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講什麽樣的故事?

(2009-05-11 00:58:55) 下一個

(隨筆)

  時常看國內月刊“小說月報”,可以說近幾年的看了很多。“小說月報”是中、短篇(增刊會有長篇)選刊。既然是從國內刊物中選取的,質量應該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趣向,我比較願意看農村題材的故事,平民百姓的生活故事;以城市生活為背景的情愛小說總覺得有些過份的渲染;現代寫作手法的小說看得莫名其妙。憑心而論,咱確實覺得“小說月報”好看,但總感到絕大部份故事沒有從揚善抑惡角度寫。或許這是共產黨控製文藝創造的矯枉過正吧。1950-1960年代,特別是“文革”期間,當局者強調“文藝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假大空”把中國大陸搞成“文化沙漠”。現在中共對文學創作的控製逐步放鬆,“文藝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成為曆史,文學創作上有前所未有的(相對的)自由度。這些讓我這個文學愛好者感到幸運。不過在看了“小說月報”的很多中、短篇後,我一直有個疑問:我們的作家們到底要講什麽樣的故事?

   咱對文藝批評理論一點不懂。做為文學愛好者我隻能簡單地把創作意圖歸結為歌頌或者是暴露。別一見“歌頌”就聯係到“假大空”,那是兩回事。歌頌的當然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那一麵,也就是上麵說的,內容要揚善抑惡,故事讀過之後給你一種美好的感覺。美好的愛情、真摯的友誼、為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血肉親情等等,作家把這些情感用曲折的故事有趣生動地表現出來,去感動讀者並產生共鳴。因此,我覺得作家創作小說首先要歌頌,歌頌人性中那美好的一麵。

   我們人的社會並不美好。當今人類社會我們見到太多的醜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發冷漠,國際社會上弱肉強食司空見慣。人性中惡的那一麵到處“發揚光大”。可我們每個人心目中實際上都希望得到真善美的。那就請作家們來歌頌美好的心靈吧。讓我們知道人間還有著美好。 

  創作的意圖是為了暴露該怎麽講?我覺得是批判性的,將人性中假惡醜通過故事揭示出來,以襯托人性中美好的那一麵。我這麽說頗有些“道德衛道士”的味道,尤其是現在,真不敢理直氣壯。讀了很多“小說月報”上的故事後我常要問:故事引人入勝,但作者要告訴我們什麽?或許有人會說:作者根本不想說教,就想通過刻劃人物表現人性。如此說來,作者就是擺脫“歌頌或者暴露”的寫作模式,單純地表現人的本來麵目,無所謂真善美或假惡醜。甚至不少故事專門不加批判地表現人性的醜惡,故事情調真是夠灰暗的(當然是我這樣認為)。如果這已經成為“潮流”,就把我算成個“遺老”吧。 

  我是個文學愛好者,寫作是個嗜好。你可以把我等同於一個體育愛好者,喜歡體育,但不可能是個運動員。我編了不少故事,寫得認真,不過自己滿意的也沒幾篇,確實沒有當作家的天賦。我寫的故事中,凡是歌頌美好的,我都會心情舒暢;凡是暴露陰暗麵的,我都心情不佳。這是人的共性吧?正是因為這樣,我常揣測那些單純地表現人性的作家們,他們當時的心情如何?又有人如是說:他們實際上就是想讓其作品趕緊出版。這…理解,職業作家們要賣文為生嘛。 

  曾在國內刊物“讀者”上讀到篇三千字左右的短文“幸福是用胡蘿卜雕刻出的花朵”。這並非小說,是根據口述整理出來的故事,女兒回憶父母的愛情生活。這篇短文真令我感動,竟反反複複地看,每次都有美好的感覺從內心升起。故事簡單、樸實。1960年代雲南有所大學裏一對大學生相戀。男的來自傳統的藏族家庭,女的湖南人,漢族。1967年他們結婚後就到雲南西北生活條件艱苦的的藏區教書,相親相愛三十多年,直到那藏族漢子因癌症去世。 

  他們的女兒說“父親去世後,母親幾乎瘋掉……家中任何一件和父親有關的物品都可以讓母親大放悲聲……(女兒幾次看見)母親半夜站在路邊祈求平安吉祥的經幡前念念有詞,而從前,身為漢人的母親根本就不會到這地方來禱告……”多麽深厚的感情!以至母親對女兒說,“這輩子最大的挫折”“是你父親的去世”。為什麽他們能如此相愛?我想是因為他們在愛的時候沒有什麽附加條件,他們的愛非常之純。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恕我摘錄這故事中更多的段落來歌頌他們的愛情。他們的女兒回憶道:“……周末如果母親在院子裏洗衣服,父親通常就在旁邊一邊陪我們玩,一邊和母親有一搭無一搭地說話,雖都是些很普通的閑話,但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很是熱鬧。”“記憶中父母總有做不完的活和說不完的話……父親隻要一有空就和母親一起擠在廚房裏,一個洗菜一個切菜,說說笑笑地就把飯菜做好準備好了。有時還很大聲地笑,讓在院子裏做作業的我和姐姐以為發生了什麽事情,連忙跑進廚房去看他們……他們有多少話能夠一直說一直說而依然興趣盎然,有什麽事可以總在一起做而毫不厭倦?” 

  啊,這愛情有多麽充實,多麽甜蜜呀。“這一生,他們都希望給予對方最快樂的笑容”。請再饒恕我的羅嗦,摘錄下麵的描述。 

  這對夫婦的小女兒口述道,那年她姐姐上了大學,這個邊陲小鎮歡騰了。因為這裏終於有了自己的女大學生。小女兒的藏族男友,後來是她丈夫的小夥子出於好奇跑到廚房看這對夫婦做飯。他說他倆“快樂地一邊交談一邊忙著各自手裏的活兒:一個把胡蘿卜洗乾淨後放在案板上,另一個則熟練地將它們切成花朵擺進盤子裏,然後再將炒好的菜盛進去……(他們)是那麽開心地在一起做著雕花胡蘿卜。當時我就想,傳說中的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也無非如此吧,而那幸福的生活指的也可能就是這種兩個人齊心雕刻出的胡蘿卜花吧--原來幸福的定義就這麽簡單。我可以想象到,當他們年老白發蒼蒼時,仍會在廚房裏一起開心的雕刻胡蘿卜花的”。 

  當年藏族小夥子是這樣對湖南女孩兒表露自己的愛情的:“我對天發誓,我一定要比你多活一天。我會幫你安葬,讓你安心,不受失去愛人的痛苦,然後我再來陪伴你!”正是因為這句話,湖南姑娘選擇了他。當然,事與願違,藏族漢子先走了。妻子是這樣對女兒沉吟道:“……失去他的時候,我確實有種鳥兒不能再飛般的恐懼,但我隻要一想到如果我比你父親去得早,他將會比我更驚懼,沒有我和他一起說笑,他都有可能失去語言能力……想到這些,我不再埋怨和哭泣了……(我能)陪伴他到了他生命的終點,給他所有我所能給予的照顧(很幸福)……” 

  深深的感動! 

  因為自己個人經曆多點,所以有很多素材可寫。但後來我很猶豫,因為那些素材中的大部份並不美好。自從看了這個故事,我常想這是為什麽。大概生活態度過於消極,總看到社會陰暗麵,忽略了生活中美好的閃光點吧?好吧,如果真是這樣,讓我振作起來,尋找動人、美好的故事去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