建 築的豪華、陪葬的豐富和秦陵地宮的情況都做了比較詳細的記述,但對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側1.5公裏處的兵馬俑坑卻沒有一個字的記載,曆代史書也沒有發現有關 兵馬俑的記載。如果不是當年農民抗旱挖井,那麽這支浩大的軍隊仍將悄無聲跡地埋伏下去。
3.

兵馬俑一號坑為主力陣容, 規模最大。

傭坑呈東西向長方形,長210米,寬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麵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10道寬2.5米的夯築隔牆,形成南北麵闊9間,周圍繞以回廊的格局。東端3列步兵傭麵向東方,每列68尊,是軍陣的前鋒;後麵接著戰車和步兵相間的38路縱隊構成軍陣主體;傭坑南北兩側和西端各有1列分別麵南⒚姹焙兔嫖韉暮岫櫻?薔?蟮囊砦籃禿笪饋?

現發掘已出土陶傭1000餘尊,戰車8輛,陶馬32匹,各種青銅器近萬件。根據出土兵傭的排列密度估計一號坑共埋葬兵馬俑6000餘件。
4.

兵馬俑中的“輕兵”戰士

5.

威武的戰士

6.

俊秀的戰馬, 非常奇怪, 馬背上沒有馬鞍? 原來秦軍的騎兵,竟然是用弩在馬背上作戰的。雙手持弩的騎兵, 當然不避像揮刀舞矛那樣對身體的平衡有很高的要求了。

7.

馬尾打結, 是為了戰場中馬的奔跑。

8.

兵俑出土時的情景

9.

還在修補的兵俑

10。


11。

此情此景,猶如將人帶回了那喊殺震天、戰車嘶鳴的古戰場.(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據說一號坑的兵馬俑再現了當年秦軍橫掃六國軍陣氣勢。 這支完整的軍陣是由前鋒、主力、側翼和後衛四個部分組成。以相間排列戰車和步兵為主, 是秦兵攻城陷陣的中間力量。

兵馬俑二號坑
位於一號坑北側約20米處,是秦傭坑中的精華,二號坑的發現揭開了古代軍陣之迷。整個平麵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96米,南北最寬處84米,深約5米,麵積約6000平方米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即東邊突出部分由持弓駑的跪式和立式駑兵傭組成;第二單元即傭坑南半部由駟馬戰車組成車兵方陣;第三單元即傭坑中部車徒結合,由車、步、騎兵傭混合編製組成長方陣;第四單元即傭坑北半部由眾多騎兵組成的長方陣。四個方陣有機組合,由戰車、騎兵、駑兵混合編組,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嚴整有序,無懈可擊。

12
 

13

古時的秦人長得十分質樸和英俊呢!每一張臉都很大氣和坦蕩。據說每一個陶俑都是根據一個真人而製, 許多應是製作陶俑的工匠的麵容。陶俑、陶馬全用黃泥塑造,入窯焙燒,再經表麵繪彩兒成。
講究的是寫實,細致,靜中寓動,氣勢磅礴。。。

陶俑最高的196公分,最矮的也有172公分,平均身高180+公分。古時候的人真的都這麽高嗎?

14。

馬頭方正,棱角分明,十分神俊。據說秦人善於養馬,所以馬的形態才能雕刻得如此活靈活現。

15.

精細的鎧甲,不同的職位不同的兵種配備不同的甲衣。不同的甲衣色澤、裝飾、甲片的細密度又完全不同。

16

秦俑的“精”,大到陶俑、陶馬本身的製作,小到鎧甲、胡須、發髻等的刻畫處處體現著精雕細刻。秦俑發髻絲縷可辨, 就連鞋釘也是粒粒可數。

17.

引弓待發的立射俑:若不是導遊提醒,我真沒注意,立射俑的衣著十分單薄, 身上沒有任何盔甲,腳上的鞋, 鞋尖上也是平平,這一切都說明立射俑地位的低賤, 戰場上死傷最多的當屬他們了。


18

身經百戰的軍吏,氣宇不凡!

19.

武器:據說出土的青銅劍表麵有一層鉻鹽氧化物,具有良好的防腐抗鏽功能。 以前人們以為這種工藝是近年才出現的,德國和美國分別於1937、1950 發明了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技術,並獲得了專利,而現在看來,我們的祖先2000年前就創造了類似的工藝。


三號坑:

規模最小,卻是統帥三軍的總指揮部。據說共有將軍傭三十餘個。但卻獨缺總指揮, 因此有人說,既然總指揮就是秦始皇, 那麽自然是不需要再製一個總指揮了。按照“事死如生”的觀念, 生前所擁有的財富,死後可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用。銅馬車的發現,就再現了秦始皇當年出巡時的場麵。

20

兩輛精致的銅馬車之一, (這是副車)
21

兩輛精致的銅馬車之二:全封閉的轎車,內壁裝飾著美輪美奐的壁畫, 據說是秦始皇出巡時禦駕。

22

木製的馬車已經完全腐朽, 陶俑還在!

兵馬俑的規模如此巨大,讓我費解的是:就算當年修築地宮詳情的工匠全部被埋殺在了地下,那麽製造兵馬俑所需的數以千萬的工匠呢? 怎能在如此浩大工程結束之後全部人間蒸發? 而沒在曆史上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就連司馬遷的《史記》也未對兵馬俑提過一字,而讓這支軍隊得以悄無聲跡地埋伏了2200餘年?導遊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地。。。



古都西安:漢陽陵

古都西安:秀色可餐

古都西安:最慢長的埋伏

古都西安:千古一帝,秦始皇陵

古都西安:鴻門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辛夷660 回複 悄悄話 2001年去時,還不敢拍照,因為上麵掛著禁止拍照等字樣,後來實在忍不住,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回答是“拍吧,拍吧。”

在大唐芙蓉園,那數根不鏽鋼的圓柱光可鑒人,地下四周是彩色的小馬賽克片,不成規則地在柱旁排列成圓形。親戚告訴我說,這個東西不必看馬賽克是什麽,要看的是馬賽克反射到不鏽鋼上的圖像,一看果然漂亮,那是各種極為精致美觀的圖像。可惜如此耗費巨資的展品,居然毫無圍護欄,以致有些馬賽克被遊客踩得七零八落,明顯已有些缺失。國內的公物保護,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