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孤獨與生命中的貴人
(2008-12-01 11:24:04)
下一個
真的,我們生命中遇到貴人的幾率有多少呢?他們又能陪伴你走過多少生命的曆程呢?當然,遇見貴人的幾年還是少走一些彎路,少吃一些苦的。。。。但沒有遇見貴人時,還是要記住,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 人在本質上都是孤獨的。孤獨是籬笆,有了籬笆我們才有自己的天地。孤獨的強弱和籬笆的長短成正比;籬笆的長短又和個體的素養、知識、思想深度有關。所以,知識愈多,素養愈好,思想愈複雜,孤獨的感受也會愈強烈。 麵對著我們不得不承受的一切,我們怎麽會不孤獨!“這是一個正義和愛被蔑視的世界,這是一個精神和心靈都受到漠視的時代。夜晚像棉絮一樣沉重,黑暗象水銀一樣傾瀉。每一個對愛和正義有信念的人,每一個對精神和心靈有堅守的人,都如同曠野中的先賢們一樣,寂寞地行走在路上,孤獨地背負著自己的十字架。而在這漫漫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家,需要故鄉,需要驛站。” 所以,我們怎能不孤獨!!! 我們都是朝聖者,孤獨是朝聖者的命運。很喜歡那首叫《我是陌生人》的挪威民歌: 朝聖者由北方而來 由很遠的地方而來 那裏冰天雪地— 但也有烈火燃燒 當朝聖者在心裏擁有這火 流浪的曆程便開始了 我是陌生人,我是朝聖者。 隻需短短一夜,隻需短短一夜 我經過這裏。我的雙眼直視這王國 永恒的亮光,永恒的亮光 由太陽發出 在這陌生的異鄉 控製不住的眼淚經常流淌 我在洶湧怒濤中瘋狂顛簸 於是,我對自己說,我是朝聖者,孤獨就是我的命運。然而,無論如何,我仍然要充充實實過好我的這一生;無論如何,我都會竭盡全力將自己修煉成一個自己喜歡、別人尊敬的”我”。 記得宋代禪宗將修行分為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落葉滿山空,何處尋芳跡”;第二個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個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三個境界中都含有一個“空”字,但意境和內涵卻大不相同。第一個境界中的“尋”字是在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第二個境界中的“無”字表明人已從自然中剝離出來,與外在的“水流花開”自成一獨立世界。第三個境界中的“萬古”與“一朝”的融合統一,說明人對有限時空的超越,經過一係列的否定之否定,終於達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一代宗師王維國也在他的《人間詞話》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著,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山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是第三境界也。 所以,有這麽一種人生境界讓我們仰望,我們又何必懼怕腳下的淤泥和心中的孤獨呢? 有時候說是這麽說,何必懼怕,真正做起來就沒有那麽容易了,因為孤獨它會摧殘一個人的意誌,還會消滅一個人的勇氣.所以我經常在多瑙河畔,想啊想,獨自一個人徘徊,為什麽我們要承受這麽多的孤獨和磨難.我想這可能就是體驗生命價值的考驗吧 .何為人生價值,這就是人生價值!我堅信,隻要努力,我們可以凝聚、貫注、包蘊所有純粹的生命體驗;我堅信,我們一定可以突破了自身生活的惰性,從一個境界走向另一個境界。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朝著我們設定的生命氣息充盈的坐標努力。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我們一定會達到心靈的彼岸 — 內心永恒的自由! 誰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我們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
身即是塵埃
拂去又複來
花開與花落
心如明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