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Leileim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遙遠的貴州有一座橋一一它是中國最早的公路立交橋

(2018-08-04 05:42:04) 下一個

我記得我爹曾經跟我顯擺過他的伯父,說他伯父設計修建過一座橋上還有橋的橋,我當時不以為然。

 

這座橋位於貴州黔東南施秉與鎮遠縣的交界處,是一座被人們稱為橋上疊橋的橋,它的名字叫施秉相見坡立交橋。

 

所謂立交橋是指:充分利用立體空間來疏導平麵交通的方式,它己經成為當代道路交通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最早的公路立交橋出現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馬裏蘭州一位叫亞瑟.黑爾的土木工程師是公路立交橋的發名者,在二十年代中、晚期多座公路立交橋如雨後春筍般在美國冒了出來,因此很難分清楚哪一座是第一座。歐洲最早的公路立交是193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建成的,隨後德國等國也相繼有了公路立交橋。

 

那麽中國最早的公路立交橋,又是什麽時候有的呢?說起立交橋,人們很自然地會認為197410月,在北京複興門建成的中國第一座城市立交橋。

 

其實不然,中國最早的公路立交橋應該是施秉相見坡立交橋。當地人叫它鵝翅膀橋,它位於貴州黔東南施秉與鎮遠縣的交界處,已經有80餘年的曆史了。

 

鵝翅膀橋的設計者叫陳慎德,字樵蓀(1898-1950),貴州大方縣人。陳樵蓀從小聰明好學,1910年考入貴陽達德中學,五年後進入天津南開學校(今南開中學和南開大學前身)1920年留學日本大畈工業大學,主修采礦冶金。1925年學成歸國,是中國最早的海歸之一。

 

陳樵蓀歸國時正值北伐時期,軍閥混戰,年青的陳樵蓀積極宣揚打倒封建軍閥的思想,曾被當時的貴州省省長周西成以隱藏密電碼罪逮捕入獄,後經貴州辛亥革命元老平剛的保釋,才得以恢複自由。

 

1929年開始陳樵蓀任職於國民政府的交通部。抗日戰爭爆發後從南京回到家鄉貴州參與川滇公路的修建,被聘任為赤威總段(赤水河至威寧)第四工段段長兼總工程師。當時的川滇公路修建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尤其這個叫鵝翅膀的地方,山勢險惡,林則許任雲貴總督時,曾留下誰鑿三重崗,亙此長一線。相去十裏中,行人屢謀麵。” “乍登第一山,欲下劇兢戰,後望反趾高,俯倪顫或顛”“三坡妙結束,屹立石如煉,曲過嶺起盤,岩逾關四扇等詩句來描繪它的險峻。因此在當時的技術設備條件下在如此險要的一個地方修建公路無疑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好在陳樵蓀和他的同伴們最終用他們的智慧,終於建成了這座奇特的螺螄旋轉紋狀石拱單孔立體交叉橋。橋的思想來源於另一個工程師,但橋是由陳樵蓀設計的,是一單孔石拱橋,長19米,寬6.2米,高10米,淨跨6.2米。在橋兩側券頂石上分別橫向楷書陰刻鵝翅膀三個大字,每字0.4見方。

 

在圓滿完成這段工程後的陳樵蓀,又做回了他的本專業,先後在雲南、貴州、四川、湖南一帶的金屬礦任礦長兼總工程師,直到民國32年回到大方老家,被省參議會議長平剛舉薦,當選為縣臨時參議會議長,從此陰差陽錯地走上了一條不知道是否是他本人想走的路?民國3538年,先後調任爐山,天柱縣任縣長,據說從政期間,求實為民,清正廉潔。

 

1949年冬,天柱解放前夕,按照當地地下黨負責人的意見,陳樵蓀暫回貴陽等侯通知,然而,天柱的國民黨殘餘組織卻武裝對抗解放軍,陳樵蓀遭到嫁禍,於1950年被鎮壓。生前的主要作品有:<<石油的理化性>><<貴州稀有礦點初探>>

鵝翅膀立交橋,又稱為螺螄橋1985年,施秉縣人民政府將它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鵝翅膀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橋梁,它不僅有高超的建築工藝外,而且在抗日戰爭時期,大量的戰略物資源源不斷的從橋上運過,為中國的抗戰勝利也貢獻過自己的一點力量。

 

而它的設計者,如果不是陰差陽錯地從了那麽幾年的政,不知道後麵的命運又將是如何?這位設計者,正是我爺爺的長兄,我們應該叫他大爺爺,大爺生有四五個子女,因為大奶好像是省城的,所以大爺死後他們好像是在省城生活。

八十年代中後期,大爺爺的兩個兒子,五叔和六叔曾經來過老家。

 

五叔、六叔說起他們成長的過往,吃了不少的苦,據五叔說他因為罵過一句狗日的紅太陽太毒而被勞教過好幾年,放出來後跟著弟弟一塊混,兩人當時承包工地,子承父業,也在搞建築。其餘的女兒們,則跟老家鮮有往來,據說有一位在某個縣城當了個小學校長。

 

想想也夠可悲的,原本不是離得太遠的親人,可即使是相見,也不相識。

 

注:部分信息來源於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