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者言】

【風雨千年路 江山萬裏心】
正文

翰林書法【圖文】

(2009-04-04 19:07:43) 下一個



翰林書法



在中國古代書畫收藏領域中,「翰林書法」一直是個頗受歡迎的係統;這個中國封建科舉製度的產物,到了有清一代,翰林進士更是多如過江之鯽,流傳作品也多,收藏家的選擇性和規畫性就相對活泛而多元,如翰林對聯、狀元書法、同宗翰林作品、同榜進士作品、三鼎甲書法……再者,書法市值在所有藝術文物中本就較低,容易成為愛好書畫文物者的入門品項,其普及性也就順理成章,而「翰林書法」就是書畫收藏中極具吸引力的一環。

唐柳公權〈玄秘塔碑〉。
「製造」進士、翰林的科舉製度,其實是從隋代就有的點子,當時隋文帝為了擴大政權,需要一批可用的人才,於是就在開皇年間(581~600)實行籌畫分科取士,來拔擢幹才以充實官員隊伍,替換了魏晉時代選拔任用官員的「九品中正製」。隋煬帝大業二年(606),首創「進士科」以「試策取士」,就是以考試成績選拔官吏授予官職,但還沒來得及實行這個挺有意義的製度,隋朝就滅亡了。唐代開國後,就承繼並正式實行了中國的「科舉製度」。

唐朝的科舉考試科目分為常科、製科兩大類,共有90多科,非常繁雜,經常舉行的則為「明經」、「進士」兩科,又以「進士」最難考,主要考最能彰顯真才實學的詩、賦,所以唐代「進士科」所出的人才最多,也最受重視,《唐摭言》中才會說「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突顯出「進士」的重要性。

「翰林書法」的說法,其實隻是一個易於讓市場、藏家接受的統稱,在清雍正元年,凡是進士入翰林院供職的,就統稱「翰林」了。這裏可以清代科舉製度為例,略述一下士子是如何成為「進士」或「翰林」。

一般讀書人,就是「士子」,也稱「童生」,先要參加縣考,錄取後再應「府試」,然後參與學政之「按試」,按試及格了就叫做「生員」,也就是習稱的「秀才」;

有了生員資格,才能參加各省「鄉試」,考中了成為「舉人」。鄉試的榜首稱為「解元」,明四大家的唐伯虎就是解元出身,所以也叫「唐解元」。

有了舉人資格,才能參加於京師舉辦的「會試」,許多古代故事中經常出現的「進京趕考」,就是各省各科的舉人赴京城會試,期能「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會試考上了稱為「貢士」,也稱為「進士」,會試第一名則稱為「會元」。

最後,所有在會試中「中式」的貢士,就集中在京師紫禁城的太和殿舉行「殿試」(乾隆五十四年起改在保和殿),殿試中式者分為一、二、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榜眼」及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一甲三名均賜「進士及第」;中式二甲者,賜「進士出身」,三甲者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經選入翰林院庶常館的,稱為「庶吉士」,待三年期滿散館後,二甲出身的各授「編修」,三甲出身的則授「檢討」。

清鹹豐丙辰狀元翁同龢〈一筆虎〉。
科舉考試的過程十分冗長,讀書人一輩子苦學鑽研,無非為了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但除了真才實學,時運、機運也十分重要,因為會試、殿試都有固定的時間,錯過了得再等一年,有的時運不濟,盤纏用罄或疾病纏身,因此懷才不遇抑鬱而終者大有人在。但也有不少才學既優又試途順利者,如「三元及第」,就是從鄉試中了「解元」,會試中了「會元」,到了殿試又被欽點「狀元」,這可謂福報豐厚了。又如「兩榜進士」,就是指會試和殿試皆有參加的進士,能夠名行兩榜,多憑真才實學,並依正常程序辛苦應考而得,這比恩賞之進士及特批殿試者自然略高一籌了。

參加殿試這種「高等考試」的士人,在試卷的書寫上就必須具備書法基礎,因為殿試之後三天,所有試卷先集中於文華殿由殿試讀卷大臣閱讀,因卷子繁多,讀卷大臣不少皆隻重書寫工整與否為第一印象的取舍,「抑文重字」的結果,使得不少良才成為遺珠。乾隆知道了這個弊病,就在乾隆二十五年特諭規定,殿試試卷除條陳精詳、楷法莊雅者行為上選,若有繕寫不甚工整,但仍能引經據典、通曉時務者,也為有用之才,應行上選;但若敷衍為文、無才無質,即使書法工整,也不得當選。雖然有乾隆上諭,但試卷字跡潦草,讀卷官總會印象不佳,因此「書法」就成了殿試的「評分」標準之一。

由於與試者皆知「書法」的重要,也深知「投上所好」是為另一手段,因此有清一代,參與殿試者都會揣摩皇帝對書法風格的喜好而以之為練字的方向,如康熙喜歡董其昌書法,乾隆偏愛趙孟俯書法,於是當朝殿試試卷,就成為「董字」、「趙字」大觀。上行下效的結果,人人書法近似,晚明的「個性書風」至清三代即無法接續,與清代考試製度「抑文重字」的刻板要求應有關係。而後來更演變成試卷書寫墨汁要黑亮、卷麵要光潔、字體要方正,一筆不苟的「館閣體」。這種「館閣體」,某種程度是揶揄了這些讀書人在書法個性上的邀寵,或許也是一般「翰林書法」總令人有看似千篇一律而無特色之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