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子談和諧

(2008-08-03 18:37:15) 下一個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第42章,以下引用簡注明章節)。“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55章)。老子所著《道德經》全篇與“和”字緊密相扣、密切相關,這個“道經”又可以稱作一部“和經”。他從“道”這個宇宙萬物總規律出發,闡述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人的內心精神世界以及各國家之間的和諧和睦相處問題。
讓我們展開這幅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曆史畫軸,看這位楚國先哲是如何彈奏這首“和之韻”的。


“天地合一”。人要和天地大自然和睦相處。
“天地合一說”為道家和儒家所推崇,但側重點各有不同。儒家推崇的是人化自然,人是中心和支配者,“天人合一”是天跟人合,人可勝天,可“製天命而用之”(荀子語)。道家則不同,它雖然也把人擺在比較高的位置(“域中有四大:人大,地大,天大,道亦大;而人矣其中焉”),但人隻是天地大自然中的微小部分,它的生存發展均取決於天地萬物,隻有遵循自然法則而行,使自己合乎自然要求,才能為自然界所接納和認可。“人法地,地法天,人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第5章),人主宰天地自然不可能,“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第29章), 天地萬物有序運轉,“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第29章),隻能“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亂作為)”,不可人為改變,不能把梅花改造為夏季開放,讓棗樹結出梨子來。故“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22章),“天人合一”,則天清地寧,神靈穀盈,萬物興旺,社會安定,反之則天裂地廢,穀竭物滅,社會不穩,“侯王猖獗”(“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則恐裂,地無以清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則恐蹶”(第39章)。“天人合一”是常識常理,“不知常,妄作凶”(第16章)。和天地自然要保護愛護其資源,遵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之“玄德”(第51章);開發索取,要“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不現可欲,使民心不亂”(第3章),“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第64章)。施行節省,“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之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第59章)。不要過多“利器”和“技巧”,(大概相當於今天可以使人類可以毀滅幾十次的核武器;“克隆”,“變性技術”、“胎兒識別技術”之類),“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第57章)。提倡返樸歸真,“雖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複結繩(原始工具)而用之”(第80章)。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11章),“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第1章)。把握“無為而治”之要旨。


治國,要“政通人和”。
“政通”才能“人和”。“政通”在於製定與政策的執政者能和民相“合”,處理好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的大的平衡問題。要處理好與天下百姓的關係問題。“自謂孤、寡、不轂”的“侯王”們(第39章),不要“身輕天下”。被稱為“天下神器”的國家政權是天下人的,不是哪個“萬乘之主”的。“天下神器,不可為(亂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第29章)。“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第49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第49章)。有道之君,貴有“自知者明”(第33章)。不是以為自己如何高明,而是把自己擺在比民眾愚蠢的位置上(“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不自以為“聖”,“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第19章);以誠信而不以心機智巧治理,“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第65章)。在執政理念上,要“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第39章)。社會財富分配要均衡,“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第32章),這是“天道”,“天之道,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損有餘以奉不足”(第77章)。不擾民,“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第72章)。防止把“國家管理”變為“國家管製”,把民眾放在“管製”的對立麵上加以層層限製,“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第57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58章)。不收苛捐雜稅,“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為政寬和,去嚴刑酷法,“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第57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74章)。不把民眾自己可以解決處理的行政事物都包在自己手裏,“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稀有不傷其手矣”(第74章)。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第57章)。不搞“政績工程”。與民同樂,謙虛待下。“和其光,同其塵”(第56章),“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第66章)。去驕奢,“富貴而驕,自貽其咎”(第9章)。那些居巍峨廟堂之上,不管老百姓的田已荒蕪,倉庫已虛誇,還香車寶馬海吃神搖之人,是逆道而行的強盜頭子,“朝甚初,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是謂盜誇。非道也哉”(第53章)。
老子勾畫了“政通人和”的社會和諧畫圖:人人吃的好,穿的美,住的安,風俗淳樸(“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第81章)。也描繪了一幅君民相合的活躍場景:“民”對“君”的執政水平效果很滿意,不是“畏之”,“辱之”,而是“親而譽之”(第17章),熱情投他的票,“天下樂推而不厭”(第66章)。“君”受到激勵鼓舞,表示再接再厲,不辜負百姓信任,全力搞好工作,將來退下的時候,老百姓說我們這些年活的挺自在,(“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第17章)。


