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際關係的開心十二法則 (2)

(2008-07-25 19:00:23) 下一個
文:許添盛

接著我們要導入人際關係第三個法則:試著讓身邊的人,因爲與你在一起,而覺得自己很棒這不是要我們驕傲自大,而是覺得有能力,有自信可以把事情處理得很好.有些父母的目的雖想讓孩子覺得很棒,但其作法卻使孩子感到自己很糟.你若希望讓一個自我感覺很差的人變得很棒,這無異是緣木求魚.這正是我們過去常犯的錯誤.

人時常很奇怪,以爲能透過讓人覺得自己很糟糕,而使他變得很棒,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也常如此對待自己,在內心深處明明覺得自己好糟,卻期待自己變得很好,如果你創造這樣的假象,那隻是自欺欺人.而且你會擔心當人際關係更進一層時,被人家看穿你的虛假.所以人際關係的第四個法則是,唯有當你能抹去別人外表的灰塵看清他內在的獨特性,且讓周遭的人因爲與你相處而感到自己很棒時,你才能成爲那個發現珍珠之美人.這絕非爲了維持膚淺的人際關係而說出違心之論.凡學過新時代理論的人都知道,真正的人際溝通的層麵是在心電感應的層麵;我們接收到的是別人對我們真實的想法.大家試著用這法則來改變跟他人的互動,去發現周遭人們身上的美善之處,這也是賽斯一直強調的,當一個腳踏實地的理想主義者.所有人都從現在開始,從自己所在之處,盡量加強自己與周遭人的活力健康快樂與自發性,必須以自己的生命,去強化所有人對存在的力量感.你的存在是在加強整個地球和世界的力量感.隻要你盡了全力,不論怎麽做,那都是最好的.有些父母過於恐懼孩子無知犯錯或受傷,以緻扼殺孩子踏出去探索世界的勇氣.我們應該當一個對自己産品有信心的父母,不論孩子身在何處,都相信他的能力可以應付我們要讓孩子做自己的決定,因爲親子間的沖突,也是人際係中很重要的課題.

如果我們想變成什麽樣,那我們就投射出那個形象,所以我們時常要覺察,自己投射給周遭人什麽.例如賽斯曾提過,探病這件事很重要,而在這過程中又分爲兩個部份.有些人探病後,會感到不舒服,因爲探病過程會喚起他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所以容易「煞」到.當你進入病房時,要注意自己內心投射的是什麽.因爲生病的人很脆弱,極易接受投射和催眠的暗示.那時人的意誌雖薄弱,但潛意識卻很強.若你習於負麵思考的人,最好別去探病,因爲你所付出和接觸的,都是負麵能量.所以要把好的心念投射給他,這才是最佳的禮物.世間所有一切都是能量的交流.人際互動中,發出正麵和肯定的能量是很重要的.要學習處理自己內在的恐懼和焦慮.而不是把它投射出去,讓別人來承擔許多負麵的東西.人天生就討厭跟投射負麵能量的人爲伍.而看見散發生命光明和正麵力量的人,則會重新啓發我們內在青春活力的訊息.有本暢銷書談到:人都喜歡靠近光,我們與其去尋找光,不如就讓自己變成光吧.一個人投射出來的能量很重要,如果負麵能量投射在身體上,那會造成身體的病痛,若投射於人際關係上,則令人悲傷沮喪或爭執沖突.我們常不自覺一直向外投射負麵能量,所以人際沖突有時也是一麵鏡子.我們要開始學習覺察.我先前說過人際關係是靈魂的一麵鏡子,而且它是累世輪回的人際關係,都會具體而微的濃縮在今世的人際關係中賽斯在【個人實相本質】下集裏麵說過:一天是一個人從生到死的縮影,而且一天中也暗含你所有轉世的每一天.所有過去的轉世.人際關係.以及有關於靈魂的線索,都能在這一天當中看出端倪.彷佛是全相攝影或人身上的每一顆細胞.每一天就是看進去整個靈魂的窗口.每一天從開始到結束,是生命中的一個小 圓滿.你隻要過好生命的每個小圓滿,你就會完成靈魂的大圓滿.從頭到尾.你隻擁有這一天,這樣的生命觀,令人紮實的活在每一天。因爲從頭到尾你隻有一天,所以你擁有無數天,一開始,也是結束,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隻要你選定某一天,把它當做是宇宙僅有的一天,盡全力活出它的光采,你靈魂的能量將立刻提升,讓那天成的一天,,爲生命中最燦爛的一天,從此以後的每一日,都會是如此。

人際關係的第四法則是:不管你生命中糟遇多少欺騙,試著確定人性本質是善良的。人在試圖善的意圖時,確實可能傷害別人,可是沒有人天性喜歡傷害人。所有的惡,都來自誤入岐途的善,是想表達善的扭曲,這是一種生命的信仰。我們要先確立這點宇宙人生觀。人在學習和創造,有時會做出無知和破壞之事,若我們隻是以人的行爲來判定其價值和本質,那麽人將永無翻身機會。這時一種真正新時代的包容和接納。賽斯提到所謂的愛,是看到那個人理想的樣子,意思是愛讓人不僅看到一個人現狀和作爲,你看到的是他內在美好的版本。人是天生就是不斷透過學習而成長的。我們要先確定周遭的人本質是善的,不要因爲他的作法難以原諒,就失去對人性的信心。真正的信心是永遠不會喪失的。如果我們的信心,希望和愛,還是在一種會去的狀態,那就不是真正的信望愛了。真正的信任,是信任到那個本質裏麵,與作爲是無關的。我們常是因爲這樣的信任,而喚起心中最深的希望。我永不放棄去信任人性本善的這個原則。雖然現象與真理可能互相抵觸,但若缺少真理,想象豈值得依戀?我想活在一個不管表麵發生什麽,但生命底層的信任,和永不放棄的愛和希望是永遠存在的世界。這也是我想提倡的價值,更想把這個價值放在人際觀係中。

來源:心芽基金會http://www.healingseeds.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