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工藝和材料

(2009-07-01 00:43:07) 下一個

        (隨筆)

 

  周末朋友聚會,其中有過去曾在中國軍工部門工作者簡要回答了些問題,當然主要涉及軍工方麵。我首先提中國航母問題。答曰:中國大陸有關航母的論證早在1988年就開始了,但一直遲遲未上的原因在於耗資巨大,這不僅僅是航母本身的問題,還要涉及整個航母戰鬥群的設置,但實際用途有限。中國航母如能下海服役,目前最有效的用途是針對南沙群島起震懾作用,如果進攻台灣,根本無須用航母。另外就是中國海軍能否有效地使用航母。畢竟,中國大陸海軍對航母的使用和管理是空白。就中國的國力來說,現在建造航母在資金上沒問題,技術上也差不離。當然,最初的航母比起美國的屬於“小兒科”。至於什麽時候,或者中國正在建造航母,我們的朋友守口如瓶,隻是說,中國大陸的材料和工藝上與美國相比有巨大的差距。但中國製造一條二流的非核動力中型航母沒問題。中國大陸在建造航母上,“軟件”(人員素質)和“硬件”(軍艦本身)都與美國天壤之別。不過中國早晚還是得造,海軍的步子總得一步步走。

  下個問題是中國的海空軍基本建設。他認為大陸海軍比空軍的狀況好,主要原因在於海軍裝備對技術的要求比空軍相對低,當然是指材料和工藝。現在網上總在熱炒022導彈艇。其實那玩意兒是對台海作戰設計的。性能上看是世界前列--雙體船,高速,精確製導的導彈。

  導彈是中國大陸武器中的最強項,與美國的差距相對小。為什麽中國的導彈能如此?因為導彈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製造工藝水平的要求相對差些。而中國在計算機軟件製作上並不遜於美國。所以中國的導彈相對厲害。但為什麽中國還要購買俄國的300型和400型防空導彈呢?回答是:畢竟還是人家俄國在導彈遠程攻擊上有優勢。買些俄國導彈並不意味著中國導彈整體水平特別落後。防空導彈的使用離不開雷達。在雷達製造上中國大陸也並非特別落後。這麽說吧,凡是得應用計算機軟件的武器係統,中國大陸都有自己的長處。

  但真正武器的“硬件”,最關鍵的材料和工藝,中國卻很落後,不要說比美國,比俄國都差很遠。飛機發動機就是例子。中國的殲10上的發動機原來都是俄國貨。現在據說用上國產的“昆侖”(或者“太行”),推力是夠了,但壽命大大地不如俄國貨。這裏主要是材料問題。冶金化工很不簡單,需要長期大量投入搞科研。中國大陸這方麵做得差勁。想想看,人家的發動機運轉一千小時以上一點問題沒有,咱們的轉了幾百小時就“老態龍鍾”了。要組織力量攻關,迎頭趕上啊。

  工藝水平也是困擾中國軍工水平提高的大問題。中國大陸沒有一流水平的高精度數控機床。我的朋友曾到美國飛機廠參觀。高精度數控機床的操作工在工作台那兒翹著腳丫子啃蘋果,悠哉遊哉。他指著鋼板上剛剛刻出的一個槽說,這一刀就三千美元。別認為他在吹牛。人家的精密數控機床弄出的東西精度就是高。連日本的望其項背。現在知道美國為什麽嚴防高精度數控機床被中國大陸搞到手了吧。其實就是中國弄到一批高精度數控機床,中國軍工製造業的整體水平也並不能飛速提高。材料和工藝是體現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標誌。中國如果想趕上美國,就是美國大力援助中國,我猜測也需要半個世紀。這不是看不起自己,而是實事求是。美國工業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環境下迅猛發展了一、二百年。你中國大陸除非是神仙相助,能在幾十年內趕上來。

  諸位別罵我“洋奴”。美國有許多自己的問題,但不表現在工業水平上,而是國民收入的“入不敷出”――美國人太奢侈了。好,不在這個問題上廢話。

  武器開發是要耗費巨資的。所以飛機製造不是所有國家都能玩兒得起的。我的朋友說,別看中國飛機製造水平比美國落後不知道多少,但在亞洲還是稱雄。我大為吃驚,難道比日本還強?回答是,如果日本幾十年一直在進行飛機製造上的投入巨資,大搞科研,當然不會落後於中國。可人家對飛機製造是放棄,全盤從美國引進零件組裝戰鬥機。日本連航空工業的風洞設備都沒有。你說他們哪兒來的經驗?亞洲還一個印度。你看中國落後美國沒法比,但中國比印度在製造飛機上又領先二十年。這麽一說您能對印度軍工現有水平有個大致的概念。印度和中國有類似之處。他們在計算機軟件上不怎麽落後,但工藝和材料水平上,比中國大陸還要糟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