“知和曰明”(第55章),和為貴。把“和之至”作為良好社會關係的標準。提出維護融和融洽社會人際關係一些道德行為準則。強調最多的是“善”。“善乃”天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第79章),把親善、友善、和善、慈善等善心善舉普及滲透到社會行為關係各層麵。廣結善緣,廣為善事。“上善若水”(第8章),向水那樣善利萬物,“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第8章)。大善無疆,“善行無轍跡,善言無暇謫,善數不用籌策”(第27章)。為善而不積怨,“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得以為善”(第99章),要“大小多少,報怨以德”(第63章),善待“不善”之人。“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第27章),故“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第27章)。施以美好的言行,不善的人可感化過來。“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第62章)。其次是“誠信”。“言善信”(第8章),不“輕諾寡信”(第63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17章),虛假虛偽欺騙等背信行為是社會流行的最大通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第38章)。信為本,離了“信”,“仁,義,禮,智”之類全部失去光芒。再其次是“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81章)。不爭“名”,不爭“貨”,不爭“強”,不爭“言”,不爭“得”。低調處事,謙和待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第72章)。還有“慈”,“儉”,“嗇”等原則。施行這些原則的效果是互利而雙贏的,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第23章)。上述為德行道行會得到好的回報:“夫慈,天將救之,以慈衛之”(第67章);善者“得善”,信者“得信”(第49章)。終身行善者,“子孫以祭祀不輟”(第54章),“天下柔弱莫若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第78章),“堅強處下,柔弱處上”(第76章),“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第81章)。“不爭而善勝”(第73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66章)。

 “致虛守靜”,“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第26章),保持心理平衡與精神上的寧靜平和。老子是位心理醫療大師,善於撫慰心靈,消去人的“心病”和隱患。指出病根,對症下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第71章)。遇事提倡“放下自我”,“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第13章)。“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善攝生”而不“厚求生”,“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生生之厚也”(第50章)。不追求過多物質欲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傷)”(第12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第9章)。欲望無止境,“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知足之足,常樂矣!”(第46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常久(第44章)”。“見素抱樸”(第9章),淡化名利地位,“居其實,不居其華”(第38章),“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第26章)。心若止水,“寵辱若(不)驚”(第13章),“功遂身退,天之道”,“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第16章),人和萬物都要“落葉歸根”的。況且人生短暫,“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何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第23章),因此要格外珍愛屬於生命自身的東西。“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第44章)。開闊胸懷,“曠兮其若穀”(第15章),保持樂觀人生。對世道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第38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第2章),善惡美醜等矛盾現象是永久存在的,有時“明道若晦,進道若退,夷(平)道若檑(崎嶇)”。對各種災禍和挫折要承受得起,“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58章)。貴柔守雌,知榮守辱,“曲則全,枉則直,凹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第22章),樹立合適抱負水準,不滿、不急、不燥(“不自現,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誇,故功;不自矜,故長”。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戰爭)往來”(第80章),老子給我們描畫了一幅千古迷人的國與國和平關係的美好畫圖。春秋末期的老子對你殺過來我殺過去的“春秋無義戰”深惡痛絕,強烈反對戰爭,強烈呼籲和平。戰爭給社會和百姓帶來災難,“和平年間,戰馬悠閑田間耕田;戰爭,連懷孕的母馬也被征用,以至生駒於路上”(“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第46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第30章),所以“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第30章),他反對恃強淩弱,痛斥“強梁者不得其死”(第42章),“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發動戰爭者,“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誌於天下矣!”,“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第31章)。
戰爭是“不道”的,製止戰爭要明道修德,“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第60章)。要“修德於國,其德乃豐,修德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第54章)。國與國要相互“謙下”,“大國以下(謙下)小國,則取(悅)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或下而取,或下以取”(第60章)。大國要像江海那樣虛懷若穀而納百川,“大國者下流”,“兩交各得其所欲,大國宜為下”(第60章)。


