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499)
2010 (13)
2014 (101)
2015 (79)
2022 (1)
2023 (1)
惡心多種多樣,相互吹捧是其中之一,而且很有“效果”。報刊上常見這類文字。某某文藝批評家極力誇讚、推薦了某某藝術家的作品。雲山霧罩,不厭其煩,最後得出此藝術家的思想極有深度,題材頗為新穎,筆法很有創意,那當然是“傑出”藝術家了。成了“著名”藝術家也要回過頭來讚譽“伯樂”,“發現天才的也是天才”嘛。這位文藝批評家也得“著名”。“傑出”藝術家和“著名”批評家就相互“抬轎子”吧。
您能吹,咱也能侃,於是乎各路“天才”“天馬行空”,遍地“伯樂”發現著“千裏馬群”。這種相互吹捧,不斷地相互吹捧看得多了能減肥。想想還是網上好,評論、觀感直來直去,貶多褒少,“食客”和“大師傅”角色分明。有人要是看著不高興了,還會辱罵一句,雖有粗魯之嫌,但絕無惡心嘔吐之感。當然,明智者不會跟著對罵,如果真的氣不憤,相互辱罵起來,而且是翻來覆去地相互辱罵,其效果和相互吹捧有一拚。其實真的被罵得要得心髒病、血壓高,又不思改過,可以“關門大吉”。有人說,人家相互吹捧是不得不然,這是廣告啊。沒廣告,作品如何打出銷路?這也叫包裝,您該不會不明白吧?我知道,我懂。但看到大批此類文章,還是有反複吃蒼蠅的感覺。廣告也不能水份太多吧?也不能沒邊沒沿地胡拽吧?也不能生拉硬套吧?這“廣告”要是到了這等水平,那不就成了蒙人了嘛。中國大陸的百姓們產生了食品危機,膽顫心驚,不知哪種食物是可以咽下肚的。這文藝作品的“廣告”異曲同工,“包裝”得看不到一點內在的東西(如同電視連續劇《大宅門》裏白景其裏三層外三層包的自己的屎)。
這位問了:照您這麽說,這“廣告”就沒一點用了?當然有用啦,否則就不會有童話“皇帝的新衣”。大登“廣告”,“票房價格”突飛猛進的例子還少嗎?“著名”二字是很有誘惑力的。正是因為這樣,相互吹捧的“廣告”永遠不會時過境遷。
您要“嗚乎哀哉”?別呀。隻要您有當個普通人的心態,一心一意“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生活中可尋找到的快樂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