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自己該有個正確的估計

(2009-04-28 01:26:23) 下一個

(隨筆)

  跟我同在一個倉庫出苦力的小子成天報怨。他三十出頭特殊方式移民美國(恕我不說出什麽方式,反正是合法),混到現在四十出頭,生活比較窘迫。在我看來,這都是他未能正確估計自己的能力,想入非非太多。 

  此公出身城市居民下層,在國內隻上過中專,學習能力較差,到美國後根本不會英文,又一直在中國人中混,所以現在雖然能聽懂幾句英文,但一句完整話說不出來。照我看,他應該走福建非法移民的路,一頭紮進中餐館熬大廚,然後有了些錢開個小餐館。或者仗著一來美國就有身份,趕緊去學門掙飯吃的手藝,如修車、開集裝箱車等,甚至可以學理發、修指甲和按摩等。可他那會兒居然看不上這類工作,寧願在一個衣廠裏混日子。這一混不要緊,現在和我一樣在倉庫裏賣苦力了。按理說他今天這樣也沒什麽好報怨的,可偏偏“懷才不遇”的勁頭。 

  他在擇偶上很糊塗,忘記門當戶對是一個原則。也許您會說,“門當戶對”太過時,但對於他這樣的一般人,且沒什麽思想,門當戶對就很重要了。因為他畢竟是要和和美美過日子的人。在36歲時他結婚了,原來給他介紹的都不滿意,主要原因是他要個帶得出去的老婆。這位一米八,虎背熊腰,氣質像個狗腿子(我是這樣看),而衣廠的女孩兒都類似小土豆。後來人家給他介紹了現在的老婆。這女子一米七,長得堪稱模特,軍隊幹部家庭。當時在美國正“黑”著,急於把自己嫁出去鬧個合法身份。我們這位老兄正是“靶子”。 

  這種人還能要?他偏偏看上了。帶出去不得罪觀眾嘛。但結婚之後才知大錯特錯。此女子文化程度初中畢業,卻根本就不屑於體力勞動,就想在家裏待著。於是倆人成天吵鬧,就在決定離婚,那女人懷了孕,他也隻得算了。 

  你能想到嘛,他一連讓老婆給他生了兩個孩子。養活的了嗎?人家有話,“一個太孤單”。這日子一定過得捉襟見肘。可不是嘛。可誰也沒想到他居然買了棟二十幾萬的房子(townhouse)。這日子怎麽過?是呀,月月入不敷出。

  為什麽他總辦糊塗事?上麵說了,他不能對自己有個正確的估計。每當他決定一件事,必定先想到好的結果,而那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局麵他回避,甚至認為根本不會發生。不幸,他到美國的經曆都是他沒有預料到的不好的結果。當他無休止地訴苦後,我隻能對他說:“從現在起你正確對待自己。報怨過去的不幸沒用。” 

  你會說“您正確估計自己半天,到美國怎麽也和這位一起在倉庫裏賣苦力”。慚愧。但我來美國時不是沒想該如何生活。朋友們說,像你這種國內學文科的家夥到了美國該進中餐館混,到時候開個館子。也有說“你該去跑跑買賣”,或者“你該去學點技術”。朋友們的忠告都是好心,不過要看我自己如何看待生活。我肯定不去中餐館混飯吃,因為每天幹十幾個小時,一年到頭就休感恩節一天不是我想過的日子。我愛錢,但不想一天到晚像機器。人生有限,我想隨便打打工,每天有點兒自己的時間幹自己愛幹的事兒。我也不是買賣人,幹這行得有特定的素質。學技術對我這樣英文“刀槍不入”的人事倍功半。既然如此,過點兒窮日子,每天就業餘看看閑書上上網碼碼格子,過點“二流子”的日子吧。當然,這樣一來“在倉庫裏賣苦力”就簡直成為必然。嘿嘿,這是我想了又想的選擇,所以過得心安理得。 

  “早知道這樣,你為什麽來美國?”問的好。我對自己在美國的生活境遇有所估計,但對國內十幾年的變化估計不足。當時出來有當時的想法。現在時過境遷就隨遇而安吧。再說,像我這樣“榆木疙瘩”腦袋的人現在在國內也未必如魚得水。 

  有個相對平靜的心情,這十幾年不也順順當當地過來了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