“音聲相合,前後相隨也”(第2章)。
兩千多年來,老子這部5000多字的《道德經》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反響,在中國和世界哲學及思想史上牢牢占有一席之地,被一些專家學者稱為“千古絕唱”。
《道德經》在西方傳播數量巨大。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聖經》外,就是《道德經》。從1816年至今,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已有二百六十多種,召集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一本問世。在德國,平均每三戶人家就有一本《道德經》。大哲學家黑格爾稱老子是“東方哲學家之父”,稱其說“據有超越精神”。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讚《道德經》使他看到中國文化源頭的透徹清純,是“最動人的篇章”。美國總統裏根在當選後的國情谘文中引用老子“治大國如烹小鮮”話語。
在我國,以老子《 道德經》為旗幟的道家文化被稱為“根文化”(魯迅),在長期皇權專製社會中,其思想理論似一股潛流,一直起著經世濟民的積極作用。以《 道德經》為經典的道教是同佛教,儒家並為中國古代文化三大思想支拄。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專門做了《解老》書。另一位道家文化代表人物楚人莊子唯老子馬首是瞻,潛力研究並發揚光大。曆史上一些開明統治者重視從中汲取治世之道。如唐高祖李淵追認老子為其遠組,號召朝野研讀〈道德經〉。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以靜養民”方略,造就了“貞觀之治”的社會繁榮局麵。盛唐之際,唐玄宗親自逐條注解《道德經》八十一章,詔令士庶家藏老子本,置“崇玄學”博士,其生徒皆令習《 道德經》,而社會經濟之繁榮亦達到唐朝鼎盛階段。
《道德經》文筆洗練,立意深遠,其思想已深入而廣泛滲透到曆史與當代思想文化之血脈中。其中的一些語言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禪,如“出生入死”(第50章),“天長地久”(第7章),“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第64章),“自知之明”(第33章),“大智若愚”(第45章),“大器晚成”(第41章),“功成身退”(第9章),“根深蒂固”(第59章),“寵辱不驚”(第13章),“禍福相倚”(第58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73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74章),“禍莫大於不知足”,“知足常樂”(第46章),“順其自然”(第25章),“無為而治”(第3章),“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第80章)等等,即使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耳熟能詳,這些話語中的思想已作為人們日常的行動準則,可惜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話是老子說的。在老子研究中也存在不和之音,包括一些雜音和噪音。他被些人帶上好多的“帽子”,如“沒落奴隸主階級代表”, “複古派”,“保守派”,“權術陰謀家”,“愚民政策”等。有些“批評”叫人不知所雲,一些人把老子的一些自嘲自貶的幽默風趣話、調侃話也正言厲色批評嘲諷。《道德經》本身也難白璧無瑕,包括一些難弄清弄懂的語言。但無論讚譽毀貶,老子是不會去打什麽官司的。從《道德經》的思想及文風中,我感到這是位非常慈善富有人情味的老人,不僅是一個“學者老子”,一個“平民老子”,還是一個“和氣老子”。
老子是楚國人,《道德經》是絢麗楚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彌足珍貴的兩種《道德經》手抄本(最早抄寫時間在公元前400年左右)亦均在“楚國”故土出土,(1970年湖南長沙和1993年湖北郭店),給人以“血濃於水”親密感。影響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道德經》,是楚人和楚文化為中華和世界文化做出的貢獻。是楚人的驕傲。胡錦濤同誌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當今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和創造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中,我們應更好學習研究《道德經》,讓其精華發揚光大。古老《道德經》所奏出的和韻將會獲得新的知音,開出絢麗新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